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高处不胜寒》之第四章
作者:王缉思 朱文莉 来源: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时间:1999-12-28
第四章 社会文化的分化与整合     进入90年代,美国社会经受着来自三个方面的压力。一是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经济活 动的全球化对于掌握信息技术的人是福音,对尚不熟悉新技术的人来说却意味着动荡和风 险。经济中心由制造业向信息服务业转移、组织管理方式的改进、竞争在全球范围内展 开,所有这些变化中既有赢家也有输家,在起步阶段后者的人数恐怕还要超过前者,形成 著名的忧虑阶层。美国率先进行面向新时代的经济调整,充分享受到经济全球化的益处, 同时也深刻体验到全球化带来的社会震荡。   第二方面的压力来自于人口学上的变化。从80年代开始,美国意外地迎来了移民高 潮。1980--90年美国接纳的移民人数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十年。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 美国1991--2000年的新移民将超过1100万,其中300万为非法移民。更不同寻常的是, 新移民中80%以上来自拉丁美洲或亚洲。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到21世纪中叶,黑人 将不再是最大的少数种族,白人的多数种族地位也将岌岌可危,美国的社会文化会发生意 义深远的变化。   第三方面的压力则与冷战的结束直接相关。在美国的保守派看来,强大敌人自行瓦 解,意味着40余年的准战争状态结束,意味着在准战争时期采取的非常措施----政府干预 社会经济活动----终于完成使命。他们认为由罗斯福总统开始推行的政府干预政策本来是针 对大萧条的非常措施,由于二战的爆发被固定化了;世界大战结束后,本应恢复正常,而 冷战的展开使政府得以保持这些非常的权力,某些总统(如约翰逊)还伺机扩大职权。现 在他们要求回到正常状态,要求对联邦政府的各项经济社会计划进行大胆的评估和修正。 首当其冲的是60年代民权运动时期产生的社会政策。自由派的看法则恰恰相反。他们认 为冷战的持续、国防开支的压力,一直限制了政府改革社会经济的力度。冷战结束为真正 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了机会,政府应当更积极地发挥作用。自由派和保守派都呼吁利用冷战 结束的时机实行变革,但他们所指的变革方向却是南辕北辙。   这些压力没有使美国社会出现30年代或60年代那样的动荡局面,但它们引起的分歧 和冲突随处可见,它们在不可抗拒地改变着美国社会的风貌。       第一节 移民问题与种族关系      与其他世界大国相比,美国最大的特色在于它是移民国家。移民构成了美国活力的源 泉,使它可以从全球吸纳人力资本,形成多元化的社会。但另一方面,移民的到来也不可 避免地对既成秩序造成冲击,改变经济文化发展的轨迹,对种族集团之间的关系产生影 响。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移民带来的收益,同时控制可能发生的风险,是美国传统的社会 课题。    50、60年代的民权运动以后,美国人一度认为自己已经成功解决了种族问题。美国政 府感到拥有某种道德优势,有资格在世界范围内推行人权政策,对它国的社会发展颐指气 使。而在国内政策讨论中,主流政治家们对种族问题避而不谈,不愿触及已经达成的一致 意见,唯恐被指责为种族主义者。但冷战结束后的几年里,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1996年大选中,移民浪潮的压力和种族关系的紧张再次变成热门话题。      新美国人(Newcomers) 以前,"新美国人"用来指在20世纪初的移民高潮中到 达的新移民。他们的到来引起了限制移民的喧嚣,促使美国国会在1924年通过移民国籍 法。近70年后,这个词被重新启用,代指在1965年修订移民法之后来到美国的新移民。 现在不少人认定1965年的修改立法是个错误,它直接导致了新一轮的移民浪潮。在此之 前,美国政府严格执行1924年移民法,每年接受移民人数不超过15万;而且以1920年的 美国人口为基准,规定各国的移民限额。此举成功制止了世纪初的移民高潮,而且保证欧 洲移民的多数地位。民权运动高涨的1965年,约翰逊政府废止了这些明显带有种族歧视 色彩的移民限额分配办法,主张以鼓励家庭团聚、鼓励拥有技能者移民为原则的政策,同 时放宽对移民总数的控制。新政策实施的后果是美国在世纪末不得不再次面对移民问题的 压力。   首先是移民规模的失控。移民法修改后,70年代的移民数量比60年代增加了35%。 80年代合法移民人数达到733?8万,估计同时进入美国的非法移民超过300万,移民总数 打破了1910年代创下的900 万人的纪录, 标志着20世纪末的移民浪潮已经超过世纪初 。世纪初移民潮中,只有高峰的1924年移民人数超过80万。而美国国家科学院科学技 术研究中心1997年发表的报告显示:90年代的每一年合法移民都将近80万,此外每年还 有20-30万的非法移民涌入美国。到20世纪结束时,美国人口中海外出生的新移民的比例 将超过10%。   其次,新移民的构成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在移民法修改之前,来自欧洲的移民占移民 总数的33?8%,到80年代欧洲移民的比例已经下降到10?4%。同期,亚裔移民的比例则从 12?9%上升到37?3%。拉美裔移民的比重一直稳定在50%左右。 60年代,向美国移民最 多的国家是加拿大、墨西哥、英国和意大利。80年代排在前几位的国家和地区则变为墨西 哥、西印度群岛、韩国和越南。亚裔和拉美裔移民无疑是移民法修改的主要获益者。   最后,伴随新移民潮而来的还有严重的非法移民问题。为减少来自拉美国家,特别是 来自墨西哥的移民,1976年美国国会对65年的移民法做了补充,将西半球国家的移民数 量限定在每年每个国家两万人以下。此举非但未能控制住拉美移民的数量,反而导致大量 来自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和墨西哥的移民非法入境。在美墨边境出现了若干移民"管 道",尽管美国警方一再加强巡查也难以堵塞。保守地估计,到90年代中期无合法证件 而居留美国的外国人总计有350万到400万人。而一些力主限制移民的组织声称,仅在美 国的墨籍非法移民总数就接近800万。美国官方承认,墨裔工人每年汇往家乡的款项约为 40亿美元。   不管是合法入境还是非法偷渡,来自亚洲和拉美的大批新美国人在社会上占有了一席 之地,使美国的面貌发生了变化。在1990年度的全美人口普查中,每4个美国人中就有1 个自我认定为"非白人"。美国的新闻媒体称之为"美国的棕色化"。其实无须人口普查 来告知他们这个事实,普通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感到这种变化。在加利福尼亚州 的公立学校,白人学生早就成了少数。拉美裔学生占了31%,非裔占9%,亚裔与其他少 数种族后裔占11%。纽约州的变化还没有这样明显,但少数种族的中小学生已经达到 40%。据《时代》杂志记载,目前在圣何塞,姓阮的越南裔居民比姓琼斯的人还多。琼斯 本是白人中最常见的姓氏之一,他们在电话簿上只占了8行,而阮姓占了14行。至于佛 罗里达州的迈阿密,早已被称为拉丁美洲的首都,拉美移民及其后裔特别是来自古巴的移 民掌握着城市的经济和社会脉搏。这种棕色化的趋势还在向内陆省份蔓延。一个典型的例 子是,在底特律,20万中东人的后裔组成了自己的社区,附近有近1500家杂货店和便利 店为他们服务。美国学者感叹地说:"从前美国是欧洲民族的缩影,今天的美国则是世界 的缩影。"   如此发展下去,按照人口学的规律,美国真正在人口构成上实现全球化的一天已经为 期不远。估计到20世纪末,亚裔将增加22%,拉美裔人口增长21%,而白人人口增长大 概勉强能超过2%。 到2010年,每5个美国人中约有1个是拉美血统,1个是非洲或亚 洲血统,其余3个是欧裔。再过40年,每5个美国人中,拉美、非洲或亚洲、欧洲血统的 人则分别占2人、1人、2人。也就是说,到下个世纪中叶,美国的白人可能成为少数民 族。   尽管这似乎是一个令美国白种人心惊的前景,但许多谈论移民问题的政客都强调:障 碍并不在于肤色,新移民拒绝被同化的态度才是问题所在。这些来自亚洲或拉丁美洲新移 民,带有同西方文明根本不同的文化背景,带有完全不同的历史感和独特的价值取向。一 方面,他们学习英语,学习美国既有的文化风俗;但另一方面,新移民们强调自己的民族 特性,希望保持自己原有的民族文化色彩。他们认为自己的文化传统蕴含着目前美国社会 所缺乏的家庭伦理、社团互助精神、遵纪守法观念等弥足珍贵的东西,这是他们不愿抛弃 的。拉美裔移民尤其坚持使用他们的母语。在拉美裔移民较多的一些南部城市里,双语运 动取得明显进展。在学校、政府机构和其他一些公众场合,西班牙语和英语一样成为通用 语言。一些白人政客甚至也学习使用西班牙语,以谋求选民的支持。双语运动的鼓动者希 望最终能够做到,一个英语不熟练的拉美移民能够获得同样多的经济发展机会。   对语言的珍视体现了保持民族价值观念的强烈愿望,也暗示着新移民不再理所当然地 认同美国的主流文化,他们特别对推崇白种人祖先建国开拓精神的历史传统表示异议。克 林顿政府首任卫生部长唐娜*莎拉拉在做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时曾说过:"我的祖父母来自 黎巴嫩,我个人不会跟那些初期移民美国的英格兰清教徒认同。"过去,当一名移民漂洋 过海抵达新大陆时,不管是否情愿,他与故国的联系事实上已经中断。特别是那些经济状 况较差的移民,故乡只能是个遥远的回忆,只有身边的社会才是现实的,他们也只有尽全 力去适应它。而在迅速到来的信息时代里,通讯和交通变得极其方便和廉价。移民们普遍 与家乡的亲人保持着经常的联络,感受着文化传统的影响。   而经济的全球化也促使美国扩展自己的经济联系。现在的美国经济早已不是单纯从与 欧洲的往来中寻求动力,甚至也不只是借助欧亚两股力量,而是要抓住世界各地的繁荣机 会,维持自己的发展。那些来自各地的种族集团自然成了双边经贸往来的中介。卷入这些 活动的少数民族成员感到,要取得经济成功不是只有融入美国主流经济一条路好走。从某 种意义上讲,故国经济的繁荣昌盛也同样重要。这样一来,他们对美国社会的依赖感也会 打些折扣。各个少数种族集团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寻找自己的根,书写自己的历史。一批亚 裔作家纷纷著书立说,披露亚裔最先几代移民在美国的奋斗史,他们所经历的价值观念冲 突和他们为美国发展做出的巨大牺牲,构成了兴盛一时的"移民文学热"。1990年,著名 的移民登记检查所----纽约埃利斯岛作为博物馆重新开放。负责修缮的组织为筹集资金,在 该岛东边和西边的防波堤顶上设立了美国移民荣誉墙。任何移民家庭,无论当年是否从该 岛入境,只要捐款100美元以上,就可以把自己的姓氏刻在荣誉墙上。结果来自94个国 家的20万移民后裔刻上了自己家族的姓氏,刻名的铜板长达305米。 对于这些人而言, 他们认同的美国历史不是从五月花号而是从埃利斯岛开始的。   有人形容今日的美国已经从熔炉变成了色拉盘。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们可以混杂 在一起,比邻而居。但他们的文化意识、价值观念却依然呈现着明显的差异。过去那种能 够把这些差异抹平,迫使大家接受同一种文化标准的同化力量已经大大削弱了。20世纪初 的移民潮中,来自南欧和东欧的移民人数逐渐超过了西欧移民。但他们毕竟与老居民拥有 相同的肤色,同在基督教文明的大旗下,历史传统和价值观念相互交织,为沟通和融合提 供了可靠的基础。结果,如美国人津津乐道的,人们没有分成波裔、意裔、俄裔、希裔等 小集团,大家仍认同于英国清教移民确立的文化传统。现在则很少有人确信世纪末的新移 民会按相同的模式溶入美国社会。更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在新移民适应美国社会的同时, 原有的各个社会集团也要为接纳他们做出调整和改变。      黑人运动新动向 新移民的到来对于黑人在美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产生了微妙的影 响。在这次移民潮之前,黑人是美国最大的少数种族,黑人问题是民权运动无可争议的核 心问题。争取种族平等的斗争几乎成了反对歧视黑人的同义语,黑人领袖在运动中占据当 然的主导地位。而目前,如果将数百万非法移民计算入内,来自拉丁美洲的移民人数已经 接近黑人。到21世纪初,拉美裔移民几乎将肯定取代黑人成为美国最大的少数种族集 团。亚裔移民虽然人数不及黑人,但平均受教育程度高,收入水平和社会影响力上升很 快。以新移民为主的亚裔和拉美裔集团对社会经济政策有自己的要求,他们力量的增长改 变着种族问题的议程。   使情况更趋向复杂的是,目前黑人内部的分化现象日益突出。不同阶层的黑人社会经 济状况差别明显,对于新移民的态度也相去甚远。60年代民权运动的成功帮助相当一部分 黑人进入主流社会。一小批黑人精英在政界、文化界、新闻界和娱乐业中出人头地,拥有 可观的权力和影响力。近半数的黑人家庭加入中产阶级行列,获得了可靠的经济基础和受 人尊敬的社会地位。他们是种族平等运动的受益者。但在此期间,下层黑人的生活状态却 毫无改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部分黑人甚至陷入绝对贫困化的困境。32%的黑人不能完成 高中学业,三分之一的黑人青年(20-29岁)有犯罪记录,近半数的黑人儿童生活在单亲 家庭中。这些教育程度低、缺乏社会和家庭纽带的黑人陷入了贫困的怪圈。他们的存在使 黑人的失业率比美国的平均失业率总要高出一倍以上。黑人中产阶级和贫困阶层对如何继 续争取平等权利本已意见不一,又要面临和新移民相处的挑战。他们究竟对种族问题持何 态度对美国能否形成稳定的种族关系有重要影响。   现在看来,相当一部分黑人对于种族关系的变化有失落感,其中更有些人因而产生强 烈的反社会情绪。他们认为白人欺骗了他们,富裕的黑人抛弃了他们,新移民直接损害了 黑人的权益。他们指责拉美裔移民,特别是其中的非法入境者愿意在低于法定最低工资的 条件下工作,抢走了贫穷黑人的工作机会。在他们看来,黑人经过近百年的艰苦斗争才获 得若干平等权益,而新来者坐享其成。在黑人争取政府增加反歧视政策的时候,若干亚洲 国家的移民乐于按现有规则靠拢主流社会,做黄种的汤姆大叔,破坏黑人的努力。1995年 10月,在有40万黑人男子参加的集会上,黑人"伊斯兰国"的领导人路易斯*法拉汗发 表长时间的演讲,指责主流社会蓄意压制黑人,指责犹太人、韩国人、越南人和阿拉伯人 是"黑人社区的吸血鬼"。   近年来,心怀不满的黑人与其他少数种族之间多次出现争执。在1992年洛杉矶发生的 种族骚乱中,黑人冲击的大部分是朝裔、华裔和越裔等亚洲移民开设的店铺。全世界的人 都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了那个来自韩国的移民守在他的金店门外,向围拢过来的黑人开枪射 击。阿尔温*托夫勒概括说:"在迈阿密的古巴和海地移民间,在美国其他地方的非裔和 拉美裔之间进行着公开战争。在洛杉矶,有美籍墨西哥人争夺由美籍古巴人占有的工作而 发生的冲突。在靠近纽约市的长岛,在富裕的大内克,美国出生的犹太人和不愿放弃传统 生活方式的伊朗犹太移民间的紧张状态正在恶化。非裔研讨小组出售反犹太人的唱片。朝 鲜店主与非洲裔美国人在内城贫民区内发生冲突。"   对他人的不信任还使很多黑人相信,存在着针对黑人的种种阴谋活动。1994年夏发生 的辛普森案件使这种议论达到了顶点。不少黑人在案发后立即怀疑它可能是又一起迫害黑 人偶像的阴谋。他们认为白人无法再以既定的制度压制黑人,就以杀一儆百的方法威胁黑 人,使他们不敢向白人的统治地位挑战。此前类似的厄运已经屡次降临在黑人中的佼佼者 身上。黑人拳王泰森被指控犯有强奸罪入狱,黑人歌王迈克尔*杰克逊因被指控对儿童进 行性骚扰声誉一落千丈,现在又轮到作为影视和体育双料黑人明星的辛普森。这些人坚持 整个事件是个陷害辛普森的圈套,辛氏受到的不是刑事审判,而是"种族迫害"。调查此 案的警察、传令拘捕辛氏的检察官、甚至负责审案的日裔法官都被说成是迫害狂,是对黑 人有偏见的种族分子。成批的辛普森支持者聚集在法庭外以示声援。最后,一个黑人占绝 对多数的陪审团宣布辛普森无罪。美国舆论界声称这是种族情绪战胜了司法和正义。   当然,多数黑人并不赞同向社会泄愤的偏激行为。他们为黑人运动失去方向感而焦 虑,期待着黑人能够面对挑战且有所作为。在这种情况下,一度被视为极端主张的黑人分 离主义重新赢得不少支持者,颇为引人注目。"隔离,但是平等"在50年代之前是白人 种族主义者的口号,而今它成为黑人分离运动的座右铭。支持这一运动的黑人认为,种族 融合的努力已经失败,因为其目标根本就是不现实的。即便是那些成功地进入主流社会的 黑人,在收入和地位提高的同时难以消除同白人主流文化的隔阂,成了心灵空虚的失落 者。黑人只有自成一统、独立自助,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政府应当放弃强制实现种族融 合的政策,应当停止用校车接送学生以保证公立学校的种族多元化,而把耗费在类似项目 上的巨额资金拿来支持内城的黑人学校、黑人住房;应当停止提高黑人学生语言能力的计 划,而同意将"黑人英语"列为第二语言。   宣扬分离主义的黑人领袖中确有象法拉汗一类的极端主义者,但更多的人并不敌视攻 击其他种族。确切地说,他们对其他种族集团抱着漠然的态度,而一心关注黑人自己。他 们主张的自尊和自助精神在自暴自弃的贫穷黑人中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很多参加过1995 年"百万男子大游行"的黑人在返回家乡后面貌一新,表现出对家庭和社区的责任感。可 是在黑人社区之外,对黑人分离主义的异议不绝于耳。亚裔和拉美裔人士批评说,黑人分 离不仅是同白人拉开距离,而且也意味着与新移民保持距离。黑人领袖似乎一心打算在争 取种族平等的运动中孤军作战。美国的主流舆论则警告:分离主义不可避免地加剧种族之 间的紧张气氛,美国社会有分裂成敌对的民族和经济部落的危险。      多数种族与过激反应 目前白人仍然占美国人口的75%,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 居核心地位。对新移民大量入境和种族关系的再度紧张,他们的心情相当复杂。民权运动 中诞生的稳定种族的良方似乎不再有效。部分新移民拒绝同化的倾向、黑人分离主义的抬 头,使白人中的自由派产生幻灭感,保守势力则重新活跃和趋向强硬。一度沉寂的极端言 论又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主流舆论当中。   1994年秋,由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德*赫恩斯坦和保守派人物查尔斯*默里合写的《正 态曲线》一书在全国引起了轰动。该书的论点相当简单:不同种族之间存在明显的智商差 异,而这种差异是由遗传决定的,无法克服。以美国的情况而言,亚裔的智商最高,白人 紧随其后,黑人的平均智力水平则相对低下。智商的差异决定了各个种族集团在美国社会 中的地位,试图通过政府政策实现平等注定毫无结果。因此应当立即停止对少数种族的照 顾。如黑人领袖杰西*杰克逊所言,这本书重复了遗传决定种族优劣的陈词滥调。类似的 观点早已被科学和社会的进步所否定。不料今日竟可以重登大雅之堂。   第二年,《异国:有关美国移民灾难的常识》成了畅销书。作者彼得*布莱姆洛 (Peter Brimlow) 宣称美国正在被巨大的移民浪潮所吞噬,"今日的外来移民对美国的威 胁超过了南北战争、大萧条和冷战,是美国遇到的最大挑战,是美国的一场灾难。"他认 为如果美国人想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保持团结一致的国民精神,就必须立即修改移民政 策,回到20年代确定的严格控制移民的战略上。布莱姆洛为自己的主张列举如下理由: 第一,这批新美国人素质低于以往的移民。他们教育程度低,缺乏技能,容易触犯法律。 据他统计,联邦监狱中四分之一的囚犯是移民。他认为移民大量涌入已对公共设施、医疗 体系、环境、执法构成沉重压力,对美国的经济发展有害无益。第二,美国现行的福利政 策扭曲了优胜劣汰的规律,帮助低素质移民定居成功。布莱姆洛称,世纪初到来的大量移 民中有三分之一最后无法在美国立足,被迫返回故国。而目前的新移民即便找不到工作, 也可以依靠美国纳税人支撑的福利体系,继续在美国生活,结果移民成功率极高。第三, 新移民直接损害了黑人的利益。布莱姆洛引用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的观 点,认为由于1924--1965年控制移民数量,黑人生活水平才得以实现质的提高。1965年起 新移民到来,夺走了低技能工作机会,导致下层黑人陷入绝对贫困状态。布莱姆洛表示美 国主流社会人士因为担心被指责为种族主义者而一直在回避问题,自己不过是公开了大家 心知肚明的常识。   上述言论的出现似乎是发出了安全信号,持有类似观点的人很快纷纷跟进,主流社会 在讨论种族和移民问题中的种种禁忌相继被打破,民权运动的成果遭到了公开的置疑。要 求停止在招生和就业中照顾少数种族,不再允许非法移民享受福利待遇,要求强制推行同 化措施等等呼声不绝于耳。   舆论的变化鼓励了极端行为的出现。近年来,美国总体犯罪率有明显下降,但针对少 数种族的暴力犯罪却在不断增加。据亚裔美国人法律联合会报告,1995年在全国范围内发 生的反对亚裔移民案件达到458起,其中发生在加州南部的暴力事件比1994年上升了 80%,新案件中有四分之一明确出于反移民的原因。1994--1996年上半年,连续发生了70 余起针对黑人教堂的纵火案,其中大部分发生在南部各州。美国联邦调查局认为这些案件 并不是精心策划的有组织行动,但可以说它们都是弥漫全国的种族敌视情绪的产物。失去 教堂的黑人牧师指出:"当有人在广播和电视上传播仇恨的信息时,那些在社会阶梯底部 的人就会认为这是鼓励他们去作恶。"   此外,有组织的白人种族主义活动也趋向活跃。后起的"雅利安人抵抗运动"和"秩 序"等组织影响力已经超过了古老的三K党。其参加者自称爱国的白人基督教徒,主张捍 卫传统的美国生活方式,要求打击黑人、犹太人、拉美裔移民等各个少数种族,要求联邦 政府改变移民和种族政策。      总的看来,冷战后美国的种族问题不仅重新活跃,而且较以前更为错综复杂,一度趋 向平衡的种族关系重新陷入紧张状态。第9次经济衰退造成的资源短缺、经济机会减少确 实是激化种族矛盾的重要因素,但造成种族摩擦的根本力量,是信息时代的到来,是全球 化时代的出现。信息时代的特征是把权力交给人民,把归属感下放给小团体。社会结构的 细分化与灵活生产制度等新经济时代的要求是相一致的。这种现象在主要的发达国家中都 有所显露。像法国的北非移民、德国的土耳其移民都表现出新鲜的团体意识。甚至在极端 强调同质性的日本列岛上,也出现了数十万争取平等权力的朝裔日本人。由于美国在发展 信息经济中的领先地位,民族的细分化在美国表现得也就最为突出。一名华裔女作家直言 不讳地指出:"旧的神话已经过时了。现在我们是一个部落所组成的国家,它建立在难以 相互沟通的差别之上。"美国的许多精英人物都感到这是冷战后美国最大的隐忧。如罗 斯*佩罗所说,在全球竞争中,美国是以一支分裂的队伍同其他团结的集体对抗。如果美 国在国内是软弱而分裂的,它就无法在世界上充当领导,也不能被人视为可靠的伙伴。       第二节 经济成就的社会后果      下层阶级 《幸福》杂志曾经感叹,美国在其境内有着它自己的第三世界国家:一个 越来越遭受剥夺、被隔离和靠自己来维持的下层阶级。 美国式的下层社会在福利化程度 更高的西欧和日本是看不到的。9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进入良性状态后,有部分美国人议论 说下层阶级现象是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竞争中的优势所在,给西方各国间有关经济社会发 展模式的争论提出了新的话题。   的确,在发达国家当中美国的贫富悬殊程度最大。可以说是美国独特的社会文化传统 造成了下层社会这个独特的存在。美国人相信人人都能成功的美国梦,认同自立和创业精 神,怀疑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干涉。所以美国没有象欧洲那样强大的左派势力,没有建立起 包罗万有的福利体系。美国的新移民源源不断,总有一批人聚集在社会阶梯的最低档。社 会安全网只是维持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对拉平收入差距贡献不多。因此在纽约、洛杉 矶、芝加哥一类大都市,可以明显地看到下层阶级的存在。陈旧的房屋、破败的公共设 施,到处是年轻的单身母亲和辍学或失业的游荡者,到处是毒品、枪支、暴力的痕迹,到 处蔓延着怨恨和沮丧的情绪。据第9次经济衰退期间的统计,美国14.7%的人口生活在贫 困线以下,人数接近3600万。 他们当中约有1/3的人生活在大城市, 生活在大城市的黑 人贫困者更高达60%。   当1960年卡林顿发表他研究贫困问题的名著《另一个美国》时,美国的贫困率约为 22%。自那以后,美国政府设立了名目繁多的社会福利项目来解决贫困问题。"扶贫"工 作开展30年之后,美国的主流社会发现遇到了难以消除的"贫困的内核",福利救济在 那里似乎起着适得其反的效果。一位美国作家如此描述道:"这里好像是另一个国家,它 以福利和救济支票的形式从美国获得资助(几乎家家户户都得到这类福利和救济),并根 据当地的习惯花掉和流通这些货币。某非法酒馆在1980年收进4.5万美元的食品券,都是 顾客用来支付酒钱的。" 美国已经出现了两代人都依靠政府救济过活的家庭。有些孩子就 是依靠福利金长大成人。他们无缘接受充分的教育,因而难以在社会等级阶梯上攀升。他 们的后代也很可能落在这个怪圈中难以自拔。   而且近年来,下层社会与主流社会之间的差距还在不断扩大,还有更多的人在滑向下 层。1959年,最富裕的4%的美国人的收入相当于排名靠后的35%的美国人收入的总和。 到了1989年,4%的富翁已经和51%的平民的收入相抵。自由派批评共和党政府,特别是 80年代执政的里根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加剧了贫富两极分化的趋势。例如通过1986年的 税制改革,年收入在1万~4万美元间的中产阶级人士可以少付税6%~11%,而年收入20 万美元以上的富裕阶层获得的减税比例在26%~31%之间,收入超过百万美元的大富翁竟 可减免税收53%。 他们指责这是劫贫济富。   但1996年美国人口普查局发表的报告表明,在克林顿执政的头两年,美国最富有的 5%家庭在全国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增长速度比里根--布什年代还要快。事实上从1968年以 来,无论管理白宫的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人,无论美国经济是处于繁荣还是衰退状态,贫 富差距一直在扩大。这期间最富有的20%家庭的平均收入以不变美元计算增长44%,而最 贫困的20%家庭的收入只增加了7%。两者的收入差距增加了47%。就贫困线以下的低收 入阶层来说,情况更加悲惨。80年代以来,他们的实际工资以年率1?3%的速度持续减 少。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1995年高中文化程度以下的男子可支配收入比1970年减少 了6000美元。   贫富分化似乎已经超越政党政治的影响,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固定模式。在那些沾沾 自喜的美国人看来,这种模式也是经济调整成功的关键所在。正是因为有下层阶级加剧劳 动力市场竞争,美国企业才能顺利裁员,失业者才愿意接受非全日制工作和低收入的服务 性工作,美国才能先于其他国家完成经济调整。虽然劳动生产率增长依然不理想,但工会 没有强烈争取加薪,因而企业利润可观,经济一片繁荣。他们认为,西欧国家应当下决心 压制工会势力,结束福利国家,接受美国模式。      贫困与美国病 上述议论引起欧洲人的反感,也不能使其他的美国人信服。保持下 层阶级对经济调整是否起了正面作用姑且不论,它的长期存在对美国社会的破坏性影响是 有目共睹的。也可以说,下层阶级的绝对贫困化是美国许多社会痼疾的根源。   例如地下经济问题。由于在总体经济中得不到富裕和发展的机会,许多长期处于贫困 下层的人便从非法的经济活动中寻找生计。久而久之,下层美国拥有了颇具规模的地下经 济网络。美国社会学家埃丁称,她接触的"福利母亲"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有秘密经济收 入。在纽约就有数百个地下制衣厂,雇用近2?5万名非法移民或童工。他们每天工作12个 小时,每周工作7天,工资仅为法定最低工资的三分之一,不享受任何医疗保险或劳动保 险。地下工厂的产品通过秘密渠道进入市场销售网络,买卖的收入当然也不会交纳任何联 邦或州市的所得税。估计全纽约近四分之一的服装是地下工厂生产的。服务业在地下经济 网中所占的比例就更大。在这个网络中可以雇到管道工、 汽车修理工、洗衣妇等各种服务 人员,他们会以低于市场价格的收费提供服务。当然条件是不开具服务证明,客户也不要 申报这种支出。   事实上,在美国的主流社会中已经可以看到地下经济的影子。90年代初美国曾出现抵 制日货的风潮,不少美国人以购买美国制造的产品为荣。后来有人揭露说,很多贴着美国 制造标签的小商品,其实出自大都会里的一些"血汗工厂"。起初尽管厂主百般压低员工 的待遇,这些工厂的劳动成本依然无法与东亚国家竞争,产品价格也就没有吸引力。但在 保护主义盛行之时却意外地畅销起来。另有一件轰动一时的新闻是,克林顿在首次当选总 统时提名贝尔德女士为司法部长,不料后者被揭发雇用非法移民做保姆、逃避为她们支付 社会保险税,最终不得不回绝提名。其实像贝尔德这样从地下经济中寻求廉价产品或劳务 的现象即使在上层人士中为数也不少。在经济衰退时期,地下经济则格外活跃。 但美国政 府不会从这一脉经济繁荣中获得任何税收,同时又得面对这些非法经济活动引起的严重社 会问题。   再如愈演愈烈的毒品问题。毒品买卖是地下经济的核心。虽然不少失业者卷入地下经 济是为了养家糊口,但也有不少人是想要在朝夕之间获取暴利,通过非法经济实现他们的 美国梦。毒品买卖给他们提供了最理想的机会。美国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5%,却消费着 全世界50%的毒品。在厚利的诱惑下,有些美国人铤而走险地卷入毒品买卖。负责把毒品 从世界各地偷运进美国的国际毒帮,遍布在贫民区的街头小贩,与貌似合法企业、实际上 靠毒品收入支持的洗钱集团,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贩毒网。结果参与毒品消费的美国人不断 以惊人的速度增加,与毒品有关的暴力事件比比皆是。   前总统布什在刚刚入主白宫时曾发誓要做扫毒总统。他任命了权限更大的禁毒办公室 主任,统管反毒品领域的19个联邦机构,协调已有的40多个缉毒项目和计划。布什还与 拉美4国首脑达成了国际扫毒协议,连续歼灭了几个国际贩毒集团。但美国的毒品走私却 不消反长。关键在于布什将反毒锋芒指向毒品生产国,而忽视美国国内庞大的地下供应 网。在布什任内,联邦政府70%的缉毒开支用于减少毒品供应,只有30%用于控制国内需 求。尽管在拉美国家重创毒品组织、改造了部分毒品生产基地,但在美国国内庞大的消费 需求推动下,东南亚和中亚又冒出了新的大毒枭和毒品基地。美国国内的吸毒人数有增无 已。毒品成了困扰美国政府的头号社会难题,而美国的地下经济却因贩毒收入源源不断而 日益兴旺。据说,以毒品交易为支柱的地下经济以其经济规模而论已经可以排名美国第3 大经济部门。   又如严重的暴力犯罪问题。与贫富分化同步,美国的犯罪活动达到惊人的程度。1980 至1988年间暴力犯罪上升了23%,强奸案增加了14%,严重暴力攻击事件更增加了 46%。而且据估计,还有一半以上的暴力犯罪没有报案。按这种比率,每10个美国人中有 8个可能在一生中的某个时侯遭受暴力之害。 犯罪活动的上升破坏了美国社会的重要基 础--社区的团结和互助精神,也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形象。美国的杀人率是欧洲的5 倍,强奸率差不多是欧洲的9倍。首都华盛顿成了世界闻名的谋杀之都。在华盛顿5~6 年级的学生中,有31%的人看到过枪击,43%的人看到过抢劫,67%的人看到过毒品交 易,75%的人目睹过拘捕罪犯。当美国人宣扬世界的安全和秩序时,其国内的治安状态往 往使其言辞显得苍白无力。   许多美国社会学家都指出,美国社会的分裂、下层社会对前途的绝望和对既成体制的 怨恨是造成犯罪率上升的根本原因。很难指望在绝对贫困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尊重现 行制度,指望他相信法律和道德能带来社会正义和平等秩序。他会利用一切机会发泄对上 层社会或者主流经济的不满,就像1992年洛杉矶事件时期那样。而犯罪丛生反过来又加 剧了美国社会的分裂。当某个社区出现不安全的迹象时,中产阶级人士就纷纷搬离。当城 市中心区的犯罪率上升时,白领们就纷纷迁往郊区。结果这些被遗弃的地区居民经济水平 下降,税收减少,用于市政建设和维护治安的费用严重不足,使这些地区继续衰败下去。 白人认为少数种族居住区秩序混乱,少数种族犯罪率高于平均水平,所以避之犹恐不及。 而黑人等少数种族认为警察对自己有偏见,对黑人滥用暴力,在司法审判当中也经常置自 己于不利地位。双方相互猜疑和戒备的气氛难以消除。   美国的主流社会和下层社会之间的鸿沟就这样步步扩大。在世人面前呈现着两种美国 的形象:一个富足而稳定,另一个拮据而动荡;一个在以惊人的热情和速度聚敛财富,另 一个却在绝望中日益衰败和沉沦。问题是,主流阶层不可能无视下层社会的存在而独享优 裕的生活。下层社会虽然不能有效地加入主流经济活动,但却通过非法交易,通过毒品买 卖、街头犯罪甚至骚乱暴动不时冲击着主流社会的安定,造成了种种社会难题。      忧虑阶层 在经济调整的过程中,美国社会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为新经济付出代价 的不只是贫困的下层阶级,还包括一部分中产阶级。美国的中位家庭实际收入1994年比 1991年下降了1%。1996年与1995年相比,中产家庭实际收入的增长只相当于富裕家庭 收入增长幅度的43%。部分中产阶级人士由于缺乏适应新经济形势的技能,改行从事报酬 较低的服务性工作或者非全日制工作。到90年代中期,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人数已经占 就业者总数的18%。这部分就业者大多不享受医疗或失业保险,收入又相当不稳定,承受 风险的能力低,动辄依赖社会安全网的帮助。美国市长会议调查发表报告称要求紧急食品 援助者1997年比1996年增加16%,要求搬入无家可归者住所的人增加了3%。这其中不 乏近况不佳的中产阶级人士。他们没有分享到这一轮经济增长的成果,而且面临着滑入下 层社会的危险。他们和低收入者一起组成了罗伯特*赖克所谓"忧虑阶层"。   由于在经济调整中受挫,这个阶层的人有强烈的不稳定感、不安定感,对未来充满担 忧。他们不能理解在总体经济一片光明的时候,自己的经济状况为何岌岌可危?这种情况 下,种族主义、无政府主义观点就不失为一种解释。经济民族主义观点则更有市场。经济 活动全球化、信息技术的扩展、服务业取代制造业都遭到了忧虑阶层的怀疑和批评。他们 通过排斥外国资本和商品,排斥移民,直至排斥国内的少数种族集团,来找回自己的安全 感。"忧虑阶层"的存在为极端主张蔓延提供了基础,成为社会关系紧张的根源。   1996年3月,美国联邦调查局联合当地警方人员包围了蒙大拿州乔丹市附近的一家农 场。这里是一个名为"自由民"的反政府组织的据点,该组织宣布其周围地区为自治领 土,由他们自己设立的法庭根据他们自己制定的法律进行管理。他们扬言只接受圣经、美 国宪法和部分商法的约束,而拒绝接受联邦或州县政府的管辖。因为拒绝承认美国法律, "自由民"通过有组织地开具假支票制造了总额近1800万美元的欺诈案。在警方逮捕其 头目时,"自由民"同联邦权力机构之间发生了直接对抗。"自由民"利用早已屯积的大 量武器,凭借其据点周围构筑好的工事抵御联邦特工。联邦方面担心发生流血冲突,所以 采取了围而不攻的策略,耐心地呼吁"自由民"们和平缴械。双方的对峙持续了81天 后,"自由民"才向政府投降。   类似的事件1992年发生在爱达荷,1993年发生在得克萨斯州的韦科,而且韦科事件 还引起了次年的俄克拉荷马大爆炸悲剧,造成上百人死亡。就在蒙大拿事件平息后不久, 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又发生了令人震惊的爆炸事件。美国警方认为很可能是在美国南方很有 势力的民兵组织"爱国者"所为,而且不排除对联邦特工逮捕"自由民"领袖进行报复的 可能。此类事件一再发生引起人们对反政府极端组织的关注。到1996年,美国持反政府 立场的极端组织至少达到858个,其中准军事组织约380个,参加者估计达数十万人。准 军事组织有相当一部分是在1993年推动枪支管制的"布雷迪法案"通过后成立的,最初 的口号是反对联邦政府限制私人持枪。它们蔑视和挑战既成体制的做法吸引了不少对经济 处境感到绝望的忧虑阶层人士,其规模和影响迅速扩大,政治主张也变得相当庞杂。比较 一致的观点是主张白人至上,要求限制移民,停止照顾少数种族;反对美国参与国际合 作,认为建立全球经济秩序损害普通美国人的利益,诸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北美自 由贸易圈等都是他们攻击的对象;反对各级政府干预私人生活。   1996年10月29-31日,各地的"民兵"组织代表竟在堪萨斯城举行大会,公开宣布与 联邦政府为敌,并讨论了推翻政府的战略。民兵组织总共在35个州设立了100多个"法 庭",企图以民间治安制度取代美国现行司法体制。当然,极右翼军事组织推翻美国政府 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但它们的活动对美国人的安全感和相互包容的信念构成了冲击。极 端组织在忧虑阶层中引起的广泛共鸣,也令主流社会感到惊讶。它显示了存在于贫穷的下 层和富裕的上层之间的深刻裂痕。经济转型不能长时间地以某些阶层的牺牲为代价。经济 增长的成果如果不能得到公平的分配,新经济的成功就是不稳固的,甚至可能转化为一场 社会冲突。制止下层阶级和忧虑阶层离心离德的倾向是美国主流社会不能回避的课题。       第三节 主流文化与文化多元      冷战后的美国社会承受着方方面面的压力。移民浪潮引起种族关系紧张,经济转型加 剧贫富分化不过是其中最突出的。在较小的规模上,关于堕胎、反犯罪、反毒品、性自由 等问题的激烈争论同样困扰着美国人。使情况更加复杂的是,美国的主流社会中出现了两 套化解压力、重塑共识的方案。      多元文化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形成气侯是80年代后期的事,但它的思想渊源可以追 溯到民权运动时期,是和自由主义传统一脉相承的。在文化多元主义者看来,各种文化和 价值观念无优劣可言。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应自以为掌握了天命,可以盘踞中心地位,喝令 其他价值体系向自己靠拢。以前主流文化在美国价值观念中的核心地位是历史造成的。今 日之美国既然不断多种族、多元化,价值体系也应当做相应的革新。不仅政治、法律制度 应当是多元的,价值观念也应是多色彩、多中心的。   对于移民问题,多元文化论者坚持传统观点,即移民是美国经济发展的动力,而不是 社会经济的负担。移民来源的变化并没有造成什么不同。他们认为新移民大批到来是必须 接受的事实。在短期内,新移民接受的公共服务可能高于他们缴纳的税金。但从长期来 看,移民经济地位上升后对社会的回报要大得多。亚裔移民的情况为他们的看法提供了有 力的支持。1997年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表明,年龄在25岁以上的亚裔人口中受过高等教 育的占41?7%,远远高于23?6%的全国平均值。在硅谷的800多家高技术企业中,300多家 为亚裔人士创设,不仅创造大量财富,而且为该地区提供了就业机会。即便是低技能的新 移民也以其廉价的劳动力帮助美国维持了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使整体经济结构合理化。 他们对原有居民的就业并不构成直接的威胁。种族的多元化正是美国的力量所在,它使美 国企业可以比较顺利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面对重新紧张的种族关系,多元文化主义者主张实现新的融合,多种族的相互融合。 以前的融合和同化要求少数种族向白人主流社会靠拢,被白人传统文化所同化。而在以后 的美国,所有的种族集团都要相互包容、相互适应,向超越肤色的共同利益靠拢,白人也 不例外。为适应种族多元化的社会,白人必须放弃自居为正统的意识,要学会尊重少数种 族。多元文化主张在自由主义势力强大的学术界和舆论界首先获得立足之地,于是在这些 领域出现了推行"政治上正确"(political correct, 又称PC)的风潮。管理当局要求教师和 编辑记者们自我检查,纠正那些有文化权威主义之嫌的思想言论,"避免排斥、攻击种族 或文化上的少数集团的表达方式"。1994春,《洛杉矶时报》公布了一份"攻击性词汇" 的名单,宣称为了避免冒犯少数种族、妇女和其他社会集团,应当修改一些长期延用的说 法。如指偷窃行为的"gyp",因为它含有对吉普赛人的贬义。如指分别付款的"Dutch treat",它可能使丹麦血统的人不满。再如"移民潮"(tidal wave of immigrants)这个短 语,使人联想起带来死亡和毁灭的潮水,所以最好不用。纽约州立大学法学院教授委员会 阐述说:"我国知识界共享的价值,远超出对公开自由辩论的一般承诺。"也就是说,为 了实现多元文化的理想,美国的学者们应当自动接受对言论自由的限制。   多元文化主义者同样在教育界占了上风。他们力主改革美国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 容,消除西方中心论的痕迹,接纳少数种族的价值传统。如果要讲述五月花号的话,就也 要讲述埃利斯岛,讲述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北美居民的生活情况;要介绍希腊、罗马古 圣先贤们的智慧,也必须介绍释加牟尼、孔子等东方智者的思想体系。理工科的学生在掌 握现代科技知识之外,还应当学习世界科技史,了解亚非文明古国曾取得的辉煌成就。这 些设想在大学校园里很快变为现实。斯坦福大学率先取消了"西方文化"这门必修课,而 代之以"文化-观念-价值"课。减少讲授古希腊、罗马及历代欧洲经典思想家的著作, 鼓励学生多阅读第三世界学者的、少数种族人士的作品。此后,许多著名大学亦闻风而 动。威斯康星大学规定,学生可以不学西方文化,甚至美国历史,但必须选修种族研究的 课程。克利夫兰大学更进一步明确要求学生至少要选修两门美籍非洲人文化和一门欧洲以 外地区文化的课目。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历史学者还为美国的中学重新设计了历史 课程,要求中学生更多地学习亚洲、非洲和哥伦布到达之前的美洲文化,更多地了解黑人 和妇女在美国历史上的杰出表现。据说通过修订课程"欧裔儿童就不会再以为自己属于包 办一切的一群,而那么趾高气扬的了。"   在堕胎、同性恋、毒品文化等问题上,多元文化论者呼吁最大限度的宽容。他们主 张:只要不妨害他人,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选择都是合理的、道德的。政府不能利用行 政手段维护某一种价值标准的统治地位。这些主张在高层政治中也得到了呼应。克林顿政 府的社会和文化政策就深深打着文化多元论的烙印。其多名核心成员曾在各种社会问题上 表明前所未有的宽松态度。包括主张毒品合法化,至少允许少量携带毒品;提议在中学加 强性教育;反对歧视同性恋者,认为同性恋者完全可以领导童子军。白宫的实际政策虽然 没有如此惊世骇俗,但也可以称得上是大胆和反传统的。除了本书曾提到过的放宽对军队 中同性恋者的限制之外,克林顿政府还触及另一个更敏感、争议也更大的社会问题:堕胎 问题。重选择还是重生命,换句话说就是支持堕胎与反对堕胎之争在美国已经持续20多 年,由于涉及最深层的价值观念问题,涉及人的生存权利,一直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而克 林顿一上台就宣布取消对堕胎咨询和胎儿组织研究的禁令。在向国会提出的1994年预算 法案中,他又提出恢复对堕胎咨询的联邦拨款,并由政府支持推行"选择自由法令"。支 持自由选择堕胎的"美国妇女组织"、计划生育联合会等热烈欢迎政府的决定,认为在是 对80年代反动政策的有力纠正。他们呼吁政府进一步行动,加强性教育的普及工作,积 极宣传避孕措施,以减少不必要的怀孕,特别是阻止出现大批中学尚未毕业的单身母亲。 这样可以使很多人不必面对如此痛苦的选择。他们还希望政府能更有力地给予堕胎资金支 持,特别是要充分帮助那些希望堕胎的贫困妇女。站在自由派一边的卫生部长莎拉拉表 示,应当把堕胎的权力交给美国人民,由他们自己去做出合理的选择。   对于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多元文化主义者主张以"工作福利"(workfare)代替传 统的社会福利(welfare),要鼓励下层社会的人参加工作,而不是简单地分发救济。他们 认为不是穷人不愿意工作,而是他们缺乏知识和技能,难以参与竞争。各级政府必须加强 对他们的职业培训,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例如帮助单身母亲照料孩子),帮助他们寻找 工作。只有先增加对工作福利的投入,才能解决下层阶级问题,最终节省福利开支。挽救 濒临破产的福利系统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挽救被遗弃的下层阶级。      WASP文化传统 文化多元主义的主张在秉持传统的保守派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参加1992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竞选的帕特里克*布坎南指斥多元文化的主张是美国的垃 圾堆,是不道德行为的藏污纳垢之所。保守派批评多元论者企图破坏美国经验的基础,破 坏节俭、克制、重视家庭的主流社会价值观,力主建立一个巴尔干式的分裂社会。他们认 为多元文化运动对主流文化的冲击造成美国社会今日的混乱与分裂,使美国面临一个物质 丰裕而精神放纵的时代。个人欲望的极度膨胀导致整个社会道德水准下降,价值观念涣 散。而享乐至上是不能构成坚定的社会支柱的,最终只能带来人们的精神空虚,甚至可能 导致动荡。布热津斯基也警告说:如果蓄意破坏"共同语言,共同政治哲学,共同的宪法 承诺",美国社会就有面临解体的危险。   除了极端守旧的部分人,保守派人士也承认美国社会结构和社会观念的变革是不可抗 拒的。既然变革已经发生,就应当接受变革的后果,解决变革带来的问题。但他们认为新 的社会政策不应满足于顺应多样化的潮流,应当努力为美国界定新的价值观念之核心,形 成新的向心力。他们指责多元文化论者从支持多样性的正确立场出发,却走入了道德中立 主义的误区。美国正在走向真正多种族的社会,但这并不必然造成文化上的多中心。一个 由各立门派、互不沟通的文化集团组成的国家,是难以在世界上立足的。他们坚持一个国 家应当有一套为多数人认同的道德标准,保持"民族团结必不可少的语言和哲学渊源", 使人们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才能达成妥协和合作。   在保守派人士看来,能够充当精神核心和道德指南的只有主流文化(WASP)的价值观, 就是由盎格鲁-萨克逊裔的白人清教徒塑造的美国的国家传统。它在以往的矛盾和纷争中 一直起着凝聚美国社会的作用。以后的社会变革可以在WASP价值观的基础上修修补补, 某些少数种族可以有选择地保持自己的历史传统,但主流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地位是 不可动摇的。社会政策改革应当以维护WASP价值观的核心地位为最高原则。   在移民问题上,保守派提议振兴"大熔炉"政策。他们指出要恢复大熔炉的同化能力 必须双管齐下,一面提高炉温,一面控制进入熔炉的原料数量。也就是说,既要强化新移 民对WASP传统的认同,又要严格控制移民人数。为了抑制移民浪潮,保守派议员积极推 动政府彻底修改1965年移民法,严格各种规定,堵塞漏洞。还有人提议重新实行移民限 额分配制度。与减少合法移民的呼声相对应,出现了声势浩大的反对非法移民的运动。其 支持者指责联邦政府打击偷渡不力,使非法移民得以抢占美国人的工作,造成治安状况恶 化,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在南部各州,民众敌视非法移民的情绪尤为强烈,保守派政客借 机大做文章。佛罗里达州州长奇利状告联邦政府。理由是联邦法律规定医院要向任何人, 不问身分,提供紧急治疗;而且美国境内的所有儿童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据称这种规定 使非法移民无偿享受医疗、教育等社会服务,增加社会福利项目的负担,使佛罗里达州付 出了沉重代价。仅1992年为向移民和难民提供医疗、教育、住房及其他社会服务,该州 就花费了7.4亿美元。另一个移民大州--加州的州长彼得*威尔逊也随声附和,说非法 移民是造成该州经济状况窘迫的重要因素。加州每年要为之花费29亿美元以上。除去教 育、医疗等开支外,还要因监管移民中的罪犯而花去不小的费用。  1994年威尔逊进行 连任竞选时,拟订了控制非法移民的第187号法案交加州选民公决。该法案规定取消非法 移民及其子女享受医疗、教育等社会服务的权利,公务人员在发现非法移民时有义务向政 府举报,加强边境巡逻力量,加快遣返非法入境者的速度。该法案在公决中获得了通过。   在种族关系问题上,保守派同样坚持传统的融合方式,而对多元文化论者主张的相互 融合嗤之以鼻。赛缪尔*亨廷顿阐述说:"加强西方的凝聚力意味着既要在西方内部保持 西方文化,又要明确规定西方的界限。 ……需要控制来自非西方社会的移民,并确保承认 西方文化的移民融入西方文化。"保守派拒绝接受按照尊重少数种族文化的原则修改后的 历史课本,认为"这根本不是历史,而是捏造出来的神话,是旨在增强某些种族利益团体 倡导者的政纲。"在他们看来,多元文化主义的课程改革已经超出学术范畴,危及整个西 方思想的法统,是对美国主流的文化价值体系和社会传统的"有组织的进攻"。保守派组 织了自己的"全国学者协会",在校园中进行针锋相对的活动。右翼企业家也加入战团。 得州的亿万富翁巴斯提出为母校耶鲁大学捐款2000万美元,条件是这笔钱应专门用于设 立讲授西方文化历史的课程,以抵制黑人文化、伊斯兰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入侵。   针对各式各样要求实行双语的呼声,共和党人发起了"只用英语"的运动,主张正式 规定英语为美国唯一的官方语言。来自纽约州的众议员彼得*金发起了给予英语法定地位 的提案。他称英语为联系美国人的纽带,批评双语运动在美国社会中制造分裂,认为"鼓 励新美国人继续使用原来的语言是错误的。人们在美国谋求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讲英 语。"以温和派自居的鲍勃*多尔也直截了当地宣称:"英语必须作为官方语言。必须在 学校中讲授西方传统和美国的伟大。联邦政府必须停止对美国传统价值观的战争。"在保 守派的努力下,有22个州确定英语为官方语言,要求在考试、选举和拟订官方文件时只 能使用英语。   在保守派关于种族问题的主张中,最引起争议的是所谓反对逆向歧视,即反对各种对 少数种族实行特殊照顾的政策。理由是照顾少数种族等于歧视多数种族。在1993年的一 次民意测验中,有11%的白人认为自己的种族地位对个人发展不利。他们声称,根据少数 种族的人口比例规定他们在工作岗位、管理岗位和学校里应占的份额,使白人进行平等竞 争的机会被剥夺。结果不仅是有才能的白人失业,工作效率降低,而且使人们经常怀疑少 数种族是靠照顾谋得职位,伤害了少数种族成员的自尊。反对逆向歧视集中攻击的目标是 1965年约翰逊政府制订的肯定性行动计划,即要求在招生、就业、政府招标等活动中优待 少数种族。佛罗里达州的大西洋大学为了提高非裔学生在该校的比例,决定对符合录取标 准的非裔免收学费。结果立即接到大批抗议电话。许多白人指责该校没有为"真正的"美 国人作好事。科罗拉多、加利福尼亚和乔治亚州的总检察长先后下令减少州立大学的肯定 性行动指标,允许大学在招生和雇请教员时不过多考虑种族平衡。在1996年秋季的选举 中,加州又带头提出了反对"肯定性行动"的209号法案,要求停止在升学、就业等问题 上照顾少数种族。   在几乎所有的具体社会热点问题上,保守派都有不同于多元文化主义的看法和政策建 议。他们强调指出:生活方式是有优劣之分的。如果相信文化相对论,相信任何人的选择 都有他的道理,最终会沦入是非不分的危险境地。联邦政府必须维护主流文化传统,不能 被女权主义者、同性恋等少数集团左右。此外,保守派特别主张严刑峻法,制止犯罪浪 潮。他们批评某些意在保护公民权利的法令束缚警察的手脚,使罪犯有更多机会逃避惩 罚。罪犯即使被认定有罪,因为容易获得减刑和假释,实际受到的惩罚还是不够。这种意 见在司法界逐渐得到反应。据纽约一家公司1994年7月的调查显示,有40%的法官主张 在某些情况下应当对少年犯处以死刑,以谋杀罪起诉的最低年龄应降到14或15岁。有 68%的法官赞成公开审理犯有重罪的少年犯。最令人惊奇的是,接受调查的250名法官中 有17%的人支持仿照新加坡律法,对部分少年犯施以鞭刑,以儆效尤。   保守派还声称,福利国家的模式已经破产,美国的福利体系必须改革,以体现传统的 社会规范。共和党人强烈要求停止支持年轻的单身母亲,不再向非婚生儿童和18岁以下 女子所生儿童发放津贴。减少给穷人的食品补贴,减少给老人的退休补贴,以有效地控制 福利规模,减少政府财政赤字。      社会政策保守化 多元文化和WASP价值观的对立表明美国的社会精英人物对国家 未来的看法产生了严重的分歧。联邦政府的社会政策成了双方斗法的场地。文化多元论者 在文化界和教育界占优势,传统观念的捍卫者控制着宗教界和企业界。在政坛和新闻舆论 当中,双方则可以说是势均力敌。   可是精英们的文化大战始终没有引起普通民众的兴趣。左右两翼几次摇旗呐喊,但都 不能聚集起足够的多数。大众似乎认为社会变革的方案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他们宁愿 进行谨慎持重的调整,而不打算来一次革命或是反革命。他们希望双方尽可能地相互包 容,超越分歧。在这样的气氛下,多元文化主义者和保守派尽管不大情愿,但还是开始谋 求妥协。双方利用了他们之间有限的共同点:他们提倡的种族融合相去甚远,但都反对极 端势力和极端主张,反对各种形式的分离主义;他们都承认现行的福利制度需要改革,都 主张让下层阶级加入主流经济活动;他们对移民浪潮的态度大相径庭,但至少都同意制止 非法移民。以此为基础,再加上一些平衡和交易,新的社会政策出台了。   1996年7月,克林顿签署了"个人责任和工作机会"法案,对现行福利政策作出重大 改革。该法案规定:任何美国人享受社会福利不得超过5年;单身母亲如果在确认孩子生 父的身份时不合作,她享受的补贴将减少四分之一;十几岁的未婚母亲必须上学,不能参 加工作,否则不能享受福利;有劳动能力的福利家庭户主必须在两年内找到工作,否则将 失去补贴。同时,联邦政府的食品援助计划将大幅度削减,主要是取消发给93?5万合法移 民的食品券。法案还把更多的管理责任下放给各州,允许它们灵活地执行福利政策,但规 定各州应当在1997年促使现享受福利者中的20%参加工作,到2002年这个比例应当达到 50%,否则联邦政府将削减福利拨款。克林顿政府估计,该法案的实施可以在6年内节约 560亿美元的福利开支。   同年9月,对现行的移民法的修正案通过。新法案改变了对"家庭团聚"原则的解 释,认为该原则只适用于美国合法居民的配偶和18岁以下子女,其兄弟姐妹、成年子女 等属于"非核心家庭成员",应被排除在外。这一条款被认为是直接针对来自亚州的移 民,因为目前美国每年160万份兄弟姐妹移民申请和26万份成年子女移民申请中,70%是 亚裔提出的。新移民法还规定移民的收入一般应达到联邦贫困标准的125%,以保证将来 能归还移民初期接受的福利补贴。这个规定对拉美移民的影响很大,其中受打击最重的是 来自墨西哥和中美洲国家的移民。对于批准有美国所需技能的移民申请,新移民法也作了 更严格的规定:该移民必须具有大学学位,其未来雇主必须证明他们不能找到美国公民承 担该工作任务。这些条款结合在一起,估计可以将合法移民减少近三分之一。此外,该法 案还提出了打击非法移民的严厉措施。包括严格限制非法移民及其子女接受福利补贴,享 受医疗、教育等公共设施;加强边境巡逻,在5年内增加5000名巡查人员。   相比之下,文化政策上的动作较小,但也引起普遍关注。1996年8月,众议院以259 票对169票通过法案,规定英语为美国官方语言,要求政府公务,特别是移民归化仪式必 须使用英语,并决定不再保证为使用英语有困难的选民提供其他文字选票。加州和得州的 州立大学开始停止执行肯定性行动计划。在其1997年秋季招收的新生中,黑人学生人数 下降了60%--70%,拉美裔学生人数减少20%以上。   显而易见,多元文化运动和保守派之间达成的妥协更多地体现了后者的意愿,尤其是 在福利和移民政策的改革问题上。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一是左翼倡导的改革大多需 要资金投入,而联邦政府被巨额财政赤字限制着手脚。象克林顿主张的对福利对象提供技 能培训的计划,就因为资金问题而未能列入福利改革法案当中。尽管在他坚持下,该法案 要求各州为在两年内不能找到工作的人提供社区服务岗位,但国会没有批准相应的款项, 此话仍是空谈。二是司法系统倾向于保守派一方。里根、布什任命的保守派法官在各级法 院中占了多数,在争议问题上经常作出不利于多元文化论者的裁决。在同性恋者指控军方 歧视行为的案件中,已经有5个法院无视克林顿提出的双方克制、"不问不说"政策,作 出有利于军队的判决。三是保守派在地方政治中占优势。1996年选举后,共和党控制着 32个州的州长席位。国会支持的许多改革都是这些州长先在各州试验过的,保守派可以宣 称改革得到民众的拥护。   政府政策的保守化对社会生活产生了相应的影响。移民、少数种族和穷人都感到对他 们的同情在下降,冷淡乃至严厉的面孔增多了。不少城市制订计划,加强对无家可归者的 管制,把他们清除出闹市。美墨之间长达3000公里的陆地边界戒备森严,在山区和沙漠 地带安装了红外线设备和地下探测仪,几个著名的非法移民入境通道上竖起了铁栏。其中 在圣迭戈市南面的铁栏最为壮观,高12英尺,由海岸向内陆延伸达14英里。墨西哥舆论 称之为90年代柏林墙。边界警察对待非法移民的态度也越来越粗暴。1996年4月1日, 加州巡警殴打墨西哥非法移民被电视台报道,引起墨西哥政府和人权组织的抗议。不到一 周内,又一批墨西哥非法移民在美国警察追击下发生车祸,造成7死18伤的惨剧。美墨 人权保护中心认为,这些恰巧被新闻界发现的事件不过是大量肆意虐待墨裔移民事件中的 一小部分,他们甚至指责美方纵容极右翼民兵组织持枪袭击无证移民,以阻止来自墨西哥 的移民潮。   多元文化主义者对此当然不能满意。他们阻止了在更多的州取消肯定性行动计划,继 续推动学校课程改革,坚持为老人和穷人提供医疗补助。少数种族也在动员起来,向他们 靠拢。来自亚洲各国的移民联合成立了全国美籍亚太人法律联盟,代表来自25个不同的 种族或民族团体、讲75种不同语言的亚裔公民,负责在华盛顿展开院外活动。拉美移民 组织在首都华盛顿联合发起示威游行,显示团结和力量。多元文化和WASP文化的竞争远 没有结束。   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之争是目前美国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几乎围绕其他难题的所有纷 争都可以归结到这个根本分歧上来。重塑国家的价值体系,成为美国在冷战后面临的最根 本的课题,也是最严峻的挑战。新的价值观将澄清何谓美国人这个根本问题,在新旧美国 之间、在各种种族集团之间重建平衡与和谐。不解决这个问题,美国的社会就难以恢复活 力,美国也不可能去雄心勃勃地领导世界。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