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9·11的经济遗产
作者:王荣军 来源: 时间:2002-09-28
9·11的经济遗产 当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楼轰然倒塌之时,大多数分析人士都断言美国经济将因此而坠入深渊,世界经济将呈现出这样一幅图景:市场交易停顿;股票价格狂跌;消费者信心一落千丈;资本从美国逃离;世界贸易量锐减;世界性经济不景气乃至衰退。巨大的物质损失,惨重的人员伤亡,四处弥漫的恐慌,似乎都在表明作出悲观估计的必要。而且,这些预测中有一些变成了事实,比如,美国经济确实陷入了衰退。美国权威的非官方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局也在其宣布衰退来临的声明中这样说:“在袭击发生前,经济增长下降的程度可能过于轻微,难以称为一次衰退。袭击显然加剧了经济收缩,也许正是使情况恶化为衰退的重要因素。” 然而,一年后回头再看,人们发现美国的金融市场仍然表现出活力。由于并未再次发生真正的恐怖袭击,加之在阿富汗的战事至少表面上的迅速胜利,美国和世界的经济活动都很快转入了正常轨道。不久前,美国商务部对经济数据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结果人们发现,9·11发生之前美国经济已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无论用什么标准来衡量,都早已完全进入衰退期。反倒是袭击发生后的第四季度实际GDP增长率达2.7%,可算强劲反弹。也就是说,美国经济的衰退并不是由袭击引起的,它起的作用至多就是雪上加霜。索罗斯就认为,从美国2002年的经济增长以及未来预测来分析,它与9·11事件之前公布的预测数字不相上下。如今,分析家们大都认为,9·11对经济的影响远比原来预计的小,比肇始于安然公司的一系列公司丑闻事件的影响要小得多。那么,从经济角度来说,时隔一年之后,9·11到底留下了些什么呢? 最明显的影响是当时受打击最大的几个行业如民航、保险、旅游等至今未能恢复元气。如,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日前表示,世界航空运输业要到2003年底或2004年初方可恢复至9·11事件发生前的水平。它在其发布的“9·11事件后航空运输业修正报告”中指出,保守地估计,2002年世界航空运输市场可能会比去年萎缩三个百分点。受9·11事件冲击,世界航空运输业至少损失了180亿美元的收入,并已经削减了20多万工作岗位。在2002年中,只有一家国际航空公司实现了增长,但增长幅度也只有1%。在美国,近期已有美国航空等3家主要航空公司相继传出破产、裁员消息。再比如,与9·11有关的赔付将给保险业带来约402亿美元的直接损失。而且,保险公司都变得小心谨慎,只因恐怖袭击这种以前很少考虑的风险,商业财产险等险种的保费平均上涨了25%。 另外一种同样明显的影响,是美国联邦政府支出的大幅度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关系的调整。按所谓美国式资本主义的模式,在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平衡关系中,后者向来占据主导地位。80年代以来的放松管制以及90年代的经济繁荣,更使私营部门的地位稳步提高。但是,私营部门不能保障安全,不能应对袭击。政府将不可避免地在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钟摆摆向公共部门一边,将产生长远的经济后果。反恐变成了压倒一切的第一要务,美国政府可以军事和经济安全为理由来不断地要求增加政府开支。公共开支的增加必然挤占私人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份额,同时,这也将加重本已出现的政府预算赤字,从而进一步推高长期利率,对经济显然不利。目前,掌管着钱袋的美国国会对政府这方面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9·11之后的第一个星期就拨款400亿美元,今年7月又拨款289亿美元。从这种趋势来看,美国政府的反恐开支不会是临时性的开支,它将继续成为预算赤字的主要来源之一。 与此相关的是,安全开支大量增加。安全开支的增加不仅包括前面提到的政府公共开支,也包括私营企业的开支。在9·11恐怖袭击之前,美国私营企业的安全支出约为一年550亿美元。据美国有关专家估计,在9·11之后由于安全风险的提高,美国企业在这方面的支出将增加50%到100%。其中航空业在安全产品方面支出的年增长率将达27%,直到2005年。同时,由于美国近90%的重要基础设施——从船运、银行、核能发电、食品加工到化学制造——都属于私人企业所有,政府对这些设施加强安全措施的规定将给这些企业额外带来几十亿美元的成本。尽管安全产品行业会因此获益,但这会导致大多数产业成本上升,生产率下降,整个经济会为此付出代价。据美国《商业周刊》的分析,假如每年将GDP的1%约1000亿美元投向国防或其他与安全相关的领域,相应地,在私营部门的投资会减少,从而导致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下降0.1个百分点。 9·11发生至今已近一年,但它的影响并未尘埃落定。近期是否发生新的袭击,美国政府采取何种对策,其后果如何,都将具有经济意义。如果情况恶化导致信心崩溃,人们预料中的其他重大威胁如海外投资大举撤离、美元汇率暴跌等终将显现。9·11的经济遗产名录也将增添新的内容。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