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高处不胜寒》之第二章
作者:王缉思 朱文莉 来源: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时间:1999-12-30
第二章 经济重整旗鼓      在国际关系冷战体系瓦解的同时,1990年7月,美国经济开始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 束以后的第9次衰退。开始,美国官方对这次经济衰退的严重程度一直轻描淡写,大多数 美国经济学家也认为这次衰退将是"温和而短暂的",可能只是经济持续增长8年以后一 次小小的喘息。当时普遍的估计是衰退持续时间不超过9个月,国民生产总值大概只会下 降1~1.5个百分点。 美国迅速打赢海湾战争进一步鼓舞了乐观情绪。政府要员纷纷出面 向公众保证,衰退的谷底已经过去,到1991年年中,美国经济将恢复强劲的增长,投资 和就业状况将在当年内恢复正常。    事实上,美国经济持续低迷达23个月之久。经济衰退程度不深,但复苏速度之缓慢 为战后历次危机所仅见。直到1992年大选的前几天,才有确切的统计显示,当年第3季 度美国经济有了比较有力的增长,多数经济指数回升到1990年7月前的水平。这个好消 息对于谋求连任的乔治*布什来说是来得太迟了,他终于失掉了总统职位,为迟迟不能重 振经济付出了代价。不过即使告别了白宫,布什依然可以过上优裕的生活,绝不会为生计 发愁。对于其余960万失业者而言,衰退的后果才真正是难以忍受。他们不仅失去了工 作,而且因此失去了优厚的医疗补助和退休待遇。从表面上看,这次衰退造成的失业率不 算很高,起码远低于1981~1982年衰退时的10.8%。 但官方的失业统计中并不包括那些一 天只从事几小时工作的半失业者,和那些失去固定工作、被迫充当临时雇工的人。在《时 代》周刊和有线新闻网进行调查时,有23%的被调查者说他们在1991年曾经失业过。 以往的不景气中,受打击最大的往往是蓝领工人,但这次经济动荡却严重地冲击了银行职 员、中层管理人员等白领骄子。美国国会预算处说,全美中等收入水平的家庭收入下降了 5.2%。美国的中产阶级遇上了真正的艰难时世。悲观情绪弥漫在整个社会。《时代》周刊 甚至一度声称,美国到了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经济前景最暗淡的时刻。   这种说法也许多少有些言过其实。但此次衰退的发生对于刚刚进入90年代的美国人确 似迎头棒喝。恰好在冷战结束时爆发的经济危机,影响着美国人对自身力量的估价,也影 响了美国人对世界事务的态度。主要是什么导致了严重的衰退,是领导乏力,是纯粹的经 济周期作用,抑或是更深层次的原因,美国各界众说纷纭。认识这场危机成为判断冷战后 美国经济发展的起点。美国如何摆脱衰退、走出衰退之后有何新作为,对冷战后美国经济 实力的相对消长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 旧时代的最后一次衰退   美国1990~1992年的经济衰退恰恰与国际体系的大变革同步,或许并非巧合。从某种 意义上讲,这次危机是冷战时期,特别是80年代的新冷战时期,美国经济多年积弊的总 爆发。下面仅举其大要者言之:   军工生产的萎缩 作为冷战时期西方阵营的盟主,美国享有国际经济协调中的主导 权。有各种安全和政治安排做后盾,美国在经济折冲中总是占有优势地位。美国的确因此 获益匪浅,但也给自己留下了隐忧。一方面,作为盟主的美国是两极对抗中的主力,其国 民经济被冷战所扭曲的程度可能也是最大的。冷战使美国的物质和人力资源配置长期向军 工产业倾斜。而随着科学技术向复杂和专门化进一步发展,军工产业越来越不适于作为领 先发展的部门。国家对军工生产的倚重与军工部门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远不成比例。另一方 面,美国予取予求的地位使得它可以强迫别国做出牺牲和调整,而自己避免作痛苦的抉 择。以高压手段强行改变国际经济规则,摆脱国内经济难题,短期内似乎是奇妙的无痛疗 法,其实是讳疾忌医的代名词。西方诸国中,美国经济在冷战中受创最深,而调整最少。 一来二去,易养成不治之沉疴。70年代的滞胀可说是其初步的表现。   里根执政,以一剂猛药制服了困扰美国10年的通货膨胀,但并未找到促使经济长期良 性循环的道路。所谓"供应学派"创造的经济奇迹,现在看来不过是一幅幻像。里根-布 什执政期间的8年经济增长,实际上仍是靠着战后的老药方,不过剂量格外大,其短期效 果更惊人,其长期后果也更危险。为了在新的军备竞赛中拖垮苏联,里根提出了5年军费 开支1.6万亿的惊人计划。 军工生产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美国的军工企业迎来 了全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国防部巨额的军事采购合同,不仅直接在军工承包商那里创造了 就业机会,与军工生产联系密切的航天、电子产业也随之兴盛,作为这些部门主要基地的 阳光地带成了著名的希望之乡。这在当时看来是一条辉煌之路,其实是更深地误入歧途。   美苏冷战出人意料地迅速告终,使美国庞大的军工生产体系成了失去丛林的恐龙。它 们的恩主,美国国防部,开始像当初急速扩军一样大幅度减少军费开支。自1991年始, 军事预算每年至少削减5%。各企业得到的订货每年减少12%以上。 到1993年,美国军 方用于军事采购的实际开支仅为1987年的一半。一些赫赫有名的大公司竞相收缩业务, 裁减雇员。总部设在洛杉矶的诺思罗普公司裁员36%,麦道公司的工作人员则从原先的13 万人减为7万不足。通用动力公司把3项主要的军工生产项目--"塞斯纳"飞机、导弹 和战斗机拍卖出售,林-坦科-沃特公司则全部卖掉了它的导弹和航空航天部门。 国防 工业陷入困境是导致1990~1992年美国经济衰退的重要因素。据美国麦格劳-希尔数据公 司估计,军工生产的下降很可能使整个经济下降25%。 ⑸如果加上与它直接相关的各产 业的下降,仅此一项就决定了美国经济将停滞不前。   军工生产的困境对于地方经济的打击就更沉重。素称黄金州的加利福尼亚州,由于80 年代军工比重骤增(在国防工业达到顶点的1988年,该州每花1美元就有20美分投入国 防工业 ),在这次衰退中景象尤其惨淡。仅航天航空工业就裁员15万人,这种减员趋势 至少还要持续6年,而且被裁掉的就业机会很可能就此永远消失了。这些就业多为一度令 人艳羡的高工资、高福利岗位,从事这些工作的多是正当年的白领技术人员。他们一般都 是从大学开始就是同龄人中最具潜力的,一直是各大公司争相聘用的对象。不料却在一夜 之间失去了一切。不少人黯然回到东部,接受了报酬低得多的职位,甚至不得不从事纯体 力的服务业工作以维持生计。这不能不说是智力资源的一大浪费。      赤字问题恶化 巨大的贸易赤字和联邦预算赤字已经压了美国人十余年了。双赤字在 80年代的激增是里根经济学的副产品。在80年代中期赤字达到顶峰时,联邦预算赤字竟 然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4.5%。 累积的国债更达到以万亿计的天文数字。1992年美国国 债相当于美联邦政府年财政收入的3倍多,为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3。有人曾经通过对 比形象地说明了美国国债额的巨大:即密西西比河以西所有的州的税收加在一起,只够偿还 1992年当年应付的债务利息。到1993年,这笔利息就将达到2140亿美元,相当于从美国 建国到大萧条前夕152年内各级政府开支的总和。在那152年里,美国政府购买了路易斯 安那,完成了内战后的重建工作,修筑了遍及全国的铁路干线,使美国经济实现了现代 化。但如今,同样数额的资金却被迫用作偿还债务。确切地说,只能用来偿清年度债务利 息。   在第9次经济衰退之前,美国人对赤字问题的看法并不一致。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 国家债务与私人债务不同,不应用一般的经济学眼光来看待。以美国这样的经济超级大 国,承受一定数量的赤字国债不会造成什么伤害。1990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中,长期积累大 量赤字的弊病终于显露出来,动摇了潜在的乐观情绪。高额赤字限制了联邦政府在经济危 机时期采取行动的能力。政府无法充分发挥预算的作用来稳定和协调经济活动,不能在关 键时刻引导复苏。偿还国债的负担又从本来就不高的储蓄额中抽走了相当一部分资金,使 投资不足的状况进一步恶化。80年代放心大胆地借贷的美国人,终于感受到了超额负债的 严重后果。他们还惊恐地认识到,如果不及时扭转债务激增的趋势,更严厉的惩罚将不公 正地落在自己后代的身上。   一旦美国人实际地面对压缩赤字的问题,才发现这问题解决起来并不那么容易。1986 年,美国国会曾经通过一个平衡预算决议,规定在5年内消灭预算赤字。事实上,5年后 赤字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整整翻了一番。于是议会又通过平衡预算的新计划,但人们对它 能否见效普遍缺乏信心。因为赤字的规模实在太惊人。假若将1992年《幸福》杂志公布 的全国500家大企业的利润全部拿来平衡预算,也只能抵消一半的赤字。假如通过普遍增 税来实现当年消灭赤字的目标,那么每个美国人的税负都要增加一倍。即使政治家们宁愿 牺牲自己的政治生命去通过全面增税法案,处于衰退中的美国经济也难以承受。80年代的 挥霍使得美国政府处于刺激经济短期增长和消灭长期赤字不可兼顾的困境当中,在应付经 济危机时被束缚了手脚。      纸上繁荣的破灭 8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开支靠国债支持,同样,私人企业亦 大量负债经营,个人则负债消费。债务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地位使得美国金融业的角色突 出起来。加之里根政府以增强私营经济活力为理由,放宽了金融和企业管理中的规章限 制,提高了高收入者税后的资本利润率。结果大量资本从支持生产转向了纸面上的金融交 易,以迅速谋取高额利润,掀起了席卷全国的金钱游戏狂潮,营造出一派纸上繁荣的景 象。   当时美国出现了若干违反经济常识、令人费解的现象。一是经济正常扩张时期企业破 产流行。80年代美国每年的破产请求平均为6.35万件, 竟然比滞胀的70年代多1.5倍。 美国历史上30个最大破产案例有29个发生在1982~1991年间。 其中更有2/3发生在"里 根-布什8年增长时期"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是破产法规的修改。根据修改后的第11 章,只要申请破产的公司同意接受破产法院的监督,该公司即可继续运营,其管理层也可 以继续留任。有了这个保障,许多公司平时毫无顾忌地负债经营,一旦运转不灵就向破产 法院申请保护,摆脱债务纠葛。结果出现了一家公司反复破产的怪事。 如布兰尼夫 (Braniff)航空公司, 在1982年首次申请破产,然后在1984年复出。1989年,该公司第 二次宣告破产,1991年7月又一次复出。仅1个月之后,它第三次走进破产法院。   二是杠杆收购成风。所谓杠杆收购又称高负债收购。从事这类活动的都是一些自有资 金不多的小型公司。它们寻找时机,通过借款和集资,购得比自己的资产规模大数倍的大 公司。和以往常见的兼并目的不同,从事杠杆收购的公司进行负债收购不是为了提高生产 能力、获取技术或者提高市场占有率,而只是要将收购对象迅速转手倒卖以获暴利。因此 这些小公司在接收大公司后,根本不去考虑什么长期经营略,而是忙于裁员和资产重整, 去掉收益慢的部门,力争在一年左右改变企业在评估表上的形象,再以高价售出。这样小 公司在偿还债务之后,还可以获得巨额利润。这种兼并活动对于被兼并的企业及其职工而 言往往是一场灾难。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帕藤( Simplicity Pattern) 是一家服装业大公 司, 其业务范围涵盖欧美, 经济效益一直很好。负债收购之风刚起,它就被杠杆收购者 相中。在1982~1990年间竟被转手收购4次。每次收购过后,公司职员都面临着裁员和减 薪的威胁。在第二、三次杠杆收购中,员工的养老基金被削减了1000万美元。1982年时 的雇员至今已所剩无几。这些紧缩措施根本不是着眼于公司的发展,而只是为了收购者获 利的需要。结果在杠杆收购者盈利的同时,公司的经济实力每况愈下。在被收购之前,该 公司拥有1亿美元流动资金和资产收益,根本没有负债。而4次收购过后,它背上了1亿 美元的债务。公司在美国市场上的占有率从当年的50%降到37%。   第三种怪现象是垃圾债券身价飙升。这种债券本由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行,利 息颇高而信用很低,被视同垃圾无人问津。80年代初,它被用于为杠杆收购筹资,很快身 价倍增,成为全国老少争相投资的对象。资金像潮水一样涌入垃圾债券市场,到1989年 该市场已经达到1800亿美元的巨大规模。首先使垃圾债券获得新生的迈克*米尔肯被奉 为经济神童。他创立的专营垃圾债券的德莱克塞尔银行规模不断扩张,引得很多老牌银行 也投身于高风险、高盈利的金融投机当中。不应否认,80年代通过垃圾债券融通的资金多 半被投入一批中小企业的发展中,若干高技术行业中的新兴企业因而异军突起。未来学家 托夫勒夫妇认为,这部分有益的投入可能占到垃圾债券总额的75%。 也有一些经济学家 认为实际比例远没有这么高。即便按照托氏的估计,用于风险收购的只占垃圾债券总额的 25%,这25%也足以在美国金融市场上掀起轩然大波。它们制造了各大报刊上企业兼并的 头条新闻,使股票市场大起大落,打破投资风险与收益的正常规律。上至华尔街的金融巨 人, 下至纽约街头的出租汽车司机纷纷进入垃圾债券市场。他们的兴趣不在对小企业的长 线投资上,而一心想通过垃圾债券发行加入疯狂的兼并活动。美国商业银行为杠杆收购发 放的贷款一度高达500亿美元。   整个80年代,美国人就在为此类活动忙忙碌碌,被大进大出的美元搞得目眩神迷。那 些长于此道的青年才俊们被视为商业成功的楷模,为人们羡慕和模仿。制造业竞争力下 降、军工与民用生产比例失调等长期问题被漠视,以国家的未来做抵押借来的资金被大量 用于这些金钱游戏中。而大部分此类交易无论是对于创造就业机会,优化经济结构,还是 对提高普通雇员的生活水平都无裨益。金融业和与之相关的法律服务业、广告业、会计所 等确实繁荣起来,但这种繁荣是建立在虚幻的基础上的。   1990年,美国经济刚刚露出停滞的苗头,纸上繁荣立即不可遏止地演变成一场金融灾 难。米尔肯的银行率先倒闭,垃圾债券很快重新变得一文不值。杠杆收购者的倒买倒卖进 行不下去了,卷入收购活动的银行立刻陷入困境。仅1990年一年就有400多亿美元到期 的杠杆收购贷款无法收回,致使百余家银行出现呆账,近200家银行倒闭。次年又有137 家银行停业,其中包括像资产达到230亿美元的新英格兰银行之类金融巨头。 金融机构 的困窘很快把全国经济带入了衰退,而且迟迟不能找到复苏之路。      总之,长期的冷战给美国经济造成了不良影响,其后果在8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中就已 经暴露出来。但美国人8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沉溺于商业投机中,没有进行认真调整和 革新,致使赤字过大、民用制造业状况不佳等问题更加严重。90年代初的衰退中,这些积 弊终于爆发。国际关系剧变及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更加剧了危机,使美国民众在这次衰退 中感到格外痛苦。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传统的转移经济调整压力的办法效用降低,军工 生产的萎缩难以逆转,海外注入美国的资金不再是源源不断,其他国家也越来越不能允许 美国随意变更国际经济往来的准则。冷战时期积累的问题终于再也难以回避,终于到了非 解决不可的时侯了。    第二节 新时代的第一次衰退      1990年7月开始的这次经济衰退,不仅发展进程出乎多数人的意料,而且带来了一些 令人费解的现象。自"第三次浪潮"这个概念被普遍接受以来,服务业一直被视为最有希 望的未来产业。但这次衰退中,服务业受到的打击却最明显,也最沉重,以至有人称之为 服务业的衰退。以往对21世纪经济趋势的分析都断言,蓝领阶层是变革的主要牺牲品, 白领阶层的时代即将到来。而此次衰退产生的失业者大军中,受过良好教育、具备专门技 能或丰富管理经验的中产阶级人士却比比皆是。于是也有人说出现了白领的衰退。大量的 失业和隐性失业是这次衰退中最令人恐慌的侧面。以往企业在危机中被迫裁员、降低成 本;危机过后即重新扩大规模。在这次衰退过后的复苏阶段,许多失业者却发现他们原来 的工作不是为各类机器所取代,就是干脆消失了。于是又有"无业复苏"的说法。   许多美国人都凭直觉感到,美国正在经历一场历史性的变革。即使危机结束,美国也 不会再完全恢复过去的经济状态了。有识之士警告说,美国今日可能正处于那种几十年才 发生一次的变革当中。 对种种反常现象的解释,也许得在更深层次的变革中寻找。   现在可以越来越清楚地看出,推动变革的力量就是以信息技术发展为核心的新技术革 命。新技术革命正在彻底改变生产方式,改变政治和社会结构,把人类带入全球化的新时 代。美国在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一开始颇得风气之先。大约40年前,美国推出了世界上第 一台大型商用电脑。80年代初,个人电脑又首先在美国开始普及。但信息革命真正渗透到 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左右了美国经济的运行,还是在进入90年代后。从这个 意义上讲,美国刚刚经历的是进入新经济时期后的第一次衰退。衰退中出现的各种新现 象,以简单的经济周期概念是难以得到全面解释的,因为它们实际上反映了受更长的历史 周期支配的变革趋势。      生产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应用于制造业中,产生了灵活生产的组织形式。即通过将 电脑与普通机械相结合,随时按照顾客的需要调整生产。这种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 对企业乃至社会经济组织结构的冲击无论怎样估价都不过分。如同70多年前福特制的出 现导致大规模标准生产取代作坊式生产一样,灵活生产的出现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生产 的概念。   灵活生产意味着生产自主权的下放。在这种新的生产方式中,蓝领与白领的界限日益 模糊。更确切地说,已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蓝领工人。那些被固定在流水线旁进行重复劳 动,或机械地按工程师画出的图纸操作的纯体力劳动者将被新型员工所取代。新的产业工 人将在电脑辅助下,负起灵活生产的全部责任。而当灵活生产的优势发挥到极限时,每件 产品都应是独特的创造。实现这一理想的就是具有高超技能的新型工人。   这种思想被初步应用到美国企业中就已经产生了惊人的效果。在传统钢厂中有 300~400个工种,而今已减少5/6。与日本合资的沃特钢铁公司甚至完全取消工种,要求工 人以综合技能(Skill Mix)适应综合工作(Job Mix)。 通用电气公司在北卡罗莱纳州设 立样板厂,给予工人广泛的决策权力,可以自行调整生产计划,处理紧急情况。结果这个 厂的单位工时减少了2/3,交货时间缩短了90%。 在此类实践中走在前列的现代工程公 司总经理拉尔夫*米勒认为:"授权给工人,建立班子帮助他们在车间和办公室行使权 力,是通向全球竞争的唯一道路。"   在灵活生产制度下,传统的等级森严的层层管理变得毫无意义。一线工人完全了解生 产的全部要求。最高层领导则可以通过电脑网络随时了解生产情况,或将自己的意图直接 介绍给负责生产的员工。在办公室里的中层经理们则既不了解生产过程中随时出现的新情 况,又缺乏随时采取行动的能力,成了公司快速交流信息、快速决策的瓶颈。由灵活生产 引发的另一项革新更加深了中层管理人员的困境。这就是准时制(Just-in-time)。它要求 做到"有求立供,供随求止",争取实现库存为零。这就需要将进料、生产、交货各环节 紧密衔接,在生产者和供应商、客户之间建立直接联系,随时沟通,而无须中层管理人员 出面谈判、签定合约、下达任务、组织验收和交货等等。   于是,网络管理成为风行一时的管理模式。生产过程中的权力同时向上下两个方向流 动。公司的最高领导层直接与众多的第一线工厂联系,取消中间所有的管理层次。大量的 中层白领在变革中被迫出局,甚至方兴未艾的电子信息业的白领雇员也不能幸免。如 AT&T公司1994年制订的裁员1.5万计划中, 经理人员竟达8000名。他们的失业不是企 业萧条的标志,而是面向未来进行调整的结果。1992年美国白领就业机会的增长只有 0.2%,创20年来最低记录。 但同年企业的生产力却上升了2.7%,是20年来进步最显著 的。采取改革措施的美国公司大都达到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目的。其中克莱斯勒公 司基本成本减少40亿美元,坦尼科公司在前100天内就减少3亿美元的开支,施乐公司的 制造成本平均下降20%。 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已经显示了威力。      经济结构的再优化 新技术时代的到来绝不只是对企业生产一类微观经济活动产生革 命性的影响。它也在促使美国的整个宏观经济结构做进一步的调整。其中出现了两种并行 不悖的趋向,即服务业地位直线上升和制造业的重新兴旺。   在走出第9次衰退的过程中,服务业完全夺取了主导产业的地位。1994年美国新增加 的就业机会90%出现在金融、医疗等服务性行业,而制造业在90年代的前4年里雇员净 减少100万人。服务业的产出占到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4,提供的就业占新增就业的 80%,服务出口创造的贸易盈余到1996年已经达到734亿美元,抵消了40%的商品贸易赤 字。 同时,服务业员工的收入在迅速提高。1992年中等收入的服务业雇员的薪水比同级 别的制造业工人每周少19美元。到1994年,二者的收入已基本持平。此后,在新增加的 就业机会中,服务业岗位的平均工薪明显高于制造业,特别是在金融、会计和数据处理等 部门。如克林顿政府一位高级官员所说,经济核心在令人吃惊的短时间内已经从制造业转 移到创造、处理和分配信息的服务业上来。   有意思的是,当制造业正式失去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时,它却迎来了自70年代以 来首次真正的复兴。目前美国制造业重新兴盛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制造业的服务化,以至 于两种产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制造商所关心的主要问题与服务业经理的关注点更加 接近,即如何利用新技术尽可能满足各位顾客的独特需要。如华盛顿制鞋公司推出所谓半 定制女鞋,每种尺码有32种设计。在直销的鞋店中用电脑对每位顾客的脚型测量,经其 选择后再生产成品。 在这里,提高产量或改进产品质量都不再是制造业的首要任务。能 否将服务与生产紧密结合、使产品真正符合顾客的需求,成为衡量生产制造成功与否的标 志。制造业公司的组织形式与服务业也更加相似。难怪一家著名电脑制造商反复强调: "我们是服务业公司--同理发店一样。"   制造业今日的状况与当年的农业颇为相似。工业革命取得成功之后,农业在国家经济 中的地位大不如前。又过了一段时间,工业进步的成果开始反馈回农业,使农业进入了现 代化。农业生产的效率大大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增强,又进一步推动了工业持续发展, 结果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继续下降。制造业与第三产业的关系的发展也很可能遵循相同的 轨迹。   20多年来,美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固然日新月异,但同时制造业一蹶不振,劳动生产率 增长缓慢,国际竞争力下降,使得第三产业多少有点像无本之木,其扩展虽快,根基却不 大稳固,其中不乏泡沫经济的影子。像前面谈到的为商业投机提供服务的金融、法律机 构,为负债消费的美国人服务的娱乐业等。在这次衰退中受冲击最大的,实际上主要是这 些服务业中不合理的部分。只有当制造业走出低谷,重振活力,服务业的发展才能建立在 一个健康的基础上,才能感到通过新技术提高生产率的迫切性,从而真正体现未来产业的 价值。   在与制造业关系比较密切的服务行业中首先出现了革新的苗头。美国东部的运输公司 CSX推行了电脑管理下精确到分钟的送货跟踪。既节约了费用,又可以随时按客户要求提 供信息。如货物生产的地点、时间、关税,运输过程中在何处混装再分开等等,以按制造 商的需要灵活调整运输。其高级官员明确表示:"我们做的是信息驱动型业务。"类似的 变化将改变人们头脑中服务业多为低技术企业的概念,也只有经过调整的服务业才能算是 合格的未来产业。      何先发而后至 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遇到一些新的问题,进行部分重大调整都是 必然的。但应当指出的是,美国面对新技术革命的调整,本来可以是一个比较顺利的过 程,而不必引起如此剧烈的经济动荡,不必使社会成员普遍感到如此痛苦。美国原是最早 接触到信息技术的国家,在其他新技术革命的领域一开始也都处于领先地位。但美国上下 普遍对这场变革的社会意义估计不足,反应迟滞,没有及时做好调整的准备。   阿尔温*托夫勒曾披露了这样一件事。里根执政期间,曾邀请8位著名未来学家到白 宫介绍他们对经济形势的看法。未来学家事先准备的声明还未读完,白宫办公厅主任里甘 就不满地打断了他们,"看来你们认为,我们将来就只是互相理发和卖汉堡包!难道我们 就不再是制造业大国了?" 里甘的话突出地代表了当时美国保守派大员在这个问题上的 模糊观点。他们坚持认为制造业比重下降就意味着制造业的衰落,意味着经济空心化。他 们对全球化经济的新特点同样缺乏理解,更助长了其决策的错误。他们认为美国的制造业 是先输给了日本,又输给了东亚的小龙们,来自外国的不公平竞争正在危害美国的经济基 础。他们决心扭转这些趋势,于是在80年代这一关键时期,美国国内各种保护主义措施 纷纷出台。那些对变革反应迅速,生产率提高较快的产业非但没有获得鼓励,反而要承担 补助"衰落产业"的义务。落后行业的变革压力被人为地减轻了,使它们没有及时采取行 动应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争取补贴和保护上面。其实美国那 时的当务之急并不是对付东亚国家的经济竞争,而是跟上技术革命的步伐。美国政府的态 度当然不可能改变服务业比重上升的趋势,而只是扭曲了经济信号,延误了改革的时机。   美国的企业家们在变革面前也一度表现得十分短视。美国运用信息技术在先,但适合 新技术的新型生产方式,却首先产生在其他国家。如JIT 是日本丰田公司在1960年左右首 先提出的。灵活生产制度也是日本厂商首先采用的。80年代中期,日产汽车公司已经能够 做到在同一生产线上从生产小轿车改为生产轻型卡车,中间不停工。在美国,对新经济形 式的预测只是长期停留在学术圈子里。50年代初,曾有一小批未来学家著书谈到信息技术 的重要性,并预测它将导致企业中人际关系的改变。但美国企业家却认为这"太虚幻"。 对于日本的生产方式,他们同样漠然置之。直到80年代,美国汽车、机械、电子等行业 遭到日本制造商的挑战后,这些行业的企业家才慢慢进行一些借鉴和改革。但多数企业家 还是怀疑日本人的经验。一些在美国设厂的日本公司尝试新的管理方式,遭到了广泛的非 议。一些人抓住日本管理文化中不为西方人接受的细节,断言新式管理不适合美国国情。 他们仍然相信通过裁员、合理设计流水生产线来摆脱危机的传统方法,相信亚柯卡一类神 童式的经理,对依靠普通工人的创造性嗤之以鼻。   领导人尚如此缺乏远见,美国大众对变革缺乏准备是可想而知的。这其中最严重的是 美国大众的受教育水平普遍不能达到新型生产的要求。日本有95%的学生能上完高中,而 美国只有25%。完成高中学业的学生质量亦难以令人满意。在17岁的中学生中只有7%的 学生符合升大学的要求;有70%的学生写不出一封正规的信;有60%的学生缺乏查找和理 解复杂信息的能力。 更糟的是,这些人在毕业之后很可能未经职业培训即从事工作。据 称,美国有近2300万成年人不会填就业表,不会写信址,并缺乏读和算的技能。他们勉 强可以胜任传统的流水线上的工作,但他们根本无法成为灵活生产所要求的那种能独立思 考和决策的新型工人。   美国大学教育的偏差同样明显。就在新型生产要求减少管理人员,加强技术实力的同 时,美国的大学提供了恰恰相反的人才结构。1970年美国大学毕业生中取得MBA学位与 取得工程学位的学生之比为9:4。80年代,这个不平衡的比例扩大到16:5。况且获得工程 技术学位的学生中50%左右是外国留学生。扭曲的大学教育结构一方面造成大量白领无用 武之地,另一方面造成科技人才的匮乏。据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估计,到2000年,美国 的化学、生物、物理工程师将缺额45万左右。1995~2010年这一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美 国将每年缺少9600名博士水平的科学家。   智力准备不足牵制了美国经济的调整。第9次衰退中居高难下的失业率就反映了这一 症节。有人抱怨新技术革命创造增长而不创造就业。事实上,新技术革命在消灭一些旧的 工作岗位的同时也提供了,而且必将提供更多更富有吸引力的新岗位和新的发展机会。不 过美国的失业者是否具备了抓住机会的能力,很值得怀疑。   总之,信息经济的诞生决定了美国经济必然要做出重大的调整,但美国人迎接挑战的 准备不足,以至于延误了调整的时机,也加剧了调整带来的社会动荡。       第三节 剑桥学派与美国经济的未来      一朝天子一朝臣 布什总统因为在经济问题上无所作为,被克林顿取代。1993年1月 克林顿正式入主白宫后,首先着手组建他的经济班子。其人选一经公布,敏感的舆论界立 刻发现剑桥学派在新班子中占有明显的主导地位。美国的剑桥学派是指思想渊源于麻省理 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经济学人。在克林顿政府中,经济顾问委员会主任(后任国家经济委 员会主席)劳拉*泰森1974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该委员会第二号人物布兰德 则是该校1971年的博士。 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在哈佛任教, 劳工部首席经济顾问卡茨 伊曾在MIT获博士学位。重要的剑桥学派人士还包括财政部主管国际经济事务的副部长萨 默斯,国防部长阿斯平等。由于麻省理工学院学人人数较多,也有人说克林顿政府是麻省 理工学院学派的天下。里根-布什时期高举自由放任大旗的芝加哥学派已经悄悄离开白 宫,一批新的智囊将左右美国的经济政策。   一时,剑桥学派的经济思想成为大家关注的中心。其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三位学者和 他们的理论。其一是克林顿第一届政府的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他在1991年出版的 《国家的任务》(The Work of Nations) 一书被重新加以研究。赖克在这本著作中对传统的 评价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方法提出了挑战。他认为大规模制造主导经济的时代已经过去,目 前已进入高附加值生产的时代。在新型产业结构下,国籍、国界完全模糊,资金、资讯、 设备的流动畅通无阻,国际合作与联盟的网络复杂交错。因此,代表国家竞争力的不再是 国家的招牌企业赚不赚钱,或国民生产总值高不高,甚至不是外贸是否有顺差。在赖克看 来,国家竞争力"不再是一个国家的国民拥有什么,而是国民有能力学什么"。在新的时 代,最重要的是人才,是国民的技术与知识水准。赖克为美国选择的对策是:加强通讯与 交通建设,保证美国的产品、观念、技术可以迅速与世界经济体系交融。更重要的是加强 教育,真正让美国公民做好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的准备。    第二位焦点人物是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的第一位女主席劳拉*泰森。她在华盛顿国际 经济研究所时出版的旧作《谁敲打谁》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研究国际贸易和竞争政策的 学者,泰森在这本有关高技术产业贸易政策的书中鲜明地提出了"管理贸易"的概念。她 认为自由贸易并非最完善的政策,政府有必要以高技术战略性产业为核心,积极援助民间 科研开发,加强对教育和经济基础的投资。 泰森的副手布兰德是另一个受关注的人物。 他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对日本经济模式做出了非正统的评价。他认为日本式资本主义与欧 美式资本主义确有重大差异,但日本模式决非异端,而是具有某种经济合理性与普遍意 义。布兰德主张不仅东欧国家应模仿日本模式,而且美国也应当有选择地向日本学习,比 如产业政策。    这三位学者的观点的确代表了剑桥学派主要的经济思想,即重视人力资本,加强教育 投入;重视产业调整,加强科研投入;重视国际贸易和竞争。剑桥学派的学者为克林顿所 倚重,他们的经济学主张在克林顿经济学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特别是关于长期发展的 规划,几乎完全采纳了他们的主张。有人说,虽然克林顿的短期刺激计划和削减赤字计划 闹得沸沸扬扬,但比较而言,真正对美国经济影响深远的是长期投资战略。因为它们针对 的是美国经济转型期中的新问题,着眼的是21世纪的竞争。应当承认,克林顿执政以 来,剑桥学派确已给美国经济带来了新的气象。      新产业政策  克林顿政府明确宣布它要扶助美国企业去参与全球竞争,也就是实行产 业政策。不过克林顿的经济智囊们一再强调,他们主张的不是70、80年代那种保护主义 的产业政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政府大量发放补贴给衰落产业。剑桥学派主张的是新 产业政策。按他们的主张,政府支持的应当是有发展前途的战略性产业,帮助推广先进企 业转型成功的经验,引导其它企业尽快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克林顿政府推行新产业政策的一个成功例子是对半导体产业的引导。这项工作是由副 总统戈尔和总统科学顾问约翰*吉本斯直接负责的。美国政府与11家半导体公司组成了 一个称为半导体技术集团(Sematech)的联营企业,合作开发芯片新技术。政府的试验 室,如享有国际声誉的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与这些公司的研究人员分工协作,研制能 处理交互式视频网络的超高速半导体。政府的参与推动了美国半导体产业的复兴。美国公 司在芯片、计算机软件和生产半导体的机器设备方面重新占据领先地位。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子是克林顿政府在军民企业之间的穿梭联络。1993年3月,克林 顿宣布为期5年、总额200亿美元的军转民计划,由政府投资开发军民两用技术,帮助进 行人员再培训。 新成立的国家技术转让中心成为沟通政府资助的国家实验室与私人企业的 桥梁。1993年9月底,美国政府同汽车业三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公司)一起宣 布,政府将把一些军事科研成果交给汽车业。其中包括原来用于星球大战计划的电容等。 政府还保证在未来10年内延续这一作法,帮助美国汽车工业同日本企业竞争。 由国防部 负责实施的"技术再投资计划"对帮助军工企业进行技术调整也发挥了突出作用。在这一 计划框架内,罗克韦尔、洛克希德等著名军工企业的研究重点已经转向半导体材料、超 导、天体物理等民用高技术领域。   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美国各企业逐步摆脱前几年的消沉状态,普遍开始学习新的 生产组织方式,加快企业的转型,投身新经济时期的全球化竞争。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在 1994年5月6日宣布打破内部障碍,对其世界范围内的销售、生产和工程业务部门进行调 整。调整后将不再按国别设立管理机构,而是组成零售、金融等14个行业集团,以便更 好地利用全球化的市场。3天后,大制药商施贵宝公司也宣布采取类似措施改进业务管 理。福特汽车公司的改组计划出台得还要早些,规模也更大。其新组织结构的特点是追求 无国界管理。如全球范围内的产品开发工作将由5个计划中心来协调,而其中4个在美国 本土。预计通过如此集中人力、财力,该公司每年至少能节省30亿美元开支。福特的董 事长宣布该公司"正在进行一场全力以赴的竞争",对付迅速全球化的对手。   有意思的是,美国公司在90年代掀起了新的一轮兼并浪潮。1995年,美国公司的购 并金额达到创纪录的4500亿美元,主要参与者是医药、金融和新闻业大公司。由于克林 顿政府取消对电信业的管制法律,1996年兼并热扩展到了更多的行业。美国历史上11宗 最大兼并中有7宗在这一年完成。80年代的兼并热中,兼并者往往希望以较少的风险投资 在短期内获得大额利润,根本无心谋划新企业的经营。90年代的兼并热中,获得长期收益 和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地位等战略性考虑占了上风。以波音公司总裁的话说:"我们是在世 界舞台上演戏。" 结果产生了航空业中的波音-麦道,通讯业中的贝尔-大西洋-耐能,军 火业中的洛克希德-马丁等行业霸主,其规模远远超过欧日对手。总之,美国工业界现在又 充满了信心,与80年代末的失败情绪形成鲜明对照。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成功的新 产业政策。      教育改革 美国企业希望进入新时代,但他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人力资本缺乏,缺 乏能够胜任新的生产要求的工人。两位企业领导人曾忿忿地说:"美国将沦为一个二流国 家并非无稽之谈。我们的劳动大军素质很差,受教育水平低,还有越来越多的人由于不具 备从事现有职业的资格而变成了寄生虫。" 培养不出信息经济所需的人材,说明美国的 教育制度存在严重问题。布什任总统时曾指出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发誓要做教育总统。 但同他平衡预算的计划一样,他的教育政策也偏于谨慎和保守,收效不大。克林顿则深受 罗伯特*赖克"人力资本"理论的影响,深信教育对于提高美国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他自 己又有在阿肯色州推行教育改革的成功经历。因此他上台后发起的教育改革无论在广度和 深度上都超过了布什。   1993年4月,由教育部长赖利和劳工部长赖克联合宣布了改善公立学校教学质量的计 划,要求立即成立一个由28个教育界、企业界、工会和州、联邦政府代表组成的委员 会,确定各主要学科全国统一的教学标准,设立全国性考试检验教学效果。在第一年度向 各州拨款近4亿美元,改善办学条件。同时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公立学校,以促进学校间的 竞争,提高教学水平。至1995年1月,该委员会已经制定出数学、历史、自然科学三门 基础学科的全国统一教学大纲。   这项教育改革规划还包括涉及职业培训制度的两部分,有时被单独称为"青年学徒计 划"。该计划主要是针对中学毕业生缺乏职业技能,一般的雇主又不愿下大本钱培训他们 这一矛盾而设计。计划借鉴了欧洲国家,尤其是德国的学徒制度,鼓励中学在高年级为那 些不想升入大学的学生提供职业培训,而培训内容需与当地企业的需要相结合。28人委员 会负责制订一个各行业培训标准,学生经过培训、考核,即可得到专业技术证书。政府将 每年提供近3亿美元支持那些响应此计划的学校。对于失业的成年人,克林顿政府打算将 已有的62项再培训计划合并,在今后5年内拨款130亿美元使他们接受再教育,重新加入 全球竞争行列。 克林顿还建议每个雇主都将工资总额的1.5%用来支持这项培训。   1993年夏,克林顿政府推出了针对大学教育的"社会服务计划",规定由政府直接贷 款给学生,年度最高额为1万美元,但接受贷款的学生必须从事教育、环境保护、公共安 全、社会服务等低报酬工作累计满2年。这样所有愿意深造的美国青年都可以负担得起大 学学费,而美国政府又将拥有一支"国民服务队",专做那些私人部门认为无利可图,公 共部门又觉得成本太高的社会公益工作。 克林顿政府非常热衷于这个一举两得的计划, 于是不待国会批准即于1993年夏季组织了第一支美国青年夏季社会服务队。来自9个州 的1500名青年参加了这支队伍。副总统戈尔亲自欢迎服务人员,并在演讲中把社区服务 队与当年的和平队相提并论。   教育改革是功在长远的行动,收效如何短期内不易判断。克林顿的教改方案由于涉及 增加企业界的负担,增加政府开支等问题,引起了一些反对意见。计划允许自由择校,同 意普遍发放助学金,又被部分民主党议员批评为助长对少数民族的歧视。但总的来说,克 林顿的教育改革迎合了企业改组呼唤新型人才的需求,如果认真实施,当可为美国经济的 长期发展奠定基础。克林顿的顾问们得意地将之比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著名的"退伍军人 法案",称退伍军人法案帮助美国经济从战时向和平过渡,而克林顿的教育改革法案将使 美国向21世纪的终身学习制度迈进,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振兴科技 克林顿上任仅一个月,就在访问硅谷时提出了他的科技政策倡议。他宣布 要把美国政府研究和开发的投资重点从军事工业转向技术领域,推动教育和高技术产业发 展,以保证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为此决定成立新的联邦科学、工程和技术协调委员会, 总统科技顾问兼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担任其领导,负责重新评估并统筹所有联邦资助 的科研项目。同年11月,"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政府中所有以研究为主的 部门及机构的部长和主任分别参加其下属的9个委员会。克林顿赋予科技委员会同国家安 全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亲自主持了第一次会议。1994年8月,白 宫发表了题为《国家利益中的科学》的报告,郑重表示美国政府承诺扩大对科研的支持, 确保科技在以后的国家预算中据最优先地位。目标是使科学和工程领域的高等教育跟上劳 动力市场的深远变化,提高所有美国人的科技能力,为21世纪培养最优秀的科学家和工 程师。   在这一原则指导下,虽然预算项目普遍削减资金,克林顿政府仍保证了科研支出每年 都有所增加。克林顿宣布最终目标是把科研经费提高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大体相当 于日本、德国的投入水平。克林顿另一个关注的重点是调整科研经费的分配结构。1992年 美国60%的研究经费用于军事研究,40%用于民用技术。克林顿主政后,已经将这个比例 逐渐调整为55%对45%,并且计划最终把军事研究费用控制在整个科研支出的1/3左右。 克林顿及其国家科技委员会同时致力于为美国的科技开发,为美国的经济发展找到新的兴 奋点。其措施包括支持计算机与通信设备的开发,鼓励发展高速火车,鼓励发展节能技 术。在这一系列科技倡议中引起最大反响的当数"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1993年9月,副总统戈尔与商务部长布朗正式宣布实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 即俗称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提出由联邦政府牵头,建设由光纤和电缆组成的信息流通主 干线,将美国各地各种转送和处理信息的设施联结起来,构成高速交流信息的网络系统。 此计划立刻得到全国民众特别是相关产业的热烈呼应。美国人的热情和想象力被激发出来 了。有人把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与州际公路建设和阿波罗计划相提并论,称美国人终于发现 了信息时代的入口。目前,商业电脑网络的用户以每年30%的速度增加,照此速度5年内 大部分美国家庭将被连为一体。要求加入交互式电子信息网络更成了狂热的时尚,每月的 增幅都达到15%。这个速度已经打破了当初电话普及时的记录。 1993年,美国计算机 拥有量占全世界的43%。电信业的大公司同样陷入投资狂热之中。仅贝尔公司一家就计划 在今后7年内投资160亿美元,建设高速光纤转送系统。 MCI 公司也制订了在20个大城 市铺设光纤网的计划。估计整个通讯业的私人投资规模可达到1250~1500亿美元。   据专家们预测,信息业发展的倍数效应将很快显现出来,与之相关的商业、服务业都 将出现繁荣,成为9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场经济繁荣总共可带来3.5万亿美元 的经济效益。信息革命成功后,美国企业的行政管理费用可平均下降1/10强,生产率提高 20~40%。它将改变美国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为能源、医疗、交通、保健、教育、环 境 、人口老化等诸多问题的解决带来希望。克林顿政府极力推进这一远景的实现。1994 年1月,副总统戈尔在洛杉矶召开了汇集全国计算机、电子通讯和娱乐业巨头的会议,讨 论信息高速公路问题。戈尔在会上宣布将要为信息业发展立法,排除束缚发展的旧规章, 鼓励创业。1994年美政府拨出10亿美元做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经费,并把全国科学基 金会在计算机方面的拨款增加3310万美元。 估计在今后20年内,政府对此项计划的投 资将达到300亿美元。   当然,在最初的狂热有所冷却之后,美国人发现信息公路建设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 他们遇到了开始没有注意到的困难,如技术上的难点,巨额资金缺口等。但投身信息高速 公路建设的美国企业依然有增无已。信息高速公路似乎真的成了90年代美国经济的兴奋 点,成了引导美国人向21世纪投资的最有吸引力的目标。    第四节 经济卫冕战      克林顿经济学 1993年2月25日,在一年一度的总统日,新上任的克林顿总统向全国 宣布了一套重振经济的计划,人称克林顿经济学。克林顿经济学前提非常明确:美国经济 形势非常严峻,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侯。政府要在变革中负起责任来,美国民众也要 普遍为经济的康复做出牺牲。政府的当务之急是加强投入,帮助经济摆脱低迷,恢复健康 增长。而后集中精力制服巨额赤字,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也就是说要执行两个计划:短 期刺激经济增长计划和长期削减预算赤字方案。   按克林顿的设想,短期刺激所需的资金规模是310亿美元。资金的投送方向相当符合 民主党的传统思路。首先是为企业免税150亿美元,但主要是用来支持那些积极更新设备 的企业,以刺激美国公司广泛扩大固定投资。其次是增加160亿美元的政府开支。主要用 来架桥修路。一方面通过这些大型公共工程部分解决失业问题(估计在1993年内可创造 50万个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投资长期被忽视的基础设施建设。   短期刺激是有限的措施,长期计划则是一副名副其实的苦药了。克林顿要求几乎所有 的美国人都做出牺牲,以制服赤字恶魔。他决定:   ? 给个人增税。首先是要给富人增税。凡是年收入超过18万美元的家庭,所得税的税 率要提高5个百分点。年收入超过25万美元的,还要再加收10%的附加税。退休的富有 者(年收入3万美元以上的夫妇或年收入2.5万美元以上的单身者)亦难逃此劫,他们必 须按其收入的85%交纳社会福利保险税,而不是以前的50%。   ? 给公司增税,首先是对大公司增税。年收入超过1000万美元的公司,税率从34% 提高到36%。   ? 普遍征收能源税。这将影响到所有开车和使用暖气的美国人。到1996年7月新税完 全生效后,汽油价格将上涨5%,居民使用的天然气涨价4%,家庭取暖用油涨价8%,居 民用电价格提高3%。一个年收入4万美元的家庭大约每年因此增加440美元的开销,而 国库将增加223亿美元的税收。   ? 裁减政府开支。计划在4年里减12%~14%的联邦活动开支,削减联邦雇员10万 人。这两项可以节省90亿美元。为显示决心,克林顿宣布首先在一年内把白宫雇员压缩 25%。而且除邮政雇员和军人外,联邦工作人员的工资冻结一年。   ? 裁减防务开支。在布什政府削减防务开支计划的基础上,4年内再减少军费开支760 亿美元。   ? 裁减福利开支。包括减少社会保险,削减退伍军人的福利待遇,特别是要减少医疗 保健的开支。总计可节约政府津贴910亿美元。   通过这些增加收入、减少开支的措施,克林顿计划在4年内减少近3250亿美元的联邦 预算赤字,使美国可以初步摆脱这个"吞噬我们的恶魔"。克林顿还打算利用这次厉行节 约的成果,凑集1680亿美元进行新的投资,扶植有前途的新产业,使美国经济重新步入 正轨。总之,克林顿经济学的主旨是在短期内为经济加油打气,长期内则着眼收缩。有人 形象地称之为"一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   克林顿经济学的可取之处在于,它提出了美国人在1990年衰退中反复思考的问题,提 出了有勇气的变革措施。一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不一定会造成车辆失控,关键要看有没 有人把握方向盘。克林顿对美国经济发展最大的贡献也就在于此。他呼吁美国人勇敢面对 80年代乃至整个冷战时期遗留的难题,尤其是巨额赤字这个最棘手的问题。因为"重复的 代价远比变革的代价高得多"。至于其经济学的具体内容,则集合了多方智慧。向外国驻 美公司征税是吸收了独立总统竞选人罗斯*佩罗的提议,征收能源税则是克林顿民主党内 的竞选对手保罗*聪格斯的主张。   克林顿给自己的经济学提出的原则是既要超越保守派对资本的偏好,也要超越自由派 对总需求的依赖,综合两者的可取之处,找到第三条道路。但平心而论,"克林顿经济 学"虽然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总体上仍然偏重于民主党人的传统经济思路,即通过政府 发起的大型计划,引导国家经济步入正轨。仅在第一年就有耗资310亿美元的短期刺激经 济计划、耗资200亿美元的军转民计划、耗资130亿美元的就业再培训计划等雄心勃勃的 项目等待实施。这些举措确实可以支持美国的教育、科技、新兴产业,但其规模对于处境 困难的联邦财政来说又确实是难以承受的。   1993年前3个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始终徘徊在2%以下。这样,"克林顿经济学" 的效用尚未显示,却有可能首先导致财政赤字的进一步扩大。是国会的举动抵消了这个危 险。主张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干预的共和党人,联合民主党内的保守派,对克林顿的各项 计划资金大肆削减,短期刺激经济计划尤其元气大伤。开支规模减小,使得联邦赤字得到 控制。   随后美国经济进入了人们期待已久的新的繁荣,实现了6年以来最强劲的增长,而通 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低水平。此时,西欧国家和日本还陷于不景气当中,更显得美国在冷 战后的西方经济中一枝独秀。1994年9月,商务部代表政府向国会提交了题为《争取在全 球经济中获胜》的报告,历数克林顿执政以来领导经济发展的成就。报告宣布:(美国) 经济重新回到了轨道上,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非常积极的角色,全球市场的前景非常光 明。报告提供的统计显示,美国的主要经济指标优于西方七国集团的其他国家,国际经济 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几乎在同时发表的两份民间机构的研究报告证实了克林顿政府的观 点。由美国工商业、大学和工会首脑组成的竞争力委员会对94项关键技术的发展状况进 行了分析,认定美国在大多数技术领域的竞争力均有提高。在生物技术、环境技术和信息 技术方面,美国继续保持领先。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在制造业设计、质量管理以及研 究、制造、设计一体化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享有盛誉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所根 据对世界范围内1.65万名企业家的调查得出结论:美国自1985年来首次取代日本成为世 界上最具经济竞争力的国家。美商务部长布朗表示,美国经济的进步应归功于"新型民主 党人的领导",即归功于克林顿的经济政策。      共和党经济学 但大多数普通的美国人似乎并不同意政府官员和专家们的分析,也并 未被一片光明的经济指标所打动。被灵活生产制度排除在外的白领雇员和不能适应信息经 济的蓝领工人构成了美国的"忧虑阶层"(劳工部长赖克语),即便在目前的改革中未受 打击的人们面对新的全球经济时代也是充满困惑和疑虑。共和党人利用全国上下普遍的不 安定感在1994年的中期选举中大获全胜,牢牢控制了众参两院,开始同克林顿争夺制订 国内政策的主导权。在经济方面,提出以共和党经济学代替克林顿经济学。   所谓共和党经济学的主要原则在作为共和党人中期竞选纲领的《美利坚契约》中得到 了权威的表述。概要言之即减税、减少制约企业行为的规章制度,减少外援、削减联邦政 府开支、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减少民用科研经费、支持武器生产和出口,与此同时通过法 案强迫政府平衡预算。   共和党提出的平衡预算计划要求在2002年之前消灭预算赤字,但同时要进行2450亿 美元的减税。减税范围包括:降低资本所得税、降低遗产税、减轻对退休基金的收费,同 时年收入在20万美元以下的家庭每个子女可享受500美元的税收优惠。据称通过减税促 进经济增长,是增加政府收入、消灭赤字的根本途径。但这毕竟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见效。 减税的直接后果是使将近2000亿美元的赤字再扩大一倍。如何在7年时间里制服这个庞 然大物呢?共和党人提议;   ? 减少给老人、穷人和残疾人的医疗补贴,减少给医院的补贴,增加医疗保险收费。 估计可节支2700亿美元。   ? 减少给低收入家庭的税收优惠,节约开支230亿美元。   ? 减少给大学入学者的贷款,节约开支100亿美元。   ? 改革联邦福利制度,减少食品券的发放,停止未婚母亲的福利待遇,停止拒绝参加 工作者享受的福利待遇,以五年为多数家庭享受福利的最高期限,将审核发放福利的权力 更多地下放给各州。估计通过福利改革可节约开支1000亿美元。   有心人立刻可以发现,共和党国会的政策主张与当年的里根经济学何其相似!而里根 经济学实施的后果是众所周知的。政府经费和福利开支很难压缩,减税和增加军费又激化 了入不敷出的矛盾,结果平衡预算只能是一句空话。   面对共和党经济学的挑战,克林顿接受了其政治顾问莫里斯的建议,采取所谓"中间 化策略"。即全盘接受共和党提出的经济原则,作为自己的政策宣布,但实际上严格控制 其实施规模。1994年底,克林顿抢在共和党国会之前宣布了自己的减税计划。进入1995 年,他又宣布减少对电信业的管制,减少农业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公布了新的武器出口政 策,表示支持军工企业争夺全球市场。6月14日,他提出了新的平衡预算方案,准备在9 年内消灭联邦预算赤字。但他在计划中坚持为低薪阶层而不是富人减税,对医疗保健费用 的削减仅为共和党计划的一半,对福利和农业补贴的削减也比共和党建议少。   白宫和国会无法就平衡预算的方法达成一致,共和党人决定以联邦开支为抵押。联邦 政府机构不能得到新财年的拨款,一些部门被迫在1995年11月和12月两次停止办公。华 盛顿的政治僵局虽未影响美国经济的发展,但引起了美国民众的强烈不满。共和党人的强 硬态度和他们"劫贫济富"的平衡预算方案遭到了多数人的指责。对峙以国会的让步而告 终。   共和党经济学与克林顿经济学最终的命运非常相似。在政治对手的阻击下,它们都未 能在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中独领风骚,而且都不得不放弃最具党派色彩、规模最宏大的部 分。但它们的一些政策主张仍然对冷战后的美国经济产生了影响。例如克林顿提倡的新型 产业、教育、科技政策,共和党提倡的福利改革、放松管制等等。这些以两党妥协为基 础、相对稳健的政策多少支持促进了美国经济的振兴。    经济卫冕战的成功 到9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自走出第九次 经济衰退到1997年底,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实现81个月的持续增长,远远超出了二战后平 均连续增长50个月的水平,而且直逼1982年11月至1990年7月的"里根-布什"经济增 长纪录。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率始终被控制在3%以下的低水平,失业率从1992年的 7?5%降至1996年的5?2%,近乎于西方经济学意义上的充分就业状态。长期存在的财政赤 字问题出现了根本缓解的希望。1996年预算赤字缩减到1100亿美元以下,也就是说已不 到1992年财政赤字的40%。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1979年以来的最低点。 目前,美国面向信息经济调整的成果在继续显现。服务业已经能够带动整个经济的发 展,并成为美国在国际经济中最有竞争力的产业;制造业的革新普遍成功,甚至农业也找 到适应全球竞争的途径而得到振兴;因冷战结束受打击最大的航天航空业、军火工业逐渐 恢复了活力。克林顿政府推行的产业、教育、科技政策开始见效。两党在经过互有胜负的 对抗之后,经济政策主张有所靠拢,为解决财政赤字、庞大的社会福利开支、过度膨胀的 医疗保健开支等痼疾提供了政治上的可能。联邦储备委员会调控货币政策,控制就业和物 价指数的能力受到普遍信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环境。有些持乐观态度的学者提 出,以美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判断,这一轮经济扩张有望持续到20世纪末。这个论断 也不无道理。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经济调整的任务。在西方主要国家中,美国率先实现 了信息技术的突破,成功地运用这一新技术推动各个层次的经济变革,抢占全球化竞争中 的优势地位,带来了经济繁荣。而此时,德国同时处理东西部经济融合、欧盟经济一体化 两大难题,多少有些力不从心;日本在泡沫经济破灭后,长期陷入停滞状态,失去咄咄逼 人的势头。特别是在93和94年,美国经济在西方世界近乎一枝独秀。而在90年代前半 期,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0?8%,超过德国的7?3%和日本的5?7%。   回想80年代,美国的制造业在与欧日的竞争中节节败退,高技术产业的领先地位也 受到挑战。精英们都在悲观地谈论美国衰落、经济硬化,曾有不少经济学家预言:美国经 济在未来10年中将继续衰落,面临保持世界经济头号强国地位的艰难竞争。可以说美国 在这场卫冕战中经受住了考验,至少是赢得了第一回合的胜利。这个明显的转变不仅仅是 简单的经济周期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所谓变革之风的结果。经过痛苦的第9次衰退之 后,美国人终于开始清除冷战遗留的积弊,改变80年代养成的超前消费、金融投机之 风。美国人终于开始认识到时代的变革,开始主动地去适应新技术革命的要求。   美国经济近来的表现证明了美国经济的活力和美国人自新的能力仍未衰竭。当美国人 认真对待自身的经济问题,愿意做出牺牲和贡献的时侯,他们是可以扭转经济下降的趋势 的。经济已经不再是压在美国人心头的阴影。观察家们也承认美国到下个世纪可能仍将是 综合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于是有人担心,到20世纪末,美国完成经济调整,巩固在 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地位后,美国又将由内向转为外向,在全球四处插手,盛气凌人地行使 霸权。   我们则认为,即使美国成功地渡过了经济转型期,它也不大可能再现昔日的霸权。因 为经济并非美国在冷战后遇到的唯一难题,甚至不是最棘手的难题。时代变革对美国最严 重的冲击是在政治和社会层面上。正如美国的资深政论家布热津斯基博士指出的:经济议 事日程看来势不可挡,但仍然是美国能够认清和解决的问题。因为经济问题相对具体,对 于其重要性美国社会也能理解。相比之下,一般的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则不容易采取迅速 的对策。部分原因是,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坚决的政治行动,而这恰恰是美国政治体 制的弱点。美国可以拥有影响全球的物质潜力,但缺乏运用这种力量的意志,缺乏运用这 种力量的政治和社会基础。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