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透视美国》——近年来中国的美国研究
作者:胡国成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时间:2002-04-01
前言 2001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迎来了建所二十周年的喜庆日子。来自国内 五十多家国际问题和美国问题研究机构及学术界和新闻界的一百多位新老朋友欢聚一堂,共 庆美国所二十周年华诞,同时举行学术讨论会,检阅1989年以来我国学者在美国研究领域的 丰硕成果。本书便是这次学术研讨会的结晶。 在中美建交十周年时,我们曾编辑出版了一部名为《中美关系十年》的论文集,内容是 综述和检阅改革开放十年来我国的中美关系研究成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呈现在读者面前 的本书可算是这上一书的续编。两书共同构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在美国研究领域的主 要成果评述,可以算是新时期我国的美国研究史了。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两书相比,后者 无论是在研究领域的拓展、研究课题的深化、研究水平的提高方面,还是在研究成果的质量 方面,都明显地胜出。它清楚而令人信服地表明了我国学者在美国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大进 展。 本书的11篇综述文章均出自各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员之手,其中多数人还占据着该领域 学术带头人的地位。这些文章是作者们经过艰苦地搜集和阅读散见于各种学术刊物和报刊上 的论文,以及十几年来全国各地出版的有关论著后,经过认真整理和深人思索而写就的,虽 然内容是评介他人的研究成果,但其中却饱含了这些文章作者们的辛勤,也掩抑不住闪烁于 其间的他们的思想火花。对于已投身于这一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员来说,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 参考资料,借助它,可以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拓宽考察的视野。对于有志于美国研究 的在校学子来说,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史指南,浏览它,可以了解某个课题的研究 状况,以避免选题的重复,且有助于课题研究的深化。对于想了解我国近年来美国研究状况 的所有人士来说,它是一部简明的百科全书,其中不仅涵盖了我国学者对美国历史、经济、 政治、文化、外交、军事、教育等多种领域的研究成果及主要观点,而且介绍了多数领域中 的研究机构和人员状况。书中未能列出的领域,正是我国的美国研究中的薄产和遗缺,它正 等待着研究者们去开拓、补充。 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综述文章中对以往成果的评判和对研究状况的分析均为撰者个人的 看法,尽管经过上述学术讨论会的研讨,但未细化到逐一审视的地步,文中个人评判的色彩 仍挥之不去。为尊重撰者,在编辑加工时我们大多给予保留,相信读者在阅读和使用时,不 难甄别。此外,除个别文章外,多数综述文章中未能包括我国台湾学者的研究成果,这不能 不说是一个缺憾,只能寄希望于随着两岸学者之间交流的加强,在不久的将来予以补足了。 (编者,2002年1月) 在现实关怀与学术追求之间 --1989年以来中国美国史研究的成绩和问题? 李 剑 鸣 中国人对美国史的介绍和研究,经历了几个各具特点的阶段。在20世纪前半叶,国人 对美国历史的学术性介绍,虽然大多带有编译的性质,但亦已显示在关注重点和解释框架方 面的特色。1949-1978年间,一些学者在美国史研究中做了许多基础性的工作,但由于受 到政治权力、意识形态、现实需要和苏联学术的支配性影响,也存在突出的局限。1979年 以后,虽然史学界在"思想解放"、观念转换和探索勇气方面,较之其他学科显出许多不足, 但受"改革开放"政策和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推动,加上国际学术交流所带来的冲击,美国史 领域也逐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如果以1989年为界将1979年以来的美国史研究分成两个 阶段,则前一阶段乃是一个风气初变的时期,在后一阶段则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就总体 特征而言,这个时期的美国史研究和以往有一个突出的共同点:研究者怀着对中国现实问题 的极大关切来探讨美国历史经验,力图用自己关于美国史的知识和解释来服务于中国的社会 发展与国际交往。这种特点也可见之于世界史的其他领域,而在美国史研究中表现得更为显 著。 一、概况分析   关于国内美国史研究者 的数量,一时很难作出精确的统计。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会员 一直保持在300人 左右,有的学者据此估计,"现在全国从事美国史教学与研究者约有四五 百人,其中大多数具有高级职称"。 不过,在对研究者的人数作出估算之前,必须对有些情 况加以说明。首先,并非所有从事美国史研究的人都加入了中国美国史研究会,而该研究会 的许多会员也不是职业的研究者,其中有不少人是业余爱好者和研究生。研究生尤其是一个 变动不居的群体,他们在就学期间结合专业学习而发表习作,但多数人在毕业后便不再从事 美国史研究。其次,在专门从事研究的人员中,有一些是研究美国外交史和中美关系史的学 者,有少数人兼跨几个领域。还有一些则是世界近现代史方面的教学人员,在美国史方面不 过是偶一为之。另外,如果要对研究者的人数作出相对准确的估计,必须尽可能地对1989 -2000年间发表美国史论著的作者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就目前所收集到的59种美国 史专著、教材和文集而言,其作者仅为41人(指第一作者或主编者),也就是说,这十余年 间仅有40余人出版了美国史方面的书籍。另据上海图书馆编《全国报刊索引(哲学社会科 学版)》所收录的论文目录统计,在1989-2000年间发表过美国史论文的作者达585人。不 过,只发表了1篇论文的作者有440人,占75%;发表2篇以上者为145人,占24%;发 表3篇以上者为94人,占16%,发表5篇以上者为30人,占5%;发表10篇以上者只有 5人,仅占0.8%。据核查,发表5篇以上者,绝大多数也是前文提到的59部著作的作者。 在发表2篇以下的作者中,大致包括如下几类人:一是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过论文,毕业 以后没有继续本领域的研究;二是从事世界近现代史教学的人员,偶尔发表1-2篇美国史 论文;三是从事美国外交史和中美关系史的研究者,不时旁及美国史方面的课题。还有一种 情况是,少数人在此期间集中精力于写作专著或其他工作,发表的论文数量相对较少。当然, 《全国报刊索引》的收录有明显的遗漏,而且不包括论文集中的文章,故以上统计自然是不 完全的。总之,通过对各种情况的考察,可以得出一个比较谨慎的估计:在此期间经常发表 美国史研究成果的人不会超过一百人。当然,就单一的国别史研究而言,这个数字已经十分 可观了。   经常发表美国史论著的研究者,在地域分布上相当集中。长春、北京、天津、济南、南 京、上海、武汉和成都等城市的研究者较多,尤其是在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 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南开大学、山东师范大 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均曾有过3人以上 的研究群体。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南开大学美国史研究室 、山东师范大学美国史研 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欧美史研究室和武汉大学美国史研究室,一度在人员上 具有整体性优势。自1989以来,人员分布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 所的专职研究人员变动很大。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原来都有一个较强的研究群体,目前 均只有一名教师专门从事美国史研究。武汉大学的美国史研究室曾经是一个十分活跃的机 构,由于老教师的退休和年轻学者赴美未归,实际上已经停止了活动。四川大学原来是西南 地区的美国史研究基地,20世纪90年代初研究人员逐渐减少,目前已不再有专门的人员。 南京大学的研究梯队也陷入难以为继的局面。人员相对稳定的是山东师范大学和南开大学的 研究群体,成员始终保持5-6名以上。近期厦门大学成立了一个美国史研究所,成员现有 3名。杭州师范学院也设有美国文化研究所。另外,设在九江师范专科学校的江西美国史研 究中心,经过美籍华裔学者王霈和万心蕙夫妇多年的苦心经营,在藏书方面颇有特色。   研究人员的地域分布与学术成果的质量和数量有着直接的关联。就国内的条件而言,研 究者基本上只能依赖本地的资源,因此所在单位的资料状况、学术积累和交流渠道,对其研 究工作具有关键性的影响。相对而言,长春、北京、天津、济南、南京、上海和武汉等地的 美国史藏书比较丰富,而且能不断补充新书,国内外学术交流比较频繁,这为当地的研究者 提供了相当的便利。在1989-2000年间发表重要研究成果的作者,就集中于以上这些城市。 例如,《历史研究》这期间刊载美国史论文共计28篇,按作者写作时的所在地计算,长春有 6篇,北京有6篇,天津有8篇,武汉有1篇,济南有4篇,旅美学者有2篇,其他地区只 有1篇。又如,《世界历史》刊登美国史论文79篇,其作者所在地的分布情况是:长春8 篇,北京25篇,天津6篇,上海2篇,南京5篇,武汉8篇,济南6篇,旅美学者7篇, 其他地区12篇。另外,前文提及的59部美国史著作的作者分布情况是(以写作时计):长 春6部,北京16部,天津13部,上海3部,南京3部,武汉4部,济南5部,旅美学者5 部,其他地区4部。   另外,还有两个值得特别提及的研究群体。20世纪80年代以后陆续到美国留学和执教 的中国学人,有些人不时在国内发表美国史论著,其中比较活跃的有王希、满运龙、洪朝辉、 王政和令湖萍等人。与国内同年龄层次的研究者相比,他们的长处在于学术训练更加系统和 严格,对美国史学的规范和传统有更具体和直接的了解,而且在资料、理论和史学史等方面 也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他们中有些人密切关注国内的学术动向和社会状况,能够将他们在 美国获取的学术资源和作为中国人所具有的现实关怀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得以用独到的视角 来研究美国历史。他们在国内发表的论著,大多体现了中文世界对同类问题研究的最高水平。 至于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则是国内美国史研究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目前,国内 有十余所院校招收美国史研究生,其中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华 东师范大学和厦门大学招收博士研究生。研究生围绕学位论文选题发表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大多具有一定的学术质量;而最终完成的学位论文,在选题、资料和论点上通常都有出新之 处。 遗憾的是,大量的学位论文没有发表或出版,无法在更大范围交流传播,其学术价值 未得到充分发挥。这无疑是美国史研究中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   从年龄结构来看,研究者可大致分为3个层次:1949年以前在美国或国内接受大学教 育的老一代学者,20世纪50-60年代在苏联或国内接受大学教育的中老年学者,1978-1990 年间年进入大学的中青年学者。20世纪90年代以后进入大学的新生代,尚处于学术的成长 期。 不同年龄层的研究者,在知识结构、研究素养、思想取向和选题偏好等方面均有差别。 他们在学术上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对于本学科的发展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在这个时期, 老一代学者仍然十分活跃,他们不时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有的还有多种著作问世。第二代 学者更是骨干力量,他们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不过,他们中有不少人 已经退休或即将退休。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学者迅速 崛起,有不少人进入了本领域的前沿,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承认,还有数人具有指导博士生 的资格。在1996年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8届年会选举的31名理事中,属于这一年龄层次者 有19名,占61%;在秘书长以上的6名主要负责人中,属于这个年龄层次的有4名,占66 %。 根据《全国报刊索引》统计,1989-2000年间发表论文在5篇以上的30人中,有16 人属于这个年龄层,占总数的53%。与国内其他国别史研究人员的年龄结构相比,这无疑 是一个十分可喜的现象。   总之,虽然某些以美国史研究著称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职人员明显减少,但动态的研 究者数量仍比1989年前庞大,而且他们中多数人受过相对正规的学术训练,和国外史学界 保持较为密切的联系,其学术潜力得到了更有效的发挥。这就是何以在人员看似减少、而论 著数量仍在增加的主要原因。不过,稳固研究者的人数规模,进一步强化学术训练以提高其 学术素质,增强其学术规范意识,仍然是美国史研究走向成熟的关键所在。   1989年以来,国内美国史学界举办了不少重要的学术活动。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召开了4 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其中2次为国际学术会议;还有一些地方性的或小型的学术研讨会。 此外,中国美国史研究会还举办了一届中国美国史优秀论文评奖和两次"万心蕙奖学金"优 秀硕士博士论文评奖活动。   1990年11月,在河南大学和黄河大学召开了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六届年会暨学术讨论 会。这是一次规模很大的美国史学术会议,到会代表123人,提交论文69篇,会期6天。 代表们围绕美国外交史、改革与美国社会发展、美国社会与文化、近代美国史诸问题等主题, 分成4个小组进行学术讨论,气氛十分活跃。会议还首次采用理事长主旨报告的形式,对 1986年兰州年会以来美国史研究的进展作了简要的评述。1993年8月在山东威海召开了国 内首次美国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涉及当时国内最热门的现代化问题,着重讨论美 国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与会的国内外代表80余人,包括前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黄华和 曾经担任美国历史学家组织主席、后来又当选美国历史协会主席的乔伊斯*阿普尔比教授等 知名人士。会议收到论文60篇。除大会报告外,还按"美国现代化与经济发展"、"美国现 代化与政治生活"、"美国现代化与社会文化"、"美国现代化与外部世界"等主题分成4个小 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在会后编成了《美国现代化历史经验》一 书,由东方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1996年8月在长春召开了以中美城市化比较为主题的第 二次美国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到会代表60余名,分别来自中国、美国、德国、瑞士和中国 香港。提交会议的论文40余篇。小组学术讨论围绕"中美城市发展比较"、"美国的城市化 和郊区化"、"中国的城市化"等问题展开。会后出版了论文集《城市社会的变迁》 。1998 年5月,由上海外国友人研究会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共同主办的"19世纪下半叶华人开 拓美国西部的历史贡献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到会代表40余人,提交论文30余篇。 1999年10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九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到会代表60余名, 收到论文50余篇,议题涉及20世纪美国外交和国际战略、美国政治史、美国社会经济和文 化史、美国史学史等领域,会期不长,但紧凑而富于成效。另值得提及的是,1990年《世 界历史》编印了一期中国留美历史学者的论文专集,其中有6篇美国史专题论文。这些论文 无论在选题取向、史料占有、学术立场和言说方式各方面,均和国内当时的史学规范和学术 风气迥然不同,在国内美国史研究产生了一定的震动。但这个专栏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那 些文章所导入的学术空气很快消散于无形。   从总体上看,1989年以来美国史研究取得了值得称道的成绩。第一,1989-2000年间 美国史论著数量较此前的10年大为增加。根据不完全统计,1978-1988年间出版的美国史 学术著作(不含译著)17种,其中专著11种,教材2部,文集3部;而1989-2000年间 出版的美国史学术著作(不含译著)60余种,其中教材4种,文集6部,其余均为专著, 还包括两种在美国用英文出版的著作。 另外,这期间尚有大量美国史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 没有出版,其中不乏高水平之作。就论文数量而言,据杨玉圣、胡玉坤所编《中国美国学论 文综目(1979-1989)》,这10年间发表的美国史论文365篇,如果加上包含在美国政治、 美国经济、美国社会、美国军事和美国科技等专题中的史学论文,总数在500篇左右; 而 根据"表三"的数据,1989-2000年间发表的美国史论文为976篇, 接近前一个十年的2 倍。   第二,美国史论著在数量上可能超过其他单一的国别史。这一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 说明。一,1989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学年鉴》中关于世界史研究的概述,仅有美国史作为 一个国别史门类单独列出(偶尔也有其他国别史栏目出现,但只有美国史为常规栏目)。二, 在1989-2000年间,国内最权威的史学刊物《历史研究》共发表世界史论文180篇,其中 美国史28篇(美国外交史19篇未计入),英国史27篇(关于英国外交史的论文不多),法 国史16篇,德国史5篇,俄国史(含苏联史)2篇,日本史9篇(见表一)。三,《世界历 史》在1989-2000年间发表的论文中,美国史79篇(不包括美国外交史论文35篇),英国 史49篇,法国史33篇,德国史22篇,俄国史(含苏联史)36篇,日本史45篇(见表二)。 美国史论文数量较多的原因不外三点:一是美国是当今世界最重要国家,其历史自然受到相 应的重视;二是国内从事美国史研究的人员较多,提供的稿源比较充足;三是与美国的学术 交流比较频繁,获得资料和信息的渠道比较畅通。当然,以上所做的仅仅是量的比较,不能 说明学术质量方面的差别。 表一 1989-2000年《历史研究》所刊登的国别史论文统计(篇) 年代\类别 世界史 论文总 数 美国史 美国外 交史 英国史 法国史 德国史 俄国史 (含苏 联史) 日本史 1989 15 3 1 0 8 1 0 0 1990 15 2 0 3 1 2 0 2 1991 16 2 2 4 1 1 0 0 1992 18 5 2 1 0 0 0 1 1993 15 4 1 2 0 1 0 1 1994 17 3 2 3 1 0 0 0 1995 13 0 3 5 0 0 1 0 1996 17 2 3 1 1 0 0 2 1997 10 3 1 3 0 0 0 0 1998 8 1 1 2 1 0 1 1 1999 14 1 2 1 0 0 0 1 2000 16 2 1 2 1 0 0 1 合计 174 28 19 27 14 5 2 9 表二 1989-2000年《世界历史》所刊登的国别史论文统计(篇) 年代\类别 美国史 美国外 交史 英国史 法国史 德国史 俄国史 (含苏 联史) 日本史 1989 11 1 8 2 3 3 3 1990 8 3 5 2 1 4 4 1991 11 3 3 5 3 1 6 1992 4 2 4 4 1 4 4 1993 6 1 5 7 1 6 5 1994 7 2 6 4 1 4 6 1995 3 7 1 4 1 3 1 1996 6 5 4 2 1 4 4 1997 2 5 2 0 4 2 2 1998 7 3 4 1 3 1 4 1999 7 2 2 2 1 1 2 2000 7 1 5 3 2 3 4 合计 79 35 49 33 22 36 45   第三,从论著数量的分布可以看出(见表三),研究领域 有所扩大,特别是此前尚未 引起人们充分注意的社会史、文化史和城市史等领域,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论著,其中不少 具有一定的学术质量。在移民史、黑人史、印第安人史、妇女史和史学史等领域,研究视角 和深度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便是在传统的政治史课题上,也有某些新的进展。但是,论 著数量在各个领域的分布很不均衡,政治史,特别是关于一些传统课题的论文数目庞大,占 总数的34%;而经济史、社会史和文化史等领域相对薄弱,三个领域的论文相加也只占总 数的22%。除了数量的差别外,在各个领域所达到的深度以及各种论著的学术价值,都有 很大的不同。如果按照时段划分,在所收集到的976篇论文中,早期史131篇,占13%; 19世纪史190篇,占20%;20世纪史322篇,占33%;其余为综合性论文,占34%。可 见,20世纪美国史是研究的热点,这显然和研究者出于现实关怀而奉行"厚今薄古"原则 有一定的关系。 表三 1989-2000年国内学术刊物和大学学报刊登的美国史论文数(篇) 领域\年份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合计 政治史 26 32 28 37 31 18 14 28 17 35 30 32 328 经济史 7 10 9 5 8 10 5 8 7 8 10 10 97 现代化 0 0 0 0 1 0 1 1 2 1 0 1 7 城市史 3 1 1 5 1 1 4 3 7 11 6 6 49 区域史 3 1 2 1 1 1 3 2 1 7 3 5 30 社会史 4 5 7 2 2 4 2 6 9 17 8 11 77 文化史 1 2 3 3 5 4 1 3 4 2 4 5 37 移民史 1 2 2 1 5 3 0 2 8 4 3 0 31 劳工史 0 0 4 4 0 0 0 0 0 0 0 1 9 黑人史 2 7 5 4 2 5 1 4 3 6 6 6 51 印第安人史 1 2 3 2 3 3 3 2 1 0 3 0 23 华人史 0 0 0 0 0 1 0 1 1 1 3 0 7 妇女史 1 3 3 2 2 0 0 0 1 4 1 0 17 军事史 6 1 1 2 3 3 6 4 3 5 1 3 38 教育史 4 3 4 4 10 8 4 6 3 4 4 4 58 科技史 2 0 0 1 2 0 0 2 0 3 2 0 12 史学史 5 8 9 7 6 4 2 7 4 4 6 3 65 宗教史 1 3 5 2 4 1 0 0 3 0 2 1 22 其 他 2 1 1 1 1 1 3 0 0 1 5 2 18 合 计 69 81 87 83 87 67 49 79 74 113 97 90 976 说明:1、根据上海图书馆编《全国报刊索引(哲学社会科学版)》统计,数据不完全。 2、所计入的全部为中国学者撰写的关于美国历史问题的学术论文,不包括其他类型的文章。   第四,从选题和论点来看,研究者的观念和思想取向发生了一些变化。在1989年以前, 曾经有几次反响强烈的争论,如关于林肯是否废奴主义者的讨论,关于罗斯福"新政"若干 问题的论辩。这类争论的意义,只有置于当时特定的政治环境、思想氛围以及学术条件中才 能得到恰如其分的理解。最近十余年,在美国史领域很少发生引人注目的学术讨论。由于课 题的多样性和分散性,从事同一问题研究的学者甚少,因而缺乏展开争鸣的基点和机会;同 时,随着思想观念的变化,人们在学术上更具包容性,大多不愿轻易对自己不赞同的观点发 难。虽然美国史选题比其他国别史在政治和思想意识方面更具有敏感性,不免使解释带有较 强的政治化倾向,但就一般情况而言,配合暂时政策需要的选题越来越少,而以中国社会发 展的整体需要为参照的论著增多,出于纯粹学术追求的选题也受到某种程度的重视。在具体 论说中,强势政治话语的出现频率趋于下降,人们在使用习惯性的概念术语时也显得更加慎 重。年轻一代学者更注重学术的纯粹性,他们当中有人呼吁:"在美国史研究中,要尽量减 少非学术性因素(如中美政治关系、国内国际政治气候等)的干扰;应严格区分学术研究与 政治宣传、学术研究与对策报告的不同。学术研究无禁区,应允许自由讨论学术问题。" 虽 然这种愿望有时和现实发生冲突,但毕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这可以说是 中国美国史研究在学术上走向成熟的一个征兆。   第五,美国史领域的学术批评呈现十分活跃的局面。这里所说的学术批评,包括书评、 评论和学术随笔等多种形式。这些文章就研究中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学风问题, 及时加以总结、评点和警示,对于美国史学科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考虑到目 前的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开展正常的学术批评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非学识与勇气兼备者 难以为之,故书评界普遍存在的是所谓"栽花现象"。惟其如此,真正的史学评论才显得难 能可贵。在这十余年中,杨玉圣、黄安年、任东来和周祥森等人发表了较多的评论文字,他 们的文章激活了国内美国史学界的学术气氛,使更多的人意识到学术规范和学风问题的重要 性。与外国史的其他领域相比,这可以说是美国史研究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二、成果扫描   鉴于美国史论著为数甚多,加以选题相当分散,故细致而具体地介绍各项研究成果,乃 是单篇文章所无法完成的任务。本文只能选择一些重要的研究领域,对部分论著做一个粗略 的评介。   政治史一直是国内美国史研究的重点,成果的数量遥遥领先于其他任何一个领域。最近 十余年间问世的论文有300多篇,专著近10种,涉及美国史上的政治制度、政党、政治思 想和重大政治事件。从选题、思路、资料和方法来看,这些论著大多属于传统政治史的范畴。   在1979年以后的一个时期,国内学者对于美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仍然受到政治气候 和意识形态的影响,阶级定性分析乃是一种常用的手法,政治化的批评覆盖甚至取代了学理 性的探讨。在最近几年出版的论著中,这种倾向趋于弱化;即便一些曾经对美国制度持强烈 批判态度的人,立论也变得较为温和。张定河的《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是继曹 绍濂的《美国政治制度史》 之后一部比较系统的美国政治制度史专著。作者没有采用简单 的政治批判取向,也力图超越脱离具体历史时空条件而作意识形态评判的做法,对美国的宪 法、分权制度、国会制度、总统制、司法制度、两党制度和公民权利等问题的渊源、特点和 运作方式进行了探讨。作者固然提到了美国制度的阶级属性和为资本主义经济服务的本质, 但在具体论述中仍考虑到了美国社会利益多样化和利益集团活动的影响。张友伦、肖军和张 聪合著的《美国社会的悖论:民主、平等与性别、种族歧视》 ,从美国民主制的形成和演 进着眼,着重考察印第安人、黑人、妇女和华人等弱势群体在美国政治演进中的处境和地位 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民主制的挑战。该书的主要作者张友伦在一篇文章中强调,美国民 主乃是美国人民的选择,应当得到尊重;但它存在缺点,只可借鉴,不可照搬,更不能作为 一种衡量民主化程度的准绳。 这种持论显得比较冷静公允。同样的态度也反映在对美国政 治理念和价值观念的理解方面。何顺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美国的"立国精神"不限于《独 立宣言》所表述的精神,而应包括美国整个建国过程中赖以立国的各项主要原则以及贯穿于 这些原则中的哲学思想;虽然美国未能在立国时有效地实行这些原则,但不等于这种原则或 理想本身无效。   一些研究美国政治史的旅美学者,在思想观念上束缚较轻,也很少受国内政治的感染, 他们对美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和演进、美国政治运作的方式以及所涉及的具体情势,有着不同 于国内学者的领会和把握。在他们的论著中看不到国内惯常使用的概念术语和分析范畴,这 反映了他们在学术训练、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方面的特点。洪朝辉在1990年发表的一篇文 章,以《宅地法》的立法进程为个案,考察了19世纪中期以前美国政治的运作及其特征, 着重指出,政治是一种斗争,更是一种妥协,判断美国议会政治是否健全与正常的重要标志, "是社会利益集团的意志能否充分、自由地在议会中表达,以及各方利益能否有效地相互制 约和平衡"。 当国内学者尚在为"斗争"和"妥协"孰是孰非而争辩时,这种见解出现在 《世界历史》上,无疑导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在10年后出版的王希的《原则与妥协:美 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一书中,对美国政治的理解有了新的进展。作者采用多元互动的利 益观代替二元对立的利益观,从不同利益群体的谈判与妥协的角度来看待美国宪法原则的形 成、适用、重新界定和自我更新,有力地说明了美国宪法何以成为一部有生命力的"活着的 宪法"。就学术理念、叙事方式、史实梳理和具体解释而言,这部著作可以说是当前国内最 新的一部美国宪法史。满运龙侧重对美国殖民地时期的政治制度进行个案研究,他的"马萨 诸塞政治体制的确立"一文,借助丰富的档案文献,细致入微地论述了马萨诸塞殖民地政治 的演进以及所涉及的复杂情势和人际关系,概括了马萨诸塞政治制度在形成中的阶段性特 征。 这种研究视角、论述方式和语言表达,和国内学者的有关论著形成强烈对照。   宗教和政治的关系,在美国历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研究时有很大的难度。研 究者必须对美国宗教和政治均有深入的了解,同时又能把握两者之间的微妙关系,才能作出 恰当的解释。学者们比较关注早期史上的清教与新英格兰政治、政教分离和信仰自由原则的 确立等问题。毕健康的"清教对殖民地初期马萨诸塞政治的影响" 、刘鸿举的"略论美国 独立革命中宗教自由和政教分离的实现" 等论文,从不同侧面探讨了宗教和政治的关系。 董爱国的"清教主义与美国民主" 一文,否认清教主义和美国政治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 但在对清教及清教与政治之关系的理解,以及对资料的占有和解读方面,似乎不及此前的某 些论文。董小川在"美国政教分离的历史思考" 一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一些 迹象表明,"美国似乎在从政治宗教走向宗教政治;不是要使宗教政治化,而是要使政治宗 教化"。 这无疑是一个大胆而可能引起争议的见解,不过,由于国内从事这类课题研究的 人不多,目前尚无人对他的论点作出回应。   长期以来,人们在论及美国政治制度时,通常将美国政府的特点表述为"三权分立", 而且对分权体制的意义和功能颇有疑问和误解。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对各个权力部门的演 进史进行专门研究。蒋劲松于1992年出版的《美国国会史》 ,在这方面具有真正的"填 补空白"的意义。这部40万言的著作,对美国国会制度的起源和演进、国会与其他政府部 门的关系、国会内部制度和机构的形成演变、以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评述,对于了 解国会制度的运作方式和功能,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如果能够循此写出诸如《美国总统职 位史》、《美国最高法院史》和《美国政党史》一类的作品,与之形成系列,一定能极大地深 化对美国政治制度的认识。   就单一的政治事件而言,"新政"无疑是一个学术兴趣持续最久的课题。从20世纪80 年代初期开始,就陆续有论著发表,而且还出现过一场具有学术史意义的大讨论。 1989年 以后出版了两种对以往研究加以总结的著作:一种是刘绪贻主编的《富兰克林*D*罗斯福 时代1929-1945》,另一种是胡国成的《塑造美国现代经济制度之路》。这两部著作均以"新 政"为核心内容,而视角、侧重点和论述方式则各有不同。前一书着眼于富兰克林*D*罗 斯福时代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借鉴列宁有关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理 论,注重发掘"新政"在美国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及其世界历史意义。在该书作者看来, "新政"最突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大力加强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以"延长垄断资 本主义的生命"。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作者将二战后的美国资本主义命名为"罗斯福‘新政’ 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胡国成的著作侧重讨论美国经济制度的演变,对国家在经济中的 作用进行了历史的考察,视罗斯福"新政"为美国现代经济制度形成的标志。他强调指出, "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应该看作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一种常 规形态,而不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一种特殊类型"。 按照这种观点推演,"新政"的历史作用 就在于推动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完成了向常规形态的过渡。在这两部著作出版后,虽然关于" 新 政"的论文仍不时见诸报刊,但有学术影响者寥若晨星。   迄今为止,国内的劳工史研究实际上等于工人运动史,在选题、方法和观点上和政治史 有着明显的联系。张友伦和陆镜生是国内研究美国工人运动史的两位主要学者。他们合作在 20世纪80年代中期完成了一部近60万字的《美国工人运动史》,1993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这部著作得到了前辈学者黄绍湘的肯定和好评。 该书参考了大量中外文资料,对第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美国工人运动做了系统而详细的叙述,特别是对有组织的劳工的政治 活动和经济斗争进行了深入分析,力图在破除"美国例外论"的同时,解释美国社会的特殊 性及其对工人运动的影响,并对美国传统劳工史学者提出的"职业意识论"和新劳工史学的 思想取向进行了辨析,强调指出:"我们承认美国工人运动的特殊性,但不承认它是一种例 外。" 张友伦在同一年出版的《当代美国社会运动和美国工人阶级》,实际上是前一著作的 续篇。该书涉及二战以后美国工人阶级内部的变化和工人运动的进程,着重论述了工人状况、 工人运动与美国社会变动的关系,关于战后美国工人阶级结构的变化及其对工人运动的影响 的分析,尤其深入而独到。 这两部著作以及两位作者的相关论文,贯穿着一种在理论和历 史之间寻找平衡的努力,同时也多少反映了工人运动史学的某种困惑。   有的研究者试图摆脱这种困惑。蒋劲松在他的一篇论文中,借用社会学的"社会化"概 念,对新政时期美国劳工运动的变化进行了解析,指出,劳工运动的"社会化"就是"无产 阶级、资产阶级、政府在新的条件下不断适应和再适应各自的社会角色地位,不断调整其相 互关系";这种"社会化"实际上是无产阶级通过承认资本主义来增进自己的利益,是无产 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一种道路,而非阶级调和的途径"。 这种立论的基本概 念和思路仍然来自传统的工人运动史学,但对于工人运动的"非社会主义"取向采取了正面 的评价,表明作者开始从美国社会的具体情况和美国工人的利益取向来看待工人运动,是对 美国工人运动史框架的一种突破。所可惜者,近年来工人运动史的论著并不多见,以致劳工 史成为美国史研究中最沉寂的一个领域。   在美国相对短暂的历史中,经济的迅速崛起是一个令人注目的现象。在中国政府开始重 视经济建设以后,美国经济史很自然地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张友伦教授指出:"1978年以 后,首先引起我国学者关注的是美国经济的发展。大家希望从中探寻有益的经验教训,为我 国的经济建设提供借鉴。" 1989年以来,这种关注依然没有改变,只是论著的数量和美国 经济史的重要性仍不成正比,在选题、资料和观点上也未取得重大的突破。徐玮的论文"略 论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力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起 因和后果作了评析。 胡国成运用马克思的理论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认为大危机持续10年的关键在于缺乏国家干预。 黄安年的文集《美国社会经济史论》,收 入作者的37篇文章,其中大多数为评述美国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政府改革和影响经济发 展的各种因素的文章,而研究具体经济史问题的论文为数不多。 因此,从总体上看,中国 学者主要关注的是美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原因,而不是历史上的经济现象本身;在研究视角 上更多是对经济现象加以政治史的诠释,和纯粹的经济史有明显的差别,与美国经济史学者 的研究更有霄壤之异。这种研究取向反映了中国学者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注,他们 选题的参照主要不是课题在美国经济史上的重要性,而是它对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启示和借鉴 意义。相比之下,何顺果的《美国"棉花王国"史--南部社会经济结构探索》 较具经济 史的特征。该书从区域经济和社会变迁的角度,以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为核心,探讨南部社会 经济的变动,并就南部的财富占有状况、棉花生产中的劳动力供应、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效 益及历史作用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从表面上看,对美国现代化的研究似乎是1989年以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学术气象,其实 这种"新"仅是相对的,有些论著实际上是应用现代化的理论或框架来处理传统的问题和资 料。同是研究美国现代化的论著,在视角上往往有明显的差别,有的侧重经济史,有的侧重 政治史,有的则是一种综合研究。视角的不同与研究者对现代化的定义不同有关。李庆余、 周桂银等著《美国现代化道路》和洪朝辉的《社会经济变迁的主题:美国现代化进程新论》, 在视角、内容和立论上各有千秋。李庆余等学者认为,现代化"就是借助最新的技术与生产 形式创造财富,并通过日益合理的体制分配财富的过程","财富、权力和价值构成现代化过 程中的三个主体对象"。故该书的主体就是"围绕财富的创造与分配这一中心,重点阐述财 富、权力、价值及其体制的演变"。 该书的内容相当丰富,从美国的传统与国情、工业化 和城市化及其社会反响、社会政治改革和权力运作、价值观念和社会生活、外交等各个层面, 探讨美国现代化的进程和特点,在时段上自建国前后一直延伸到克林顿当政时期。全书的叙 述和评论相对客观中性,第六、七两章比较精彩。洪朝辉的书用了"社会经济变迁的主题" 这样一个容易引起读者误解的主标题,而实际上,作者认为"现代化是全方位的社会革命, 工业化不是现代化的全部"。 作者从经济发展、社会改革和政治变迁等不同的侧面,阐发 了自己对美国现代化历程的理解。这本25万字的书征引了大量史料及美国学者的论著,其 视角之新奇,论点之犀利,更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对国内长期流行的历史解释 框架和概念体系提出挑战,对现代化作了不同于社会形态理论的界定,强调要用价值中立的 立场来看待社会制度、经济体制以及政治制度,视之为经济发展的工具,不应对它们作价值 上的好坏之分,而应注重其效能的强弱。 虽然书中的一些论点可以见之于美国的各种论著 中,但经作者吸收和梳理,用一种明确而有力的语言集中表述出来,在20世纪90年中期, 仍可产生振聋发聩的效果。但不知何故,该书并未引起国内学界的充分注意,许多本来可能 引发争议的论点,也未激起应有的反响。张少华的《美国早期现代化的两条道路之争》,从 现代化和发展研究的视角,重新审视杰斐逊与汉密尔顿的分歧和斗争,一反过去那种扬杰抑 汉的倾向,不仅高度评价了汉密尔顿对美国早期工业化的贡献,而且认为,杰斐逊和汉密尔 顿所提出的建国方略,都对美国的早期发展和以后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如果说关于美国现代化的研究多少带有宏观性和印象式的特点,而美国城市史研究则已 深入到了相当具体细微的层次。在一定意义说,这主要是王旭、黄柯可等学者及东北师范大 学的研究群体多年努力的结果。王旭的《美国西海岸大城市研究》一书,对美国西海岸大城 市兴起和发展的历程进行了深入探讨,揭示了西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和经验,分析 了中心城市在其所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书中关于西部开发与西海岸城市兴起 的部分最可称道,探讨西海岸大城市崛起为与东海岸大城市并驾齐驱的经济中心的原因和影 响的章节,亦颇有份量和特色。 王旭的另一部著作《美国城市史》,以体系完整、线索清 楚和叙述流畅而给人以深刻印象;其中关于"城市化"和"大都市区化"的区分及相关的描 述,有助于澄清国内有关研究中的概念含混问题;而对于城市化和大都市区化的经济意义、 社会后果和政治反响的分析,则凸显了该书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另外,王旭还对美国 中西部和中国东北部工业城市的发展周期和衰落现象进行了对比研究,为中国东北工业城市 的改造提供了一种思路。 何顺果有文章分析了西部城市起源的特点,将西部新兴城市分为 "作为‘投机企业的市镇’"、"采矿城镇"、"牛镇"和"铁路城镇"4种类型,认为中小城 镇在西部的"都市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更为重要。 黄柯可也指出,美国城市化的特色在 于,工矿业和铁路建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与城市史密切关联的人口流动问题,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黄柯可著文探讨农村 人口向城市转移和外来移民进入城市对城市化的影响,指出,工业革命带动了城市化,工业 对劳动力的需求是吸引农村人口和移民的主要因素,而且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最初往往局 限在本地区,后来逐渐出现了跨地区流动的特点;这种人口流动改变了以往美国地域经济发 展不平衡的局面,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她在另一篇文章中,还对美国农业劳动力向城 市转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梁茂信则对二战以来美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和影响作了概括性很 强的评说,认为,"战后美国人口迁移保持着由东向西、由北向南、由乡村到城市、由市区 到郊区、由腹地向水域附近的趋势,呈现出多层面、多方位、纵横交错的壮观场面";这种 人口流动造成经济中心的大转移和政治区域中心的重大变化,对城市结构也带来了影响。   在中国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以后,关于"中美西部开发比较"的各种议论时有所闻, 从而使美国西部史研究成果引起了社会的重视。何顺果在1992年出版的《美国边疆史:西 部开发模式研究》一书于2000年重印,这对一部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著作来说,是一种难得 一遇的机缘。该书从"西进运动"及相关问题、西部开发进程及原因、西部与美国区域关系、 西部社会的变迁等方面考察了西部开发的历史,提出,所谓西部开发模式即"按照纯粹资本 主义的方式去开发和利用其土地"所建立的独具特色的经济模式。 在该书的新版中,作者 进一步将美国西部开发模式概括为"自由土地开发模式",并总结了这一模式所具有的"开 放性"、"多元性"和"投机性"的特点。 黄仁伟的博士论文《美国西部土地关系的演进: 兼论"美国式道路"的意义》于1993年出版,乃是国内第一部研究西部土地问题的专著。 这本篇幅不大的书征引的文献相当丰富,对西部土地关系的演变及其对西部开发的影响作了 系统的分析,用具体史实阐释了列宁提出的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国式道路"的内涵和意 义。 该书印数不多,流传范围有限,没有引起多大反响。此外还有许多研究西部史的具体 问题的论文, 前文例举的一些关于美国西部城市化的论文,也可纳入西部史的范畴。   真正意义上美国社会文化史研究,一直是中国的美国史学中的一个薄弱点。在1989年 以前,这方面的论著屈指可数;此后虽然没有出现根本性的突破,但毕竟有几种著作相继问 世。黄兆群的《纷然杂陈的美国社会:美国的民族与民族文化》,运用作者此前提出的美利 坚民族"一元多体"特征的论点,对美国各种族和族裔群体("民族")的经历、处境和文化 特征进行了介绍,并对美利坚民族的概念、形成过程和特征作出了评论。该书虽然引用的文 献比较有限,但乃是从民族和文化的角度评述美国社会演进的第一部著作。 王锦瑭根据其 授课讲义编撰的《美国社会文化》一书,是第一部比较系统的美国文化史教程。该书首先对 美国社会文化的历史背景、整体特征进行了评述,然后分章介绍美国的"软文化"。众所周 知,文化史研究通常会为文化的定义所困扰,而且文化包罗甚广,内容的取舍和安排也至为 烦难。本书作者显然也没有很好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所涉及的主要是所谓"WASP"文化, 强调要用阶级分析法来评判美国文化中的"好"和"坏"的成分,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现 实取向。 庄锡昌的《二十世纪美国文化》介绍的是传统意义上的"精神文化",如宗教、 教育、电影、文学、音乐等,并涉及禁酒、女权等社会运动。 评述20世纪60年"反主流 文化"运动的论文有若干篇,但学术特点比较鲜明、研究具有相当深度的文章,当首推赵梅 的"美国反文化运动探源"。作者综合运用文献和口述史料,对导致"反主流文化运动"兴 起的各种因素及其复杂性给予了中肯的分析。   董小川在他的《儒家文化与美国基督新教文化》一书中,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就一个富于 新意而极为复杂的课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差异甚大,在起源、形态、 核心观念和社会功能等各方面都有霄壤之别,如何建立一个比较的基点和适当的解释框架, 其难度自不待言;而且,中国儒家文化以其源远流长、体系博大和典籍浩繁而不易把握,美 国基督新教文化则因艰深繁复、支派众多和流变不居而难以解读,要在充分理解两种文化的 基础上作出对比,当然需要很大的勇气和丰富的学识。作者主要借助于中美学术界的研究成 果,从传统、宗教、伦理和政治等方面比较了两种文化的共性与差异,并对两种文化的危机 和未来走向进行了评说,提出了不少予人以深刻印象的论点,如"美国基督新教文化体用结 合、包罗万象,它是西方文化的代表";如"儒家文化是把对传统的解释权留给祖宗,美国 基督新教是把对传统的一切解释权留给了自己";等等。 书中的许多评论可能会在相关领 域的研究者中引起不同的反应,但它作为第一部从整体上比较中美(主流)文化的专著,其 难能可贵是毋庸置疑的。   以上列举的几部关于美国社会文化史的著作,基本上没有涉及美国文化的多元性问题; 而在美国学者中间,多元文化主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大政治 和学术议题。国内学者开始注意这个问题,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但当时人们对于多元文 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和文化多元主义(cultural pluralism)的差别并不十分清楚, 在评 论中不免发生概念错乱。 此后,一些论著偶尔提及多元文化问题,但系统论述美国多元文 化主义的形成、内涵和影响的文章,则仅有王希的"文化多元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 文章指出,不同领域所涉及的"多元文化主义"在内涵上有所差异,作为"意识形态"的多 元文化主义,对美国社会有着重要的正面影响,但同时也存在严重局限,不具备挑战现行世 界权力体制的理论和政治基础。   美国史学界受多元文化主义的影响,对历史上的弱势文化群体进行研究,在黑人史、土 著美国人史和其他族裔的历史文化等领域创获甚丰。国内学界对黑人史、印第安人史和华人 华侨史的研究,也有论著陆续问世。在1989年以前,黑人史研究的重点是奴隶制和黑人运 动,在印第安人史方面则着重叙说其不幸的历史遭遇;此后发表的论著,在选题、立意、资 料和解释各方面,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高春常和吴金平在南开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均以中文和英文两种版本同时在纽约和北 京出版,两书的主题都属于黑人史领域。高春常的《文化的断裂:美国黑人问题与南方重建》, 是一部以思辨性和理论性为特色的著作。该书追溯了美国针对黑人的种族主义的起源,对重 建中的种族关系、权力冲突和观念交锋作了深入的剖析,突出强调了"解决"美国"黑人问 题"的艰巨性,认为"道德改造方案"("软性方案")较之"实力威慑方案"("硬性方案") 有明显的优势,其实施可以消除黑、白两个种族之间存在的问题,达到"种族和解"、"携手 并进"的境界。 吴金平的《自由之路:弗*道格拉斯与美国黑人解放运动》,评述了道格 拉斯在废奴运动、内战、重建及其他相关事件中的作用,称其为"美国黑人的杰出领袖"和 "美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将其思想的精髓归纳为"黑人解放的合法主义改革战略思 想",并认为它是"美国黑人解放事业"迄今为止的惟一可行的现实选择。 这和过去那种 强调以革命和斗争手段解决"黑人问题"的观点大相径庭,反映了学术界在"黑人解放运动" 问题上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张聚国研究杜波伊斯的论文,也反映了这种思想取向。他着 重论述了杜波伊斯一生中在争取黑人平等权利策略上的变化,并对布克*华盛顿和杜波伊斯 在思想和策略上的异同进行了比较,认为两人在"解决黑人问题"的方案上相互补充,缺一 不可。 时春荣在一篇文章中评析了二战后美国黑人文化复兴的原因、成绩及其社会影响, 认为这种文化复兴意味着"黑人开始逐渐融入美利坚民族之中","推动了黑人的解放事业"。 姬虹撰文考察了最近40年来黑人政治意识的觉醒,分析了黑人参政的情况,认为,"黑人 的政治地位已明显改善,但做到真正当家作主还相差很远"。 1992年发生在洛杉矶的种族 骚乱,也引起了历史学者的注意,有文章对其历史根源进行了探讨。   其他少数种族和族裔的历史也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选题。有些学者探讨了美国犹太人的 同化进程及其民族凝聚力的盛衰, 一些学者发表了探讨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的政策、印第 安人和白人的文化关系等问题的论著, 还有若干关于美国华人历史的论文和专著。 另外, 美国政府针对少数族裔和妇女而实施的"肯定性行动计划",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研究兴趣, 专题论文已有数篇。   自1979年以来,美国的移民和移民政策就一直受到重视,最近十余年中更是出版了几 种有影响的专著。邓蜀生的《美国与移民--历史*现实*未来》 ,对移民与美国社会变 迁、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某些少数族裔的历史命运等问题进行了考察。梁茂信的《美国移 民政策研究》是一部系统的美国移民政策史,考察了从殖民地时期至1990年这一时段的移 民政策演变轨迹,着重论述了自由移民政策、移民归化与公民资格授予政策、移民限额制度 等重要政策的来龙去脉,旁及排外主义、难民政策和非法移民等问题,对于移民政策演变的 整体趋向及制约因素有深入的分析,对各项具体措施的出台经过和社会反响也作了比较透彻 的说明。 戴超武在《美国移民政策与亚洲移民》一书中,以美国移民政策的整体演进为背 景,探讨了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美国对亚洲移民政策的演变,认为,对亚洲移民政策的 变化取决于美国社会经济和国内政治的发展变化,也取决于其国际政治斗争的需要,其最终 目的乃是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的。 这种研究不同于以往关于移民与美国经济发展的宏观 议论,而进入了具体而微的层次。   在以往较少受到注意的妇女史、军事史和教育史等领域,这期间也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 在美国妇女史方面,留美学人王政的《女性的崛起:当代美国的女权运动》 ,依据丰富的 文献资料,对当代美国女权运动的由来、历程、得失和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另一位旅美 学人令湖萍的《金山谣:美国华裔妇女史》 ,叙述了华裔妇女在美国的经历。胡玉坤的"妇 女地位、女性意识、妇女观:关于妇女与美国独立前后社会变迁的探讨" 和周祥森的"美 国妇女就业发展与妇女地位变迁" 等文章,也各有特点。陈海宏的《美国军事史纲》 和 《美国军事力量的崛起》, 是中国学者撰写的为数不多的美国军事史著作。关于美国教育 史的研究,可以举出滕大春的《美国教育史》 、王英杰的《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等书籍。从事教育史研究的通常是教育学领域的学者,历史学者的著述比较少见,张聚国 的"美国师范教育体制的历史演变", 乃是出自史学专业研究者手笔的凤毛麟角之作。侯 文蕙在美国环境思想史方面作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她的《征服的挽歌:美国环境意识的发 展》 和"20世纪 90年代美国的环境保护运动和环境保护主义" 等论著,拓宽了美国史 研究的领域。   在这个时期,美国史学史的研究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各种西方史学史著述中均对 美国史学有所涉及, 有关专业刊物不时发表评述美国史学动态的文章, 有份量的专题论 文也不在少数。李世洞撰文评述北美殖民地时期的史学,以1700年为界,将这个时期的史 学演变划分为两个阶段。 杨生茂的近作"论乔治*班克拉夫特史学",与他以往的史学史 论文有明显的不同:在学术功力愈益深厚的同时,评判心态也更趋平和。该文以美国史学的 流变为背景,通过对班克拉夫特和其他史学家的对比,对这位19世纪美国史学中最重要人 物的思想轨迹、史学观点和学术成就进行了深入评析,并就美国史学史的宏观脉络、历史学 的功用、评判杰出史学家的标准、吸收外来文化的策略等一系列问题阐发了自己的精辟看法, 其学术意义和思想价值超出了一般的史学史论文。 王寅的"霍夫施塔特与美国改革史观", 将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改革史观"称作"多元史观"。 满运龙的一篇文章评介了美国 当代史学的新进展,他参照美国史学界的提法,把伯纳德*贝林、约翰*波科克、戈登*伍 德等史学家归入"共和修正派",从美国思想史学的演进着眼,对这些学者的学术贡献加以 充分肯定,并对他们在方法论上的特点进行了深入评析;他还预言,共和修正派史学和新社 会史学的交互促进,将促成美国史学的又一次大发展。   在美国历史人物的研究方面,除许多论文以外,更有若干种篇幅可观的传记。刘祚昌的 《杰斐逊传》是一部受到广泛称誉的著作,其特点是研究透彻、叙事生动和富于学术个性。 该书主要论述了杰斐逊的成长历程和思想内涵,对杰斐逊在美国建国时期的作用给予了很高 的评价,并将其思想和孔子的某些观点进行对比,认为其民主思想带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和"非资本主义"的倾向。 余志森的《华盛顿评传》 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学术传记,曾 多次重印。邓蜀生的《罗斯福》一书以叙事流畅、富于文采见称,1985年面世后受到不少 读者欢迎;1997年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了该书的修订版。另外还有几种研究性或通俗性的 人物传记,它们所面对的读者群并不一样,在学术质量和写作水平方面也参差不齐。   1989年以来,美国通史的编纂同样有前所未有的收获。此前,通史类著作仅有黄绍湘 的《美国通史简编》、《美国早期发展史》、《美国史纲(1492-1823)》等为数不多的几种。 在最近十余年中,通史性的著作不断问世。单本的美国史教科书有杨生茂和陆镜生的《美国 史新编》 、余志森的《美国史纲--从殖民地到超级大国》 、顾学稼等的《美国史纲要》 等数种。黄安年的《美国的崛起》 和《二十世纪美国史》 两书,合起来也是一部完整 的美国通史。由杨生茂和刘绪贻主编、人民出版社陆续推出的"美国通史丛书",则是国内 美国史学界集体协作编纂的一套研究性多卷本通史。按照主编者最初的设想,"丛书共6册, 每册可自成一书,但又相互联系,6册成为一个整体"。目前丛书中的4册已正式出版,其 余2册也已交稿,可望于近期出版。 不过,上面列举的几种单卷本美国史教科书大多编写 于20世纪80年代,其体系、框架、知识和解释均受到当时国内的政治气氛和研究状况的制 约,局限和不足日益明显。从美国史教学和知识传播的角度看,根据国内外最近研究进展来 编写一部或几部新的美国通史教科书,乃是一项十分急迫的工作。   这期间还出版了若干部美国史学者的个人文集,其中收录的文章不少曾经在国内学术界 产生过较大的影响。邓蜀生的《美国历史与美国人》 、黄安年的《美国社会经济史论》、 杨玉圣的《美国历史散论》 、罗荣渠的《美洲史论》 、张友伦的《美国社会变革与美国 工人阶级》 、杨玉圣的《学术批评丛稿》等,都是作者多年治学心血的结晶。杨玉圣、胡 玉坤所编《中国美国学论文综目》,是第一部公开出版的与美国史有关的论文索引,为研究 者提供了很大便利,得到广泛好评。 三、思考与前瞻   通过检视最近十余年中国的美国史研究状况,可以得到一个突出的印象:研究者大多具 有十分强烈的现实关怀,希望通过对美国历史的探讨,帮助国人了解美国,力求对中国的社 会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决策乃至外交活动有所助益,从而体现其研究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 义。这种研究取向和国内长期以来对史学(也包括其他学科)的功能定位,是完全一致的。 "学以致用",为现实服务,一直是指导学术走向的一个基本原则。杨生茂教授指出,历史 研究具有"温故知新、应答现实和启迪未来"的功能,因此,研究外国史的目的在于"外为 中用"。 华庆昭教授也说,美国历史不长,而国内研究的人很多,"原因大概还是在于我们 研究历史主要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社会的需要"。 于是,各个研究者根据本 人对于"社会需要"的理解,力图使自己的论著有一定的用途。另一方面,各种研究基金的 课题指南、有关学术刊物和出版部门,也通过其对现实需要的界定,对研究选题发挥某种导 向作用。如1992年国家教委的国际问题研究专项课题中,就有"美国历史上的人权问题"、 "美国历史上的种族关系"这样的课题,这和当时中美外交斗争形势有着密切的关联;教育 部2001年的"十五"规划指南中,将"二战后美国的对外文化政策"列入重点课题,也反 映了对美国文化外交和世界文化多元化问题的关注。不过,相对而言,研究者个人的自觉意 愿更能反映其现实关怀。多数研究者在确定选题时,并不单纯是为了申请某种研究基金,也 不是为了投合出版部门的脾胃,而主要是一种个人的自主选择。这种现实关怀的影响,在选 题偏好、解释(评价)框架、史料取舍、言说立场和写作方式各方面都有鲜明的体现。这是 中国美国史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   近十余年国内学者关注的许多课题,都和当时的社会现实有明显的联系。就政治史研究 而言,多数研究者希望通过对美国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探讨,或揭示美国民主中可以借鉴 的经验,或揭露美国民主的弊端和虚伪性。许多论者并不掩饰自己研究的出发点。一位研究 美国政治制度的学者写道:"美国的政治制度是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中确立 起来的,因而具有鲜明的民主意义,又经过无数次调整与变革,已发展成为一种相对稳定和 成熟的国家管理体制,其中许多构成要素与变革经验,对我们不乏启示和借鉴作用。" 这 是一个抱着正面意图进行研究的例子。有不少论著对美国历史上在民主和人权等方面的弊端 进行了揭露,以配合中国和美国在人权领域的外交斗争。1991年有一篇文章提到,在帝国 主义时代,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政党,它们轮流执政比一党执政更有 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因为两党制为统治阶级巩固政权提供一个"安全阀",同时又可 排斥进步党和一切不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政党掌权。 另有文章借水门事件来揭露美国民主 制的虚伪性。 《美国人权政治:理论和实践的历史考察》一书征引了大量历史文献和美国 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美国的人权观念和实际权利状况的历史演变作了细致的剖析,批判和揭 露了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弊病,认为,"美国人权政治的历史是维护资产者特权的历史,也 是美国普通人民、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以及妇女被剥夺权利的凄楚的历史,也是他们和同情 支持他们的仁人志士一起,前赴后继进行斗争并夺得部分他们应享有权利的历史"。 显而 易见,只有置于当时中国国内政治和中美政治关系的背景下,上述立论方式才能得到恰当的 理解。   研究其他问题的学者,也同样以现实需要来关照自己课题的意义。"他山之石,可以攻 玉",这是许多研究者在说明其课题的现实功用时常用的一句成语。有一位研究美国城市史 的学者感到,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用新的研究成果来"适应城市化研究和我国对外改 革开放的实际需要"。 一位评介美国企业文化的作者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对于反映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东西,我们必须批判,不能盲目引进,但对那些反映现代化大生产过程 中科学的经验和方法,只要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 我们就可以大胆借鉴和利用,以利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一书的作者强调,研究美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对于正在深入进行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 度改革的我国借鉴其经验和教训,具有参考价值";在书的结束语中,他还提出了建设"富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保障制度"中所要注意的十个原则问题。   显然,这种现实关怀反映了研究者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体现了一种强化学科价值的 急迫愿望。由于美国是当今最强大的"西方发达国家",其快速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 国当前的发展具有毋庸置疑的借鉴意义,这是许多人研究美国史的出发点。另一方面,美国 又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政治关系和文化交流的一个主要对象,研究者们深信,任何有助于 深入了解美国的研究课题,都具有现实意义。美国史何以能比其他国别史吸引了更多的研究 者,这或许最主要的原因。   但是,现实关怀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学术上的风险,有时甚至可能付出牺牲学术价值的代 价。为了直接服务于现实需要,研究者往往过于注重发掘历史现象的意义,以致对事实的意 义的重视甚于对事实本身的重视,在不经意中背离了史学的基本规范。一些论著在匆匆交待 基本的史实之后,就迫不及待地阐发其中可能对现实有用的意义,其结果是,事实本身既不 可靠,其意义不免沦为虚妄。更重要的是,现实变幻不定,现实需要往往是短期需要,这和 学术研究的长期性和积累性是一个很突出的矛盾。为了屈就现实需要,有时甚至不惜采取非 历史主义或非学理的态度来对待美国历史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以批判为基调的美 国政治史论著相继面世,所涉及的主要是美国民主的实质、政党制度的性质和功能、人权的 理论和实践等问题,以配合当时的国际和国内政治需要。这类论著主要借助社会上通行的政 治观念作为分析的参照,沿用长期以来形成的意识形态话语展开论说,其论点往往超越具体 的历史时空和语境,对于历史现象的复杂性采取了一种相对简单化的处理,在材料的取舍和 解释上往往服从于先定的意图,导致论说和史实彼此游离乃至乖违。另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 是,有的学者为了应对现实要求,随意涉足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或轻易改变自己的研究方 向。在2000年一年中,各种报刊上发表了近40篇论及美国西部开发的文章,但多数都不是 出自专门研究美国西部史的专家之手。如果在史实和解释上没有权威性,所得出的"启示" 是否具有价值,就难免令人生疑。因此,学者们必须在关注现实需要的同时,要注意保持现 实关怀和学术规范的平衡,避免因重视现实意义而损害学术价值,不要将现在的意义注入历 史而导致对历史的歪曲,也不能因为追求现实功用而不断变换选题或选择并非自己所擅长的 研究课题。   随着领域的拓展和研究的深入,中国的美国史研究中存在的方法论局限,就显得越来越 突出。首先,研究者大多具有较强的理论取向,希望通过理论的阐发来弥补原始文献的不足, 从而展示研究的特色;但是,史学的学科特性规定了史实的首位性和理论的从属性,片面倚 重理论,容易导致 "史""论"脱节乃至彼此龃龉。例如,研究20世纪美国社会发展史的 论者,大多将"新政"以来的美国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定性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但这种 观点和许多具体现象扦格不入。罗斯福"新政"以来,在国家干预不断强化的同时,企业的 自我调节能力也在不断增长;在大企业崛起的过程中,中小企业同样十分活跃;"生产资料" 的占有形式变得多样化,混合经济的特点日益突出;新经济异军突起,经济和社会的关系正 在发生重大变化。如果不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提法就会成为 虚悬之论。   其次,长期沿用的"阶级分析方法",在探讨美国历史问题时也日益显出不足。传统的 阶级理论倾向于将一个社会划分为彼此对立的若干阶级,注重其相互间的矛盾和斗争对历史 运动的重要性。然而,美国社会始终存在多样性,并逐渐形成了多元性,众多政治和利益群 体在宪政框架内的互动呈现十分复杂的局面,多元文化背景中的国家认同也变化不定,如果 简单套用"阶级分析方法",将各种制度、事件和观念贴上阶级的标签,就无法解释美国社 会发展中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学者提出要用"利益集团"作为 分析美国社会的基本范畴;1997年有一篇研究麦迪逊政治思想的论文,将"社会利益多元 体制"视为美国宪政体制稳定的第一块基石; 2000年出版的《原则与妥协》一书,采用多 元利益互动、各种利益群体相互谈判和妥协作为研究美国宪政的基本框架,提出了一种理解 美国社会的新思路。这些尝试庶几可以弥补"阶级分析方法"的缺陷。   另外,忽略历史的时空和语境,缺乏对研究对象的"了解之同情",也限制了对美国历 史的理解。研究者对于历史中的行为、事件和观念所赖以发生的时空条件缺乏了解,单纯依 据研究者的"后见之明"来下断语,不免误解史实,或是无的放矢。有位作者撰文对亚历山 大*汉密尔顿是君主主义者的说法提出置疑,在分析了汉密尔顿对共和制和"混合型政府" 的认识后指出,汉密尔顿以加强中央政府权力为核心的政体观,切合当时的实际需要。 这 种看法本身并非不能自圆其说,但不久有人撰文指出了这篇文章的缺失:汉密尔顿是否君主 主义者的说法,在美国历史上和史学史上几经变化,已非美国史学中的主流观点;对汉密尔 顿关于"民主"和"共和"的概念理解有偏差,没有把握其思想的核心;脱离当时的时代思 潮,将当时一些普遍的看法和理论归于汉密尔顿一人,有的地方夸大了汉密尔顿的作用,有 的地方又忽略了他的独特贡献。这位作者还提出了一个值得重视的方法论问题:"分析历史 人物的思想,理应将人物的言行置入其生活的时代思潮之中,这样才有可能把握人物思想的 真实含义,看出他(她)与同时代其他人物的异同。" 也就是要采用深入历史时空内部的 分析法,以期比较准确地解析史实的本来意义。   在考察国内的美国史研究时,自然无法回避文献资料不足的问题。史学是一种依赖于史 料的学问,在国内研究美国史,许多人都感到,原始文献的缺乏和专题著述的不系统,乃是 制约学术水平的主要因素。由于受到研究经费的限制,许多研究者不可能最大限度地收集与 自己的课题相关的资料,对于那些文献积累比较薄弱的地区的研究者,这个困难更加难以克 服。但是,从一些论著也可以看出,某些能够接触较多文献资料的研究者,也并未尽最大努 力占有资料,所引用的文献似乎是随机获取的,缺乏系统性和选择性。于今有许多途径来弥 补原始文献的缺乏。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到美国进行学术访问和从事研究,按理应当尽力搜 求相关的原始文献,可是,由于长期以来习惯于使用第二手资料,有人即便到了美国,也将 收集的重点放在研究性著作上面。另外,随着互联网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日趋扩大,许多人 可以直接从美国相关的网站下载原始文献。从目前的情况看,研究外交史的学者通常能够比 较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料。   史料在量上的不足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同样重要的是对待史料的态度。一些作者对于 引用的文献没有经过仔细比较鉴别,在专题研究中大量引用百科词典或通史著作,有的甚至 引用国内大学使用的世界史教科书。另外,有的作者往往不肯下功夫查找某一资料的原初出 处,例如,人们喜欢引用香港出版的或赵一凡编选的《美国的历史文献》,而对这两种文献 选本的母本,即亨利*斯蒂尔*康马杰编的《美国历史文献》,即便能够见到,也不去核对 查证。其实,康马杰所编文献集,是美国大学美国史教学的配套用书,在研究中使用这种资 料集已属无奈,何况由它派生出的其他选本?这并不是否认中文选本的价值,而实在是因为 历史文件必须尽可能直接使用最完整和最原始的文本,经过节选或翻译的文本,总有某种局 限性。在国内最权威的世界史刊物《世界历史》所刊登的美国史论文中,有一些在资料方面 或多或少存在上述不足;甚至在《历史研究》所刊载的美国史论文中,也有主要依靠中文材 料写出的文章。这并不是说不能使用中文资料,而是因为就任何美国史方面的选题而言,中 文文献不过是九牛一毛,不借助原文资料,实际上无法开展研究。而且,经过翻译的资料, 无论译者如何高明,都会损失原文的信息,自然不如直接阅读和引用原文可靠。如《陕西师 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其登载的"论进步运动的动力"一文,大量引用理查德*霍夫斯 塔特的《改革时代》的中译本,可是该译本存在许多错漏,而使用这样的文本,其学术的可 信度不免要打折扣。   另一个相关的问题乃是对史料的解读。在外国史研究中,对史料的解读包括三个环节: 一是借助相当的语言能力和相关的知识来理解史料的本来意义;二是根据相应的理论参照发 现史料的隐含意义;三是准确地迻译为畅达可信的中文。这是研究外国史所不能回避的特殊 困难,故一个优秀的外国史研究者,同时必须是一个出色的翻译家。对许多研究者而言,完 善地处理解读史料的三个环节,一直是一个需要努力去实现的目标。有人指出,一篇论述汉 密尔顿政体思想的文章误解和误用了一条史料, 这只是被注意到了的一个例子。又如,一 篇研究美国殖民地时期土地问题的论文,在资料的理解和翻译上也出现了不该发生的错误。 有些缺失可能是能力的局限所致,有的则是学风不够严谨的结果。对于美国史这样一个正 在成长中学科,固然不能求全责备,但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决不至于带来多大的坏 处。   在有些论著中,还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情况:论者对自己的课题缺乏史学史的研究,未能 妥善处理学术的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使读者无法判定其学术的价值,也导致选题重复和缺乏 新意。同时,由于不了解某一领域的学术源流,难以清楚地鉴别关于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 在引用材料时往往将观点彼此冲突的论著烩于一锅。另外,对前人成果的漠视,容易造成学 术上的倒退,对于一些前人已经厘清的问题,反而产生了新的误解和混乱。这也许不是一个 纯粹的学术规范问题,还和学术道德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在有的学术刊物明确要求,来稿必 须说明本课题的研究状况,否则不予刊用。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借助刊物所拥有的学术权力来 推行学术规范,在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内化为学者的素质以前,这也许是一种必要的举措。   另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是选题的取向。许多论著的选题,包括一些硕士和博士学位 论文的选题,往往过大过泛,其内容远非一篇论文所能容纳。选题偏大是资料限制带来的一 个后果,也和研究者的选题意识有关。不少人怀疑过于细微的选题是否具有研究的价值,还 有人则以国内读者接受的程度来确定选题的规模。然则历史研究有不同的层次之分,不同层 次的研究成果相互之间有着依赖性:没有细微具体的探讨,宏观综合的研究就会成为无源之 水。另外,许多研究者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断变换研究领域,甚至离弃刚刚涉足的领域而 另开生荒,从学术的整体积累而言,这无疑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从研究者个人的学术发展来 说,则难以建立坚固的"学术根据地"。因此,像东北师范大学的研究群体那样长期专注于 美国城市史和移民史的研究,是一种难能可贵而富有成效的选题策略。选题重复则是另一种 形式的资源浪费。许多地方刊物和院校学报所刊登的文章,无论在选题、资料还是论点、表 述各个方面,均缺乏新意,有的完全是一种低层次的重复。即便是《世界历史》这样的大刊, 所发表的文章偶尔也有明显的重复,如2000年第5期刊登的"简论汉密尔顿对美国宪法的 贡献"一文,和该刊1993年第3期发表的"汉密尔顿政府思想的共和原则和君主倾向"一 文相比,在基本论点方面并没有新的突破。   最后一个、也许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的美国史研究能否和如何形成自己的特 色。有一种说法称,美国学者研究美国史,虽然有史料上的"近水楼台"之便,但难以摆脱 "身在庐山"的困惑与褊狭;而中国人研究美国史,固然受到资料的限制,但能够从美国以 外的超然立场来研究,能够克服偏见和护短倾向,再加以理论上的"优势",完全可以产生 有中国特色的美国史研究成果。还有人相信,既然一些美国研究中国史的学者可以写出令中 国学界侧目的著作,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在美国史方面作出让美国学者刮目相看的成绩呢?   关于这个问题,有必要作一些具体的分析。对于史学这种建立在史料基础上的学科,如 果在史料上存在巨大的限制,不能全面掌握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情况,如何能够取得可信的研 究成果呢?如果不能开展原创性的研究,又怎能谈及学术特色呢?中国人研究美国史,固然 不能在史料方面和美国人较短长,但必须要对美国学者已经作出的研究有足够的了解,在此 基础上方能寻求新意。美国史学名家理查德*霍夫斯塔特,自己很少作原始档案方面的研究, 而是在总结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学术敏感,发现他人所未能看到的意 义,写出了一些影响颇大的著作。这对中国人研究美国史或许是一种富于启发的模式。但是, 这种研究和著述方式首先需要出色的学术眼光和出众的驾驭能力,同时还要有条件对相关研 究作出全面深入的检视和合理恰当的吸收。以目前国内的研究条件和研究人员的素质,产生 霍夫斯塔特式的著述尚须待时日。而且,中国学者研究美国史可能具有的优势,必须在相应 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丰富充足的资料、切实可用的理论资源和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 缺一不可,否则难以取得让美国同行承认的成绩。总之,在多数领域和课题上,中国学者还 不具备和美国学者、乃至其他国家的研究者对话的能力。在这种意义上说,目前中国的美国 史研究的特点,更多的乃是不成熟性的表现。   而且,中国学者对美国史是否必然比美国学者较少偏见,也值得推敲。偏见和局限不一 定单纯是民族观念或文化惯性的产物,而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政治气候、意识 形态、外交需要和个人局限,都可能造成理解的偏差和态度的偏颇。认为美国学者在客观性 方面存在局限,主要是认定他们不能从中性的立场来看问题。姑且不论美国学者是否普遍存 在这种缺陷,难道中国学者真的都能采取客观中性的立场?从1989年以来的研究状况看, 真正立场中性的论著并不多见。现实关怀、政治观念和理解能力等各种因素造成的偏颇,渗 透在许多论著之中。因此,排除"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在今天仍然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 务。   此外,学风问题也和中国的美国史学能否形成特色息息相关。学风不正的极端表现,就 是抄袭和剽窃,这种事例在中国美国史学界并非绝无仅有。 一般说来,抄袭或剽窃中国学 者的成果比较容易被识别,而照搬或改编外国学者的论著,就难以被人发现,因为不专门研 究某一问题的人,通常不会注意有关的外文论著;而且抄袭或剽窃的内容经过翻译或编译, 于是具有某种隐蔽性。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的学术规范意识和道德自律精神,就成为防止 这类行为的主要屏障。   正是由于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中国的美国史研究才是一个大有可为和前景广阔的领 域。对于美国史这样一个年轻的学科,如果研究者能够很好地处理现实需要和学术特性之间 的关系,既不片面追求短期效应,也不随美国学界而亦步亦趋,而是不断积累图书文献,强 化学术训练,吸收和消化各种有益的思想和学术资源,调整选题取向和规模,经过若干年的 努力,或许能够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国史学。在具体的领域和课题方面,不仅要扩展 视野和开拓生荒,而且要对传统课题进行新的探讨;在选题上不必全面出击,只要重点突出 和特色鲜明,就会对推动中国的美国史学有所裨益。再过10年,当人们回顾这期间的美国 史研究时,可能会十分欣慰地发现,上文所指出的许多不足已经得到弥补,许多问题已经获 得解决,中国的美国史学已经成为一个成熟而繁荣的学科。让我们共同向这一前景迈进吧。 李剑鸣,1960年生,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 在本文的写作和修改过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的胡国成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 的杨玉圣副教 授、南开大学的王晓德教授和河南大学的周祥森副编审提供了具体的修改建议,谨致谢忱。 关于20世纪中国美国史研究的一般情况,参阅张友伦:"美国史研究百年回顾",《历史研 究》1997年第 3期;杨玉圣:"学术苦旅的足迹--兼评《美国史研究百年回顾》",《美国研究》1998年第1 期;杨玉圣: "美国史研究:回顾与思考",载杨玉圣:《学术批评丛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 188-195页。 本文所指的美国史研究者不包括美国外交史和中美关系史的研究人员;文中所有论著数目 均不涉及美国 外交史和中美关系史(特别注明者除外);另外,书评、短论、随笔、研究状况述评和学术信 息报道等均未 计入。 杨玉圣:"美国史研究:回顾与思考",载杨玉圣:《学术批评丛稿》,第189页。 2000年改建为南开大学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为系级的学术建制,行政上隶属该校历 史学院;现有 专职人员7名,从美国聘请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各1名。 参见"美国史硕士、博士论文题录(一)",《美国史研究通讯》2000年第1期,第60-65 页;"美国史硕 士、博士论文题录(二)",《美国史研究通讯》2000年第2期,第56-65页;"美国史硕士、 博士论文题 录(三)",《美国史研究通讯》2001年第1期,第58-62页。 杨玉圣在"美国史研究:回顾与思考"一文中,将研究人员分成"德高望重的前辈学者"、" 承前启后、 兼跨中老年的学者"、"年富力强的中年专家"、"青春正富的年轻学者"四个年龄层。见杨玉圣: 《学术批评 丛稿》,第189页。 在19名年轻理事中,有5名是专治美国外交史的学者;在4名年轻的秘书长以上人员中, 有2人是专治 美国外交史和中美关系史的学者。 王旭、黄柯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Gao Chunchang, African Americans in the Reconstruction Era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2000); Wu Jinping, Frederick Douglass and the Black Liberation Movement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2000). 杨玉圣、胡玉坤编:《中国美国学论文综目(1979-1989)》,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第27、108- 148、150、278-300、321、344、418页。在这个数目中剔除了1989年发表的论文,但包含 部分外交史论 文。 该刊收集的篇目显然没有杨玉圣等编《中国美国学论文综目(1979-1989)》完整,影响了 两个数字的可 比性。但即便如此,后10年的论文仍大大超过前10年。 《美国历史杂志》的"近期学术成果"栏目对美国史成果的类别划分十分细致,按照时期、 专题、地域 和研究类型分成40多个子项。本文采用专门史的划分法,以简化分类,便于评介。 杨玉圣:"美国史研究:回顾与思考",载杨玉圣:《学术批评丛稿》,第194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张友伦:"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问题",《历史研究》1996年第2期,第118-133 页。 何顺果:"略论美国的立国精神",《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第128-141页。 洪朝辉:"经济转型时期的政治冲突与妥协--关于美国《宅地法》立法进程的历史思考(1785 -1862)", 《世界历史》,1990年第6期,第4-17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满运龙:"马萨诸塞政治体制的确立",《历史研究》1992年第5期,第163-176页。 《世界历史》1991年第5期。 《世界历史》1993年第1期。 《世界历史》2000年第1期。 《历史研究》1998年第4期。 董小川:"美国政教分离制度的历史思考",《历史研究》1998年第4期,第116页。 海南出版社1992年版。 关于这场讨论的介绍,参见张友伦:"美国史研究百年回顾",《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 第162-163 页。 刘绪贻主编:《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第1-5章, 特别是第 5章。 胡国成:《塑造美国现代经济制度之路》,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黄绍湘:"《美国工人运动史》评介",《历史研究》1994年第6期,第183-188页。 张友伦、陆镜生:《美国工人运动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张友伦:《当代美国社会运动和美国工人阶级》,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3-263 页;张友伦: "二次大战后美国工人阶级结构的变化",《历史研究》1994年第2期,第162-177页。 蒋劲松:"论新政至二战时期美国劳工运动的社会化",《世界历史》1991年第1期,第72 -80页。 张友伦:"美国史研究百年回顾",《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第157页。 徐玮:"略论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历史》1989年第6期,第20-29页。 胡国成:"美国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及其持续的原因",《世界历史》1990年第4期,第35 -44页。 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李庆余、周桂银等:《美国现代化道路》,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前言",第1-2页。 洪朝辉:《社会经济变迁的主题:美国现代化进程新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 81页。 洪朝辉:《社会经济变迁的主题》,第15-16页。 张少华:《美国早期现代化的两条道路之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184页。 王旭:《美国西海岸大城市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王旭:《美国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王旭:"工业城市的周期性及其阶段性特征:美国中西部与中国东北部比较",《历史研究》 1997年第6 期,第93-105页。 何顺果:"美国西部城市的起源及其类型",《历史研究》1992年第4期,第3-15页。 黄柯可:"试论美国近代城市化的特点",《世界历史》1994年第5期,第28-35页。 黄柯可:"人口流动与美国城市化",《世界历史》,1996年第6期,第29-38页。 黄柯可:"美国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特点",《世界历史》2000年第3期,第12-20页。 梁茂信:"当代美国的人口流动及其区域性影响",《世界历史》1998年第6期,第16-23 页。 何顺果:《美国边疆史:西部开发模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2000年重印), 第1页。 何顺果:《美国边疆史》,第341-350页。 黄仁伟:《美国西部土地关系的演进:兼论"美国式道路"的意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3年版。 邹桂芬:"美国横贯大陆铁路的修建及其对西部开发的历史作用",《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9 年第4期; 周钢:"怀俄明家畜饲养者协会的历史作用及其衰落的原因",《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 第5期;周钢、 李军:"美国西部‘牧羊帝国’的崛起",《世界历史》1999年第4期。 黄兆群:《纷然杂陈的美国社会:美国民族与民族文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王锦瑭:《美国社会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庄锡昌:《二十世纪美国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赵梅:"美国反文化运动探源",《美国研究》2000年第1期,第68-97页。 董小川:《儒家文化与美国基督新教文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5页。 高鉴国:"试论美国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多元主义",《世界历史》1994年第4期,第2-10 页。 王希:"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美国研究》2000年第2期,第44-80页。 高春常:《文化的断裂:美国黑人问题与南方重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 341-343页。 吴金平:《自由之路:弗*道格拉斯与美国黑人解放运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307-327 页。 张聚国:"杜波依斯对解决美国黑人问题道路的探索",《史学月刊》2000年第4期,第93 -101页;"杜 波依斯与布克*华盛顿解决黑人问题方案比较",《南开学报》2000年第3期,第63-74页。 时春荣:"论当代美国黑人文化的复兴",《历史研究》1991年第2期,第168-180页。 姬虹:"民权运动与美国南方黑人政治力量的兴起",《美国研究》2000年第2期,第109 -142页。 聂万举:"1992年洛杉矶骚乱历史根源探析",《史学集刊》2000年第2期,第69-75页。 邓蜀生:"美国犹太人同化进程初探",《世界历史》1989年第2期,第28-37页;李晓岗: "战后美国 犹太人民族凝聚力的盛衰",《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第90-101页。 李晓岗:"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的重新安置及其城市化",《世界历史》1992年第4期;李 剑鸣:《文化的 边疆:美国印第安人与白人文化关系史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吴洪英:"试论美国 政府对印第安 人政策的轨迹",《世界历史》1995年第6期;李胜凯:"论早期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的‘开 化’政策",《烟 台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张庆松:《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丁则民:"美国中央太平洋铁 路的修建与华 工的巨大贡献",《史学集刊》1990年第2期;黄安年:"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在美华工 的贡献",《河 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任东来:"肯定性行动与美国政治",《太平洋学报》1995年第2期;华涛:"约翰逊政府与 美国‘肯定性 行动’的确立",《世界历史》1999年第4期;张爱民:"美国‘肯定性行动计划’述评",《南 开学报》2000 年第3期。 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梁茂信:《美国移民政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19-423页。 戴超武:《美国移民政策与亚洲移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6页。 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世界历史》1991年第4期。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历史学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305-2336 页。 长征出版社1991年版。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载王振锁、张聚国编:《亚太主要国家历史与文化初探》,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 302-327页。 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世界历史》2000年第6期。 例如,中国留美历史学会编《当代欧美史学评析》(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一书中,就有 不少评介美国 史学的文章。 史明正:"美国城市史学的回顾与展望",《国外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张广勇:"论 美国史学的理 论取向",《史林》1996年第4期;刘军:"政治史的复兴--当前美国政治史学发展述评",《史 学理论研 究》1997年第2期;黄柯可:"美国城市史学的产生与发展",《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第4 期;刘军:"美 国妇女史学的若干理论问题",《世界历史》1999年第1期;罗凤礼:"当代美国史学新趋势", 《史学理论 研究》1999年第2期。 李世洞:"北美殖民地时期史学综论",《武汉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第103-108页。 杨生茂:"论乔治*班克拉夫特史学--兼释‘鉴别吸收’和‘学以致用’",《历史研究》1999 年第2期, 第131-141页。 王寅:"霍夫施塔特与美国改革史观",《世界历史》1992年第2期,第93-100页。 满运龙:"共和修正派与当代美国思想史学",《历史研究》1990年第4期,第180-192页。 刘祚昌:《杰斐逊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如李剑鸣的《伟大的历险:西奥多*罗斯福传》(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司美丽的《汉 密尔顿传》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版)、罗永宽的《罗斯福传》(湖北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 和刘文涛的《伟 大的解放者林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已出版的4册分别是刘绪贻主编的《战后美国史》(1989年)、丁则民主编的《美国内战与 镀金时代(1861 -19世纪末)》(1990年)、张友伦主编的《美国的独立和初步繁荣(1775-1860)》(1993年)、 刘绪贻主 编的《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1994年);即将出版的两册是余志森主编的 《崛起与扩 张的年代(1898-1929)》和李剑鸣著《美国的奠基时代(1585-1775)》。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杨生茂:"我对美国史研究的一点看法--为南开大学美国史研究室成立30周年而作",《世 界历史》 1995年第1期,第101-102页。 华庆昭:"‘洋为中用’与美国史研究",载南开大学美国史研究室编:《美国历史问题新探: 杨生茂教 授八十寿辰纪念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页。 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第3-4页。 黄柯可:"美国两党制与美国式民主",《世界历史》1992年第3期,第32-40页。 王玒琳:"从‘水门事件’看美国民主制度的虚伪性",《世界历史》1989年第5期,第18 -26页。 陆镜生:《美国人权政治:理论和实践的历史考察》,当代世界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王旭:《美国城市史》,"后记",第363页。 王锦瑭:"美国企业文化述评",《世界历史》1995年第1期,第29页。 黄安年:《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532-535 页。 夏立安、万尚庆:"美国宪政稳定的第一块基石--麦迪逊的社会利益多元体制论",《湖北大 学学报》 1997年第5期,第78-80页。 樊书华:"略析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政体观",《世界历史》1991年第5期,第38-42页。 满运龙:"汉密尔顿政府思想的共和原则和君主倾向",《世界历史》1993年第3期,第103 -107页。 满运龙:"汉密尔顿政府思想的共和原则和君主倾向",《世界历史》1993年第3期,第103 -107页。 李剑鸣:"土地问题在英属北美殖民地社会的重要性",《南开学报》1999年第6期,第136 页。 参见杨玉圣:"沉重的思考--评《移民与近代美国》",载杨玉圣:《美国历史散论》,第26 -43页;"‘博 士论文’与‘文抄公’--一种值得注意的非学术现象",载《中华读书报》1996年11月20 日。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