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从胡锦涛访美看中美关系的现状
作者:袁征 来源:《中国评论》 时间:2002-06-30
从胡锦涛访美看中美关系的现状 袁征 自从去年美国遭受恐怖袭击之后,随着中美首脑在上海和北京的两度会晤,两国关系 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然而,近来美方在台湾问题上的种种举动,为中美关系发展的良好势 头蒙上了阴影。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胡锦涛副主席应邀对美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如何评估 此次美国之行的成果?如何解读布什政府的对台政策?怎样看待中美关系的现状及前景 呢?本文将就此做出一定的分析。 胡锦涛访美的成果评估 此次胡锦涛访美,如同人们事先预料的一样,至少从表面上看并取得大的突破。即使 在恢复军事交流的问题上,中美也出现了不同的解读。究其原因,是因为布什总统2月份刚 刚访问了中国,而江泽民主席也将于今秋访问美国。在这种情势下,作为国家副主席的胡锦 涛只能起到铺垫和烘托气氛的作用,一切似乎都在情理之中。 正是在人们没有抱太大期望的心态下,胡锦涛完成了他的美国之行。尽管并没有取得 任何实质性的协议,但这次访问还是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首先,胡锦涛的访问,保持了双边高层对话的势头,这对于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具有 积极的意义。 去年下半年,中美高层互动加强。江泽民主席和布什总统先后在上海和北京两度会面, 就中美发展建设性关系达成共识。中美之间既有深刻的分歧,也有广泛的利益交汇之处。如 何妥善处理相互的分歧,而拓展相互合作的空间就成为双边关系的一项重大课题。在中美两 国缺乏相互信任的情况下,保持双方高层领导人的相互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次访美短 短的几天里,胡锦涛副主席就先后同布什政府班子的主要成员会晤,就许多问题开诚布公地 交换了意见。美方给予了胡锦涛高规格的礼遇,社会各界对胡锦涛其人也发生了很大的兴趣, 从而使得美方对于中国新一代领导人有了感性的认识。双方还一致同意,扩大在经贸、反恐、 科技、环保和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以推进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胡锦涛利用访美之际,着重向美方强调了妥善处理台湾问题的重要性。 胡锦涛访美之时,正是中国大陆重新评估美国对台政策之时。面对布什政府在台湾问 题上一再做些小动作、提升美台关系,中方不得不愈加警惕起来。访美期间,胡锦涛副主席 利用不同场合反复阐述了台湾问题在双边关系中的敏感性,表达了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定 立场。对此,布什政府也做出了一定的回应,重申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恪守中美三个 联合公报,不支持台独、不鼓励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这一表态,应当说,要比今年2月布 什访问北京时要更为明确,也更加积极,尽管这还只是限于口头上的承诺。 就整体而言,胡锦涛的这次访问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所以尽管实质性成果不多, 但还是颇为成功的,达到了加强接触、增进了解、求同存异、促进合作的目的。也正是因为 如此,胡锦涛副主席对于此次访美的成果是满意的。 解读布什政府对台政策的调整 人们注意到,在胡锦涛副主席访美期间,一再向美方阐述了台湾问题的敏感性和重要 性,要求美方遵守"一个中国"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所确立的原则。这是因为近来布什政 府在台湾问题上的所作所为已经引起了中方的极大忧虑。 布什政府上台以来,就力图将克林顿时期在台海问题上推行的"战略模糊政策"明晰 化。布什政府在多个场合表示要全力协助台湾自卫,并决定向台湾出售大量先进的武器。这 种动向在911之后中美关系改善的大背景下,不仅没有收敛,反而越走越远,几乎已经到了 冲击中美关系根基的地步。 今年3月9日,美国媒体发布了布什政府的《核态势评估报告》,将中国列为七个美 国政府考虑动用核武的国家,声称要在台海地区发生军事对抗时对中国动用核武器。除了一 再宣称将继续根据《与台湾关系法》对台出售先进武器之外,美台政治、军事往来日趋密切, 官方色彩十分浓厚,而这是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所确立的原则是格格不入的。3月11日, 美国允许台湾"国防部长" 汤曜明赴美出席所谓"美台防御高峰会议"。美国国防部副部长 沃尔福威茨和助理国务卿凯利与会,并同其会面。这是美台断交23年以来美国首次给予台 湾官员如此高规格的接待。不仅如此,布什政府的高层官员不时声言将竭力协防台湾,而从 布什总统的嘴里,冒出了"台湾共和国"的字眼。3月19日,布什总统签署了一项国会两 院通过的法案,支持台湾加入由主权国家参加的世界卫生组织。3月20日,从美国国会听 证会传出消息,美军将在关岛储存随时可以协助台湾"自卫"的拦截型导弹。此后,又任命 包道格(道格拉斯*帕尔)出任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由于包道格曾经在美国政府 内部担任要职,因而有评论说这表明布什政府有意将美驻台代表处升格为大使级。此外,布 什政府还允许李登辉在5月份再次访美。 布什政府之所以在台湾问题上采取了不断突破界河的举动,主要是从美国战略利益为 出发点,布什班子的决策思维发生了变化。在他们看来,目前台海局势紧张的责任在于中国 大陆在东南沿海地带部署日益增多的导弹,而未来5到10年左右将是台海地区尤其危险的 阶段,中国大陆有可能会对台湾发动军事打击,或者使用强制手段来迫使台湾坐到谈判桌边。 随着中国的腾飞,力量的天平正朝中国大陆倾斜,美国必须对此做出适当的反应。不仅如此, 美方认为,目前中国大陆低估了美方帮助台湾自卫的决心,而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必须向 中国发出明确的信号,阻止中国大陆对台湾动武。布什政府一再强调"和平解决",加大对 台军售的力度,强化美台军事交流,目的就是维持其所谓的台海地区的"均势",避免出现 局势失控而爆发战争,从而使得美国面对十分棘手的局面。 美国政府清楚地认识到,在台湾问题上,中国不可能退缩,因为这涉及到中国的主权 和领土完整。而对于美国来说,其选择的余地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大。至少到目前为止, 美国还不愿意看到台海爆发战事,因为那样美国将会面对极为困难的选择。假设战争爆发, 如果美国决定界入这场战事,不管以何种形式,都将是十分危险的,代价也会相当高昂。毕 竟这将是一场大国之间的较量,而中国势必会全力以赴,如何控制事态的发展和如何收场, 双方心里都没有底。事实上,中美双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国家利益并不是完全均等的:对于中 国而言,这关系到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兴衰的大事,是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而对于美国 而言,台湾至多是重要的、而绝非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为台湾问题同中国打一场恶仗,美 国需要权衡一下其中的利益得失。但在另一方面,如果台海爆发战争,而美国坐视不管,势 必会在相关国家特别是其盟友中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从而使得这些国家对于美国产生信任 危机。不仅如此,中国周边的亚洲国家的对外政策重心也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尽管中国 一贯致力于和平外交,但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周边国家的内心深处对于中国的崛起还是有 一些疑惧。一些国家在同中国发展关系的同时,也担心崛起之后的中国在对外行为上会"出 轨",对其构成威胁,所以还有意利用美国来维持亚太地区的力量均衡。一旦美国在台海问 题上坐视不管,这些亚洲国家就会向中国一方倾斜,这对于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无疑会构成 重大冲击。除此而外,面对中国的崛起,台湾是美国可以用来牵制中国发展的一张牌,尤其 是在中国未来的走向(是敌是友)还带有很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从内心深处来讲,美国政府内外不乏支持台湾独立的人士。不过,考虑到台湾的独立 就意味着战争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就不得不要慎重考虑一下了。当然,中国和台湾的战略地 位孰重孰轻,美国精英阶层还是有着一定认识的,美台关系的发展受制于中美关系的好坏。 在目前中美双方都无意直接军事对抗的情况下,美国尚不会在台海问题上走得过远,从而使 得中美关系出现重大波折、甚至破裂的局面,因而维持台海地区的力量均衡、阻止战争的爆 发还是美方所寻求的目标。也就是说,美国在台海地区基本的目标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逆转。 当然,这同样不意味着美国放弃了让台湾独立的尝试。如果美国将中国的崛起认定是对其战 略利益构成了重大危害,那么美国铤而走险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应当说,在台湾问题上,中美双方是一种微妙的博弈态势。目前布什政府的政策,实 际上是在走钢丝,很有可能会向台海两岸发出错误的信息,带来许多新的不确定性。在中国 大陆方面,将有可能加大相关人士的忧虑,从而迫使中国采取一些必要的反应。在中国大陆 内部,私下里在对台问题上一直有着不同的声音,布什政府的举措势必会使得主张采取强硬 立场的一方影响上升。而在台湾方面,布什政府一系列加强美台关系的政策则很有可能向台 独分子发出错误的信号,使得他们铤而走险。其结果将会适得其反,既无助于台海的局势的 稳定,也会对中美关系构成重大冲击。最终的结果将是美中双方两败俱伤,也会给台湾带来 灾难,而这将是各方都不愿见到的结果。 中美关系的现状及前景 布什政府上台以来,中美关系经历了对抗、缓和、改善三个阶段。911恐怖袭击事件 之后,打击恐怖主义成为美国维护自身安全的首要目标。应当说,反恐为中美关系开拓了一 个全新的合作领域,从而使得中美关系获得相对平稳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事实上,与布什上 台之初相比,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美国国内保守势力"中国威胁论"的噪音有所减弱, 对华舆论环境有所好转。应当说,联手打击恐怖主义是中美关系得到一定改善的重要原因。 在充分肯定反恐给中美关系改善带来契机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反恐合作还远不足 以使得中美关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使得在中美关系改善的情况下,时不时出现一些不 和谐的音符。 首先,目前中美在反恐问题上的合作还远不能同冷战时期共同对付苏联问题上的需要 相提并论,双方的合作基础并不稳固。中国对于美国所能提供的帮助有限,而阿富汗战争出 乎意料的顺利,更使得美国决策层认定中国所能发挥的作用有限,霸权主义倾向更趋明显。 况且,中美在恐怖主义的界定、反恐的目的及方式等问题上都有明显的分歧。中方反对美国 无限度地扩大反恐战争,特别是借反恐之名来剪除异己的做法;而布什政府则拒绝认同中方 关于新疆分裂分子是恐怖主义势力的立场。中国试图通过反恐来推进中美关系的发展,而美 国则是期望通过暂时缓和中美关系来赢得中国对于其反恐的支持。不难看出,双方的着眼点 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错位。归结起来,那就是,反恐并不能像冷战时期苏联因素那样成为支配 中美关系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其次,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不仅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而且对华防范的一面还在加 强。尽管美国需要中国的合作,但这并未改变长期以来美国对于中国的不信任。这一点可以 从2001年9月底美国国防部发布的四年一度的"防务评估报告"中看出来。在该报告中, 关于东亚地区安全局势,认为"一个有着令人畏惧的资源基础的军事竞争对手在这个地区(东 亚和东亚沿海地区)出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尽管这份报告发布在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 措词也尽量模糊,但人们还是一眼看出美方对于中国崛起的疑惧和防范之心。在具体步骤上, 针对新的国际形势,美国加快了战略部署的调整,已经着手将战略重心从欧洲转向亚洲,增 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不仅如此,布什政府力图组建亚太安全体系,有意在该地区建立 一个美国所主导的同盟体系,将美日、美澳和美韩三边的安保条约联系起来。尽管美国一再 表示不针对任何具体国家,但这个体系潜在的目标就是应对中国的崛起。 第三,中美之间固有的矛盾和分歧依旧存在,甚至根本就无法得到解决。尽管美国寻 求中国在反恐问题上的合作,但布什政府并没有放弃利用台湾、人权、宗教和不扩散等问题 来对中国施压,干预中国内政。包括布什本人在内的美国政府领导人在多种场合强调美国不 会因为反恐合作而放松对于人权问题的关注。这些表明,美国并没有放弃"西化"、分化中 国的图谋。 第四,在决策层面上,一些对华不太友好的极右保守人士占据了重要的职位,主张对 华采取强硬的政策。布什政府内部诸如国务院、国防部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等机构中一些身居 要职的人物,冷战思维浓厚,力求维护美国独霸地位。其中,国防部长拉姆斯费尔德、副部 长沃尔福威茨、副国务卿阿米蒂奇、负责军控和国际安全的国务卿博尔顿以及出任副总统切 尼办公室主任兼国家安全顾问的莱比等都对华抱有成见,将中国描绘成对美国的潜在威胁, 要求强化对中国的防范。这些人的思想必然会对于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产生不容忽视的影 响。事实上,在反恐战争展开后,布什政府内部"鹰派"的影响力有所上升。他们的存在, 必然会为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增加阻力。 作为世界舞台上的两个大国,中美两国有不少利益的汇聚点,但同时也有许多结构性 的分歧,难以在一夜之间获得解决。这就需要两国领导人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从战略 的高度妥善处理分歧,以便推进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放眼未来,考虑到双边利益关系的错 综复杂,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基本模式还是在斗争中求合作、在波折中求发展 的状态。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