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奥克森伯格与中美关系
作者:袁征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间:2001-03-10
奥克森伯格与中美关系 今年2月22日,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迈克尔•奥克森伯格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家中因患癌症逝世,享年62岁。奥克森伯格一生致力于中国问题的研究和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特别是卡特政府时期,出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事务助理,曾在中美建交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奥克森伯格教授出生在比利时的一个犹太家庭中。在欧陆二战即将爆发的阴影下,还在襁褓中的他随全家移民美国。1960年在斯沃斯莫尔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后,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先后获得硕士(1963年)和博士学位(1969年)。师从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鲍大可,奥克森伯格和恩师亲如父子。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鲍大可如同自己的父亲一般。奥克森伯格曾先后任教于斯坦福大学(1966—1968)、哥伦比亚大学(1968—1974)和米歇根大学(1973—1992)。1992年—1995年,出任在夏威夷的美国东西方研究中心主任。 奥克森伯格生前是斯坦福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亚太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和政治学系教授、亚太学者项目主任。他还是三边委员会、美中关系委员会、对外关系委员会等组织的重要成员之一,这些组织都是美国著名的智囊团。 奥克森伯格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国内事务与对外政策、中美关系以及东亚政治发展。生前著作甚丰,作品包括若干专著和论文。近年来,他主要研究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后对于中国国内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涉及到地方政府、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石油资源开发等问题。他最近的研究成果有《中国加入世界:进展和前景》(合编)、《塑造中美关系:一项长久的战略》(合著)和论文“中国:登上世界舞台的曲折道路”等。 当初,奥克森伯格之所以选择中国问题研究作为自己一生的发展方向,是有其独到而长远的眼光的。20世纪50、60年代,中美处于敌对状态,相互隔绝。但是,时年风华正茂的奥克森伯格认为中国是一个大国,在世界上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现实利益的需要也迟早将会使得中美两国实现和解,进行合作,因此研究中国将会学有所用,大有作为。从个人的现实考虑出发,奥克森伯格觉得进行中国问题研究能够比较容易地找到工作,因为当时在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人数寥寥可数。当然,他父亲的大力支持也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 奥克森伯格致力于中国问题的研究和教学,注重培养新一代的中国通。自1966年以来,他作为导师指导了中国研究领域内的70多位博士生和150多位硕士生。他的许多学生在大学、政府、公司、出版机构和智囊团中担任重要角色。在此仅举一例,目前美国国会研究局中的亚太事务专家柯丽•敦伯格和谢莉•康都是他的学生。 作为著名的中国通,奥克森伯格还直接参与中美建交的具体操作。1977—1980年间,他出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主管亚洲事务。在此期间,他和卡特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以及美国驻北京代表伍德科克紧密合作,直接经手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事宜,同中方进行磋商,最终促成中美建交。 即使在离开白宫之后,奥克森伯格仍同美国各界政要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各种途径在中美关系问题上发挥自己的影响力。1989年,中美关系急剧恶化,在美国国内一片反华声中,奥克森伯格撰文称赞布什总统派遣特使访华是“敢于带头的行动”。1989年7月19日,在众议院举行的听证会上,他公开支持布什总统的立场,主张保持对华联系,反对孤立中国,认为不应让情绪主导美国的对华政策,继续寻求将中国整合进国际社会中。这在当时是需要一定勇气的。近年来,他在不同的场合通过不同的方式阐述自己的对华政策建议。他认为,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不断崛起是现今世界上最重大的变化之一,而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使得相互战略合作必不可少。奥克森伯格对于中美关系的复杂性有着清醒的认识,主张美国应当遵守“一个中国”的原则,中美在缩小分歧的同时尽力扩大合作的领域。奥克森伯格在中国问题上冷静而理智的观点曾受到美国国内极右反共势力如《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罗森塔尔等的攻击。 奥克森伯格生前多次来到中国进行考察和学术活动,和许多人士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值得一提的是,他竭力推进中美学学术文化交流。他参与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批中国留学生赴美学习事宜的磋商,还鼓励美国学者到中国进行实地考察,以便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奥克森伯格一贯认为,要想真正了解中国,必须了解中国的农村和内陆地区,深入基层,而不能只是停留于了解中国的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只有这样,才能对于中国的整体面貌有一个准确的判断。1983年,他致函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请求允许开放一处作为美国学者考察蹲点的基地,以便进行追踪研究。获得允许后,在有关方面的协助下,选定山东省邹平县为考察基地。邹平县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对美国学者开放的农村调查点。自1987年以来先后有200多名美国高级学者在此进行蹲点式、多方位、连续性考察,邹平县已经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农村的窗口。l997年7月,在奥克森伯格的推动下,美国前总统卡特对邹平县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访问。回国不久,卡特就在《纽约日报》上发表《将中国魔鬼化是错误的》,阐述了中美关系的发展前景。自80年代后期起,奥克森伯格自己也多次访问邹平,进行实地考察,走访县、乡、村三级组织,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正是凭着严谨扎实的科研态度,奥克森伯格对于中国的了解甚至超过了许多国人对于本国的认识。本来奥克森伯格准备以邹平为个案写一本书,描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所发生的巨大变革,并对中国的走向进行分析。不幸的是,在人们翘首以待之时,他却因病撒手西归,使人倍感遗憾和痛惜,看来只好等来人为之了。 奥克森伯格是一个民族主义者,热爱自己的国家。出于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他希望中美两个大国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关系。作为一个中国问题专家,奥克森伯格又有自己的“中国情结”,对华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在推动中美关系发展上所做出的独特贡献,相信人们是不会忘记的。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