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中国入世与中美经贸关系
作者:陈宝森 张静春 来源: 时间:2002-05-04
中国入世与中美经贸关系   1999年中美达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200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这 是中美经贸关系史上的浓墨重笔,从此双边经贸关系将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入世标志着中国 的对外开放事业到达一个宽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新境界,美国将是中国这一政策的受益 者。入世也标志着美国将对中国更加开放,中国也会由此得到许多好处。中美经贸关系对两 国互利的事实已被30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入世后将得到进一步的证明。             入世前夕中美贸易好于预期   受美国和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2001年美国进出口普遍下降,贸易总额为3.2万亿美元, 比2000年下降了4%。其中商品贸易从2000年的增长14%转变为下降6%,是10年来的首次负增 长。同时,美国对其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额都出现大幅下降。因此人们担心中美贸易也会严 重滑坡。但实际发展证明中国是美国2001年唯一进出口都保持增长的国家。根据中国的统计, 2001年美国对华出口为262亿美元,增长17.2%,从中国进口543亿美元,增长4.2%。(据美方 统计,美国对华出口为192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18.3%,略低于2000年的增长23%。从中 国进口1023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2.2%,)虽然低于2000年进口增长额,但在美国经济衰退 的条件下,能够保持如此成绩已属难得。中美贸易关系的稳固性在美国经济衰退时得到充分 体现。   经过从80年代以来近20年的发展,当前中美贸易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1.中美贸易增长迅速,并且势头不减:   中美贸易额从1980年的50亿美元增长到2001年的1220亿美元。1994年至2001年期间,美 国对华出口增加了一倍,而同期美国出口贸易平均增长60%。在主要贸易伙伴中,对华出口 不仅是增长最快的,而且远远快于除墨西哥外的其它贸易伙伴。同期,美国从中国进口增长 了165%,而美国进口贸易平均只增长82%。中国已成为美国的第4大贸易伙伴,分别是第9大 商品出口国和第4大进口国。2001年美国对华进出口分别占到总额的10%和3%。中美贸易增长 势头强劲,这一点在2001年美国经济衰退时已经得到充分体现。 2. 中美贸易互补性不断扩大,稳固性不断加强:   目前中美贸易已经具备不同于其它任何国家的特性,即基础和范围宽广的贸易互补关 系。   首先,双方的传统优势进一步加强。中国具有劳动力和价格优势的消费品依然是对美出 口的主要方面,在美国市场占绝对优势。2001年中国对美出口主要是低附加值的消费品,如 鞋类、玩具、衣服和电器,其比重占中国对美出口的66%。而美国对华出口则集中在资本品 和工业设备上,2001年美国资本品对华出口继续保持高增长,达29%,对华出口的前5项(交 通设备、电子设备、办公设备、电信设备,以及一般工业设备)占美国对华出口的44%。资 本品和工业设备合起来占美国对华出口的85%。   中美贸易的主要方面都是彼此具有绝对比较优势的产品,这就为中美贸易奠定了稳固的 发展基础。90年代以来,美国在资本品和高技术产品方面的出口优势上升,1994年至今,美 国的资本品出口增长了60%,2001年资本品和工业原材料分别占美国出口的44%和22%。其中 高科技产品出口增长69%,是美国出口中增长最快的,而这些都是中国所需要的东西。中国 方面,劳动力密集的消费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加强。1994年以来,美国消费品进口增 长了一倍,中国的出口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其次,除了传统的出口优势外,中国在电子产品外设装置的制造方面,出口竞争力也在 逐步加强。2001年占美国从中国进口58.2%的最主要5项产品(制成品杂项、办公设备、电信 设备等、鞋类和电子设备)中,电信设备、办公设备和电子设备就是最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 的。   中国的贸易多元化,使中国避免了因美国信息业的衰退而导致的贸易大滑坡。在这次美 国的经济衰退中,美国进出口减少最多的是IT产业,2001年下降约10%,按最终用途分类, 资本品出口下降8%,进口下降13%,工业原料进出口均下降6%。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新加 坡、台湾对美出口产品单一,以计算机和其它电子产品为主。因而难逃信息产业全球生产过 剩的厄运。与美贸易关系更为密切的墨西哥也是如此。2001年贸易下降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 资本品和工业原料进出口与美国的同步下降,这时中国因在信息产品之外还有大量消费品向 美国出口,因而在总体上保持了对美出口的增长。   第三,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巨大的内部需求为美国在衰退中扩大出口提供了相当 的支撑。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本品投入为美国出口增长创造了良好机会。在去年的 全球经济衰退中,中国是少数保持经济增长的国家之一。这一点使中国对美国而言,具有了 其它国家所不可取代的地位。例如,加拿大和墨西哥是美国的重要市场,但因北美自由贸易 区建立后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同美国经济一体化,经济周期表现出同步性,在美国发生经济衰 退时,墨、加自身难保,对美国无力救助。而欧盟的主要国家也表现出与美国经济周期相当 的同步性。只有中国对美国的资本品和工业设备显示出有购买需求。在中国加入WTO后,美 国在航空、化学、娱乐、计算机、废物处理、生物技术、电信设备、医药设备及其它高科技 产品等方面的出口预计都有大的增长。虽然中国目前只占美国全部出口的3%左右,但其增长 潜力以及由此产生的战略意义使美国不得不承认中美贸易对美国的重要性。   在中国经济增长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中国信息技术产业迅速发展,以及由此带来 的中美贸易机遇。根据中国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2002年3月19日公布的研究报告,近10 年来,中国信息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超过32%,高于同期全部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近18个百分 点,是40个工业行业中发展最快的。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工业第一支柱产业。   中国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使美国得以扩大对华电信及通讯设备的出口。中国已经超过美 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电话拥有国,预计到2005年数目还将增长一倍,达到2.6亿部。个人电脑的拥有量也已超过日本。预计信息产业仍将以3倍于国民经济的速度发展。到2005 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将超过7%,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比 重将超过30%。中国的信息化发展的潜力为中美在这一方面的贸易和合作提供了巨大发展 机遇,而这一点,这也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替代的。   总体上看,中美贸易多方位互补性的加强决定了中美贸易的相互需求。中美贸易既具有 加工装配的生产一体化特点,又具有互补国内市场的需求特点,既具有传统领域优势互补, 还具有技术升级的合作潜力,可以说中美贸易特点所决定的稳固性是极其突出的。   预计在中国入世后,经过中美双方企业界和政府之间的共同努力,中美双方贸易额将 突破90年代下半期的水平。美国对华出口会大幅增加,特别是农产品以及美国具有优势的 工业品,如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纸和纸浆,化工原料等美国二十一世纪的拳头产品将增长很 快。中国对美出口也会有所增长,但因受进口激增保障条款的约束,会慢于美国对华出口的 增长。在此情况下,中美之间现存的美国贸易逆差将会逐步缩小,这将有利于中美双边贸易 的平衡。如果美国能够改变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的不合理限制,将使双边贸易关系更加合理并 更为平衡。            中国入世迎来美国对华投资新高涨      对外直接投资是中美经济合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2001年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为48亿美 元,同年末,美国在华直接投资的实际注入资本已达355亿美元。居各国对华直接投资的首 位。中国入世后,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将会有较快增长,特别是服务业,因为中国已经承诺有 步骤地开放电信、金融、保险、批发、咨询等领域,而这些恰好是美国跨国公司最有优势的 领域。在一般制造业,由于入世后我国降低关税在贸易与投资之间所起的替代效应,直接投 资可能会有升有降,不是普遍增长的趋势。但由于我国劳动力的优势,加工贸易仍将会有蓬 勃发展。总之,直接投资将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市场,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将在各国中保持领 先地位。随着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加强,中国也将有不少公司到美国开展业务,或者在美 国证券市场上市,筹集资金。目前美国对华直接投资有以下主要特点: 1.大跨国公司是美国对华投资的主力军      跨国公司是美国实行经济全球化的尖兵,自从80年代初美国敢于吃第一只螃蟹的大公 司,如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宝洁、施贵宝等在中国投资取得成功之后,随后而来已 络绎不绝。现在,投资于上海的美国企业据称已占500家大跨国公司中的300家。他们的特点 是在对市场认真调研后,一旦决定投资就表现出大手笔。例如,在过去3年里,柯达投资了 12亿美元收购中国国企,在中国开了6000家公司,现在中国是柯达第二大消费市场,并且在 几年后就有可能超过美国。柯达的亚洲主管亨利.派提特说"中国是一个终生难遇的机遇"。 又如,经过12年持续投资的摩托罗拉公司,已占有了中国年销售5300万手机市场的1/3,最近 该公司提出3个100亿美元的目标,即投资100亿,产值100亿,采购100亿,在抢占中国信息产业 市场方面已经拔了头筹,正在形成与诺基亚,爱立信的鼎立形势。这些大公司的经营状况良 好。可口可乐比其最好的中国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多15倍。柯达胶卷占市场的1/2。肯德基 占领不小的快餐市场。很多公司都盈利良好。宝洁公司的资本回报率惊人。说美国的在华企 业盈利不好是不准确的。   为大公司配套的小公司往往也跟着它们的东家"搬家"。给思科系统公司提供部件的一 个小公司负责人说"我们必须跟着客户走,否则我们就得丢掉大买卖"。可以说中国引进外 资的动力是全方位的。    2.美国公司不仅重视市场,也重视中国的人力资源和投资环境   13亿人口的大市场和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自然为美国跨国公司所青睐。同时美国公司也 十分重视中的人力资源和投资环境。   近10年来,中国已经培育起了相对高素质的优秀的技术性劳动力,而且这样的劳动力在 中国的成本相对较低。2000年马来西亚Penang's palm-fringed工业园是世界200多家IT业工 厂的投资地,但2001年经济衰退后,约占1/10的1.2万制造业工人被解雇,公司讨论着把厂搬 到上海或深圳去,Zip制造商Iomega Corp. (IOM )马来西亚的负责人说,中国很有竞争力, 因为在中国拥有同样能力的技术人员的工资只要马来西亚的一半。目前,中国的价值链升级 还在继续,2000年中国生产的IT产品已经超过台湾,2001年在IT产量上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中国正在模仿印度,试图在软件上代替其优势。优厚的投资条件正在吸引大量的印度投资商 到中国投资经营。印度最大的软件培训公司现在在中国有42个培训中心,但预计到2005年将 达到500个。   此外,中国便利的投资条件和基础设施也是吸引美商投资的重要原因。中国沿海地区的 电话服务、电力和其它基础设施公认是发展中国家最好的。香港贸易公司经理冯威廉 (William Fung)寻求以最快和便利的方式将其产品生产和运送到美欧,他看重了中国入世的 机会,因为美国和欧洲将取消对中国2岁儿童服装的进口配额。虽然现在该公司的服装是在 埃及、泰国、斯里兰卡等处生产,但他正在准备将厂搬到大陆去。生产率和运送条件是他考 虑的主要因素。"从中国运输到加州只要14天,而从斯里兰卡却要花30天"。类似威廉这样寻 求降低成本的努力遍及从服装到手机的各个行业。通常来说,综合计算后的赢家都是中国: 廉价的劳动力、高素质的工程师,便利的基础设施和发达的信息产业使中国成为美国跨国公 司的重要选择。 3. 美国零售公司在中国市场激烈角逐   中国入世后实际投资的突出变化首先发生在零售领域。虽然从1992年至今,我国已设 立外商投资商业企业40余家,实际吸收外资30多亿美元,世界50家最大的零售商已有半 数以上进入中国,但是,由于对外商从事流通业存在大量的经营和销售管制,其发展一直非 常有限。根据WTO有关条款,中国的分销和零售业都将在加入WTO三年后允许外资控股,随 中国加入WTO和有关鼓励商业零售的有关法律出台,2001年这一领域的投资已经展开激烈 竞争。到2001年年底为止,深圳保税区内共有仓储物流企业76家。其中包括沃尔玛、日本 通运、近铁、美国伯灵顿等跨国物流"大腕"。另外,据了解,名列世界500强,欧洲著名 零售集团翠丰集团控股的仓储式家居装饰连锁超市百安居准备在深圳兴建3个大型"一站 式"仓储建材超市,其中"旗舰店"罗湖店已建成,位于深圳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总营 业面积2万多平方米,商品种类逾40000种,开业后将成为百安居全球面积最大的分店。2002 年全球更多的零售巨头还将继续扩大在深圳落户。   除直接投资于中国外,以跨国公司采购扩大中国产品出口已成为跨国零售公司发展的一 个新特点。随经济全球化发展,跨国零售集团寻求通过全球性的市场营销扩大规模效益,中 国产品具有物美价廉的竞争优势,这一点引起跨国零售集团的重视。全球最大零售企业美国 的沃尔玛公司全球采购副总裁向德宏说,未来国际商业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零售企业将千方 百计降低成本,以争取更多的客户。而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仅质量越来越好,价格上也具 有相当强的竞争力。此外,随中国加入WTO,取消外贸公司参与,跨国公司直接面对生厂商 "零距离"采购对跨国公司而言意味着更低的价格和直接联系,这也是跨国零售集团扩大采 购的重要因素。   2001年沃尔玛在我国的采购出口额高达100亿美元,同年跨国零售集团在我国的采购 总额达300亿美元,推动出口的12%。2002年不仅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世界著名跨 国零售集团竞相对中国商品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它们都纷纷派出规模庞大的采购队伍。仅法 国家乐福在跨国零售集团国际采购会上就涉及订单金额5000万美元。随各大公司加大在华 采购,国产商品进入跨国零售集团全球采购网络的潜力巨大,跨国采购将成为推动中国产品 出口的又一重要力量。 4.美国的风险资本正在中国市场上蓄势待发 美国的风险资本公司在世界上是走在前列的。他们是硅谷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同 时他们也把眼光盯住世界。美国硅谷银行董事长在来华时说:尽管过去一年受信息产业衰退 的影响,创业资本收缩了阵地,但硅谷银行对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将会投入更多的关注。 据维欣风险投资公司提供的数据,目前60家国外风险投资机构在华营业,投资总额为3-5 亿人民币。在60家风险资本公司中27家比较活跃。其中美国公司最多,占16家。这27 家大多成立于1998年以前,它们的资本都很雄厚,一半以上拥有5亿美元以上的资本规模。 它们对中国新创企业已着手投资。如美国IDG公司已投资80多家。其中1/3是与互联网有 关的,1/3是软件类项目,1/3是通讯技术、系统集成、生物医药等。又如英特尔投资基金, 资金规模达38亿美元,投资方向为网络、软件通讯和其它技术型公司。目前在华已投资10 多个项目。美国风险资本家对中国有浓厚兴趣,原因之一是中国正在蓬勃兴起的民营企业。 来华考察民营经济的风险公司说,中国的民营企业正在迅速升级。它们已不是第一代傻子瓜 子式的老板,也不是第二代步新升式的经理人员,而是新兴的懂管理、有抱负的年轻人,所 以他们看好中国的新创企业。目前美国风险资本公司虽然已经登陆中国,但进驻者多,投资 者少,主要原因是找不到理想的投资对象,它反映中国新兴中小型企业在创新方面步子还走 得较慢。但形势是好的,这是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一个新动向。 精心呵护,促进中美国经贸往来的更大繁荣   中国的入世,为中美国经贸关系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形势是令人鼓舞的。但是,在 前进的道路上,还必须有遇到若干坎坷的思想准备。入世对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已 如上述,挑战来自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首先,面对入世后全面开放的新形势,并不是所有 中国的企业都能立于不败之地,从容应对。可以预计中国的弱势企业、落后产品,将面临优 胜劣汰的残酷局面,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极为艰巨,由此带来的失业问题,人员安置问 题将对我们是极大的挑战。其次,中国原有的各种立法和法律的执行与世贸组织的要求有差 距,要实现顺利过渡也必须付出极大努力。对此,中国政府和人民是有思想准备的,并有信 心克服各种困难,以入世为契机,把中国经济提升到与国际经济融合的新阶段。   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表明,美方在中国入世后所最担心的是中国能否认真履行入世的 承诺。对此我们认为中国政府从来是说话算数的,拿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所执行的货 币政策而言,人们对中国政府承诺人民币不贬值曾表示极大怀疑,事实证明尽管人民币不贬 值对中国出口产生了不利影响,但中国还是以大局为重,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入世也是一样, 中国一定会以诚信为本,在世贸组织中承担一个大国应尽的一切责任。   中国入世后对美国是否能严格按照世贸组织的原则处理各种贸易纠纷,放弃用国内法取 代国际法的单边主义,也有所担心。前不久布什政府决定启动1974年贸易法中的201保障条 款,对进口钢铁提高关税就是一个例子。说明这种担心不是没有根据的。美国对中国进口商 品动辄用反倾销法设置障碍,也是一个令中方感到不公正的问题。   上述各点只是几个例子,双方的分歧自然还远不止这些。中美在经贸关系上有分歧并不 可怕,而且随着双方经贸往来的日趋密切,摩擦增多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双方应当按照世 贸组织的规则,通过磋商和谈判,化解矛盾,促进合作。这也是世贸组织的一项最重要的功 能。   中美经济、贸易的互补性,两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是中美经贸关系的基石。但是中美两国 不同的社会制度,政治理念又使中美经贸关系不时受到干扰和冲击。但是中美经贸关系对两 国中的任何一方都太重要了,我们必须从两国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出发,精心呵护,使它 获得更大的繁荣和发展。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