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曲折多变的美欧关系
作者:刘得手 来源:《2002年美国年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时间:2002-09-30
曲折多变的美欧关系 2001年,美欧关系经历了从分歧到一致再到分歧的曲折转变。911事件及随后进行的反恐怖战争是导致这种转变的直接原因。美国纽约、华盛顿遭受严重的恐怖主义袭击的911事件使美欧在《京都议定书》、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等问题上的龃龉嘎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在反恐怖战争中,欧洲盟国坚定地站在美国一边,他们之间的团结一致再一次印证了大西洋联盟的牢固性。但是,在阿富汗战争的后期,美欧在对阿富汗难民实施人道主义救援亦或搜捕本拉登的优先次序、塔利班后的阿富汗展开维和行动以及是否将反恐怖战争扩大到其它地区的问题上存在分歧。 对于乔治·沃克·布什当选为美国总统,西欧盟国存有疑虑,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布什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赖斯在2000年总统大选期间曾提议美军从巴尔干维和行动中撤出。美国共和党在外交上的孤立主义倾向一直比较浓厚,加之布什总统竞选班子成员的言论,因此,欧盟各国担心布什当选总统后会主张美军从巴尔干的维和行动中孤立出去。事实上,布什总统上台后,为了安抚欧洲盟国,他在巴尔干维和部队问题上并没有搞什么动作。 但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和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等问题上,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做法为美欧分歧制造了新的刺激因素。上任不久,布什就在没有通知盟国的情况下单方面宣布退出克林顿政府签署的有关全球变暖问题的《京都议定书》,这一举动使欧洲国家的领导人和环境专家感到愤怒。法国环境部长多米尼克·瓦内说,“布什的行为完全是一种挑衅和不负责任的表现。”英国前环境事务大臣迈克尔·米彻说,“这不仅是环境问题,我们谈论的是一个美欧之间、甚至全球范围的外交政策问题。”可见,布什政府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的行为被视为了一项不负责任的外交。 布什在推行国家导弹防御计划问题上的强硬态度进一步引起了欧洲盟国的担心和不满。5月1日,布什总统在美国国防大学明确表示,他将修改或者废除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并推行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西欧国家反对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因为它们担心这一计划会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给欧洲的安全制造新的不稳定因素。此外,在禁止使用地雷和建立国际刑事法庭以及伊拉克等问题上,美欧之间也存在分歧。这些分歧使布什任期的最初几个月美欧关系颇为不妙,以至于美欧报纸上出现了这样标题:《美欧正在走向离异》、《霸道的布什》、《暴风云笼罩大西洋》等。 9月11日,美国纽约、华盛顿遭受了极其严重的恐怖主义袭击,这一事件迅即遮蔽了美欧之间日趋增多的分歧。911事件后,布什政府呼吁建立全球反恐怖主义联盟,欧洲主要大国对此的反应异常迅速坚决。英国首相布莱尔宣布要与美国“齐心协力”,德国总理施罗德甚至表示与美国“无条件地”团结一致,法国总统希拉克也去华盛顿会晤布什,表示法国的支持态度。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北约还首次启动了《北大西洋条约》第五款,即“对一个或更多成员的武装袭击……应被视为对所有成员的袭击。”与此同时,欧盟领导人也召开了欧洲理事会特别会议,对911事件作出强烈反应。 为了协助布什政府组建全球反恐怖联盟,布莱尔穿梭般地访问了巴黎、柏林、华盛顿、莫斯科、伊斯兰堡、新德里,随后又飞往中东,与叙利亚、沙特、约旦、以色列以及巴勒斯坦等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会晤。同时,为了支持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怖军事行动,布莱尔首相成立了英国“战时内阁”,授权组成英美联军拉开阿富汗战争的序幕,派潜艇向阿富汗塔利班发射巡航导弹,派飞机为美国提供空中侦察和空中加油支持,此外,还派英国特种部队参战。 法国除参与情报收集工作外,海军还在阿拉伯海执行保护任务,同时部署了针对阿富汗战场的新的空中监测手段。德国也不甘落后,在施罗德总理的推动下,德国议会通过了派兵参加反恐怖战争的决议。 上述种种事实表明,911事件后,欧洲盟国将与美国的分歧搁置一旁,转而对美国的反恐怖战争给予了坚定的支持。美欧之间的团结一致再一次令世人瞩目。究其原因,第一,911恐怖袭击事件使欧洲国家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使他们认识到与美国的安全联系不仅是有利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欧洲人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他们不能指望从一个软弱的美国那里得到任何东西。第二,欧洲人对911恐怖主义袭击感同身受,他们认为,对美国的恐怖主义袭击是对和平、自由和民主价值观的攻击,而这些价值观正是欧洲社会的基石。第三,911事件发生后,布什政府立即呼吁组建全球反恐怖联盟,这使欧洲国家看到了美国外交从单边主义向国际合作转变的希望,打消了他们原来对于一个内心的共和党政府走向孤立主义的担心。为了鼓励这种倾向,他们乐意对此作出积极的回应,对美国的反恐怖行动给予协调一致的支持。同时他们希望通过提供支持既能对美国的行动形成某种制约,又能发挥欧盟的更大作用。 然而,11月下旬,随着塔利班政权的瓦解,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美欧之间围绕在阿富汗的人道主义救援和维和、阿富汗临时政府组成、引渡恐怖疑犯以及扩大反恐怖战争等问题产生了分歧。英法德等欧盟国家积极主张尽快实施对阿富汗难民的人道主义救援工作,并组建一支国际维和部队,以维护塔利班后阿富汗的秩序。在他们的推动下,11月27日—12月4日,由联合国主持的筹建阿富汗临时政府大会在德国波恩举行,会议产生了以卡尔扎伊为首的阿富汗临时政府。美国则将阿战重点转向摧毁塔利班残余势力和抓捕“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领导人本·拉登和奥马尔。美军也没有参与欧盟各国组建的国际维和部队。 是否向美国引渡恐怖疑犯也是美欧存在分歧的一个问题。美国要求引渡欧洲警方逮捕的十名恐怖疑犯,布什政府提议将他们交由美国的专门军事法庭审判。欧洲国家不愿顺应美国的要求,其原因正如法国参议员、前司法部长所说,第一,美国没有取消死刑,这对欧洲而言是野蛮的。第二,美国意在以军事法庭审判这些疑犯,对疑犯几乎没有任何保护措施。根据欧洲人权公约,欧洲国家的政府在上述情况下实施引渡是非法的。此外,对于美国欲将反恐怖战争扩大到伊拉克、也门、索马里等地的计划,欧洲各国也疑虑重重。 在911事件后展开的反恐怖战争中,美欧之间为什么初期的协调一致转变成了分歧呢?其直接的原因就在于:一方面,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再一次显示了它无与伦比的强大军事优势,它几乎拒绝了盟国所有军事支持,而且还将北约排挤到了一边。五角大楼近乎于独自掌控阿富汗战局的事实使布什政府的信心大增,由此它的单边主义外交倾向又重新得到加强。12月13日,布什宣布单方面退出1972年美苏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就是一例。另一方面,在几乎没有可能通过参与美国的军事行动而对后者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它们便转而采取单独的行动,以证明欧盟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美欧之间产生分歧是不可避免的。当然,美欧毕竟是一对盟友,它们的共同利益远远多于分歧。而且美国目前所处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也对其盟国产生了震慑力,使欧洲国家往往屈从美国的压力,与它保持一致。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