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世界经济增速减缓的现状、趋势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作者:罗振兴 来源:中国计划出版社 时间:2004-04-30
世界经济增速减缓的现状、趋势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受美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世界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一轮持续较快的发展。而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经济急剧减速,到2001年仅增长2.5%;受其影响,日本经济陷入衰退,欧洲经济低迷不振,全球经济增长大幅放缓,2001年的增长率仅为2.2%,不仅低于世界经济潜在增长率(据估计为3.5%左右),而且也是10年中最慢的;世界贸易大幅下挫,商品贸易量出现了20年来的首次下降。2000年3月以来美国股市泡沫蒸发的影响和2001年“9.11事件”的打击,使得国际金融市场进一步动荡不安,股市、汇市波动频繁。与2001年极其疲软的发展态势不同的是,2002年世界经济略有温和的复苏,但增速比预计的明显放缓,估计2003年、2004年会稍稍加快,但仍会低于上世纪90年代的增速。尽管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从长期来看,预期21世纪初期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速仍将略高于1980—1999年的增速。 一、世界经济增速减缓的现状和特点 2001年,世界经济出现了急刹车,经济增长率从2000年的4.7%下降到2.2%。2002年虽然有所复苏,但仍然疲软。2002年世界经济的总体特征可用四句话来概括,增速减缓,复苏乏力;全球通货紧缩的威胁加大;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世界主要股市持续下跌,汇市美元持续下跌;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主要经济体失业率持续上升。 (一)全球经济增速减缓,主要经济体复苏乏力。 2001年末, IMF、OECD等机构认为,2002年世界经济复苏将较为强劲,如IMF预测2002的增速将达3.5%。但是,2002年世界经济的复苏却一波三折:年初强劲的增长势头令许多人出乎预料,纷纷调高增长预期;而到了下半年,经济增长却转呈疲软之势,又令许多人大跌眼镜,纷纷调低预期。 1、美国 20世纪90年代,美国长达十年多的经济繁荣强有力地支撑了世界经济的扩张,而从2000年中期开始,其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则又极大地拖了世界经济的后腿。在经历了2001年短暂而轻微的衰退后,美国经济步入了周期性复苏的过程,并带动了世界经济重新复苏。2002年美国经济增长的特征可以用两句话概括:复苏乏力,一波三折。 首先是复苏乏力。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全年经济增长率不仅低于90年代后期年均4%的水平,而且低于潜在增长率。2001年的第四季度,实际GDP增长开始反弹并达到了令人惊奇的2.7%;在存货投资复苏和居民消费支出保持强劲的带领下,2002年的第一季度实际GDP增速达到了5%;而受存货投资、消费支出和政府支出的增长缓慢的影响,尤其是进口大幅增长的负面影响,第二季度的增长率仅为1.3%;而第三季度的增长率又回升到4%;预计第四季度的增长率在1%到1.25%之间。这样全年的增长率将达到2.9%,要比潜在增长率低(估计美国实际GDP潜在增长率超过3%,有的学者估计在3.5%到4%之间)。第二,复苏动力不足。20世纪90年代的高速增长主要来自强劲的消费拉动。实际GDP的短期增长关键要靠总需求的推动,而总需求的推动关键是消费和投资。2001年第三季度的短暂衰退主要是投资期和存货周期性调整所造成的。而在2001年第四季度,私人消费支出保持了强劲的势头,增长了6.1%,部分平衡了企业投资的负面影响,成为推动增长的主要因素。在2002年,推动经济复苏的主要力量是私人消费支出、存货投资和政府消费支出和总投资。2002年前三季度,私人消费支出增长率分别为3.1%、1.8%、4.2%,可以看出,第二季度增速大幅下降。从私人存货投资看,2001年第四季度私人存货投资经季节调整后下降了984亿美元,达到战后最大降幅,之后在2002年前三季度分别为-289亿美元、49亿美元、188亿美元,其中,2002年第一季度存货投资增长了695亿美元,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增幅减小但已经为正。政府的消费支出和总投资在2001年第四季度增长了10.5%, 2002年前三季度分别增长了5.6%、1.4%、2.9%。而居民投资(主要是住宅投资和汽车投资)同期分别增长了14.2%、2.7%和1.1%,非居民投资分别下降了5.8%、2.4%和0.8%,降速在减缓。可以看出,经济复苏缺乏持久动力,无论是私人消费支出、存货投资还是居民投资都没有较为稳定的表现,而企业投资则一直为负。 第二是一波三折。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外部非周期因素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有安然公司、世通公司等世界著名大企业的会计造假丑闻,以及美国对伊拉克可能实行军事行动等,尤其是前者,是继9.11之后对美国股票市场的重大打击,反映了美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一些致命缺陷和监管制度的漏洞,对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打击较大,使复苏前途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稳定性。从消费者信心指数可以看到这一点,2002年1月—5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总体处于回升状态,比上年最低点回升了21.5个百分点,但6月到10月又下降了31个百分点,11月稍稍回升到84.9,12月又下降到了80.3,仅比10月份呈现的9年来最低的水平略高一点。 二是反周期的表现大大出乎了人们的预料,更为复苏的前途蒙上了一层阴影。第一个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和以往不同,在复苏的第一年里增速并没有超过潜在增长率。其原因可能与这次衰退的时间短暂和程度不深有关系。第二个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节日消费明显下降。和以往圣诞节购物狂潮不同,2002年圣诞节的购物者寥寥无几。这部分地归因于消费者人数减少,也部分地归因于感恩节前后的零售业增长提前吸纳了部分购买力,例如,据ShopperTrak RCT 分析,周末的销售比去年同期增长12%;而在11月29日,感恩节后的第三天,零售业巨人Wal-Mart,进帐14亿美元,比2001年同期增长了14%,是该公司收入最多的一天。第三个出乎人们意料的是,汽车销售几起几落,但总的情况要比人们预期的要好。靠无息贷款和回扣的销售策略,汽车消费成为2002年私人消费的一个亮点,继2002年8月销售量达到折合1870万辆的年率后,从9月到11月销量却不断的削减,就在人们不断下调预期的时候,12月份汽车销售却一路飙升,从11月份的1592万辆增加到1800万辆,增长了13%。 2、日本 在经历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衰退和1999-2000年的短暂复苏后,受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整体下滑的影响,2001年日本实际GDP增长率为-0.3%,进入了十年里的第三次衰退的年头,而且是最严重的一次衰退。2002年日本经济增长趋势和大多数预测者的估计基本一致,仍然是负增长,但其表现比人们想象的要稍微好一点。IMF把对2002年日本经济增长率的预测由-1%调整为-0.5%。2002年日本经济增长的特征可以概括为:持续滞缩。 2002年的日本经济增长延续上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滞缩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被称为日本“失去的十年”。从1992年以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据IMF估计, 1994—2003年间,日本的实际GDP年均增长率估计仅为1%,要远远低于1984—1993年间的3.7%。由于物价下降,名义GDP的增长率更低, 1998年、1999年、2000年和2001年分别为-1.3%和-0.7%,1.1%、-2.5%,从1997年522万亿日元的最高峰下降到2001年的503万亿日元,呈现出负增长的局面。2002年前三个季度,实际GDP的增长率分别为-3.3%、-0.7%和1.5%(与2001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0、0.9%和0.8%),名义GDP的增长率分别为-3.9%、-1.7%和-0.1%。总的来看,2002年日本实际GDP和名义GDP的增长率都为负数已成定局。 2002年日本经济增长的滞缩主要是由国内需求萎靡不振所造成的,而净出口的相对增长则减缓了下降趋势。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对IT商品需求的快速下降,造成了日本出口在2001年下降了0.9%,尽管2002年有所回升,但增速很缓慢。和2001年同期相比,2002年前三个季度的出口分别增长了0.5%、0.6%和0.1%,而进口则分别增长了0、-0.3%和-0.2%,结果是净出口相对增长。相比而言,国内需求继续萎靡不振,和去年同期相比,2002年国内需求分别增长了-0.4%、0.6%和1%,由于2001年经济衰退(和2000年的前三季度相比,分别增长了0.8%、-1.2%和-1.2%),国内需求谈不上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除私人消费和政府购买略有温和增长外,私人投资和政府投资基本上都呈下降趋势。 3、欧元区 作为世界三大经济体之一,2001年欧元区经济也受到了美国经济衰退和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其经济增长率从2000年的3.5%下降到了1.5%,增速明显放缓,但总体情况要比美国稍微好一点,尽管在2001年的第四季度经历了轻微的负增长,毕竟还是躲过了完全陷入衰退。2002年欧元区经济开始回升,但滞后于美国,而且其增长速度比美国缓慢得多。2002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的典型特征是:增长速度慢;回升动力单一。 首先是增长速度慢。2002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的表现令预测者们失望,他们纷纷下调预测。IMF把欧元区2002年的经济增长率从年初预测的1.4%下调到0.9%,《经济学家》杂志则从年初的1%下调到0.7%,而欧盟委员会最终估计的数字则为0.8%。2002年前三季度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0.4%、0.3%、0.3%。可以肯定的是,欧元区2002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低于1%,这个数字低于1998—2000年的年均增长率3.1%,而且低于潜在增长率(据估计数字在2.25%到2.75%之间),甚至比2001年的增长率还要低。由于德国是欧元区最大的经济实体,其经济总量占欧元区的26%,因此欧元区经济的增长速度受德国经济的影响较大,但不幸的是,德国这两年的经济增长拖了欧元区的后腿。2001年德国的年增长率仅为0.6%,而且有两个季度为负增长。2002年夏季严重的洪水对德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其各项经济指标包括工业生产和零售额等均表现不好,IMF已把年初对德国2002年经济增长0.9%的预测下调为0.5%。 第二是回升动力单一。2002年欧元区经济增长表现欠佳,主要是因为支撑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只有净出口,而私人消费和政府支出增长极慢,企业投资继续下降。欧元区的净出口表现为出口缓慢上涨,而进口则下降很快,这和美国的净出口为负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私人消费来看,主要问题是增长乏力,消费者信心严重不足。据欧盟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指数从10月份的-12降到-14 (同期欧洲消费者信心指数也从-14下降到了-16,降至5年多来的最低点),以法国为例, 9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4年来的最低水平,商业信心指数也跌至4年来的最低水平。和私人消费类似,政府支出也是增长乏力,当然,这和稳定与增长公约对成员国的财政赤字限制(不能超过GDP的3%)有关系,企业投资已经连续六个季度下跌,最近刚刚有所回升。 4、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从整体来看,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预计能从2001年的0.8%回升到2002年的1.7%,但远远低于1984—1993年的平均增长率3.2%和1994—2003年(其中,2002和2003年为预测值,下同)的平均增长率2.7%;而西方七国的经济增长率也将从2001年的0.6%上升到2002的1.4%,也要远远低于1984—1993年的平均增长率3%和1994—2003年的平均增长率2.5%。加拿大的经济复苏要比美国稍微强劲一些,估计其实际GDP的增长率能从2001年的1.5%上升到2002年的3.4%,接近1994—2003年的平均增长率3.6%,大于1984—1993年间的2.6%;英国经济尽管在2001年表现相对较好,但2002年的经济增长率却要比美国和加拿大稍差,估计能达到1.7%,小于2001年的1.9%,增速进一步放缓,而且低于1984—1993年平均增长率2.4%和1994—2003年的平均增长率2.8%。 从总体来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将从2001年的3.9%上升到2002年的4.2%,但仍要低于2000年的5.7%的增长速度,同时,也比1984—1993年的平均增长率5.1%和1994—2003年间的5.2%要低;转型国家经济增长率则从2001年的5.0%下降为3.9%,但是,要比1984—1993年的平均增长率-1.4%和1994—2003年的1.3%高。从主要的国家来看,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强劲增长的势头,实际GDP的增长率从2001年的7.3%上升到2002年的8%(IM F估计为7.5%)。印度也不甘示弱,从2001年的4.1%上涨到2002年的5%。估计巴西2002年和2001年持平,同为1.5%,俄罗斯将从2001年的5.0%下降为2002年的4.4%,而阿根廷则是连续四年负增长, 1999年至2002年分别为-3.4%、-0.8%、-4.4%和-16%。 (二)全球通货紧缩的威胁加大 2002年世界经济发展的第二个突出特点是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威胁加大。和20世纪下半叶人们经常谈论通货膨胀有所不同的是,新世纪伊始,全球主要经济体,包括一些发展中大国,都不同程度的面临着通货紧缩的威胁。据Stephen Roach估算,2001年工业世界排除能源的主要通货膨胀率为2.2%,而2002年为1.5%。可以认为,通货紧缩已经基本上是一种世界趋势了。从总体上看,比较1984—1993和1994—2003年两段时间的平均通货膨胀(以消费者价格来衡量),发达国家从4.2%下降到了2%,发展中国家从48.5%下降到了13.7%,而转型国家则从48.5%下降到了13.7%,这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消费者价格指数基本上处于下跌趋势。从主要的发达国家来看,日本是典型的通货紧缩的情况,消费者价格指数1994—2003年(2002年和2003年为预测值,下同)平均为-0.1%,而美国是2.4%,欧元区是2.1%(德国是1.5%,法国也是1.5%,意大利是2.8%),英国是2.4%,加拿大是1.7%,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非常温和。图1表明了1994—2003年间世界主要经济体或国家的通货膨胀,从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全球通货膨胀的发展趋势。 在衰退期,通货紧缩或非常低的通货膨胀很不利于经济复苏。因为在衰退期,由于总需求的周期性下降导致了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产出缺口”扩大,结果造成了过度供给的累积并使得市场出清的价格的进一步降低,最终是厂商的利润下降,投资越来越少,并有可能引发萧条。所以,衰退期价格的适当上升反而会增加人们对经济增长的信心并扭转企业投资的下降趋势,从而促进经济复苏。 2001年第四季度和2002年前三季度,从GDP缩减指数的增长率来看,日本的数据分别为-0.8%、-0.6%、-0.9%、-1.6%;美国的数据分别为-0.13.% 、 0.33% 、 0.3% 和0.25% ;而欧元区的综合消费者指数(HICP)同期的数值分别为2.1%、2.6%、2.1%和2%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日本2002年继续在通货紧缩的泥潭里挣扎,而美国正在趋于通货紧缩。只有欧元区情况稍好一点,而且似乎都要比欧洲央行规定的2%的警戒线要高,但仔细分析起来,2002年下半年HICP数值在下降(2002年6月到11月的HICP数值分别为1.8% 、1.9 %、2.1%、 2.1% 、2.3% 、2.2%),如果扣除能源价格和食品价格的非正常上涨 ,可以肯定这些数值要比2%低得多,估计欧元区扣除能源和食品价格的HICP将继续下跌。 (三)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 2002年国际金融市场变化较为复杂,其主要特征是全球股市继续低迷,外汇市场美元持续走低。就股市而言,自2000年以来,先是美国高科技股跳水,纳斯达克各项指数均暴跌,而后受2001年 “9.11”恐怖袭击的影响,美国纳斯达克各项指数继续下跌,接着道琼斯工业指数也加入跳水行业,英国金融时报指数和日经指数也纷纷下跌。同时,2002年汇市延续了自2001年以来美元汇率持续下跌的趋势。 注:图中数据皆来自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September 2002 Trade and Finance”,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02/09,通货膨胀用消费者价格指数来表示,2002和2003年为估计数字。 2002年,全球股市持续下跌,极度低迷,而发达国家股市主要指数则出现罕见的连续三年惨跌。全球股市极度低迷既反映了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乏力的现实,也反映了全球投资者缺乏信心。股市持续下跌的原因,除了世界经济增长趋缓这一基本面的影响外,关键是美国安然公司、世通公司等和其他发达国家的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丑闻严重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而美国对伊军事行动又加剧不确定性,为全球股市蒙上了一层阴影。具体来看,自2000年以来到2002年底,道琼斯工业股票价格指数跌36%,伦敦金融时报100指数缩水43%;法国股市CAC 40指数跌60%,德国法兰克福股市指数下跌66%,而2002年,德国主要股指DAXINDEX指数跌幅高达44.03%,高居跌幅榜首,道琼工业股票价格指数全年跌幅达16.76%,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指数在2002年共跌去20%,成为1974年以来最糟糕的表现;MSCI欧洲指数2002年下跌22.1%,创1974年以来跌幅之最;日本东京日经指数下跌了19%,创下日本股市20年来新低。而在新兴市场国家、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股票市场,除了俄罗斯和一些小国外,也基本上处于熊市。 2002年,全球汇市的突出特点是美元汇率由强走弱,欧元和日元等主要国际货币汇率显著上升,可能预示着国际汇率关系将继续调整。自1995年以来,美元一直维持着强势地位,其间虽经历了高科技股票泡沫的破灭、2001年下半年的经济衰退和“9.11”恐怖袭击等事件,但这些事件都未能撼动美元的地位。然而,2002年以来,随着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反恐怖战争取得阶段性胜利,美元兑主要货币的汇率却在不断下跌。如图2所示,从1999年1月到2001年的12月,欧元兑美元的汇率一直在走下坡路,按月最高值计算,欧元贬值27%;按汇率最高最低值计算,欧元则贬值30.3%。而到了2002年,1月初欧元继续下跌,之后一路回升,如图3所示,欧元兑美元的汇率从2002年1月28日的最低值,即1欧元兑0.8578美元上升到12月31日的1欧元兑1.0487美元,升值22.25%左右,到2003年1月9日已经达到1欧元兑1.0507美元的最高点。 美元兑日元的走势要复杂得多,图4表明其总的趋势:从1970年以后,美元兑日元的汇率逐渐贬值,1995年达到了最低点后逐步回升,如图5所示,到了1998年超过了1美元兑140日元;随后在1999和2000年内稍有下降,2001年开始回升,并在2002年2月8日达到1美元兑134.77日元的高点后开始贬值。总的来讲,2002年美元兑日元的贬值幅度不大,而且持续时间不长,如图6所示,在7月19日达到1美元兑115.73日元后又开始小幅回升,不过贬值的趋势仍然存在。 图2 1999年1月到2003年1月欧元兑美元的日走势图 注:转引自ECB,Euro foreign exchange reference rates: US dollar ,http://www.ecb.int/stats/ 图3 2002年1月到2003年1月9日欧元兑美元的日走势图 注:转引自ECB,Euro foreign exchange reference rates: US dollar ,http://www.ecb.int/stats/ 图4 1970—2002年美元兑日元的汇率月走势图 注:引自 Japan/U.S. Foreign Exchange Rate,http://research.stlouisfed.org/fred2/series/EXJPUS/15/Max 图5 1993—2002年美元兑日元的汇率月走势图 注:引自 Japan/U.S. Foreign Exchange Rate http://research.stlouisfed.org/fred2/series/EXJPUS/15/10yrs 注:图中数据来自美联储,参见Federal Reserve Statistical Release:Foreign Exchange Rate,Japan Historical Rates http://www.federalreserve.gov/releases/h10/Hist/dat00_ja.htm (四)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主要经济体失业率持续上升。 由于受到人口结构性因素和经济周期性因素等的综合作用,从长期来看世界主要经济体就业增长缓慢,而从短期来看,2002年和2003年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和1984—1993年的平均就业增长率相比, 1994—2003年(2002年和2003年为预测值,下同)世界主要经济体就业增长大都更为缓慢,甚至是负增长。从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在1994—2003年表现要强于1984—1993年的国家,只有加拿大和英国(必须注意到英国1984—2003年的是同期所有经济体中增长率最低的,仅为0.6%),美国和欧元区都要缓慢得多,日本则是负增长。短期来看,2002年的就业形势尤其严峻。从表1中可以看出,除了加拿大比2001年略好之外,欧元区的就业增长率在2000——2003年都是最缓慢的,而美国、日本和英国则都是负增长。 从长期来看,相对于1984—1993的十年而言,除了美国外,在1994—2003年间,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平均失业率就更令人担忧。在1984—1993年和1994—2003年,发达国家整体的平均失业率分别为6.9%和6.6%。美国的表现非常不错,分别为6.5%和5.2%,都要比1980—1985年的8.1%要好得多,但要比1971—1980年的6.4%略差一些。日本分别为2.5%和4.2%,两个时期的平均失业率都要高于1971—1980年的1.8%,尽管其绝对值不大,但平均失业率的增长却非常快;欧元区分别为9.6%和9.9%,两个时期的平均失业率都要远远高于欧洲在1971—1980年的4.2%,可以看出,它的表现最差,不仅平均失业率在增长,而且已经非常接近两位数了;英国分别为9.2%和6.7%,加拿大分别为9.7%和8.3%,虽然要比欧元区表现略好一点,但平均失业率的数字还是比较大的。 表1 世界主要经济体1984—1993年、1994—2003年、2000—2003年的就业增长率(百分比) 1984—1993(十年平均) 1994—2003(十年平均) 2000 2001 2002 2003 发达国家 1.5 1.1 1.6 0.6 0.2 1.0 美国 1.8 1.3 1.3 -0.1 -0.2 1.1 欧元区 1.2 0.9 2.0 1.4 0.4 0.8 日本 1.2 -0.1 -0.2 -0.5 -0.9 0.2 英国 0.6 1.0 1.3 0.4 -0.3 0.2 加拿大 1.6 2.2 2.6 1.1 2.1 3.9 注,表中数据来自IMF2002年9月报告,2002和2003年的就业增长率为估计数字。 从短期来看,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失业率都较为糟糕,相对于2000年和2001年来说,估计2002年和2003年的失业率都处于一个持续上升的状态。从表1中可以看出,除加拿大之外,其他所有发达经济体2002年和2003年的失业率都要大于2001年,似乎预示着2002年是一个转折点,即失业率将逐步攀升。 表2 世界主要经济体1999—2003年的失业率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发达国家 6.4 5.9 5.9 6.4 6.5 美国 4.2 4.0 4.8 5.9 6.3 欧元区 9.8 8.8 8.0 8.4 8.2 日本 4.7 4.7 5.0 5.5 5.6 英国 6.0 5.5 5.1 5.2 5.3 加拿大 7.6 6.8 7.2 7.6 6.7 注,表中数据来自根据IMF2002年9月报告,2002和2003年的失业率为估计数字。 二、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景分析 2002年世界经济迈着蹒跚的步伐已经渐渐远去。这次不同于以往的衰退和复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大经济体同时陷入衰退,而且在复苏的第一年里增速缓慢。2003年,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如何呢? 短期来看,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似乎不容乐观,面临的不确定性在增加。主要是美国对伊的军事行动,即会不会打;如果打,战争会持续多久,对伊拉克或邻国石油生产能力所造成的破坏有多大以及欧佩克和其他产油国如何反应等。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是,即世界经济不会重新陷入衰退。从总体上看,2003年世界经济增长将接近或相当于潜在增长率,比2002年稍有加快。有关机构对2002年和2003年世界经济增长的最新预测见表3。 表3 世界有关机构对世界经济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的预测(2002年和2003年) 世界经济 美国 欧元区 日本 2002 2003 2002 2003 2002 2003 2002 2003 IMF 2.8 3.7 2.2 2.6 0.5 2.5 -0.5 1.1 世界银行 1.7 2.5 2.3 2.6 0.8 1.8 0 1.8 OECD 0.7 3.8 1.5 2.9 -1 0.8 economist — — 2.4 2.5 0.7 1.3 -0.5 0.4 IEPB 2.5 4 2.5 3.25 1 2.5 -0.5 1.5 Blue Chip 2.3 3.2 美联储 3.5-3.75 3.5-4.0 国会预算办公室 2.3 3.0 日本内阁府(cabinet) 0.9 0.6 日本银行 0.2-0.5 0.4-1.0 欧洲央行 0.6-1.0 1.1-2.1 注,根据这些机构的数字汇总 (一)美国复苏前景分析 2003年美国经济复苏的前景主要取决于有效需求能否改善,尤其是企业固定投资需求能否根本好转。目前,中长期因素都是有利于经济复苏的。一方面,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势头较好,科学技术进步迅猛,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都处于历史最好水平 ,表明长期因素是支持美国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详细分析参见下一节)。另一方面,美国经济决策和管理部门在制定和实施调控政策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而且小布什上台后执行的一些扩张性政策以及美联储降低利率政策的效果可能会在2003年逐步显现出来。 2003年,私人消费需求将保持平稳或略有回升。首先,从微观层面看,受美联储降息的刺激,2001年第四季度,尽管经济处于衰退期、失业率在增加,但消费者开支却不降反升,而且幅度极大,其主要原因是利率降低导致企业大幅度促销活动,尤其是三大汽车公司争相推出零利率贷款计划和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大幅度降低(2001年10月份为6.73%,远低于上世纪90年代的9—10%),有效刺激了汽车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使消费者个人开支急剧上升。由于汽车和住房都属于耐用消费品,因此在2002年达到一个相对高峰后,估计2003年会相对回落;2002年下半年以来,消费者信心不断降低,预示着消费者个人支出将略有减少。同时还应看到,委内瑞拉的罢工和对伊军事行动的不确定性导致的石油价格上涨、相对较弱的就业增长、持续上涨的房地产价格也会对消费支出的增长有所抑制。其次,从政府调控层面看,美国会2001年5月通过11年减税计划; 2002年3月8日通过了增加开支的新财政计划。 2003年美国政府又将实施新的经济计划,其主要内容是降低针对企业红利的税率;加快以前公布的减税计划的生效日期的到来;为企业购买设备提供更为有利的减税政策。以上措施将从不同方面刺激私人消费增长。 2003年,出口和政府支出将会延续2002年下半年的趋势继续温和增长,但增长潜力不大 。2002年下半年,受美元贬值的影响,美国出口增长快于进口增长(2002年第三季度出口增长了4.6%,进口增长了3.3%)。但由于美元继续贬值的空间已经很小,估计2003年出口只能微弱增长;随着2003年的经济回升,进口将进一步增长。估计2003年出口和进口增长的幅度相差不大。2003年政府支出估计会继续增长(2002年第三季度增长了2.9%),但由于财政赤字已经猛增到3000亿美元,因此增长的幅度不会太大。如果2003年上半年实施“倒萨”计划,政府支出将进一步增加。 2003年,估计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将有恢复性增长。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企业固定投资下降的幅度逐渐减缓,2003年有望恢复增长。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扩张所造成的生产过剩和投资过度是2001年经济衰退的根源。目前,存货投资已经步入正轨,因此,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能否恢复增长就成为2003年经济能否快速回升的关键。2002年第三季度,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仅下降了0.8%,已经接近回升。据ISM的报告称,2003年美国制造业收入和资本支出将分别增长5.4%(而2002年仅增长了1.1%)和4.6%(2002年12月份却下降了6%),生产能力利用率将为79.2%(比2002年5月的79.3%略低);非制造业部门的收入将增长5.7%(2002年仅增长了0.9%),资本支出将下降0.4%(2002年下降2.6%),生产能力利用率将达到83.9%(比2002年5月的85.6%略低)。从ISM这些数字以及图7可以看出,所有行业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在2001年底降到了最低点后均开始回升,尽管2002年下半年有所反复,但很快有恢复了增长;虽然2003年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利用率比2002年低,但已接近20世纪90年代末所有行业生产能力利用率的平均水平。同时,2003年资本支出和收入增长两项指标都将好转,这表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将恢复增长。但是,2003年,包括石油在内的能源价格可能上涨、生产能力仍然过剩,企业税后利润仍在持续下降,金融市场和信贷条件都趋紧,受这些因素的制约,企业固定投资虽然会恢复增长,但其增速可将较缓慢,预计到2003年年底才会有大的改观。 图7 1998—2003年美国所有行业生产能力利用率趋势图 注:引自 Capacity Utilization: Total Industry http://research.stlouisfed.org/fred2/series/TCU/1 尽管短期内美国经济存在促进总需求增长的有利因素将增长,但是就业形势仍很严峻,股票市场低迷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美元汇率调整等长期不利因素的存在,对美国经济增长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因此,总的来看,估计2003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有所提高,但增幅有限,估计在2.8%到3.2%之间,接近潜在增长率。 (二)日本复苏前景分析 2002年下半年,尽管有关机构相继上调对日本2003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如表3所示,认为2003年日本将转为正增长,增长率将在0.4%到1.5%之间。但总体来看,2003年日本经济复苏前景仍然不容乐观,我们估计在0.4%到1%之间。 从影响日本经济的长期因素看,目前日本仍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尽管存在较高的储蓄率和人力资本充裕等有利因素,但很多长期因素并不支撑2003年日本经济的强劲复苏,这些因素包括经济结构僵化、劳动生产率停滞、长期通货紧缩、股票市场疲软、银行不良资产巨大、就业增长下降、政府债务过高等。 从中期因素看,日本政府在经济决策方面面临很多困境,很难有得力措施让2003年日本经济走上正轨。自1992年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连续几届政府在政策决策方面连连失误,不仅没有使日本走出衰退,反而又制造了许多新问题,而且不少问题长期积累,已经转变成为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长期不利因素。首先是财政政策已经步入绝境,丧失了持续调控能力。10年来日本一直试图以赤字财政政策来扩大内需,使刺激经济复苏,结果累积了巨额政府负担,使财政濒临崩溃边缘,到2000年底,中央政府长期债务余额达365兆日元,占GDP的71%,如果加上地方长期债(社会保障欠帐除外),总额达642兆日元,占GDP的135.3%,远高于国际公认的60%的合理水平,居西方七国之首;日本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1998年、1999年、2000年分别为-5.5%、-7%、-6.3%,而2001年更是达到8.4%,远远高于3%的国际公认警戒线;债务依存度也明显偏高,1998—2000年国债收入占政府支出的比重分别达40.3%、44.3%和38.5%,远远高于15—20%的合理水平。其次是货币政策也困难重重:一方面是利率政策已经走入死胡同,由于不良债权巨大导致货币传导机制不畅,零利率政策基本失灵;另一方面是增加基础货币量,少了不起作用,多了又要冒引发巨大的通货膨胀的风险。根本上来讲,面对泡沫经济破灭的新环境和1997—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日本政府调控政策的能力和经验似乎都不足,以及政策频繁变动和不连贯,已经严重损害了市场的信心,反过来也使本应有效的政策也变得无效了,至少削弱了政策的效果,从而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从短期因素来看,作为一个主要的石油进口国,如果美国对伊进行军事行动,日本当然会受到与此相联系的石油价格上涨的负面冲击;除此之外,2003年日本仍然面临老问题——国内需求不足,难以支撑2003年经济的强劲复苏。从1997年到2001年,日本内需对实际GDP增长的贡献率都是负数,2002年和2003年估计会好一点,将分别为0.4%和0.6%;同期,私人需求的贡献率将分别为0.3%和0.5%,政府公共需求的贡献率将分别是0.2%和0,外需的贡献率将分别为0.5和0.1。从中可以看出,2003年的复苏将主要依靠长期以来萎靡不振的私人需求来拉动,这是因为随着2002年美元的贬值,日本的出口形势有可能略微有点恶化。 日本经济深受美国经济的影响。一方面,日本对美出口额占日本出口总额的30%左右(2001年),日本从美国进口额占日本进口总额的18.1%;而日本前几次的经济复苏都是靠外需拉动的(从上面2002年外需对GDP贡献比内需的贡献要大也可以看到),美元的贬值将减少日本对美国的出口,增加日本对美国的进口。但是,另一方面,预计2003年美国经济的增长要比2002年快,这也会增加美国对日本的进口。另外,2003年估计美元对日元贬值的趋势将受到一定限制,加上世界经济整体情况要好于2002年,因此,日本的出口形势不会严重恶化。 (三)欧元区复苏前景 2003年,欧元区将继续复苏,增长速度要比2002年稍快,如表3所示,在1.3%到2.5%之间。尽管欧元区复苏面临着很多问题,但总的来看, 2003年经济增长率将在2%左右,高于2002年的水平,但仍将低于1998—2000年平均3.1%的经济增长率和潜在GDP增长率(据估计其数字在2.25%到2.75%之间)。 从长期因素看,尽管存在政治和经济的协调机制问题、高居不下的失业率、经济体制僵化等利空因素,但欧元区经济一体化、欧元作为单一货币、劳动生产率较高等因素都是有利于2003年欧元区经济继续增长的。 从中期因素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失去了一定的灵活性,相对美国而言,这些政策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可能比较慢。首先,受稳定和增长公约的限制(要求各成员国预算赤字不得超过当年GDP的3%),欧元区各成员国使用财政政策的空间相对有限并且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尤其对2003年的德国而言更是这样),也加大了各国协调成本,但对货币政策的实施却创造了较好的条件;目前,除了德国外,欧元区其他国家的财政赤字约占GDP的2%,因此,各国尚有一定的空间来实施财政赤字政策。其次,欧洲央行主要目标是防止通货膨胀(其目标上限是HICP在2%以下),刺激经济增长似乎只是其次要目标,而且,由于欧元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复杂性与不一致性,所以不能保证其目标一定能实现,即使能实现,可能时滞也较长。另外,欧洲央行似乎并不擅长应对通货紧缩的新情况,这似乎它一直在反通货膨胀有关。自欧元区成立以来,区内各国和欧洲央行至尽尚未具备熟练运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能力,这对2003年的欧元区经济增长不利。不过,总的来看, 2003年,欧元区仍将继续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从短期因素来看,2003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比2002年加快问题不大。首先,尽管估计2003年欧元对美元将维持强势,不利于出口 ,但随着美国经济的在2003年的进一步复苏和世界经济的好转,欧元区出口增长率将从2001年和2002年的2%,上升到2003年的5.8%。 第二,现在主导利率为2.75%,还有一定的下调空间。如果今年石油价格能较快回落,则由于欧元的升值将进一步降低欧元区的价格(据估计强势欧元将使价格在降到2%以下),欧洲央行有可能降息以支持经济增长。 第三,欧元的升值有助于增强人们对欧洲经济增长的信心和吸引投资等,而消费品价格的回落将刺激消费者购买耐用品,增加消费支出等。第四,企业固定投资将会增长,对IT产品等资本品的支出将逐步回升。第五,估计股市会起稳,有利于增强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 (四)世界其它地区 2003年,据IMF预测,作为一个整体的发达国家,预计增长率为2.5%,西方七国为2.3%,英国为2.4%,都将快于2002年的增长;加拿大为3.4%,增长幅度和2002年相同,都接近于潜在GDP增长率。 发展中国家将增长5.2%,转型国家将增长4.5%;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增长速度仍然可观;从主要的大国来看,除了巴西(3.0%)较低外,中国为7.2%,印度为5.7%,俄罗斯为4.9%, 都延续了2002年的趋势,将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阿根廷则为1%,将比2002年的-16%明显好转。 三、21世纪初期的世界经济展望 经济的持续增长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难度很大,因为经济增长从来都是在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繁荣的周期中螺旋上升的,不同的只是繁荣的程度及持续的时间长短而已。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世界经济增长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世界经济主导力量也发生了变化。在15世纪,贸易小国荷兰掌握了航海技术和知识从而主宰了世界经济,在那个时期,全球增长率为0.5%左右;在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带着它的蒸汽机和新的生产方式向全球扩张,英国成为了世界经济舞台的主角,同期全球经济的增长率跃升为1.5%; 19世纪后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同期全球经济的年均增长率已接近3%。 二战后,日本曾保持了近4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从1978年以来保持了24年的高速增长;而阿根廷则是一个在20世纪经济发展失败的例子,经济在一百年里基本上没有增长。 面对扑面而来的全球化浪潮和新技术及生产方式的革命,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和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变革,21世纪初期的世界经济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对世界经济的增长而言,关键是如何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形成长期稳定的制度结构。尽管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面临的挑战不尽相同,但是,拆除贸易壁垒和技术壁垒,构建一个更为自由、较少管制而公平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不仅让商品和服务自由流动起来,而且让生产要素也自由流动起来,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解决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即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制度构建问题。一个仅仅围绕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而构建的世界经济秩序最终是不可能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 ,因为世界市场扩张潜力最大的部分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经济增长最快和增长潜力最大的地方也在这些国家。在21世纪初期,世界经济要取得持续增长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解决日益动荡的国际金融体系安全问题。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转型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非常急迫的就是解决全球金融体系所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经常账户不平衡的问题、政府债务问题、汇率波动问题、资本控制问题和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等。对于联系日益紧密的国际金融体系而言,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则其中任何一个问题都可能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进而引发全球性的经济衰退或萧条。其中,经常账户不平衡和汇率问题对美国尤为重要,政府债务和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对日本特别重要,政府债务和资本控制问题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尤其是拉美的巴西、阿根廷、墨西哥以及中东的土耳其等特别重要;而资本控制和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则对中国等一些国家非常重要。 第二,除了国际金融体系的调整和重建外,对于所有国家而言,另外一个挑战就是经济结构调整问题。长期而言,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来自于人们偏好的改变。在发达国家,消费者的偏好逐渐从商品转移到服务,即娱乐、休闲、园林、教育、保健康复等服务,这些方面的支出远远超过对传统食品、衣服、汽车等商品的支出。该趋势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90年代放缓,估计在21世纪初期会加快。由于服务大多属于“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奢侈品”,在收入达到一定阶段后会随着收入水平的升高而快速增长,因此,对发达国家的就业转移、制造业等影响深远。据估计到2025年,作为一个整体,OECD国家的制造业就业占总就业份额将下降到10%。而世界主要的制造业将转移到工资相对较低、熟练劳动力较为丰富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中国大陆、俄罗斯和前东欧、苏联的一些国家。受示范效应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的消费偏好也在向发达国家靠拢,即对服务业的需求也在增长,这也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带来更深层次的问题,即如何解决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问题。对于主要国家和地区而言,美国面对的是如何提高服务业的生产率问题,欧元区和英国面临的是劳动力市场结构问题,日本和中国、俄罗斯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面临的则是深层次的经济体制调整和经济结构升级问题。 第三,还必须解决人口结构和劳动力问题。大多数发达国家面临的一个头疼的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停止增长甚至下降。劳动力的增长是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当前世界GDP的60%是由劳动力投入所创造的,随着人口增长的停滞和退休年龄的提前,将不利于发达国家经济的长期增长。例如日本的劳动力可能已经达到高峰(1997年为6860万),而OECD的大多数成员国的劳动力将在2025年前达到高峰,每个工人的工作小时数也将停滞或下降(Alain,2000)。发展中国家尽管劳动力丰富,但是关键的问题是劳动力的质量和受教育水平不高;而且人口过多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了巨大和长期的压力,由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农业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造成“二元结构”难题。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向发达国家转移是21世纪一个必然的趋势,由于发达国家吸引的都是发展中国家的熟练劳动力,而对人力资本的定价存在诸多困难,因此关键的问题在于,发达国家如何向发展中国家补偿。 最后,必须解决资本问题。和劳动力一样,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是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不断增加资本投入有利于促进资本存量的增加,即通过投资可促进资本形成和资本积累,储蓄是投资的前提。世界储蓄总量规模庞大而且正在逐年增长,但并不是所有的储蓄都完全形成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面临的问题不太一样。,大部分发达国家由于国内经济增长乏力,缺乏投资机会而造成资本过剩,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尽管储蓄率高,但由于收入水平低,和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不畅,形成资本短缺和资本过剩并存,因此,促进资本流动是必要的。但事实是,尽管资本的全球化进行了30多年了,但国民投资率仍然是和国民的储蓄率紧密相关的,这表明跨国投资总的来说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资本总是流向投资机会大、回报潜力大的地区,并不一定是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只有在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回报率高于发达国家时,才会实现这一流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需要为吸引资本流入创造良好的环境,尤其是保证资本的安全。对于美国和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而言,资本流入也是非常重要的。俄罗斯和中国等需要解决大量资本外逃的问题,当然,中国重点要解决的是储蓄如何转化为投资的机制和渠道问题。 尽管面临上述诸多结构性和制度性的难题,但从较长过程看,21世纪初期仍然将延续二战后世界经济增长的趋势,进入一个新的繁荣期。20世纪下半叶,技术进步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进入21世纪,信息和通讯技术革命远未结束、新材料革命可以说刚刚揭开序幕,而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与IT技术一样,将成为影响21世纪初期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技术力量。同时,不同层面上的制度创新持续发展。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成为推动繁荣的两大主要力量。技术进步可以直接提高劳动生产率、诱导制度创新、降低交易成本;而制度创新也能释放劳动者的潜能,解放生产力、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技术进步、加速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带动经济增长。由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是经济得以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从每小时产出的增长率来看,在1950—1996年的46年里,美国为1.55%,日本为4.48%,德国为3.87%,法国为3.7%,英国为2.6%, 从这些数字,我们可以发现,二战后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的劳动生产率都要大大高于美国,从而缩短了与美国经济的整体差距,日本和德国表现更为突出。 展望21世界初期的世界经济增长,如表4所示,2004—2007年间有望达到4.5%,而据Alain Lipietz估计,在2000—2015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将达到3.7%,都将高于世界经济潜在增长率。从表4中可以发现,首先是发达国家整体的经济增长将比1992年到2003年平均增长率要快。其次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作为一个整体,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也将超过1992年到2003年平均增长率;而转型国家将大幅增长,经济增长率将大大超过1992年到2003年平均增长率。我们估计,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将低于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增长率,但相对其他发达国家而言,增长较快;日本会摆脱20世纪90年代的衰退,经济重新进入一个较快的增长期;而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则可能和20世纪90年代持平或略有加快;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率将高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印度、俄罗斯的经济增长迅猛。 (一)美国 随着苏联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解体、20世纪90年代欧洲共同体在外交和防务政策方面非常难以达成一致和日本的长期衰退,美国作为世界政治、军事、经济超级大国的地位得到了加强。美国在信息和通信技术、生物技术方面占据着绝对优势,是新技术标准的制定者。而且美国低税收、富有弹性的劳动力市场、发达而完善的风险投资市场以及支持高新技术发展的良好政策使得它能够走在21世纪初期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前沿。 表4 世界经济2004—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及相关比较(百分比) 八年平均 八年平均 四年平均 四年平均 1984-1991 1992-1999 2000-2003 2004-2007 世界实际GDP 3.6 3.3 3.3 4.5 发达国家 3.5 2.8 2.2 3.3 发展中国家 4.8 5.7 5.2 5.8 转型国家 1.2 -3.7 5 5.1 G7国潜在增长率 2.8 2.5 2.5 2.5 注,表中数据来自根据IMF2002年9月报告,2002和2003年的失业率为估计数字 在21世纪初期,预计美国劳动生产率还会逐渐提高,支撑美国经济的增长。1970年以来,美国的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1970—1995年,生产率平均每年提高1.6%,1995-2001年上升为年均提高2.6%,从2001年7月到2002年6月生产率提高了4.8%(在2001年4季度和2002年1季度生产率的上升幅度分别高达5.1%和8.4%,)。据Dale W. Jorgenson 等人估计,从2001到2010年,劳动生产率平均增幅将达到2.36%,而实际GDP增长率平均每年将为3.3% 。根据美国政府的预测,在今后10年中,美国年平均劳动力增长1.1%,企业(business)生产率增长2.5%,GDP生产率增长2.0%(企业生产率指标覆盖范围较窄,不包含住户拥有的住宅和政府部门等,这些部门生产率增长较慢)。由此估计美国GDP年均增长率为3.1%,具体每年的预测如表5所示。 表5 美国预算局对2002—2011年美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测(百分比)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实际GDP 3.2 3.2 3.2 3.1 3.0 2.9 2.9 2.9 2.9 2.9 但是,在21世纪初期的主要问题是强势美元地位能否维持,这是影响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由于长期以来美国在国际收支方面存在庞大逆差,而且储蓄率偏低,这两个方面的不均衡以及重新出现财政赤字等,都是对21世纪初期美国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严重威胁。之所以这些问题在美国长期存在,又没有影响美国经济的增长,关键是国外资本大量流入。2001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4170亿美元,约占当年GDP的4.1%,预计2003年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将达到5500亿美元,超过GDP的5%。现在,外国在美国的净资产累计达到94,000亿美元,对应的美国在外国的净资产为72,000亿美元,净流入美国的资产大约是22,000亿美元。由于经常账户赤字过大,美国现在的利率水平不足以吸引投资者投资于美国债券,加上股票市场的低迷降低了国外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和欧元升值吸引资金流向欧洲等的影响,美元开始贬值。虽然美元持续贬值有助于实现经常账户平衡,但是同时也会造成资本净流入减少,造成美国实际利率的提高;另一方面,美元持续贬值还将引发国内通货膨胀,造成名义利率的升高。但是,核心问题是资本净流入的减少,因此,估计美国仍将维持强势美元地位,美元不会进一步贬值。 (二)日本 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1991年以来,日本的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速度逐步下滑,远远低于1990年以前的劳动生产率增长。1991—2001年日本的劳动生产率指数增长率如表6所示。这11年间的劳动生产率指数增长率平均为0.94%。尽管2002年劳动生产率指数增长率在回升,但总的看来,未来十年将远远低于1990年以前的水平。 表6 1991—2001年日本的劳动生产率指数增长率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增长率 0.7 -3 -1.2 4.4 3.2 4.5 2.4 -3.8 4.9 4.5 -6.3 注,表中数字来自日本银行2002统计 据Yoichi Nakamura等估计,日本实际GDP在2005—2015年,2015—2025年的年均增长率将分别为-0.1%和-0.2%,而据日本内阁估计,2000—2010年间日本实际GDP的平均年增长将近2%。估计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好转,日本在21世纪初期的经济增长率要远远好于20世纪90年代,可能将超过2%,在2%—3%之间。 日本经济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陷入衰退,而且其经济制度也有一些根本缺陷,经济结构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人口结构趋势也较为不利 ,但从长期来看,日本的发展还是有巨大潜力的。首先,在过去50年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将支撑其经济的增长;其次,日本消费电子、计算机外围设备、汽车工程技术等方面仍然有很大优势,尤其是微观生产方式——精益生产方式很有活力,而且其企业在国际化经营方面积累很多丰富的经验;第三,相对于美国和欧洲而言,日本具有很高的储蓄率,这也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最后,尽管日本的失业率在不断攀升,但相对于美国和欧洲而言,其绝对值还是比较低的。随着小泉内阁不惜牺牲2—3年的景气为代价,花大力气解决银行不良债权,“硬着陆式”的推行结构改革,估计在经过几年的痛苦之后、日本的经济会逐渐好转。 (三)欧元区 长期来看,欧元区在化工和制药业等方面存在显著优势,而欧元作为单一货币的使用,将大大促进起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作为需求巨大的共同市场,欧元区将逐渐减少对外需的依赖;可以说,欧元区的经济潜力非常大。但是,欧元区在社会保障、养老金制度改革等方面进展不大,而且其缺乏弹性的劳动力市场丝毫没有改善的迹象,失业率长期高居不下;同时,各国之间政策协调成本很大。和上述优势相比,这些劣势对21世纪初期的经济增长影响较大。估计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可能和20世纪90年代持平或略 四、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展望2003年,从以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经济面临的国际环境总体趋于改善,但也一些不确定因素。总的看来,世界经济的增速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影响 1、世界经济继续复苏,而且要比2002年相对较快一些,三大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形势有所改善,有利于中国出口的进一步增长。 2、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和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加强,有利于中国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海外投资,因为通货紧缩降低了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成本。 3、在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投资环境的逐步改善以及广阔的市场,有利于中国吸引外资,估计原先流入美国的外资将转投中国的数量会越来越多。 4、由于美元贬值,人民币汇率因钉住美元,亦跟随相对贬值,从而有利于出口。 (二)不利影响 1、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增速放缓,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而随着中国出口的增长,中国和美国、欧洲,尤其是和日本的贸易纠纷会增多,各国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指控和调查会增加。而中国经济相对高速增长和经济实力的逐渐增强,会引起主要经济体对中国的担忧,强调“中国威胁论”的调子会日趋增高,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呼声会提高。这些因素对中国的出口增长都将造成较大的压力。 2、随着中国金融和资本项目的逐渐开放,由于存在大量的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等,金融系统较为脆弱,大量的资本流入也会带来一定的挑战。鼓励直接投资和加强监管是应对挑战的有利措施。 3、由于中国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美元汇率的贬值也给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带来巨大的风险,同时还会影响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由于中国长期存在着净出口,随着美元的贬值和世界经济增速的放缓,估计以日本为首的其他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会越来越高。预计国际汇率调整仍将持续,中国应适当调整外汇储备的结构,并逐渐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范围。 4、美国可能对伊动武等不仅将引起世界石油价格的上涨,而且还可能影响到中国石油的供应安全。从1993年起中国就已经成为净石油进口国,去年进口量达6500万吨,将近需求量的30%。据预测,中国的主要油田都已接近生产结束期,而中国石油的需求在猛涨,到2020年需要进口5亿吨原油,占消费量的70%。可以看出,油价的波动和石油供应安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必须加快改革国内石油价格形成机制、推进战略石油储备计划,减轻国际石油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中国社科院美国所 罗振兴 2003年1月15日) 参考文献 A cut in time?( The Economist, Dec 5th 2002), http://www.economist.com/agenda/displayStory.cfm?Story_id=1477338 Andrea Boltho and Gianni Toniolo, “The Assessment: The Twentieth Century Achievements, failures, Lessons,”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Vol 15, No,4 (1999),pp.1-17. A year of surprises(The Economist, Dec 19th 2002) http://www.economist.com/opinion/displayStory.cfm?story_id=1503590 C.H. Feinstein, “Structural Change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Vol 15, No,4 (1999),pp.35-55. Commodity prices(The Economist ,Jan 2nd 2003), http://www.economist.com/markets/displayStory.cfm?story_id=1519853 Dale W. Jorgenson, Mun S. Ho, and Kevin J. Stiroh, Projecting Productivity Growth: Lessons from the U.S. Growth Resurgence ,http://www.frbatlanta.org/filelegacydocs/stiroh_jorgenson_q302.pdf DeAnne Julius, “Policy drivers for A Long Boom,” The Future of the Global Economy:Towards a Long Boom?,eds., Wolfgang Michalski et al (OECD,1999) ,pp.167-194. ECA, Monthly Bulletin December 2002, http://www.ecb.int/pub/pdf/mb200212en.pdf Eric Chaney , “Europe Economics: A Step Up Doesn't Make a Recovery ,” http://www.morganstanley.com/about/gsb/index.html Euro area: Rate slash clears the air, http://www.dresdner-bank.com/meta/kontakt/01_economic_research/03_g7_staaten/08_euro.pdf GDP growth forecasts, 2003(The Economist ,Jan 2nd 2003), http://www.economist.com/markets/displayStory.cf Germany's not working(The Economist ,Jan 6th 2003) http://www.economist.com/agenda/displayStory.cfm?story_id=1521165 “Global Inventory Cycle Shows Deterioration,”http://askmerrill.ml.com/corp/article/1,,18317,00.html Horst Köhler and Kommersant “Restoring Confidence to the Global Economy, ” Horst Siebert and Henning Klodt, “Towards Global Competition:Catalysts and constraints ,” The Future of the Global Economy:Towards a Long Boom?,eds., Wolfgang Michalski et al (OECD,1999) ,pp.115-138. http://www.imf.org/external/np/vc/2002/110602.htm 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2002/9):Trade and Finance , 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02/02/index.htm 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2002/4):Recessions and Recoveries 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02/01/index.htm ISM,“Economic Growth to Gain Strength in 2003”, http://www.ism.ws/ISMReport/SemiannualROB122002.cfm Jeffrey D. Sachs, “Twentieth-century Political Economy: A Brief History of Global Capitalism,”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Vol 15, No,4 (1999),pp.90-101. Jeffrey Frankel, Peter Orszag, ed. ,“American Economic Policy in the 1990s”(Cambridge, MIT Press, 2002). Kenneth Rogoff, “Managing The World Economy, ” http://www.imf.org/external/np/vc/2002/080302a.htm Nicholas Crafts, “Economic Growth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Vol 15, No,4 (1999),pp.18-34. OECD,OECD Economic Outlook No. 72, December 2002, http://www.oecd.org/EN/document/0,,EN-document-0-nodirectorate-no-2-21578-0,00.html OMB, The Budget and Economic Outlook,” http://www.cbo.gov/showdoc.cfm?index=3735&sequence=0 Peter Schwartz,Eamonn Kelly and Nicole Boyer,“The Emerging Global Knowledge Economy,” The Future of the Global Economy:Towards a Long Boom?,eds., Wolfgang Michalski et al (OECD,1999) ,pp.77-113. Peter Temin(1999), “Globalization,”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Vol 15, No,4 (1999),pp.76-89.. Richard Berner , “U.S. Economics: Cyclical Forces Overtaking Headwinds,” http://www.morganstanley.com/about/gsb/index.html Richard G. Lipsey, “Sources of Continued Long-run Economic Dynamism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Future of the Global Economy:Towards a Long Boom?,eds., Wolfgang Michalski et al (OECD,1999) ,pp.33-76. Stephen Roach ,“Global Economics: Beyond the Dip?”, http://www.morganstanley.com/about/gsb/index.html Stephen Roach, “Global: The Lessons of 2001,” http://www.morganstanley.com/GEFdata/digests/20020102-wed.html Stephen Roach, “Global: The Lessons of 2002,” http://www.morganstanley.com/GEFdata/digests/20030106-mon.html We will never surrender(The Economist, Dec 5th 2002) http://www.economist.com/World/na/displayStory.cfm?story_id=1479836 William Poole, “Growth Prospects for the U.S. Economy,” http://www.stls.frb.org/news/speeches/2002/12_20_02.html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3, http://econ.worldbank.org/wdr/wdr2003/text-17926/。 Wolfgang Michalski et al, “Anatomy of A Long Boom,” “The Emerging Global Knowledge Economy,” The Future of the Global Economy:Towards a Long Boom?,eds., Wolfgang Michalski et al (OECD,1999) ,pp.7-32. Yoichi Nakamura, “Japan's Balance Sheet in 2025 -Long-term Economic Projection, ” http://www.jcer.or.jp/eng/eco/97long.html 中国驻欧共体使团经济组,《2002年欧元区经济发展前景》,载《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李连仲、徐佳宾,《日元贬值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载《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 申海波,《日本的经济衰退现状与结构性改革前景》,载《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第1期。 余永定,《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评析》,载《世界经济》,2002年第3期。 宋玉华,《美国经济走出衰退及复苏前景分析》,载《世界经济》,2002年第3期。 周见,《日本经济的回顾与展望》,载《世界经济》,2002年第3期。 杨伟国,《欧元区的货币经济发展》,载《世界经济》,2002年第3期。 刘明,《国际石油市场的回顾与展望》,载《世界经济》,2002年第3期。 马建堂、杨正位,《日本经济:全面衰退、积重难返、教训深刻》,载《世界经济》,2002年第1期。 毕吉耀,《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载《宏观经济信息研究》,2002年10期。 《2001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载《世界经济季度报告》,2002年第1期。 中国驻美使馆处,《今明两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测分析综述》,载《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第11期。 中国驻欧共体使团经济组,《对美国经济前景的不同看法》,载《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第9期。 吴涧生,《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载《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第8期。 陈宝森,《2002年美国经济的现状和述评》,国际问题研究所、基金会2002年国际形势研讨会发言稿,2002年11月27日。 (美)多恩布什、费希尔著《宏观经济学》(冯晴等译,李庆云、刘文忻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