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反恐战线的扩大
作者:仇朝兵 来源:《美国年鉴》(200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时间:2003-11-30
反恐战线的扩大 一 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 ………… 二 反恐背景下的美国对伊政策 “9.11”之后,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恐怖主义的结合成为美国反恐的一个重要目标。 阿富汗战争之后,美国就把反恐战线扩大到伊拉克。美国对伊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推翻萨达姆政权,解除伊拉克的武装,销毁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2002年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就是在这一政策目标的主导下展开的。 (一) 美国要求恢复对伊核查及其“倒萨”准备 2001年11月27日,布什发表谈话,明确要求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准许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重返伊拉克,以检查其是否在发展生化武器或者核武器,并向世界证明伊拉克没有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伊拉克政府次日明确拒绝布什恢复核查的要求,并表示伊国内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联合国应该解除对它的制裁。 12月5日,参议院少数党领袖洛特、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主席海德、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共和党主席赫尔姆斯等10位国会领袖在致总统布什的信中表示,鉴于伊拉克在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三年前撤离伊拉克后恢复了其武器计划,支持布什政府对萨达姆采取行动。美国政府内部鹰派势力强大,包括总统布什、国防部长拉姆斯费尔德以及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等都极力主张武力推翻萨达姆政权。到2002年2月,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听证会上明确提出,伊拉克必须“改朝换代”,并表示美国有可能“单独行事”。 美国在其提出扩大反恐战争的范围,武力解决伊拉克问题的计划后,遭到国际社会普遍的反对和批评。加拿大、法国、德国明确表示反对;俄罗斯也表示反对武力进攻伊拉克;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穆萨表示,阿拉伯国家将尽最大努力阻止美国将反恐战争扩大到伊拉克,阿盟坚决捍卫伊拉克和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利益。 为给其军事打击伊拉克计划扫除障碍,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国防部长拉姆斯费尔德、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副总统切尼等高官频频出动,寻求国际社会对美国“倒萨”的支持。5月下旬,布什出访欧洲数国,与德国、法国及俄罗斯等国领导人就伊拉克问题进行了会谈。在与施罗德会谈后,布什在德国会发表演说,呼吁德国帮助对伊拉克施加外交压力,阻止伊拉克研制大规模杀伤武器。此外,布什还展开电话外交,数度就伊拉克问题与法、德、俄、中等国领导人交换看法,为推翻萨达姆政权的军事行动寻求国际支持。 在各国进行一定协商的同时,美国还对联合国施加压力。布什总统在9月12日的第57届联合国大会上就伊拉克问题发表了一个措辞强硬的讲话。他说,伊拉克必须立即、无条件地解除武装。否则,美国的军事行动将不可避免。他说,联合国应当负起责任,并表示希望与安理会合作制定出新的解决方案,确保解除伊拉克武装的决议得以实施。 布什政府为铺平战争之路,还特别注意积极争取国内政治的支持。处于“九、一一”阴影中的美国社会蕴含着一股支持反恐战争的力量,但对于对伊动武仍然存在着不同的声音。这些不同声音也不是原则性的分歧,主要是对伊动武要拿出证据;是否应该得到联合国的授权;美国是单独行事,还是寻求国际合作。9月4日,布什总统会见国会共和党和民主党领袖,首次要求国会议员支持他攻击伊拉克以推翻萨达姆政权的计划。10月初,布什和众议院领袖达致协议:美国总统布什可在“必要及适当”的时候对伊拉克动武,以保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同时执行联合国的决议。10月10日和11日美国众、参两院均以压倒多数通过一项授权美国总统布什“在必要时”使用武力摧毁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决议。 在通过外交途径寻求国际社会对其对伊动武行动的支持的同时,美国还在军事上进行了准备。除了逐步向海湾地区增派军队,积极进行军事部署外,美国还明确地把早以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争议的“先发制人”战略写入了9月19日公布的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为对伊动武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这份报告,无论联合国是否授权,无论盟国是否合作,美国只要认为有必要,就会对任何一个敌对国家或者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恐怖组织,予以军事打击。 (二)联合国1441号决议与对伊武器核查的恢复 面对美国日益加剧的军事威胁,伊拉克一方面,从2002年3月的贝鲁特峰会开始,展开了一系列外交攻势,以争取改善同波斯湾国家和中东其他国家的关系,避免自己成为美国反恐军事打击的目标。伊拉克通过阿拉伯联盟秘书长穆萨向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传话,表示萨达姆愿意无条件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展开对话。同时,伊拉克还表示愿意改善与科威特的关系,同意承认科威特的边界,讨论寻找失踪的科威特战俘,并答应归还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失窃的国家档案文件。到7月中,伊拉克已经与埃及、沙特阿拉伯土耳其等签署了经济合作协定,同伊朗讨论了交换战俘的问题,同所有波斯湾国家改善了关系。萨达姆希望美国在向伊拉克宣战时这些国家能够保持中立。 同时,伊拉克积极主动地改善与联合国的关系,并在核查问题上不断地做出让步。8月2日,伊拉克同意就恢复武器核查问题与联合国展开谈判,并表示它的建议是真诚的。联合国对伊拉克的上述举动表示欢迎,但是美国认为这是伊拉克为逃避打击而采取的骗人的伎俩。布什总统在3日的谈话中表示,即是伊拉克同意就恢复核查问题进行谈判,美国也不会改变推翻萨达姆的决心。美国副国务卿博尔顿前天接受英国广播公司访问时也说,美国赞同联合国人员重入伊拉克境内检查武器,但美国推翻胡申的终极目标并没有改变。 9月16日,伊拉克同意无条件接受联合国武器核查,并声明将同武器核查人员充分合作,以洗清美国强加的所谓伊拉克拥有和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罪名”。 10月1日,联合国和伊拉克的代表在维也纳就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重返伊拉克问题达成协议,伊拉克同意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可以“立即、无条件且不受限制地进入”伊拉克大部分地点进行核查。但美国仍然坚持要求联合国通过美国在9月27日提交的措词强硬并带有武力威胁内容的对伊决议草案。 应俄罗斯、法国和中国的要求,美国做出了妥协,对原决议草案进行了多次修改,删去了有关授权自动动武的条款,增加了“尊重伊拉克、科威特及其邻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等内容。 经过修改后的决议草案在11月8日安理会第4644次会议上通过,此即安理会第1441号决议。该决议第3条规定:“伊拉克政府为了开始履行其裁军义务,除提交所要求的半年申报之外,还应在本决议通过之日起30天内向监核视委、原子能机构和安理会提交一份准确、充分和完全的当前情况申报,说明其发展化学、生物和核武器、弹道导弹、以及诸如无人航空器和供飞机使用的播散系统等其他运载系统的方案,包括其持有的任何这种武器、部件、分部件、战剂储存及有关材料与设备和确切地点,其研究、发展和生产设施的地点和工作的所有情况,以及一切其他化学、生物和核方案,包括它声称其用途与武器生产或材料无关的任何方案” ;第5条规定:“伊拉克应让监核视委和原子能机构立即、无阻碍、无条件和无限制地前往视察他们想要视察的任何及所有(包括地下的)地方、设施、建筑物、设备、记录和运输工具,并应让监核视委或原子能委员会根据其任务的任何方面,按其选择的方式或地点,立即、无阻碍、无限制地单独接触所有官员和其他人员;还决定监核视委和原子能机构可自行斟酌决定在伊拉克境内或境外进行面谈,可帮助接受面谈者及其家属离开伊拉克,并可完全由监核视委和原子能机构斟酌决定,在伊拉克政府观察员不在场的情况下进行这种面谈;指示监核视委并请原子能机构至迟于本决议通过后45天恢复视察,并在其后60天向安理会通报最新情况”。 11月13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主持召开伊拉克最高权力机构革命指挥委员会和执政的复兴社会党联席会议,决定无条件接受联合国安理会关于伊拉克武器核查问题的第1441号决议,并授权伊拉克外长萨布里致信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表示伊愿意与联合国合作,并希望武器核查人员尽快返回伊拉克,以证明伊拉克自从1998年核查人员撤离伊拉克之后,并未重新生产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11月18日,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带着安理会的新决议抵达伊拉克,中止已达4年的对伊武器核查重新开始。 (三) 对伊武器核查在战争阴霾下进行 伊拉克决定无条件接受安理会第1441号决议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11月13日的谈话中表示了谨慎的欢迎,同时强调美国需要看萨达姆的行动。美国总统布什也向新闻界表示,美国不会容忍萨达姆的任何“欺骗和拒绝”行为,如果他选择拒绝解除武装,美国将率领盟国完成这项工作。 11月27日,核查工作正式展开。27日,核查人员检查了巴格达地区的两个地点;28日,检查了一个动物免疫实验室和巴格达附近的工厂。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对伊拉克的合作态度表示满意。根据安理会第1441号决议,伊拉克在12月7日在巴格达向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递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发展报告”。 这份报告以英文写成,附录包含阿拉伯文资料,全文1万1807页,重达(约59公斤),352页补充材料和存满了529兆字节有关资料的电脑用光碟。12月16日,鲍威尔就伊拉克提交的报告做出正式地评论,称该报告“漏洞百出”。 12月14日,伊拉克收到监核会要求伊拉克交出曾参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的所有伊科学家名单的信件。27日,伊拉克向武器核查小组递交了一份有500多名曾参与伊武器研制计划的科学家名单。到2003年1月,核查人员没有在伊拉克找到任何与开发核武器有关的证据。但在1月16日,核查人员在巴格达以南约120公里的乌凯德弹药库发现12枚空化学弹头,并在两名伊科学家在巴格达市内的住宅发现了3000多页与核技术有关的文件。 根据安理会1441号决议,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人员在2003年1月27日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第一次核查进展情况报告。联合国监测、核查和视察委员会执行主席汉斯·布利克斯在报告中阐述了核查工作所取得的进展,针对伊拉克在核查过程中的表现,布里克斯说:“就形式上合作问题而言,伊拉克与监核视委迄今合作得相当好”。他也表示伊拉克应该提供进一步的实质性的合作。 在对伊武器核查的同时,美国也为军事打击伊拉克进行了日益紧张的外交和军事准备。就在伊拉克接受安理会1441号决议的同时,美国政府也展开了游说工作。国务院指示美国驻50个国家的大使馆与驻在国领导人进行接触,以争取他们在伊拉克违反联合国新决议时协助美国对伊开战。2003年1月15日,美国正式向北约提出要求,一旦美国攻打伊拉克,北约盟国向美军提供帮助和支援,包括采取军事措施,保护北约成员土耳其免受伊拉克可能的袭击。美国部队、武装和军事设备陆续运抵科威特和卡塔尔等国的军事基地,并在卡塔尔设立了前线中央指挥部。到2003年1月初,美国在海湾地区已经部署了大约6万名陆海空部队和海军陆战队人员,在土耳其、科威特、卡塔尔、沙地阿拉伯、阿曼和巴林等地的军事基地部署了约400架飞机。1月10日、11日两天,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连续两次签署动员令,共向海湾地区增兵达6万2000人。 (四) 伊拉克问题和平解决的前景 在整个2002年,海湾地区一直是战争阴云密布,危机重重。在过去的一年进入尾声,新的一年开始之际,面对美英日益加剧的战争威胁,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希望似乎愈益渺茫。伊拉克问题的最终结局将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以下几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将可能决定美伊之间“战”与“和”。 第一、美国的战略目标及其做出让步的可能性。从2001年底开始,一直到2003年初,美国明确宣示的对伊政策目标就是恢复对伊核查,解除伊拉克的武装,推翻萨达姆政权。美国之所以积极准备发动对伊动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恐怖主义结合的一种担心,他们担心伊拉克对美国及其盟国的利益构成威胁,担心伊拉克向恐怖组织扩散核、生化武器。另外,美国的另一个动机就是以伊拉克问题的解决为突破口,进而推动中东有关国家的民主化,进一步确立自己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美国政策目标是否有做出让步的余地呢? 第二、伊拉克自身发生变化的可能性以及它与核查人员合作的情况。一年多来,美国一直在试图通过军事手段达到“倒萨”和解除伊拉克的武装的目的。它要求萨达姆自动下台,并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给伊拉克留下的回旋余地是非常有限的。美国总统布什、国务卿鲍威尔以及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等都曾表示:如果萨达姆自动下台或者流亡,伊拉克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话,可以避免一战。 第三、主张和平的各种力量所能发挥的作用。主张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力量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种:一是以法、德、俄、中等国为代表的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通过对伊武器核查,以和平方式解除伊拉克武装的政治力量。这支力量一直在国际舞台上为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积极努力;二是美国国内的反战力量。在“九、一一”阴影笼罩下的美国社会,虽然有人对军事打击伊拉克持不同意见,但主流民意还是武力“倒萨”,应该说美国国内的反战力量是非常微弱的,至少目前是这样;三是其他国家民众的反战力量。 美国军事打击伊拉克的计划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批评,但它推翻萨达姆政权、解除伊拉克武装的决心已定,到目前还没有看到美国做出调整和改变的可能。面对国际社会的批评和反对,美国似乎仍没有对起政策目标做出改变的想法。对于法、德、俄、中等的不同意见,美国表示即使没有安理会的授权,也可以根据自己安全的需要,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对于世界各地民众举行的反战示威游行,美国政府也是不屑一顾,布什说这不妨碍对伊动武。 从伊拉克方面来看,除了在美英以及联合国的压力下,与核查人员进行实质性的合作,解除武装外并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外,现在还看不到伊拉克发生其他变化的迹象。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不会轻易下台或者流亡国外,他曾公开表示不会选择流亡国外,要战死在自己的国土上,捍卫自己国家的尊严。伊拉克4年前极力反对的对伊核查,在面临美英随时可能发起的打击时,现在已经成了伊拉克的一个护身符。它只有通过与联合国核查人员的认真的合作作为与美国进行对抗的筹码了。 虽然在对伊拉克动武问题上存在这分歧,但就迫使伊拉克消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解除武装而言,国际社会还是高度一致的。这一点成为国际社会在伊拉克问题上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合作的基础。这也为国际社会在联合国框架内和平解决伊拉克危机留下了一线希望。然而,这没能阻止后来美国在反恐名义下对伊拉克发动的战争。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