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布什政权进入内外交困期
作者:袁征 来源:《新京报》 时间:2006-11-12
时隔12年之后,民主党人再次同时掌控了国会两院,布什总统则将变成名副其实的“跛脚鸭”。人们不难想象,面对国会的压力,未来两年布什的日子肯定不会太好过。   就选举的结果而言,与其说是民主党变得十分强大,不如说被丑闻缠身的共和党名誉扫地。不少选民并不是看候选人如何,而是投票反对布什总统的内外政策及其所属的共和党。时下伊拉克局势混乱,美军伤亡不断,民众的担忧持续加重;而“虐囚事件”、“窃听门事件”等各种丑闻曝光了布什政府的“胆大妄为”,更增加了人们对于民权日益遭受侵蚀的担心。美国人向来对政府持有怀疑的态度,认为政府权力过大会危及个人自由权利。越来越多的选民认定,美国处在错误的轨道上,而白宫和国会都掌握在一党手中,失去了应有的监督和制衡,未必是件好事。这是民主党人赢得这次选举的一个深层次因素。   随着民主党人入主国会山,美国的政治生态发生了变化。由于低迷的支持率和此次中期选举的失败,布什在共和党阵营中的声望也遭受重创,这就使其不易获得共和党议员团结一致的支持,从而在和民主党控制的国会打交道的时候更加困难。可以肯定,在布什政府将新保守主义理念推进到一个极致之后,美国的政治思潮将再次向中间回调。当然,这次选举仅仅是2008年大选的前哨战,双方的着眼点将是两年后的争夺。无论是在国内议题上,还是在对外政策领域,民主党人主导的国会和布什政府必将展开一番较量。   民主党人将竭力推进他们所热衷的议题,在社会保障、非法移民、医疗保健、教育等领域有所举动,更多地考虑中产阶级、弱势群体和少数族裔的利益,而阻挠布什政府推进的保守规划。   在对外政策领域,民主党人也有了更多的发言权。   相对而言,民主党更为强调国际协调与合作,所以布什政府咄咄逼人的单边主义风格将会进一步收敛。   随着民主党人中期选举的获胜和拉姆斯菲尔德的去职,相信美国的对伊政策将会出现一定的调整。不过,能否推出体面撤军的方案,依旧是个未知数。即使在民主党内,也存在分歧。   不过,近期内大规模撤出美军的可能性不大。在朝鲜和伊朗核问题上,美国反扩散的立场不会变化,但在具体操作上会呈现出相对灵活的姿态。而在对外贸易方面,贸易保护主义的思潮则会进一步抬头。   民主党人执掌国会山,也会对中美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民主党人向来关注民主和人权,自由主义色彩尤为浓厚。而将出任众议院议长的佩洛西来自旧金山,选区内有大量华人。自1987年进入众院后,她就一直在对华问题上十分活跃,一直反对无条件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而即将出任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的里德则数次致函布什总统,要求在人权和贸易问题对华施压。因此,未来民主党人主控的国会将在人权问题上推动布什政府对华施加更大的压力。不仅如此,由于民主党和劳工组织关系密切,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更为突出,所以会在对华贸易问题上,诸如人民币汇率、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施加更大的压力。不难想象,未来国会中有关这些问题的涉华议案将会明显增多。   不过,国会权力的变迁对中美关系的冲击相对有限。目前美国的关注点还是反恐和防扩散,而恰恰在这些问题上,美国需要中国的战略合作。   自9•11以来,中美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双方建立了一套沟通与协商机制,两国高层来往频繁,双方能直面分歧,尽可能寻求合作。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无论是共和党人,还是民主党人都有了基本的共识,即中美之间并非“零和游戏”,保持对华的良好关系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在这次选举中,鲜有候选人将中国问题作为选举议题来攻击对手。不仅如此,国会往往在国内问题上有更大的发言权,而总统通常能够掌控外交政策的主导权,因此国会的噪音未必会直接对中美关系造成冲击。   基于这些考量,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中美关系将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袁征(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