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国教育》
作者:史静寰
来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时间:2001-10-02
引言 由于工作的原因,这几年有机会以学者的身份多次到美国各地的学校参观、讲学。1996~1997年,10岁的儿子在美国的公立学校读书,又使自己得以家长的身分更深人地观察和了解美国的学校。回国后,不断有人问我及儿子:到底是美国的教育好还是中国的好。每每遇到这样的问题都使我感觉无从谈起。一方面,多年研究中外教育史的理论积累已使我不再从“好”与“不好” 的角度去评价或比较不同国家的教育,另一方面,在经验层面,中美两国学校教育中都有太多的事实表现出各自的“长” 与“短”。而且,由于教育对人的影响的“迟效应”和“潜移默化” 的特征,“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的老话更显得有道理。 记得自己最初对美国的学校教育有感性了解是在80年代初,当时应邀翻译美国中学生的优秀作文时被大洋彼岸孩子们笔下的生活、学习和情感所深深吸引。现在想来,吸引我的并不是作文的写作技巧,而是其中所表现的异国生活情趣和鲜活的另类思维及表达方式。 1987年初,离开不到半岁的儿子,我第一次踏上美国的土地。对自己孩子的思念使我对美国孩子们的生活表现出极大的关注。我曾经下课后顾不上吃饭就与同学一起去看她10岁的儿子打橄榄球比赛。全场比赛,她那个有些智弱的儿子连球也没碰上一下,她却兴奋得喊哑了嗓子;我曾经坐在“阿米什”(Amish)人的学校里,惊叹如此发达的美国怎么会有坐着马车、点着油灯上课的学校;我曾经在公园里准备扶起摔倒的孩子时被其家长礼貌的拒绝;我也曾在朋友家小住时对她宁愿用遥控器了解数月大的婴儿的动静也不让孩子与自己同睡的作法不解,而与她讨论。所有这一切,使我开始了解美国,了解美国教育,也使我深刻地感悟到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传统的产物,与其所生存和服务的社会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1996—1997年,我及先生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先后到美国从事研究工作,10岁的儿子也得以和我们同行,这成了我们更深人了解美国教育的直接对象。我们像很多美国家长那样,每月一次参加学校家长委员会的讨论,周末为学校的义卖活动而忙碌,随时准备着作为志愿者在学校需要、而我们也可能的时候,参与学校的服务工作。坦白地说,一年的美国学校生活使我看到了儿子身上全新的一面:这个在国内的学校里成绩中下、从未当过干部、家长会上不时让家长感到难堪的孩子,人学头一个月,英文还说不上几句就因为“交朋友快” 而被学校评为当月的“最优生”(这个获奖理由着实让我感动了好长时间);看着平时愁眉苦脸应对老师家庭作业的儿子每天下学后兴高采烈、忙忙碌碌地做着那些初看令人莫明其妙,仔细琢磨却很有道理的作业(如自己设计一个餐厅、用自己喜欢的东西命名地形图、选择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的人物来演剧等等)。我不禁为自己能看到儿子身上完全不同的另一面而庆幸,也为自己身为母亲却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而惭愧。这一年多的时间也使我看到了作为家长和教师,由于不同的文化历史传统而造就的我们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的不同作法及其后面所隐含的理念:我看到有些家长一方面几乎每次必到地参加学校里希望家长参与的一切活动并与教师保持着十分亲密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因为不满意学校的某些作法,十分激烈地与教师、校长理论。一位家长因不满教师对自己孩子画的画的评判,甚至明确质问教师:画是最个性化、最能表现个人独特情感与感受的东西,你有什么资格说我孩子的画画得不好?当我对儿子的班主任老师讲起我做教师时,遇到一些孩子不来上学就去做家访的时候,这位对工作极负责任、对每个孩子都表现出爱心的女教师表现得十分惊诧,在她看来不得到家长邀请而到孩子家里去,是不可思议的,是对隐私权的破坏。……所有这一切,使我更深地了解了美国,了解了美国教育,也使我进一步思考教育与社会文化传统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影响。 从开始构思本书的基本结构时起,我就不断地在问自己,这本书到底要告诉读者些什么?美国教育最本质、最有特点和个性的东西是什么?老实说,目前书已写完,自己并未对这一问题有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 教育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联系得太紧密了,以至于我们每一个都在以自己的眼睛、以自己的经验和经历来评判教育,由于每个人评判的标准不同,结论自然也不相同。另外,教育是一个面向未来的事业,没有人确切地知道未来到底是怎样的,因此,对服务于未来的教育到底应该是怎样的也只能建立在想象之上。教育的这种理想化特征也使我们很难对教育有一个准确的、大家都能认同的看法。教育的困境就在于“今天的人(老师)用过去的经验(知识)教未来的人(学生)”。已不记得这句话出自何人之口,但每每想起就感觉深刻透彻之极! 时至今日,人类社会是否已进人“教育的世纪” 尚不敢妄言,但纵观世界,不仅中国人在奋发进行教育改革,英国人、日本人、俄国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人似乎都对自己的教育不满意,都在教育改革上大做文章。 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教育上“狼来了” 的呼声不断,与此相应的是一波又一波的教育改革浪潮。目前,这一浪潮并未有消退的迹象,而且以设立“核心课程”、“国家标准”等方式更深远地影响着未来教育的发展走向。为使读者对美国教育的现状有更全面、深人的了解,本书的笔触从80年代初开始,以教育改革为主线,对当代美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状况,进行全景式描述。 全书共八章,除第八章外,其余各章集中探讨基础教育的问题。从第一章中,我们可以了解美国80年代开始的教育改革的背景,以及人们在改革的初始阶段对教育的功能。性质等问题的不同意见和争论;第二章以科学教育为切入点,对深深影响未来60—70年美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文献《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进行全面介绍;第三和第四章集中探讨美国教育改革目标的形成和贯彻,既包括由政府官方文件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精神,也涉及学校层面在实施中的具体作法,希望能够一定程度上揭示美国教育中政府与学校、政策与实施之间的复杂关系;如果说前四章更多地是自上而下地揭示美国教育改革所经历的重要事件,所采取的重要措施,那么第五章则提供了了解美国教育的另一视角——从教育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教育改革所带来的变化。无论是特许学校,教育凭证计划,还是家庭学校,其存在的基础都是教育消费者对现行学校教育状况的不满。扩大民众教育选择的自由与政府加强对学校教育的干预是美国80年代以后教育改革的两条并行措施,这两项看上去矛盾的措施,是典型的美国式思维和理念的表现。被夹在中间的学校,特别是公立学校,虽无奈,但的确加快了改革的步伐;第六章集中讨论高科技环境下的学校教育,在现代化技术和手段的使用上,美国学校的今天很可能就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学校的明天;第七章展现美国多元文化社会的特色,以及这一特色赋予学校教育发展的机会与挑战;美国的高等教育需要另外一本书来讨论,本书用一章的篇幅主要论及与基础教育改革相关的大学本科教育的问题。 本书的写作思路早在5年前我尚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教育学院时即已形成,当时我常常坐在马大的办公室内,边眺望窗外大片的草坪,边回忆自己刚刚访问过的学校,刚刚参加过的州教育听证会和刚刚访谈过的师生,……。由于众多的访问计划和繁忙的研究工作,自己一直未能真正坐下来将想法诉诸笔端。回国后,日常琐事缠身也未能如愿动笔。此次,借“当代美国丛书’1编辑出版的外力推动,在刘静、廖申展、赵萍、郭志明等人的共同合作之下,书稿终于完成。 本书写作的具体分工如下:由史静寰设计全书的整体框架,提出各章节主要内容,撰写引言,各章的具体执笔人为刘静(1、2、7章),廖申展(3、5章),郭志明(4、8章)赵萍(6章)。最后,由史静寰完成全书的修改、统稿工作。 最后,我想以另一句不知出自何人之口的“名言” 结束:美国人从不满足,美国人需要变化,在美国,永远不变的是变化。美国社会如此,美国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