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美国频发恐怖袭击警报的背后
作者:李晓岗 来源:环球时报 时间:2002-06-07
美国频发恐怖袭击警报的背后            日期: 2002-06-07 环球时报 李晓岗   近来,美国国内不断传出恐怖分子有可能发动新袭击的消息。这些关于恐怖袭击的警报大都笼统含糊,没有确切时间、确切地点、恐怖分子会采取的确切方式。人们不知该如何提高警惕、如何防范,结果发布警报只是增加了社会紧张和人们的心理恐惧,影响正常生活。在政府方面,明明知道这样的恐怖袭击警报没有积极作用,为什么还要发布呢?   首先,情报机构在“9·11”后一直备受指责,说它们工作不力,没有事先掌握恐怖分子的动向,而对获得的恐怖活动的蛛丝马迹也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所以现在谁也不愿承担知情不报的责任,而对所有情报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联邦调查局特工的报告、截获的电话通话和电子邮件、互联网上含有威胁内容的帖子、“基地”组织俘虏漫无边际的口供等等,不管有无实据,都一律一级级上报。   其次,是布什的共和党政府为了回击民主党人的攻击。5月中旬,美国媒体披露了布什早在去年8月就听取过关于美国飞机可能被劫持的汇报后,民主党人以此为把柄,广造舆论,向布什政府发难,要求在国会成立专门委员会,调查总统是否有失职行为。支持进行这种调查的民众一度高达70%,行政当局处境被动。现在,当局干脆将计就计,频繁发布警报,这样一旦出事,“勿谓言之不预”。没出事,那是因为政府抓反恐有方,功在政府。这种态度有些像是医生给病人看病,故意把病情说得比实际情况更严重,这样一旦治不好,不是医生的医术不高,而是病无法医治。而治好了,更能显出医生的医术高明。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取得了明显效果。布什政府的官员相继出面发布一连串不确切的恐怖袭击情报,造成股市下跌、人心惶惶。绝大多数公众现在认识到警报不确切反而不如不发布,而不再埋怨政府处理情报不当,民主党攻击布什政府的目的没有达到。   不断发布预防恐怖袭击的警报,更重要的意义是配合美国的内政。不断宣传美国可能遭到恐怖袭击,可以在国内起到进行反恐政治动员的作用,争取公众对政府当前以反恐为中心的外交政策的支持,建立反恐外交的国内战线。“9·11”后,美国在加强国内安全与维护公民自由之间产生矛盾。为防范恐怖袭击,美国社会安全措施大大加强,联邦调查局搜查公共场所、监听私人电话,政府部门对新闻采访进行限制,部分社会舆论认为不支持反恐就是不爱国,等等,一贯珍视个人自由和权利的美国民众对此感到难以忍受,反对呼声越来越高。另外,也有不少人反对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担心美国会因此陷入旷日持久的战争。在这种情况下,接连发布恐怖威胁警报,宣传恐怖分子“人还在,心不死”,制造一种“千万不要忘记‘恐怖活动’”的气氛,可以起到类似吓唬孩子的“别哭了,老虎来了”的效果,为推行加强国内安全的措施提供理由。自由是可贵的,但如果自由被恐怖分子利用,威胁到生存,美国人也就只好认可牺牲部分个人自由,加强公共安全。反复强调恐怖威胁,还可以使公众对恐怖活动再也忍无可忍,激起民愤,制造舆论一致,支持政府打击邪恶轴心。   同时,散布恐怖威胁也有利于巩固反恐怖的国际战线。布什的“邪恶轴心”论在国际上支持者极少,质疑和反对者众多。近日,布什出访欧洲、俄罗斯,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将前往印度、巴基斯坦,老布什不久前访华,第一夫人劳拉出访东欧、法国,这些举动都显然包含修补反恐国际战线之意。不断发表恐怖威胁警报,发出“这日子没法过了”的牢骚,表达自己忍无可忍的愤怒,有助于国际社会理解美国作为受害者的苦衷,有利于争取国际社会对美国下一步反恐战争的道义支持。   当前,反恐是美国最大的政治,美国的国内安全和国际安全密切相连。只要美国在国际上打击邪恶轴心的反恐目标不变,只要美国社会在加强国内安全与维护个人自由之间仍存在分歧,美国国内就会不断响起反恐警报。(环球时报 李晓岗)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