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海地不是伊拉克
作者:袁征 来源:南方都市报 时间:2004-03-07
  ●袁征专栏   同样都是军事干预,美国对伊拉克和海地却出现巨大的反差,不免引起人们的思考。   ——袁征   近日,海地局势动荡,美国出兵海地,国际社会反应十分平静,甚至有所期待。同样都是军事干预,美国对伊拉克和海地却出现巨大的反差,不免引起人们的思考。   应当说,海地的形势和伊拉克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两者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原总统阿里斯蒂德已去职,海地有可能出现无政府状态,从而造成更大的混乱和杀戮。过去10年,阿里斯蒂德在推进政治民主和经济建设方面没有任何明显的成就。这也是造成今天海地出现内乱的重要原因。而在伊拉克问题上,美国没有任何可以信服的理由来使用战争手段推翻另一个国家的政权。   其次,此次美法出兵,获得了海地方面的邀请。阿里斯蒂德去职后,临时总统亚历山大请求国际社会派驻维和部队以便恢复秩序,防止人道危机的出现。叛军也支持国际维和部队进入海地,表示准备解除武装。而在伊拉克问题上,形势截然不同。   第三,在海地问题上,国际社会形成了基本共识,认同军事干预。尽管由15国组成的加勒比共同体事后要求联合国就美国强迫阿里斯蒂德下台一事展开调查,但先前加勒比海共同体就要求相关国家(当然包括美国)进行干预,而美、法、加拿大也和加勒比海共同体、美洲国家组织进行了多次磋商,并提出过政治解决的方案。美法军队正式进入海地前后,联合国安理会也一致通过决议,授权在海地部署多国部队,恢复当地局势的稳定。而在伊拉克问题上,美国是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奉行“先发制人”的原则,抛开联合国,单方面对伊开战,推翻了一个主权国家的政权,从而开了一个极为危险的先例。   最后,国际社会在伊拉克和海地问题上截然不同态度的背后,还有着大国“势力范围”的效应。美国向来视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为自己的“后院”,多年来在这一地区进行军事干预早已是家常便饭。仅就海地来讲,一个世纪以来,美国多次干预海地,甚至连续20年军事占领该国。看到目前海地的战乱,美国或许是最尴尬的。面对海地难民的大量外流,布什政府面临不小的压力。一方面,出于私利,自然不愿收容这些难民;但另一方面,阻止海上难民登陆,一旦造成难民死亡,美国就会面临国内外的谴责。此外,小小的海地无法和伊拉克的战略重要性相提并论,况且早已是美国的势力范围,各国无意插手。可以说,美国出兵海地,一方面应合了国际社会的期待,另一方面也是自身利益的需要。毕竟,后院起火并不是美国所愿见到的。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