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9·11”之后的美国还是原来的美国吗?
作者:樊吉社 来源:南方都市报 时间:2002-09-16
“9·11”之后的美国还是原来的美国吗? 樊吉社 南方都市报   2002-09-16 15:21:59   9月11日是美国人充满忧伤的日子,至少一年后的今天是这样。也许随着时间流逝,双子塔轰然坍塌的恐觫景象会在记忆中淡漠,但“9·11”给美国社会造成的变化不会很快消弭。   “9·11”让每一个美国人都迸发出了无限的爱国热忱,美国居民的车上、门口、住房、草地、头上、甚至宠物身上都挂上、刷上、涂上或者染上星条旗,流动的国旗是“9·11”之后新添的风景。往年比较困难的三军征兵任务今年提早完成,很多年轻人踊跃报名加入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尽管以前他们认为这是一份“不让人羡慕的工作”。   但是,“9·11”更多的是给直接或者间接受到恐怖主义袭击影响的美国人留下了沉重的心理阴影。副国务卿阿米蒂奇在今年9月初的一次演讲中说道,有谁没有亲身感受到(反恐)战争的紧张气氛?有谁在打开一份不明信函时没有一丝的迟疑?有谁打开窗户看到一架飞的稍微偏低的飞机没有感到有些吃惊?   恐慌似乎已经因为“9·11”固化在美国居民的心灵深处,他们对危险的担忧使得他们不再计较政府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约束。各大媒体开始自律,不再批评政府外交内政的过失。国会不再或者较少质疑政府的政策,民主党议员似乎站在了布什总统一边,尽管他们“有话要说”,但他们觉得“气候不对”。去年的《反恐法案》授权政府可以对公民进行信件、电话等监控,甚至在没有充分证据情况下对公民进行审判和羁押。今年,司法部鼓励上百万公民充当义务间谍,监视他们的邻居和朋友。以前搭乘航班出行是一件轻松便捷的事情,现在几乎成了一个负担,提前两个甚至三个小时到机场排队等候安检大约是无法回避的程序,旅客的鞋子和笔记本电脑也不例外;另外,每个乘客还需要接受乘务人员的“盯视礼”,这时候眼里最好不要闪过一丝不安,哪怕你刚从超市“顺手牵羊”了一个小剃须刀或者其他什么东西,否则你可能就有麻烦了。   “9·11”之后,每个公民都被假定为“潜在的恐怖分子”,直到证明自己不是这样的公敌,少数族裔尤其中东裔居民的遭遇更是如此。据报道,搭乘航班的中东裔乘客自律到难以想像的程度,比如不上厕所、设法坐在后排、剃掉具有民族特征的胡须、不吃饭(因为需要清真饭等于给他们打出一个中东裔的广告)。“9·11”之后他们遭遇的目光显然很少包含善意,9月1日,中东裔的马立克母子遭到两个年轻人的袭击,他们喊道:“你们炸毁了双子塔,你们是不是恐怖分子,与奥萨马·本·拉丹有没有关系?”马立克母子的遭遇并不罕见。   政府主动或者民间自觉采取的这些对个人自由的侵犯性干预,似乎没有多少人表示异议。当被询问到如何看待宪法修正案第一条的时候,不少人认为“它走的太远了”。在“战争时期”,如何找到自由和安全的平衡点,恐慌中的美国公民丧失了判断。   看来以前津津乐道个人自由的美国社会目前真的变了,前国务卿乔治·舒尔茨说,“不能让那些恐怖主义分子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他能如愿吗?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