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布什欧洲行收获了什么
作者:袁征 来源:南方都市报 时间:2005-02-27
  在看到美欧分歧加大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美欧之间的矛盾依旧还是西方社会内部的矛盾,双方在多数问题上的合作和协调仍将是主流。只是随着欧洲的崛起,美欧将发展成为平等的伙伴关系。   ——袁征   近一个时期以来,围绕伊拉克战争而引发的激烈争执使得大西洋两岸的关系变得十分微妙。2月20日,在世人关注的目光中,美国总统布什开始了为期5天的欧洲之行。这是布什连任后的首次出访,其主要目的在于缓和美欧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就一系列问题进行磋商,协调相互的立场。   客观而言,布什的欧洲之行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美欧关系僵冷的氛围,这也符合美欧双方都希望改善关系的愿望。就美国而言,其霸权的力量在于硬实力和软力量的相互结合,得益于盟国的支持和配合。由于伊拉克问题,布什政府一度落入十分尴尬的境地,美国在世界舞台上显得尤为孤单。即使在美国国内,不少智囊团或战略家都对美欧关系的现状十分担忧,呼吁布什政府加强同欧洲的磋商,改善同盟国的关系。此次行程中,布什马不停蹄地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北约会议和欧盟会议上会见了几乎所有的欧洲领导人,至少在姿态上传达了和解的意愿。而法、德等国也采取了务实的态度,更多地表达合作的愿望。欧盟也表示将和美国在伊拉克、伊朗和中东问题上保持密切合作。   尽管如此,在美欧关系出现缓和迹象的同时,双方在一些实质性问题上的分歧依旧。这些问题包括伊朗核问题、伊拉克重建、欧洲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全球气候变暖等。只是出于双方都有意扭转美欧关系僵冷的状态,所以都尽量避免触及话不投机的问题,大多轻轻带过,或者干脆各说各话,而不正面“交火”。尽管双方在对伊开战的问题上分歧依旧,但表示致力于建立“一个稳定、民主的伊拉克”。在伊朗核问题上,尽管美欧在实现伊朗无核化的问题上目标一致,但双方在如何达到这个目标的问题上出现了明显的分歧。德、英、法三国主张通过对话和谈判鼓励伊朗放弃浓缩铀的提取,而美国则坚持不应“奖赏”伊朗,拒绝参加外交活动。在对华军售问题上,美国公开反对解禁,尽管欧盟有意作出一定的妥协,但解禁已是大势所趋,因为这符合欧洲的利益。综合来看,布什欧洲之行的实际成果相当有限,双方关系的改善将取决于未来相互的尊重与沟通。   事实上,即使是美欧双方也不会奢望布什的一次访问就能弥合美欧的分歧。表面上看,近期美欧之间的矛盾是由于布什政府对外单边主义行为引发的。实际上,这其中有着更为深层次的因素,布什政府的对外政策只是进一步激化了双方的矛盾而已。冷战期间,欧洲在安全方面依赖于美国的保护伞,其对外战略往往从属于美苏之间的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对抗,所以美欧双方的矛盾都被淡化处理。换句话说,就是外部的压力强化了西方内部的团结。等到冷战结束,东西方之间意识形态的激烈对抗终结,西方内部的矛盾随之就凸现出来。经过多年的发展,今天的欧洲已变得更为强大了,不甘心继续当美国的小伙伴,希望获得平等的地位,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那么,如何评估未来的美欧关系?就笔者看来,未来美欧将会在新的形势下形成合作和竞争并存的平等关系。一方面,新形势下欧洲自主独立性增强是不争的事实。随着一体化的增强,欧洲在国际事务中必然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双方的分歧并非根本性的,还有合作的需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欧美的血缘关系非常密切,在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方面非常接近,相互心理认同感强。同时,多年以来,美欧双方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军事上形成的相互依赖关系相当密切,拥有很多共同的利益。双方的矛盾实际上更多地是集中在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上面,并非根本性的冲突。因此,在看到美欧分歧加大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美欧之间的矛盾依旧还是西方社会内部的矛盾,双方在多数问题上的合作和协调仍将是主流。只是随着欧洲的崛起,美欧将发展成为平等的伙伴关系。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美国所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