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国务院新闻署CIA齐上阵 美国苦心改善形象
作者:袁征 来源:《环球时报》 时间:2002-12-26
近来,多项民意调查显示,美国在世界上的形象正在迅速下滑,外国民众对美国的支持率也明显下降,这引起了美国政府的担忧。作为应对,美国国会增加拨款,布什政府也增设专门机构,进一步强化“形象工程”,力图扭转这一局面。   各部门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美国的形象   “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国务院曾成立了一个“公共关系办公室”,力图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美国的形象,以便缓解国外的反美情绪。白宫也成立了一个“联合信息中心”,专门负责对外的反恐宣传。   然而,效果并不明显。面对这一态势,今年秋季,白宫又成立了一个新的“全球交流办公室”,负责改善美国国际形象的任务。原有的“联合信息中心”也随之并入这个新机构。这个办公室将和国务院及其他相关机构一道,协同作战,力图为美国的反恐战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与此同时,为了改善自身的国际形象,美国着手采取了一些具体行动。国务院开始制作有关美国穆斯林的纪录片,通过卫星向中东地区播放。所有的外交官,包括新近招收的外交人员,都必须接受更为广泛的培训,以提高公关能力,向所驻国传输美国的价值观念。国会也通过法案,决定启动一个“形象工程”,两年内开支2.4亿美元,用于对付外国传媒中所谓对美国“毫无根据的仇恨”。12月12日,国务卿鲍威尔宣布启动“美国—中东伙伴关系行动计划”,称“要为中东国家提供更多的经济、教育和政治机会”。副国务卿阿米蒂奇将担任该计划的协调人;国务院近东事务局负责对该计划进行管理。   美国军方也在考虑采取措施,五角大楼时下正在计划“宣传”攻势,而且要秘密采取“攻心”策略。据五角大楼透露,目前讨论的主题是要向美国在欧洲盟国的新闻记者们付费,让他们撰写赞扬美国政策的稿件;或者秘密提供资金,让作者撰写有利于美国的书籍;甚或向学校提供教学经费,与宗教学校相抗衡,以影响相关国家的民众情绪,改变许多国家对美国的负面看法,支持美国反恐。   对外广播,打“人权”牌,采用各种手段,扩大美国的影响   美国历来十分重视自我形象的塑造,力图用自己的一套价值观来重新塑造这个世界,向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渗透是美国一贯采用的手段。   对外广播是美国政府传播信息、宣传美国,并为美国对外政策服务的重要方式。二战期间,罗斯福政府依托“战争情报办公室”,创建“美国之音”,宣传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冷战开始后,杜鲁门政府设立了国际信息管理局,加强对苏联东欧的宣传工作,并在国外设立美国图书馆,开设文化和教育交流项目。1950年和1953年,美国政府先后设立了“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通过广播向东欧和原苏联地区进行反共宣传,宣扬西方价值   观。冷战结束后,美国并没有放松宣传渗透攻势。1996年10月,美国新设立的“自由亚洲电台”开播,将中国等东亚国家作为其渗透的主要对象国。   除此之外,美国还通过军事、经济和技术援助、文化教育交流、信息传播等多种方式来扩大美国的影响力,树立美国的正面形象。杜鲁门政府时期,除了实施“马歇尔计划”之外,还提出实施“第四点计划”,向落后国家提供技术援助。艾森豪威尔和肯尼迪两届政府都推行了“粮食用于和平计划”,以援助为名,向缺乏粮食的国家出口剩余农产品,宣传其社会制度。肯尼迪还组建了“和平队”,招募青年前往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担任教师、农业顾问和技术人员,扩大美国的影响力。   越战之后,美国元气大伤。卡特政府打出了“人权”牌,主张用政治和经济手段同苏联抗衡。美国以“人权卫士”自居,开始发布各国人权年度报告,对其他国家的所谓“人权状况”指手画脚,品头论足,目的就是力图塑造自身维护人权的形象,取得道义上的优势,并为实现美国的对外政策目标服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打“人权”牌是美国树立自我形象的一种方式。   时至今日,美国的“形象工程”早已成为其霸权战略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按照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的观点,美国的霸权是由“硬力量”和“软力量”共同支撑起来的。所谓“硬力量”指的是美国的军事实力,“软力量”主要来源于文化和经济。奈指出,“仅仅依靠美国文化的普及,就足以奠定美国的领导地位。”要达到这种程度,就需要宣扬美国的理想、价值观念、经济模式和社会政治制度,改变人们的观念,而这直接涉及美国自我形象的塑造。   国务院是宣传美国对外形象的主力   一个国家国际形象的塑造,实际上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既不能短期内见效,也不是一两个部门介入就可以完成的。相反,这需要许多部门协调行动,共同合作。   美国国务院在制定和贯彻执行对外政策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对外代表美国政府,进行有关谈判,并分析和报告国外发生的事情,向总统提供政策建议。除此之外,它还负责向其他国家的政府或人民传达美国的官方立场和政策。国务院下设的“公共政策及公共事务局”,负责领导和协调美国所有驻外使团的公共联络部门。驻外大使和外交官都是以美国政府的名义行事,代表着美国的对外形象。尽管白宫建立了“全球交流办公室”,但目的并非取代国务院等现有的负责宣传美国形象的政府机构,国务院仍是宣传美国对外形象的主力。其下属的驻世界各地的使领馆身临第一线,因而更加了解所驻国的社会民情,是美国“形象工程”中的一个首要环节。以大使为首,使领馆协调着各个机构的对外宣传工作。   国务院还有一个对外部门,就是国际开发合作署。该机构的主要职能是监督实施美国对外经济援助和经济发展政策。多数经济援助都是给予那些对美国具有特殊政治和安全利益的国家,其目的是支持美国对外政策的目标。伴随着经济援助,美国的价值观念也会随之渗透进去,并有利于在受援国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   除了国务院之外,还有国防部、“和平队”和美国新闻署等机构的驻外工作,也或多或少地参与到美国形象塑造的系统工程中。这些部门的驻外机构有的非常庞大,并有自己独立于使领馆之外的一套体系。   除了政治、经济和军事影响力的拓展之外,美国政府也一直从事宣传美国和加强美国在海外活动的工作。官方与半官方媒体在对外宣传西方价值观、树立美国的正面形象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之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美国之音”是美国政   府主要的传播武器和官方喉舌,经费也是由国会批准、通过美国新闻署来赞助的。“美国之音”使用数十种语言对外广播,向听众介绍美国,宣传美国的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听众的思想观念。   除了广播之外,美国新闻署则通过设在100多个国家的联络站进行各种新闻、教育和文化活动。其活动包括发布新闻、出版杂志、播放影视作品和发行磁带、光盘;开设图书馆;举办或协调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开展英语教学。这些联络站往往同美国使领馆捆绑在一起,成为使领馆的组成部分。   当然,中央情报局的作用也不能忽视。事实上,中央情报局在国外派有不少人员,只是其活动是秘密进行的,但没有人怀疑它在美国“形象工程”中的角色。除了情报收集活动之外,中央情报局还从事政治与准军事领域的活动。这其中,就包括影响甚至操纵对象国的舆论,宣扬西方价值观,塑造美国的正面形象,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   对外政策本身是美国形象下滑的根本原因   “9•11”事件之后,美国国内都在反思其形象不佳的根源。“他们为什么恨我们”,这是萦绕在不少美国人心头的一个问题。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称,在世界其他国家的眼中美国形象不佳,主要是因为美国与它们“沟通不够”,因此有必要把美国政府的信息迅速传送到全球的“热点”地区。由此看来,美国的某些人士仍没有认识到美国形象不佳的根源所在,更没有从自省的理性高度来总结教训,而依然立足于对外灌输和兜售美国的政策。   多年来,美国推行强权政治,通过不同方式干预其他国家内政,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有失公正。而布什上台以来,美国对外政策中的单边主义色彩更是十分浓厚。现在,布什政府又将“反恐”简单化,并有借助“反恐”之名消除异己、谋求超霸权力之嫌,因而受到包括其欧洲盟友在内的其他国家的质疑。所有这些做法,都大大损害了美国自身的形象,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目前的状况看,美国的“形象工程”顶多是对其对外政策进行一下包装而已。如果政策本身不进行调整的话,这项“形象工程”将很难奏效。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