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登上胡佛塔》节选三“陶醉在书的海洋里”
作者:袁征 来源:中国青年出版社 时间:2002-01-01
陶醉在书的海洋里 一所大学要成为高质量的教育科研机构,就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一个高质量的教育科研队伍;另一个就是要有好的硬件条件,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图书资料的拥有。在某种程度上,一个学校科研条件的重要指标就是以学校收藏图书的多少和质量高低来衡量的。这也是许多高校在介绍本校科研实力时,必须提到的一个指标。作为一个有百年历史的著名大学,经过多年的积累,斯坦福大学拥有大量珍贵的图书资料。据统计,斯坦福大学各图书馆收藏的图书已经超过了700万册。此外,还收藏了44504种系列丛书、26.6万幅图画资料、490万份微缩胶卷以及大量的数字化存储资料。仅仅是手稿和档案,就占居了7万多平方英尺的面积。每年,斯坦福大学用于采购图书的经费将近1500万美元。 斯坦福大学中心图书馆——格林图书馆收藏着人文社会科学、区域研究和跨学科领域研究方面的图书资料,超过250万册。除了格林图书馆外,还有不少按照类别收藏某一类资料的图书馆,诸如专门收藏音像的图书馆、专门收藏建筑艺术的图书馆,可谓是应有尽有,专业门类齐全。这其中,许多专业图书馆都是在各系图书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全部加起来,斯坦福大学居然有二十多个图书馆,分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 我在斯坦福大学的许多时光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刚到斯坦福时,亚太中心没有人告诉我如何使用图书馆的事情,等到他们提醒我可以去办理图书证时,我已经自己找到格林图书馆(Green Library),并开始借书了。 斯坦福大学图书馆书库基本上都是对外开放的。并不仅仅限于校园内的师生员工,甚至周围的居民可以直接进入书库,在书库中自己查找资料。当然,要外借图书,是要办理一定手续的。我到达斯坦福后,参加“斯坦福校园之旅”活动的时候,我就特地注意了校园中心校区图书馆的所在位置。 在格林图书馆大门入口处右侧,就是办理图书证的地方。在从亚太中心拿到了访问学者的证件后,我就来到格林图书馆办理了长期借阅证。办理速度很快,当时就能拿到,是一张输入了个人信息的磁卡。凭借这个证件,我就可以顺利地出入主要的图书馆,并借阅图书。除了极少数珍贵的资料诸如手稿、图片等外,一般的图书都可以借出来。每一个拥有正式图书证的读者都可以借出15本图书,借阅时间通常是一个月。如果要查找珍贵的手稿、图片或书籍,则需要到专门的阅览室借阅,不能外借,也严格限制复印。 进入格林图书馆大厅,必须通过一个入口的转栏。台上有一个刷卡器,将磁卡插进后,就会自动识别,从而转栏就可以转动,人也就得以进入图书馆大厅。为了方便人们在图书馆中看书学习,所以允许读者带包进入图书馆。和国内不同,除了少数善本图书设立单独的阅览室之外,斯坦福的图书馆基本上都是开架的,人们可以直接进入书库,自由地查阅图书资料。因而进入图书馆,也就等于进入了书库。如果要外借图书,则需要在一楼大厅的服务台办理接受手续。为了防止个别人私自用包夹带图书出馆,所以在出口处,设有专人检查读者的书包。而读者则给予配合,在出口处自动打开书包接受检查。 正对大门入口的大厅一侧,是供人们查找图书目录的地方。这里既有早先的卡片书目,供人们手工查询,也可以使用电脑查询。实际上,只要进入斯坦福大学的校园局域网,就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互联网登陆图书馆网页进行书目查找,使用非常方便。我就是经常在亚太中心的办公室中查找自己需要的书目,然后前往格林图书馆借阅。电脑被放在高低不同、错落有致的办公平台上,中间则用装有卡片的目录箱隔开,以减少相互的干扰。除此之外,不远的一侧还有一台联网的激光打印机,供人们免费使用。读者只要查阅到书目或者资料,就可以进行打印。这一点是国内图书馆所不能相比的。当然,格林图书馆的免费打印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结果。一些人大量打印,使得纸张和墨粉损耗严重。在打印机边还经常出现不少打印后却无人来取走资料的现象。由于所有的电脑都联在一部打印机上,所以时不时会出现“塞车”的现象。在这里,人们享有很高的自由度,许多是依靠自身的修养来约束个人行为的。 在一楼大厅的正中部位,则是咨询服务台。如果有任何疑难的问题,都可以到这里寻求帮助。通常这里有三个人提供咨询服务,态度都非常好。当然,管理人员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 我的博士论文是关于美国国会的,而国会的架构非常松散,有435名众议员和100名参议员,其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又是通过与行政部门的互动来实现的,所以我需要查寻大量的资料,从而能够理清其中的线索。刚刚到斯坦福之时,曾在图书馆咨询服务台问一位男性管理员如何查找像《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这类大报上有关中美关系的文章。当时,管理员态度非常好,特地引我到期刊室介绍了一番。在期刊室,一排排的书架上摆着各种期刊和报纸,居然有数百种,全部都依照A、B、C……字母顺序来编排。不过,令我失望的是,这位管理员告诉我,没有办法通过电脑检索,需要手工查找微缩胶卷查找我所需要的文章。那样就太费力了,根本就没有办法查,所以我就暂时放弃了这一念头。到了秋季新学期开始,亚太中心组织了一次图书馆的介绍活动,主要是为前来参加培训的日本人举行的。亚太中心和日本方面来往非常密切,而日本财大气粗,也赞助了不少钱。在美国这个社会里,钱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亚太中心,我们多多少少会感觉到中心在对待日本学者和中国学者的态度上有些差别。通常来说,日本学者大多都是自费或者由公司赞助的,不用亚太中心掏任何的费用,而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则基本上都需要由美方提供资助。中心组织了这次活动,也邀请我参加,本来不太想去,主要是觉得我已经到了将近半年,对于图书馆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了,觉得意义不大。后来转念一想,反正耽误不了多少时间,或许还有些收获。在图书馆的一侧,一位女性管理人员利用幻灯对于如何使用图书馆资源进行了简单明了的介绍,并对我的提问做出了令人满意的回答:可以从电脑上查找各类报刊文件,向前可以推至20年以前的资料都可以查到。我们当时就在图书馆的电脑上进行了尝试,果然如此。尽管工作量还是不小,但这大大节省了时间。通过图书馆的互联网进入搜索引擎,我查阅了历年各类报刊有关中国最惠国待遇的报道,比手工方便了许多。 格林图书馆还为读者提供不同图书馆之间借阅服务,而且是完全免费的。到达斯坦福不久,我和麦克就讨论了论文的问题。麦克就告诉我,他在密西根大学任教时曾经指导过一个中国留学生的论文,也是关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的,写得相当不错,希望我能找到看一看,并告诉我可以通过图书馆从密西根大学调阅。于是,我来到格林图书馆,首先通过博士论文搜索引擎查找这篇论文的准确题目,然后就到咨询服务台请求调阅这篇博士论文。程序很简单,而且是免费的。在咨询人员的帮助下,我填写了调阅申请单。咨询台告诉我大约两周后可以将论文从密西根大学大学图书馆调过来,到时候会通知我。果然,两周后的一天,图书馆打来电话,让我去取这份论文。应当说,这份论文对于我的论文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我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 图书馆内部的设施条件非常好,全部是中央空调。在每层的书库中都有两到三台电脑,供读者查阅。还有一台复印机供读者复印资料。在图书馆中,读者只要购买复印卡,就可以进行复印,完全都是自助的。在这里,复印一张是10美分。与校外的自助复印相比要贵了许多,要不人们说斯坦福大学是贵族学校呢。在靠近窗口的地方,都摆有几排书桌,非常洁净,也非常安静。许多学生都在这里学习,查阅资料。一些人甚至将手提电脑也带到这里,接上电源,就可以现场使用了,边看边写,大大提高了效率。在书桌附近还摆有沙发,供人们阅读休息使用。当然,在每层必不可少的还有饮水的地方和洗手间。这么多的读者在这里翻阅图书,就涉及到一个管理的问题,否则图书排列就会乱套。在靠近主干过道的每排书架尽头上,都有一格空出来,并漆成了黄色,显得非常醒目,上面写着,“请将从书架上取下的图书放在这里!”每天,图书管理人员都会将这些书重新上架,并每隔一段时间,对全馆的图书进行全面查核排列。 所有的图书资料都按着分类、依照英文字母进行编排,查找非常方便。时间长了,除了少数时候需要定向查找某一本书外,我都直接前往具体的位置,直接从书架上查找我需要的图书,反而显得更为方便。格林图书馆的地面铺着地毯,所以找到书后,我经常就席地而坐,翻看起来。有时需要摘抄的,就到主干过道边的书桌边坐下来。发现需要精读的图书,就借回去再看。这里有关研究美国政治、中美关系、国际政治的图书非常多,感觉这里的学术条件真是国内所无法相比的。有时真想把这些书都读进脑子中,但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毕竟人的精力和记忆力都非常有限。对于一些非常好的图书,我就借出去,或者在校外,或者在亚太中心进行复印。结果,等到我回国的时候,这些复印资料就成了很大的负担。由于超重过多,所以在旧金山国际机场接受罚款了事。 在格林图书馆的地下一层,还有一个期刊杂志阅览室。阅览室的中间架子上,放着一些最为流行的报刊,诸如《新闻周刊》、《时代》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等,供人们随手阅览。在阅览室的内侧,依照英文字母顺序排列着数百份学术期刊,基本上都是英文的刊物。在进入阅览室的入口一侧,则是微缩胶卷阅览室。微缩胶卷按着类别存放在不同的抽屉中。我曾经在这里花费了将近一周的时间来查找有关20世纪90年代美国各主要民意调查公司有关美国民众对于中国看法的调查结果。当然,在此之前,我已经查找了相关的索引,因而相对来讲要省力不少。 格林图书馆不断地会订购新书入库。为了使得读者尽早知道新书书目,就提早将新书上网。读者可以预约新书,一旦开始流通,就会优先获取新书阅读。我就曾经在图书出纳柜台填写表格,申请阅读最新上架的一本新书。一周过后,图书馆就用电子邮件通知我去取书。在斯坦福,图书馆通常是利用电子邮件和读者联系,包括提醒读者按时还书,非常便利。我就曾经数次收到这样的提醒。这些提醒往往在到期的当天发出,提醒我需要返还的书目、到期的时间、延误还书的罚款处理等等,并告知同图书馆相关人员联系的方式。看来有专门人员负责这项提醒任务。 与格林图书馆相对的则是梅耶纪念图书馆,这里实际上是斯坦福大学图书馆计算机应用和多媒体应用中心。格林图书馆和梅耶图书馆在地下一层是相通的,经常有学生通过这条地下通道来往于两个图书馆之间。在梅耶图书馆一层,可以外借一些录像资料。既可以在图书馆二楼的视听室观看,也可以借回住处观赏。除了一些经典的电影大片之外,更多的还有一些历史纪录片。二楼则是图书馆计算机应用中心。大厅中摆放了近百台电脑,靠外侧的是苹果机,里侧的则是普通的个人电脑。斯坦福的师生员工都可以到这里使用电脑发送电子邮件和上网。只要拥有斯坦福大学的电子邮件帐户,就可以通过用户验证,在这里使用微机。否则,则自动被拒之门外,无法进入操作系统。在这里,人们可以自由下载资料、安装软件,没有任何的限制。因为这些电脑事先都装有防护系统,所以只要重新启动电脑,一切都会恢复到最初设定的状态,非常简单方便。在拥有私人电脑之前,我经常到这里上网,浏览网页和回复电子邮件。因为这些微机都是英文操作系统,所以为了浏览中文网页,我就从网上下载、安装南极星中文平台,用起来倒也得心应手。有时我也注意到,个别学生带着光盘,找一台不为他人注意的电脑,到这里装上驱动,然后戴上耳机,痛快地玩上一场。 在大厅的一侧,则是服务柜台,可以在那里寻求电脑使用方面的帮助,购买常用的计算机用品,如软盘等。在大厅内侧向里面一拐,则摆放着多台录像播放机,人们从一楼借出录像带,就可以在这里戴上耳机,一个人独自欣赏,十分逍遥自在。梅耶纪念图书馆的三层则实际上是斯坦福商学院的图书馆。 在梅耶纪念图书馆的二层一角,还有两台扫描仪,人们可以自由使用。我和房东小金还在这里扫描过照片。那是1998年9月的一天早上,小金告诉我,他将在下午去梅耶图书馆扫描照片,问我去不去。我因为也想把几张照片扫描进电脑,所以答应一道去那里。我们的扫描工作一切顺利。我们对于每张照片的亮度和对比度都进行了调整,以试图达到较好的效果。先将照片扫描进电脑,但由于扫描仪联接的都是苹果机,而我们使用的都是个人电脑,所以不能用磁盘存储。小金就将其存为打印格式,然后通过校园网路传输到他在家的电脑里面。我们从下午1点多一直忙到下午4点多才回到住处。可是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当我们回来后,却发现图片只是一张张的黑块。一看体积,就知道不对,在图书馆扫描后的每张图片大约是7兆多体积,但是传输到小金机子上的体积只有2兆多。这就是说,在图片的传输过程中出了问题。最终我们所面对的现实就是白忙了一下午,实在让人有些恼火。 在梅耶纪念图书馆的地下一层,则是政府档案文件收藏。在这里,可以查找到20世纪以来美国政府的许多官方文件。我就曾在这里查找国会听证记录及其他与论文相关的官方出版物,还曾经为资老师查找30年代罗斯福政府时期的档案文件。毕竟,这里是美国,查找美国自身的资料要方便的多。 应当说,在斯坦福的一年中,我经常陶醉在书的海洋中。其图书馆资料的丰富,设施条件的先进,查找的便利,还有良好的服务态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