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地理限制朝鲜搞核弹
作者:樊吉社 来源:《环球时报》2006年10月12日 时间:2006-10-12
http://paper.people.com.cn/hqsb/html/2006-10/12/content_11474865.htm 地理限制朝鲜搞核弹  ● 樊吉社 ● 本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詹德斌 张德强 《环球时报》 ( 2006-10-12 第07版 ) 【字号 大 小】【打印】【关闭】   去年9月11日,卫星拍摄到的朝鲜核设施图片。面积狭小,人口密集的地理环境是朝鲜搞核弹的主要障碍。   朝鲜半岛面积狭小,人口密集,而就在这个狭小而又拥挤的半岛上,朝鲜居然走上了核武器的发展道路。世界在感到震惊的同时,也迷惑不解:这么狭窄的土地上能容得下被称为“武器之王”的原子弹吗?朝鲜的核试验究竟能走多远呢?地理条件又会怎样限制朝鲜核武器未来的发展呢?   核试验场地不好找   朝鲜是偏于东北亚一隅的“隐士之国”,面积仅12万平方公里多一点,算起来只有中国的1/80。其中80%的国土是山地,地形狭长。朝鲜河网稠密,主要河流除了中朝边界的长约790公里的鸭绿江、长约521公里的图们江,还有长约245公里的大同江以及清川江和秃鲁江等,水力资源非常丰富。陆地面积中约有20.7%,即2.5万平方公里适于耕种,其中1.46万平方公里属于可灌溉耕地。朝鲜总人口约为2300万,其中40%居住在农村,60%居住在城市,人口增幅为0.9%,其人口密度大约为每平方公里183.6人。总的来说,朝鲜属于人多地少、人口密集的国家。专家指出,像朝鲜这样一个天然地被封锁在“凹”口里的国家,很容易被闷在凹槽里动弹不得。朝鲜不顾自己的地理条件限制,强行发展核武器有可能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这种自然和地理环境显然对朝鲜进一步发展核力量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投送力量不利。一方面,狭小的国土限制了朝鲜搞大当量的核试爆;另一方面,要发展与核武器相配套的导弹力量也受到很大束缚。朝鲜发展的导弹射程绝大多数为300公里到1000公里之间,大浦洞系列导弹的射程据称在2000公里以上。这些导弹不可能在朝鲜本土试射,只能朝外海打,而这肯定会引起很大争议。国际社会担心,这种试射将对民用航空和海运造成危害。比如,在导弹飞行过程中,可能击中民用航空器,在落入大海时可能击中海上船只。而且,即使不是直接命中,也可能产生碎片造成人员伤亡。另外,朝鲜没有大型测量船,很难对导弹试验结果进行精确测算。   就目前拥有“合法地位”的五个核国家而言,俄罗斯、美国和中国领土广袤,要么有人迹罕至的沙漠,要么有面积巨大的无人居住区,它们选择进行地下或者地上核试验的条件比较优越。而对朝鲜来说,选择一块比较合适的场地来搞核试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地理条件的约束显而易见。   韩国专家根据朝鲜的地理特点判断,朝鲜进行核试爆只能是地下、水下或者大气层试验三种方式。后两种方式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而且不利于隐蔽。这一次朝鲜选择地下核试爆实属迫不得已。这次将核试验场地选择在咸镜北道(“道”相当于中国的“省”),是精心选择的结果。咸镜北道位于朝鲜半岛的东北部,东临日本海,北依图们江和长白山,与中俄在地理上靠近,距离朝鲜首都平壤东北约为380多公里,可以使核试验减少对本国核心地域的不利影响。而且因地形复杂,也便于隐蔽。咸镜北道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与北京市的面积相仿。   进行核试爆的花台郡(郡相当于中国的县)临近日本海,距鸭绿江畔最近约150多公里,距图们250多公里,距俄罗斯约200多公里。专家指出,由于中间隔着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核辐射很难扩散到中国,由于隔着日本海,核辐射对日本的影响就更弱,影响最大的还是朝鲜自身。在咸镜山脉以东有平缓的沿海平原,首府清津市人口有210多万。东北部的罗津、先锋是中央直辖市,是朝鲜的自由贸易区。   大当量核试爆太危险   朝鲜就此次核试验发表的声明称,试验是“安全的、成功的”,没有对环境造成任何放射性污染。果真如此的话,说明了这次试验的当量远远低于专家的估计。前联合国核查人员、现任总部在华盛顿的科学和国际安全学院院长奥尔布赖特称,由于各种限制,朝鲜这次试爆的核弹当量不超过5千吨。奥尔布赖特表示,如果试爆当量为3万吨,那么山会被炸出一个洞来。放射性尘埃会跑出来进入大气从而扩散至朝鲜以外的其他国家。如果朝鲜进一步发展核力量,不可能只进行类似的低当量试验。在核武器发展史上,核试爆的当量都在百万吨以上。1961年,苏联在新地岛爆炸了威力为5800万吨当量的氢弹。   韩国政府认为,朝鲜此次试爆的核武器可能是钚弹,钚弹必须经过多次试验成功才能算及格。而未来任何大当量的核试验都将对朝鲜自身造成伤害。因为通常地下核试验应当在面积至少50平方公里的沙漠地带或者无人区进行,以避免对环境,特别是地下水造成污染。朝鲜人口密集,这是大当量核试验的第一个不利条件。朝鲜水资源丰富,地下水纵横交错,核试验极容易导致放射性物质污染整个朝鲜半岛的供应水,这是第二个不利条件。即使朝鲜通过人口迁移的方式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地下水污染也是难以回避的挑战。朝鲜这次选择了横坑小试验,可谓挖空了心思。因为朝鲜大部分军事基地都在深达100米左右的地下,弄不好就自己炸自己。这次朝鲜就算是进行“成功的”试验,不知道下次朝鲜是否还能回避“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窘境,保证不出问题。   资金瓶颈难以逾越   “朝鲜这次也争了个核俱乐部第八强,但一声轰响不仅毁掉了青山,也烧掉了数亿美元。”韩联社的评论道出了朝鲜发展核力量的第二个瓶颈———资金不足。朝鲜2004年的国民收入是208亿美元,仅为韩国的1/33。   朝鲜为了提炼制造核武器的钚,需要建造核反应堆和核燃料后处理设施。两项一共需近3亿美元,生产核弹头所必需的钚也要2400万美元,附属零部件的购置、起爆装置的开发、火箭的试验、核武器的设计等也得需要1亿美元左右。为了生产一个小当量的钚弹,最少又得花去3亿美元。朝鲜在开发导弹方面也舍得倾注财力。据推测,朝鲜每年需花费3亿至5亿美元开发洲际弹道导弹。朝鲜去年可知的国防费用占全部预算的15.9%,仅约为4.6亿美元。按照朝鲜的国防规模计算,即使30%也难以维持如此庞大的军队。那么,朝鲜发展核武器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呢?除了靠支付军人和技术人员低廉的工资省钱外(现在一般教授的月工资为2000朝元,约合120美元左右,2002年之前仅有200朝元),只能通过赚取外快填补不足。   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资金来源可能是朝鲜的导弹贸易。据西方媒体透露,1995-2000年,朝鲜通过向中东地区出口导弹零部件和技术(代替出口成品),每年可以进账5亿美元。   美国国务院官员在国会作证时还提到了朝鲜第二个可能获取资金的渠道:贩运毒品、伪造货币和香烟等活动。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去年4月发表的报告称,朝鲜通过毒品和假币流通等不法手段一年最多可收入10亿美元。对此,朝鲜曾多次明确否认。但不管怎么说,朝鲜核试爆之后,再要想赚取外快可能要难得多。朝鲜在7月份进行导弹试射后,联合国第1695号决议要求各国“按照本国的法律授权和立法,并遵循国际法,警惕并防止从朝鲜采购导弹和导弹相关物项、材料、货物和技术,以及向朝鲜转移与导弹有关的任何金融资源”。美国在去年宣布对朝鲜进行金融制裁后,已经推动包括日本、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对朝鲜实施金融制裁,朝鲜的资金流动很可能因此备受影响。   这些渠道受限之后,朝鲜内部的经费支持是否可以满足扩展朝鲜核力量的需求?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朝鲜经济形势一直不佳,核试爆后肯定会遭受国际社会的进一步经济制裁。朝鲜一直在接受国际社会的人道主义援助,在内需尚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再加上外部的经济制裁,朝鲜能将多少资金用于核武发展大受质疑。   技术层面的限制是玻璃天花板   朝鲜进一步发展核力量无非是要达到具有核威慑能力,以朝鲜的地理、经济条件来说,要走到这一步很难。在进一步扩展核力量之前,朝鲜还面临着技术上的“玻璃天花板”。   就算这次核试验是成功了,但从核试验到核武器化仍然需要很长时间。朝鲜现在试验的核装置要想能够威慑对手,它必须理论上能够在战场上应用。要想在战场上应用,朝鲜必须解决投送问题。虽然装在卡车上运输也算一种部署方式,但其脆弱性不言自明。由于朝鲜有多年发展导弹的历史和经验,陆基导弹部署是短期内可行的方案。核弹头装到导弹上是一个重大的技术难关,朝鲜需要解决导弹的载荷问题或者弹头的小化问题,或者两者都需要,这不是短期内能够从技术上获得突破的。   在美朝敌对的情况下,朝鲜获取外部技术支持的能力大受影响。由于核试爆引发的制裁可能进一步将这个本已经十分孤立的国家更显孤立,它同其他国家接触的机会将更少,合作研发核武器的机会也将减少。卡迪尔·汗的地下核走私网络的曝光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警惕,所有涉嫌可能有助于提高朝鲜核技术能力的活动均有可能受到制约。   此外,朝鲜要进一步发展核力量仍然需要解决核材料问题。根据最新评估,截至2006年年中,朝鲜大致提炼了可以制造4到13件核武器的钚材料,但获得更多的钚材料变得越来越难。   核技术人才的后续培训也是一个很大问题。虽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经营,朝鲜的物理学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可以想象,在日益被国际社会孤立、严重缺乏与外界交流的情况下,朝鲜核技术人才很可能面临日渐萎缩的前景。在面临地理条件局限、资金瓶颈和技术上难题的情况下,朝鲜发展核武器到底能走多远不容乐观。▲ 《环球时报》 ( 2006-10-12 第07版 )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