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反恐战争与国际政治格局的变革
作者:袁征 来源:《北京周报》 时间:2002-09-09
反恐战争与国际政治格局的变革 ——写在911恐怖袭击事件一周年之际 时光飞逝,距离911恐怖袭击事件已近一年。伴随着美国反恐战争的推进,国际政治 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并深刻地影响着未来国际关系的走向。 反恐战争加速了美国安全战略的调整 冷战结束后,美国根据新的国际形势逐步调整其安全战略,而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 生加速了其调整的步伐。在未来一个时期内,美国所面临的首要威胁是国际恐怖主义。美国 在继续保持海外前沿军事力量存在的同时,更加注重本土安全防卫。 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使得美国国内的政治氛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众对于布 什政府的支持率上升,反对部署导弹防御体系的声音则变得十分微弱。在美国朝野一致将反 恐作为国家安全首要目标的情况下,共和、民主两党本来在导弹防御问题上的严重分歧被淡 化处理。布什政府一意孤行,退出了《反导条约》,加快导弹防御体系部署的步伐。这势必 会影响到国际战略平衡,迫使其他国家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使得国际军控事业遭受重创。 在海外军事力量部署上,美国全球战略重心正在东移,加速向亚洲地区倾斜。在美国 看来,欧洲态势相对平稳,同时又有北约的存在,而美俄关系的改善,使得美国认为欧洲安 全环境可控性增强。相反,亚太和中东地区并不稳定,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与此同时, 美国在这一地区特别是亚太地区的各种利益却与日俱增。美国正在加强在亚洲地区军事力量 的存在,以便应对可能出现的潜在和现实的挑战与威胁。反恐战争的进行,进一步加快了这 一趋势。美军正在将更多的军事力量部署在西太平洋、印度洋和海湾地区。 在具体手段上,布什政府提出了"先发制人"的方针,这预示着美国反恐策略的重大 调整。在布什政府看来,原有的"威慑和遏制"战略对于那些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 和恐怖组织已经难以构成有效的作用。因而,在不放弃原有"威慑和遏制"战略的同时,主 动出击那些被美国认为对其构成巨大威胁的国家和恐怖组织,力图在反恐战争中居于主动地 位。按照布什政府的解释,"先发制人"除了军事手段外,还包括其它诸如经济、外交和秘 密情报活动的非军事手段。但是,这种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发挥到极至就是彻头彻尾的干 涉主义和霸权主义,将会给整个国际体系的稳定带来冲击。此外,出于本土安全的考虑,布 什政府更加强化对武器扩散问题的关注,极力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落入恐怖分子手中,甚 至将试图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敌对国家列入反恐打击对象。 大国关系重新整合 反恐战争的展开和美国安全战略的调整引发了连锁反应,大国关系正出现了明显的变 化。这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俄罗斯外交的调整及其出现的互动。 自普京总统上台之后,推行务实外交。在加强同中国合作的同时,更注重同西方世界 改善关系。而美国反恐战争的进行,为美俄改善关系提供了新的契机,加速了美俄战略合作 的进程。俄罗斯在《反导条约》问题上的退让、对于美国部署国家导弹防御体系的默认、在 反恐等问题上的充分配合,使得美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合作阶段。近期,美俄又达成《关 于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签署《美俄新战略关系宣言》,俄罗斯和北约签署《罗马宣言》, 成立了"俄罗斯-北约理事会",这些都表明美俄关系和欧俄关系都进入了新的合作时代。 应当说,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大背景下,美俄关系似乎进入了一个罕见的"蜜月期",双 方在反恐、防扩散和地区安全等领域的合作将会进一步加强。 当然,美俄关系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俄罗斯的单方面退让为代价的。俄罗斯和 西方社会还存在着一些根本的分歧。美国的战略目标是坚决维护其一超独霸的"领导地位", 不能容忍新的竞争对手出现;而俄罗斯的退让是在实力不济的情况下而在策略上的以退为 进,目的是获取一些现实利益,最终还是要复兴俄罗斯原有的地位,绝不会甘心充当"小伙 伴"。况且,一旦俄罗斯认为没有从西方获得应有的回报,双方的关系就会出现某种程度上 的反复。 除了美俄、俄欧和中美关系获得改善外,美国还加大了对地区热点的介入力度。在南 亚,美国斡旋印巴关系,同两国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在中东,布什政府一改原先的 超然态度,推出了新的中东和平计划,并为打击伊拉克制造舆论准备。 美国力图构筑国际新秩序 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尽管大国合作有所加强,但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不仅没有收 敛,反而愈加突出。这主要表现在:在美国遭受恐怖袭击之后,布什提出了"非友即敌"的 论调。随后又单方面国际恐怖组织的名单,并对相关国家施加压力,要求采取打击措施。今 年1月,布什在"国情咨文"中提出了"邪恶轴心"说,将伊拉克、伊朗和朝鲜定位为"邪 恶轴心"国家。此后,布什政府又将利比亚、叙利亚、古巴和苏丹列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 家"。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强力推进国家导弹防御体系的部署,谋求军事上的绝对安 全。不仅如此,在"失败国家论"、"新帝国主义论"等各色论调纷纷出台的背景下,布什政 府又抛出"先发制人"说,宣称将主动出击,打击恐怖主义组织及其支持者。这等于为美国 为首的西方国家干预发展中国家事务开山铺路。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首先,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 超级大国。美国具备了其他国家所不能望其项背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这是其为所欲为 的根本条件。其次,在遭受恐怖袭击之后,美国悲情诉求,赢得了国际社会对其反恐的广泛 支持。美国打着反恐的旗号,单方面采取行动,依旧获得其他国家的合作,没有遇到明显的 外部阻力。第三,阿富汗战争的胜利,增添了美国国内一些人的底气,更加为所欲为,自行 其是。 必须指出,美国打击恐怖主义,既是目的,实际上也是手段。美国正在将反恐纳入美 国全球战略的轨道,力图构筑国际新秩序,进一步巩固美国的"领导地位"。对内,布什政 府借助反恐的名义,赢得美国民众的支持。对外,美国正在借打击恐怖主义为名,消除异己, 打击和压制与美国对立的国家。人们只要稍稍看一下布什政府定性的"邪恶轴心"国家或者 "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名单,就知道其真实目的何在。近来,布什政府一再宣称要攻打伊 拉克,除了要剪除萨达姆这个"眼中钉"之外,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美国试图以改造伊拉 克为起点,来对整个伊斯兰世界的改革施加影响。事实上,从一开始,包括布什政府高官在 内的一些精英人物就直言不讳地表示美国应当抓住时机,采取行动,来谋求建立新的国际秩 序,加强美国的"一超独霸"地位。 不过,在反恐斗争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之时,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态势,人们也不仅 要问,当美国力图构筑自身独霸的国际新秩序时,她是否会盛极而衰?毕竟,当霸权国家穷 兵黩武、过度扩张之时,其承担的义务也会相应加大,最终会因为难以承受而衰落。这是世 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给予人们的一个重要启示。 中美关系的机遇与挑战 中美关系无疑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一组对外关系。布什政府上台以来,中美关系经历了 对抗、缓和和改善三个阶段。911恐怖袭击的发生促进了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调整。应当说, 反恐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合作领域,从而使得中美关系获得相对平稳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这是 近期中美关系得到一定改善的重要原因。 在充分肯定反恐给中美关系改善带来契机的同时,必须指出的是,反恐合作还远不足 以使得中美关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而还时不时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其原因在于:首 先,中美在反恐问题上的合作还远不能像冷战时期苏联因素那样成为支配中美关系发展的决 定性力量。在美国看来,中国在反恐方面所能提供的帮助有限。况且,中美在恐怖主义的界 定、反恐的目的及方式等问题上都有明显的分歧。中国试图通过反恐来推进中美关系的发展, 而美国则是期望通过暂时缓和中美关系来赢得中国对于其反恐的支持。不难看出,双方的着 眼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错位。其次,美国并没有因为反恐而放松对华防范。从2001年9月 底美国防部发布的四年一度的"防务评估报告",到最近五角大楼和国会美中安全评估委员 会先后发布的《中国军事力量年度评估报告》和《美中安全评论报告》,表明美国对于中国 崛起的疑惧和防范之心正在不断加重。第三,反恐合作并不能解决中美之间固有的矛盾和分 歧。中美之间在台湾、人权、宗教和不扩散等问题上的分歧依旧。尤其是在最为敏感的台湾 问题上,布什政府更是频频做出小动作。最后,在布什政府内部,以国防部长拉姆斯费尔德、 副部长沃尔福威茨为首的对华强硬派,冷战思维浓厚,强调加强美国的实力,主张压制任何 对美国构成潜在挑战的力量。 与此同时,自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出现了两个值得注意的变化:第一是美俄关系 的改善对于中美关系的影响。随着俄美关系的改善,中国将被推上第一线,直接面对来自美 国的压力。第二是周边地缘政治的变化。通过阿富汗战争,美国开始插足中亚地区。印巴关 系的紧张,美国在南亚地区的介入进一步加深。同时,美国以反恐名义正在加大在东南亚地 区的存在力度。这些都会对中国的周边环境产生微妙的影响。美国对外政策向来都是以美国 利益为基准的,其实用主义的特点在过去的中美合作中暴露无遗。一旦美国认定中国构成威 胁,并能腾出手来,就会将这些地区作为桥头堡来向我施压。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