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与世界地位
作者:王缉思 来源: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时间:1999-12-31
高处不胜寒 --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 主编 王缉思 撰稿 王缉思 朱文莉 周琪 彭光谦 王荣军 目 录 序言************************(x) 第一章 美国传统与新世界的挑战***********(x) 第一节 美国特性 第二节 冷战后世界的冲击 第二章 经济重整旗鼓****************(x) 第一节 旧时代的最后一次衰退 第二节 新时代的第一次衰退 第三节 克林顿经济学 第四节 经济卫冕战 第三章 政治缓慢变革****************(x) 第一节 丧失信誉的政治 第二节 重新组合的努力 第三节 稳定与变化 第四章 社会的重新分化与整合************(x) 第一节 移民问题与种族关系 第二节 经济成就的社会后果 第三节 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 第五章 对外经济战略的调整*************(x) 第一节 冷战时期美国对外经济战略回顾 第二节 冷战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及影响 第三节 对外经济战略的调整 第六章 国家安全新战略***************(x) 第一节 两极结构下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第二节 冷战后美国安全环境的变化 第三节 从布什到克林顿:冷战后国家安全战略调整 第四节 国家安全新战略的内在矛盾 第七章 人权外交******************(x) 第一节 冷战时代美国人权外交的演进 第二节 冷战后的人权外交 第三节 人权外交中的争论问题 第四节 未来美国外交政策中的人权因素 第八章 对华政策******************(x) 第一节 中美关系主要问题 第二节 对华政策的两难选择 第三节 中美关系展望 第九章 全球战略******************(x) 第一节 冷战后美国外交轨迹 第二节 外交思想大辩论 第三节 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第十章 "高处不胜寒":美国的世界地位*******(x) 第一节 美国经济实力再评估 第二节 调整评价尺度 第三节 结论:高处不胜寒 序言   要对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做出恰当的分析和评估,既需要了解大量信 息,更需要建立起能够经过一段时间考验的分析框架,以及建立在信息处理和分析框架之 上的理论思考。这样,当部分信息过时、出现新的事态发展而需要修改原先判断的时候, 仍然有基本的理论和方法为依托。这便是本书的主要出发点。   任何一个现代国家的对外战略都有三个方面的来源。首先是它的国情。自然环境、地 理位置、人口构成、经济基础、政治体制、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历史传统等等,是相 对稳定的物质因素、制度因素和思想因素,也就是这个国家对外战略的物质基础、制度基 础和精神基础。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各国外交战略和政策的特殊性。其次是该国的社会 发展需要。在特定时期的国内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决定了政治斗争的内容, 产生了国内外政策调整的需要。人们常说"外交是内政的延续",这是正确的。不过,在 某种条件下,内政也可以成为外交的延续,在开放的全球化时代尤其如此。第三是该国所 处的外部环境。国际政治格局(即世界主要国家和国家集团之间的权力结构)即它在这一 格局中所处的实力地位,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国际政治、安全、经济关系的运行机制和 规则,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等非政府组织,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等 等,构成决定该国对外战略的主要外部因素。   基于这种认识,本书前四章分析了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国情基础、国内社会需要和 国际环境。第一章第一节简单讲述美国特性,即美国在种族构成、价值观、政治、经济、 对外关系等方面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特殊国情与传统。第二节分析冷战后新的国际环境给美 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第二、三、四章分别展开对当前美国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 趋势的探讨,指出美国经济以新技术革命为推动力,优化产业结构,保持了1992年以来 的经济持续增长,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在政局保持稳定的同时,金钱操纵选举、国会同政 府的争权夺利、接连不断的政界丑闻,引起了公众对政治领导人的强烈不满。美国社会内 部的贫富差距继续扩大,种族矛盾和社会痼疾深化,多元文化主义和传统基督教主流文化 进行着激烈较量。 接着,本书第五、六、七章分别刻画美国的对外经济战略、国家安全战略和人权外交 的基本轮廓。这三章都从冷战时期形成的美国政策传统和积淀谈起,然后分析冷战结束后 美国在这三个具体外交领域里所遇到的新问题,最后将重点放在战略调整的措施和方向 上。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首先强调经济安全。它力求主导全球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规则,同 其他主要工业化国家既有经济摩擦,又相互协调政策。冷战后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定名为 "参与和扩展战略",其内涵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具有更大的外向性。美国在冷战后加紧 推行人权外交并使之在政府政策中制度化。但其国内的政治和社会变化将给人权外交带来 更多的牵制因素,"促进人权"不可能成为美国外交的中心任务。   这样一种章节编排,反映了我们的一个基本观点,即两极格局崩溃后,美国外交不再 围绕同大国的对抗和联盟展开,而是更多地受国内因素的制约。其外交侧重点逐渐从国家 间关系问题转向功能性的"问题领域"。这种转变反映在克林顿政府多次提出的经济安 全、国家安全和人权这"三大外交支柱"上。具体地说,冷战后美国外交的目标是维护西 方主导的全球贸易体系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拓展美国的海外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防止大 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扩散,推进西方式民主和人权,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制止非法移民、打 击走私贩毒、打击国际恐怖活动等等。这些外交目标既符合美国国情和当前的国内需要, 也是在全球化进程加速时美国政策调整的必然方向。   按照不同的"问题领域"来分析美国全球战略,同强调内政与外交相互作用的着眼点 是相互补充的。美国的国内政治、经济需要,国内各种利益和观念的冲突与融合,在外交 上都有所表现,而且反过来又影响美国的对外关系。例如,在冷战后的国家安全问题上, 由于国内安全频频受到国际非法活动的侵扰,国内缉毒工作和处理非法移民问题也必须得 到外交行动的配合,因此美国国家安全内涵扩大就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又如,美国对外贸 易和投资政策的调整,必须配合其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发展,于是它 提出"公平贸易"原则,保护知识产权,积极开拓其信息产品的海外市场。在人权外交方 面,国内公民权利意识的加强,宗教右翼的凸起,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都形成了新的动 力。国内因素对外交政策的投射,充分表现在上述外交"三大支柱"上。分别探讨这三大 问题领域,有助于揭示美国外交新战略的调整方向和特点。   当然,传统的地缘政治思想仍然在美国外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也仍然十分 重视国家间关系,特别是它同主要大国之间的关系。但是它对其他大国的政策,是为上述 这些功能性目标服务的。正因为如此,把任何一个大国确定为战略敌人,都无助于实现上 述目标,都不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第八章里有关中美关系的较为详细的探讨,试图为美 国如何在外交中的功能性问题和国别关系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提供一个案例分析。美国对 华战略的目标,同其全球战略的"三大支柱"是一致的,就是既要促进其经济利益和安全 利益,又企图促使中国朝它所希望的政治方向演变。要达到这些目标,不能采取同中国全 面对抗的方式,但必然同中国发生摩擦。   在简单叙述冷战后美国外交轨迹的基础上,第九章对全球战略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 进行了归纳总结。美国的战略家和外交政策专家,在美国冷战后外交应以什么为首要目 标、应进行战略扩张还是战略收缩、应实行多边主义还是单边主义等问题上,一直争论不 休,莫衷一是。但实际上,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主要轮廓和特点已经清晰。美国在经 济、政治、军事安全等领域维护并发展它在二战后确立的一整套国际规范,以其他国家对 西方主导的现存国际秩序和规范的态度来决定其远近亲疏。它在大国中没有确定的战略敌 人,将继续维持并巩固同欧盟、日本的安全和政治同盟,力图将俄罗斯和中国纳入现存的 国际机制,借助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打击伊拉克等少数所谓"无赖国 家"。由于国内因素对外交政策的投射作用,环保、移民、扫毒等全球性问题在美国外交 中的地位继续上升。美国将在海外军事干涉方面更为谨慎和"内向",而在全球经济、政 治、文化、信息传播等方面更为活跃和"外向"。   本书最后一章指出,对于根据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经济竞争力暂时下降而得出 的"美国衰落"的结论,需要重新思考。从主要经济指标、军事能力、教育水平和人才流 向、对外文化渗透力、对国际机制的支配力、自我调节能力等方面看,美国的世界地位没 有下降。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来自它的内部:种族矛盾、贫富悬殊、政治丑闻、价值 观失落、犯罪猖獗等痼疾,削弱着美国的社会凝聚力,损害了它的外部形象。就整体而 言,西方发达国家的力量正在分散和削弱。世界各地区和国家的发展模式趋向多样化。因 此,美国虽然在21世纪初能继续保持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但无力称霸世界。   如果说本书还有什么特点可言,我在此特别想强调我们观察美国时往往忽略的一个视 角,这就是美国人的文化价值观、道德观和宗教情怀,或者简单说来,就是美国人的精神 信仰。我在简论美国特色的第一章第一节里,用略微超过比例的篇幅来探讨这一问题,但 宥于本书中心议题而不能展开。在朱文莉撰写的第三、四章和周琪撰写的第七章里,分别 谈到当代美国政治、社会、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里,精神信仰所起的突出作用。诚然, 美国人重视物质生活,美国是一个消费社会甚至浪费社会,美国商业利益集团对美国政治 的影响举足轻重,美国人在交往中比较不拘礼节而讲究实效,典型的美国哲学是实用主义 哲学,美国政治里到处是道貌岸然掩盖下的利益角逐,美国在外交上也充满实用主义,常 常用双重标准处理国际问题……。对于去过美国,读过有关美国的书,或同美国人稍有接 触的人,这些都是浅而易见的常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美国人重视精神信仰的那一面, 是我们所难以了解的,更是难以理解并同他们沟通的。美国自称信神的人在其人口中所占 的比例,大概比中国的无神论者在中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还大。就这一点来说,同样是以 "务实"著称于世的两大民族,美国人的务实和中国人的务实之间就有巨大差别。因此, 要了解美国,就必须对它的文化和价值观的根基和变迁有较为深入的认识。但这毕竟不是 本书的主题,只是在此借题发挥,以期引起进一步的探讨。   本书各章节的撰稿人是: 王缉思(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第一、八、九、十章   朱文莉(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 第二、三、四章   王荣军(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第五章   彭光谦(中国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所研究员) 第六章   周琪(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第七章   本书是中华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在申请和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得到中国社会科学 院科研局温伯友、李正乐、李千等先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的张 沱生先生全文审阅初稿,提出了十分中肯和详尽的修改意见,使定稿比初稿有了实质性的 提高。他还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重要帮助。王逸舟、陈小功、张沱生、张也白、金灿荣先 生组成的项目评审小组,对本项目给予了肯定和鼓励,也提出了改进意见。在形成本书框 架和基本观点的过程中,从李慎之、资中筠、陈乐民等师长的学术思想中吸取了营养。赵 梅、金灿荣、李晖、于丽华、邓文彬、杜丽英、王欣等同事,为本书的文字编辑、稿件打 印、课题管理付出了辛勤劳动。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图书资料室为课题组提供了大 量资料。陶文钊、顾国良、胡国成、钟湘农等先生在行政工作上对我的支持,使我得以为 本书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特在此向以上同仁、朋友,以及在我的学术探索中提供帮助 的其他朋友,表示深深的谢意。不言而喻,本书的缺陷应由其编著者负责。 王缉思 一九九九年一月于北京西郊大有庄 第一章 美国传统与新世界的挑战       研究美国在冷战后世界上的地位和它的全球战略,首先必须回答两个方面的问题。第 一,美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美国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土 辽阔,资源丰富,经济繁荣,科技先进。但是,决定一个国家的世界地位和作用的,决不 仅仅是这些"硬件",还包括民族凝聚力、社会结构、历史文化传统等等"软件",也就 是相对处于静态的美国特色。第二,冷战结束后,世界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对 美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实际上关系到今日美国的动态特点。本章将粗略地 回答以上问题。 第一节 美国特性    每一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特性。正是这种特性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决定了这个国家内 政和外交的基本走向。本书仅从五个方面概括美国特性。      (一)民族构成方面       美国是由移民组成的国家。这是它区别于其他大国的最重要特征。它最初是由英国清 教徒为首的欧洲移民所建立的13个英属殖民地组成。英国人最早移居北美。到18世纪, 来自德国、爱尔兰、荷兰、法国等欧洲国家也有大批移民到达这块英属殖民地。他们逐渐 采用英语和英国制度,但也同时保存各自的民族传统与习俗。到二十世纪初,美国进一步 融合了波兰人、犹太人、意大利人、墨西哥人,以及来自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的移民。 美国的移民国家特性,对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马克思和恩 格斯指出,到北美去的"这些个人之所以迁移到那里去,是因为他们的需要与古老国家里 现存的交往形式不相适应。因此这些国家在开始发展的时候就拥有古老国家的最进步的个 人,因而也就拥有与这些个人相适应的、在古老的国家里还没有能够确立起来的最发达的 交往形式"。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最发达的交往方式",主要指的是当时最先进的 生产关系。这些欧洲移民有的是为了逃离专制统治和宗教迫害,有的是由于饥荒而迁居, 还有的是为了创造财富和发挥个人专长来到美国,所以绝大部分属于原居住国的中下阶 层。"美国从一诞生起就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的;美国是由那些为了建立纯粹的资产阶级 社会而从欧洲的封建制度下逃出来的小资产者和农民建立起来的。" 17至18世纪,主要 来自不列颠群岛和欧洲大陆的移民带去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自 由、先进思想和开放的文化。对于他们来说,美国是名副其实的新大陆,没有国王和贵 族,没有欧洲那样的等级制度,很少宗教迫害,却有着极大的开拓机会。欧洲移民驱动着 美国经济杠杆,以巨大的力量与规模开发了北美大陆的自然资源,打破了西欧的工业垄 断。在非洲强制性贩卖奴隶而造成的大批黑人移民,为美国的早期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廉价 劳动力,内战后美国工商业企业勃兴,外国移民又为美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另一方 面,移民也为工农业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因为他们一踏上新大陆,就需要索取所有的 生活必需品和一切社会服务,刺激了产品的需求和市场的扩大。   在美国二百多年历史上,每一步重大发展都和涌入美国的移民浪潮息息相关。形形色 色的民族和人种,受到经济、政治和宗教力量的驱使,源源不断地汇集在这片大陆,决心 把美国变成他们永久的栖息之地。19世纪末美国跨入世界先进工业国行列后,继续吸引科 技人员和熟练工人移居美国。仅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就吸收了将近 3700万新移民。1890年至1900年期间,专业人员和熟练工人在移民总数中约占14%。到 20世纪中叶,占世界人口总数6% 的美国,拥有350万工程师和科学家,是世界总数的 29%。 今天美国在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如在核能、航空、 航天、计算机、生物工程等诸方面的领先地位,没有一项离得开近几十年来新移居到美国 的科学家。可以说,美国的经济发达和科技进步,不但依赖于历史上的移民,也依赖于今 天和未来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的新移民。    移民国家的特性决定了美国政治体制、文化和精神信仰必须是多元的。1787年制订、 1789年正式通过的美国联邦宪法是美国的最高法律。英国移民在当时的美国人中占主导地 位,因此美国宪法所包含的思想有不少反映了英国政治传统。但是它也必须反映外来移民 在地域、经济利益、宗教信仰和文化上的多样性。"美国多元民主的最初源泉可以上溯到 殖民地时期的宗教宽容。" 由于来自欧洲各国移民的宗教信仰各不相同,新移民对原先 清教徒一统天下的局面造成冲击,宗教迫害不得不停止。宗教宽容为政治宽容创造了条 件,各种利益集团学会了竞争和共存。   然而在号称"自由之乡"的美国,早期的多元民主和政治宽容并未导致全面的人权平 等和社会公正。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欧洲移民对原居住于北美大陆的印第安人采 取驱赶、隔离和剥夺其政治经济权利的政策,对从非洲贩卖来的黑人采取种族隔离和种族 歧视政策,对来自拉丁美洲的移民和包括华人在内的有色人种也采取了不同程度的排斥政 策。美国国内的种族关系,包括不同移民集团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美国社会矛盾的主要根 源之一,也是所有美国人深层自我意识的主要部分之一。"我是美国人"只是美国人自性 (identity)的一部分,他(她)们的自我意识还必然包括自己是哪个人种(肤色)和从世 界哪一部分来的移民。这种意识比自己的籍贯或出生地的意识要强烈得多。    一方面,从理论上说,美国法律中所规定的公民身份、公民权利和责任贯彻了"人人 生而平等"的原则。这是机会上的平等,而不是条件或结果的平等。 从总统选举、国会 选举到地方选举,从法庭审判到民事纠纷,从寻找工作机会到提供社会服务,没有一个社 会生活的角落不渗透着一个移民国家内部的种族、文化差异。这种差异既造成了深刻的社 会分裂现象和种族矛盾,又同时造成了美国社会特有的对多元化、多样性的宽容。美国人 崇尚个人自由和个人成就,这种成就在他们看来应该建立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而不是建 立在种族特征、家庭出身或其他特权的基础上。在某种程度上,美国人为自己国家政治、 文化、种族的的多元化和多样性而十分自豪,并常常以是否享有美国式的多元化、多样性 为标准来衡量其他国家。一代代的新移民,为了自己能够在美国扎根,为了融入所谓主流 社会并享有美国公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利,艰难创业,苦干终生。这一社会力量的源泉至今 还远未枯竭,仍然在推动着美国的发展进步。   虽然像19世纪那样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很难再度出现,但近20多年来,美国仍然敞开 大门,接受了大批来自拉丁美洲和亚洲的移民。在80年代的移民潮中,美国吸收的新移 民达730万人。截止1996年,9.3%的美国公民(2460万人)是在国外出生的。1997年的 美国人口中,13%为黑人,11%为讲西班牙语的人, 4%为亚洲人后裔和太平洋岛屿人, 1%为 土著美洲人。 如果说这些都是"少数民族",从人口比例上说是正确的,但很容易产生 误解。因为美国不像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那样有一个主体民族。美国最大的种族群体 是占人口73%的白人(其中不包括讲西班牙语的白人),可以单独区分出来的最大民族集 团是不列颠血统,但它也只占美国人口的15%,其次是占13%的日耳曼血统,再次是黑人 和占8%的爱尔兰血统。从这一意义上说,美国没有"多数民族",所有民族集团都是 "少数民族"(不过本书一些章节仍然依照习惯,将白人以外的美国民族集团称为"少数 民族")。由于新移民的不断涌入和各个民族集团的出生率不同,美国国内各民族集团的 比例变化较大。据美国人口统计局估算,到2050年时,美国人口中将有23%的讲西班牙 语的拉美人后裔,16%的黑人,10%的亚裔人。也就是说,到那时欧洲白人后裔只占到总 人口的一半。美国民族构成的进一步多元化,将对美国政治、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的所有其 他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也将投射到美国的对外政策中去。       (二)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方面      美利坚民族在精神信仰方面的一个重要特性,是求实精神和宗教传统的融汇交织渗透 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由于美国封建制度的影响较小,又由于美国是国土辽阔的移民国家,国内居民的流动 性极大,美国人民中有一种生气勃勃的进取精神和自由开放的风尚。恩格斯在谈到他在美 国旅行时,美国人对新生事物的追求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说:      我们通常都以为,美国是一个新世界,新不仅是就发现它的时间而言,而 且是就它的一切制度而言;这个新世界由于藐视一切继承的和传统的东西而 远远超过我们这些旧式的、沉睡的欧洲人;这个新世界是由现代的人们根据 现代的、实际的、合理的原则在处女地上重新建立起来的。美国人也总是竭 力使我们相信这种看法。他们瞧不起我们,认为我们是迟疑的、带有各种陈 腐偏见的、害怕一切新事物的不切实际的人;而他们这个前进最快的民族 (the most go-ahead nation)对于每一个新的改进方案,会纯粹从他们实 际利益出发马上进行试验,这个方案一旦被认为是好的,差不多在第二天就 会付诸实行。在美国,一切都应该是新的,一切都应该是合理的,一切都应 该是实际的,因此,一切都跟我们不同。   崇尚变革创新,反对墨守成规,讲求实效,不拘一格,是美国民族性格的一部分。19 世纪30年代的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曾说:"哲学在美国比在文明世界中的任何一个国 家都不受重视。" 这是指美国古典传统哲学负担最小而言。后来发展起来的地地道道的 美国式哲学,是重经验而不重思辨的实用主义哲学。美国人认为,"如果哲学不能容忍实 践的注释,那么哲学--而不是实践--就应该被摈弃。" 这种思想是同美国早期移民 不断开辟新边疆和不断使用先进科学技术的历史经验相一致的。   与此同时,宗教传统也深深影响着美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根据一些社会学家的研 究,"对于是非问题的关注表明美国人比大多数工业化民族更具有宗教意识。" 早期移 居美国的许多欧洲移民,在寻找经济机会的同时,也在追求宗教自由,躲避宗教迫害和政 治迫害。美国的海外扩张一直伴随着传教活动。美国的主流文化,是所谓"瓦斯普" (WASP)价值观,即白种盎格鲁*萨克逊人中的基督新教徒所信奉的宗教价值观。   从宪法规定来看,美国是世俗社会。但就绝大部分人口宣称他们笃信上帝这一点来 看,美国又是一个宗教社会。美国社会的道德基础无疑是基督教传统。90%的美国人声称 自己信仰上帝,其中人数最多的有基督新教徒、罗马天主教徒和犹太教徒。美国宪法第一 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有关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的法律。这保证了宗教自由和各 种不同宗教的并存竞争。宗教多元化的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新的宗教组织和教派。除基督教 的各大教派外,新移民带来了伊斯兰教、佛教,并在美国有可观的发展。美国无疑是世界 上宗教最为多元化的国家。在今日美国,没有一个教派的信徒能达到信教者总数的十分之 一。   就政府同教会关系的法律方面而言,美国是政教分离的国家,政府不应对某一宗教有 所偏向,宗教组织不能直接参与政治活动。然而在实践中,政治和宗教从未彻底分离过。 军队里、国会里都有专门牧师,最高法院房间里壁上有"摩西传十诫"的宗教油画,每一 张美元钞票上都印有"我们信仰上帝"(In God We Trust)的字句。宗教对社会和政治的 影响是无所不在、根深蒂固的。 在社会变革中,各教派中的信徒对政治、社会、文化乃至 宗教本身的看法不同,又形成了保守派、自由派和温和派,各自结成跨越教派的政治同 盟。美国国内政治派别的分化组合,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的演变,都是同宗教势力和影响 的变迁息息相关的。   美国的政教关系,在美国总统身份上得到了典型体现。历届美国总统都要标榜自己虔 诚的宗教信仰。他们经常去教堂出席教会活动,在所有重要的正式国务演讲中请求"上帝 保佑美国"。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所指出的,"总统常是一位传统的新教徒,属于国内许多 教派中的一个.但他们的个人宗教信仰要同公职分离。总统是统一的象征。在这个宗教多 元化的社会中,他作为一国元首,是全体美国人的总统。他确实也具有重要的宗教作用, 即一种能把所有美国人团结在一起的共同信仰的象征性作用。" 尽管美国是一个信仰自 由的国家,但美国人普遍认为应当有某种宗教信仰。公开声明自己是无神论者的人,在主 流社会中会受到孤立或鄙视。从政、从教或担任其他社会公职的人,更须在宗教问题上谨 言慎行。    作为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新教神学,源于北美殖民时期加尔文教派的信仰,其教义 是"上帝选择"和"命运注定"。这种思想视美国人为最优秀的"上帝选民",视美利坚 民族为救世主民族,其使命是把上帝的福音传播到整个世界。香港学者黄枝连把这种美国 人的使命感称为"替天行道"主义,是很贴切的。 其中的"道",包括基督教教义的传 播,英美式议会民主制度的移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个人自由和天赋人权观 念的灌输。美国人以其独特的理想方式看待世界。一位美国政治学家指出:"美国的理 想--分解到它的精髓--乃是由两个要素所组成:开明思想与宗教信仰。而在这两者之 间存在着并将永远存在固有的矛盾。" 这一固有矛盾,就是意欲冲破一切思想樊笼的务 实精神,不得不受到宗教与道德信条的巨大而又无形的约束。灯红酒绿下的人欲横流,同 质朴教堂中的庄严肃穆,既形成鲜明对照,又相辅相成。   在美国人的"开明思想"和宗教信仰之间,也有历史上形成的某种协调和调和。美国 早期的教会没有像欧洲天主教会那样曾经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而是其助力。根据社 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研究,资本主义精神产生于新教伦理,新教教义对18世纪美洲大 陆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诱发和催化作用。在美国立国时期的新教伦理中, 世俗的行为规范集中表现为勤俭、节欲、进取而严肃的人生态度。"禁欲主义的节俭必然 要导致资本的积累。强加在财富消费上的种种限制使资本用于生产性投资成为可能,从而 也就自然而然地增加了财富。" 同时,清教徒来到新世界建立一个"现世天堂"的梦 想,要靠艰苦劳作后获取的财富来实现,而不能靠繁文缛节和清心寡欲来实现。于是新教 神学经过了同战胜大自然、开拓新边疆的社会实践,滋生出一种强烈的功利性和实用性, 在宗教的道德规范中注入了世俗的进取精神,将个人奋斗后获得成功视为灵魂得到拯救的 象征,从而完全消除了过去那种在财富与罪恶之间划等号的旧观念。这就是美国实用主义 哲学的由来。深受美国人尊崇的政治家、科学家、哲学家和开国元勋之一本杰明*富兰克 林,就是集宗教道德说教和实用主义哲学于一身的人物。   在美国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为追求美好生活、思想自由和物质财富而冒险开 拓,表现为"西部牛仔"式的个人自由主义。所谓"美国梦",就是指美国人在自己的新 世界里抓住机遇,谋求发展,决不停息,永无止境,凭着勤劳肯干就能够取得成功的一种 理想,而且他们相信这一代人比上一代人应当而且能够生活得更好。这种个人追求决不排 斥物质消费和感官享受,但也不同宗教信仰全然冲突。根据韦伯的统计,美国现代企业的 资本所有者和经营领导者当中,在技术和经济方面受过较高训练的人当中,新教徒占绝大 多数。 当然,当代美国社会中过度的超前消费和享乐主义,已同宗教信条格格不入,整 个社会的风气同立国初期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不可同日而语。   实用主义的利益角逐和金钱操纵同社会公正和道德规范既相互矛盾,又相互制约、相 互包容。这种务实精神与道德约束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其体 现方式。例如在商业活动中的利润第一必须同信誉第一相平衡;从原则上说,劳动市场上 的自由竞争不能有种族和性别歧视;高收入要有累进所得税制度加以制约以保证公平;提 倡物质消费的同时应当重视精神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追求金钱享受同为社会公益事业捐 献同时受到鼓励,等等。   一般认为,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在美国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人主义 (individualism)和利己主义(egoism)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个人主 义"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创造性和自由发展,不受或少受社会和政治的限制,而"利己主 义"是贬义词,指将个人特殊利益凌驾于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之上的思想和行为。个人主 义既是一种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生哲学,又是一种政治哲学和价值体系。它认为一切价值都 以个人为中心,个人之间在道义上是平等的,社会是一群人以自愿的契约形式组成的一个 共同体,其目的乃是维护组成该社会的个人的利益。这是美国立国建制的指导思想。集中 表现了美国式理想并在美国家喻户晓的《独立宣言》说:"我们认为这一真理是不言而喻 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 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 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这就是说,个人权利是上帝赋予的,国家是为达到 个人目的而产生的,因而也是为维护个人利益、保障个人自由而存在的。美国的爱国主义 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就在于认为国家是为个人服务的,于是个人也就应当效忠于国家。   个人主义价值观并不等于个人不需要为群体履行义务。"在美国,从群体和个人角度 考虑,政治既是集体性的,又是个人性的。政治既要顾及个人享有公民权利,又要顾及公 民履行义务。同样地,政治既要顾及群体履行义务,又要顾及群体享有权利。……社会同 时要保护和承认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确保群体和个人对社会履行各自的义务。" 个人 自由和利益追求必须受到法律和公民义务的约束,这是全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   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经历了历史的考验,发生了许多方面的变化。 个人主义中排 他的、反社会的、非道德的、堕落的一面,即利己主义的一面,以及过分追求物质和感官 享乐的倾向,在当代愈演愈烈,严重损害全社会的利益,受到谴责和抵制。20世纪60年 代开始的反抗社会正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反主流文化,其核心是自我表现和独立意识。 反主流文化既包含反对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的内容,也对性放纵、同性恋、吸毒、未婚先 孕、堕胎等现象采取更为宽容的态度。同时,当许多美国人的生存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 开始更多地关注大自然,关注生活的意义和精神上的满足,日益重视"自我实现",即强 调发挥自己的潜能,体验世界,而不是追求更多的物质财富和更高的社会地位。   在宗教信仰和个人自由方面,美国社会是比较宽容的。学校特别是大学,是自由思想 的阵地,但假如某学校教育学生说某种别的政治制度或者文化比美国的优越,则为社会所 不容。美国的教育机构和大众传播媒介把传授知识、传播信息同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美国 价值准则结合起来,常常采取的是十分潜移默化的形式。从法律意义上说,既然有信仰和 言论自由,那么从左到右的思想和言论,如宣传共产主义,攻击基督教教义,赞同暴力革 命推翻政府等等,都是不违法的。但是在今天的美国社会里,这些言论都被视为大逆不道 的异端邪说,事实上受到禁止。正如两位英国评论家所说:"在政治上,一个人要是拥护 另外一个激进制度,什么共产主义,什么社会主义,就不光是有些出格了,他或她是否爱 国也成了问题。" 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猖獗一时的"麦卡锡主义",就是对美国思想 自由和言论自由的一大讽刺,而它的幽灵至今仍在美国政治生活中作祟。      (三)国内政治方面       联邦制是美国政治的重要特色。宪法规定,政府的权力和职能分别属于联邦政府与州 政府,两者均享有实质性的权力。但它又规定联邦的宪法和法律,同外国订立的条约,都 是全国的最高法律,各州必须遵守。各州法律如同联邦法律相抵触,则一律无效。联邦制 促进了美国的现代化进程,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同时,联邦制也为政治和社会的变革提供 了来自各州的动力和主动性,使政策选择较为灵活和多样化。一个州的实践可为其他州提 供范例和经验教训;而当州的革新遇到困难时,联邦政府可以制订法规加以推进。"这就 是说,公共政策如有重大改变,必须得到国内各主要地区和主要经济集团大部分人的支 持。这使全国政府有了一种保守品质,但又因各州享有进行改革试验的自由而减轻了这种 保守性。"   美国建国后,特别是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以来,美国社会基本制度和政治局面是比较 稳定的,只是在20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萧条和罗斯福新政时期,以及60世纪至70年代 初反对越南战争、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浪潮中,政局较为动荡。美国国内政治的相对稳 定,与维护至高无上的宪法地位有关。美国宪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也是至今 历时最久的宪法。它制订200多年来,虽经17次修正,其基本原则并无大的变化。宪法 所确立的美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如天赋人权、法治而非人治、人民主权、政府权力有 限、代议制政府、联邦制、权力分立和制约平衡、司法审查、文官控制军队、军人不干预 政治等等,至今都是美国的根本治国思想。建国初期即已确立的联邦政府制度,立法、行 政、司法的三权分立体制,四年为一任期的总统选举方式,两大政党在国家最高立法和行 政机关中轮流坐庄的局面,一直保留下来,并且看不出有改变的现实可能。这种政治思想 和制度上的连续性,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内外政策中大政方针的稳定性。   美国社会中的政治权力分散,在西方国家中是比较突出的。立国时期的清教徒为维护 宗教信仰自由,主张在自愿的前提下通过契约来建立教会。在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的基 础上,他们又将宗教契约观发展到政治方面,而政治契约的观念又发展到法治方面。美国 的开国元勋树立了这样一种观念:国家领导者的权力须经人民同意,应由选举产生;契约 是国家存在的基础,世俗权力的膨胀将导致专制,必须加以限制。这就是三权分立的思想 基础。联邦政府由三个部门组成: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会是立法部门;总统领导行政 部门;最高法院代表司法部门,有权对任何法律是否符合宪法作出裁决。美国人认为,三 权分立可以防止滥用权力,制约由于权力过分集中而导致的腐败。    在保持政局基本稳定的同时,美国又是一个在矛盾和冲突中实现社会变革的国家。法 律 和行政法规的不断革新,对总统、国会议员和政府官员任职期限和权力范围的限制,激 发了社会活力,增加了政策的灵活性。在美国历史上,每一次重大政治危机产生之后,随 之而来的是政策的调整和矛盾的缓和。例如南北战争之后,种植园奴隶制消亡,排除了工 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内部障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中,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 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罗斯福新政改革很快恢复了社会生产力,调和了阶级矛盾。60年代 种族矛盾激化时,小马丁*路德*金领导的反对种族歧视、争取自由平等权利的运动,推 动了保障黑人权利的民权法案的产生。美国人民的革命精神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而美国社 会的自我调节机制,又为国内利益冲突起到了缓解作用。美国的重大社会变革和转型,通 常是在和平条件下实现的。   在国家统一的条件下,在资本主义基本制度许可的范围内,美国统治集团和社会各阶 层对各种政策性问题不断展开争论,不同意见的激烈交锋是正常现象。例如在国家政府的 职能上有大政府主义和小政府主义、联邦集权和地方分权的争论;在政治思想上有保守主 义和自由主义之争;在外交思想上有孤立主义和扩张主义之争;在国内经济政策上有自由 放任和国家干预之争、在经济思想上有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供应学派之争;在对外经 济政策上有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之争;总统领导的行政部门与国会之争,共和党与民主党 之争,各个利益集团之争,新闻舆论界对政府的批评,在美国司空见惯,是政治生活中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种政见的公开辩论,反映了国内各种利益的冲突和交汇,既是许多问 题长期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的重要原因,也为政策选择和社会改良留下了较为 充分的余地。    五花八门的利益集团,对美国内外政策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益集团的政治 目标不是自己上台执政,而是通过其活动影响公共政策,以促进本集团成员的利益。利益 集团中数量最多、权势最大的,当属追求经济实利的集团,如大企业、行业协会、工会 等。但是,为本民族或种族集团、教派、职业以及妇女谋求政治地位和社会权益的利益集 团也不在少数,在许多政策制订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各个利益集团通过其所组 建或控制、支持的基金会、民间研究和咨询机构(包括所谓"智囊团"、"思想库"), 提出政策主张和具体的操作方案,然后通过新闻媒体和大众传播工具提交各级政府和立法 机构。联邦政策和国会参众两院参考利益集团及其政策咨询机构提出的不同政策方案,进 行分析、对比和综合,产生正式的国家立法和政策。   美国政府在制订或改变其政策时,都不能不考虑舆论;同时政府又总是力图引导和影 响舆论,使其决策得到公众的支持,或改变不利于其决策的舆论。当然,所谓公众并非无 所不包的集合体。不同的阶级、阶层、集团,属于不同的地区、宗教信仰、种族和文化背 景的人们,形成了许多种不同的公众。因此,除特定条件(如抵御外敌入侵)外,在美国 不存在代表全体人民的舆论,舆论只是一部分人或集团在特定时间对某个问题公开发表的 意见。公众既然是多元的,舆论也只能是多元的。从根本上说,美国的大众传播媒介是私 有的,独立于政党和政府,对政府政策(尤其是国内政策)常持批评态度。在西方主要发 达国家中,美国大众传播媒介的独立性最强,出版言论自由最大,对政策和国内外公众的 影响也最大。   近现代资本主义的民主和法治,是美国政局稳定的主要基础。理论上,美国宣称的治 国原则是人人生而平等,人权不容侵犯,法律至高无上。实际上,种族、阶级、性别之间 的不平等,侵犯人权,践踏法律的现象,在美国比比皆是。同时也应注意到,作为一种观 念,法治在美国的确是深入人心并渗透于美国社会生活的一切角落。从总统同国会的争权 到家庭纠纷,从社会福利、妇女儿童权利、同性恋问题到种族纷争,人们都会首先想到用 法律的手段解决问题,而将道德问题、政治问题或经济问题同法律问题分开,将宪法置于 至高无上的地位。限制政府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赋予最高法院以 司法审查权。司法部门有权裁决各级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和联邦政府)的法律是否符 合宪法。在立法、执法时,程序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同实质问题一样重要。    (四)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方面      美国的经济制度既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果说 日本的经济模式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德国是"社会市场经济",法国是"计划指 导型市场经济",那么美国可以说是"自由市场经济"或"竞争型市场经济" 。美国经 济制度和政策的特点同美国在民族构成、精神信仰和政治体制等方面的特点是相适应的。   美国"自由市场经济"的产生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美国人民争取独立的革命,在经济 上针对的是英国对殖民地经济发展自由的压制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重商主义使美利坚 殖民地处于英国的经济附庸地位。美利坚有产者要求自由贸易和自由市场,同英国政府的 垄断和其他特权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具有革命意义的自由放任经济思想强调个人利益是社 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让人们按照自己的自然天性去自由竞争,才能实现人力和物 力的最合理配置。   美国建国初期急剧的领土扩张和移民涌入,以及南北战争后黑人奴隶制的废止,为具 有美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城市人口和移民的大量增长,农业劳动生 产率的提高,铁路、公路、水路运输网的急速扩大,工矿区的不断扩大等等,都增加了对 土地的需求,使地租和地价不断上扬。土地成为有利可图的投资对象和投机对象。美国早 期开发中形成的地产市场,对于土地的充分利用及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起到重要作用。土地 投资和投机,成为美国经济史上一个显著的特点。   1787年通过的美国宪法同时是一个经济宪章。它规定了整个国家是一个共同市场,对 各州之间的贸易不得征收关税或捐税。宪法还规定,只有联邦政府能够管理与对外贸易和 州际贸易,制订全国统一的破产法,发行货币并调整其币值,制订度量衡标准,设立邮 局,制订有关专利和版权的条例,等等。这些规定对美国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市场经济 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法律保障。   经过200多年的经济实践,美国在资本主义国家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已有了成熟的理 论和政策。从美国通行的经济理论上来说,尽管政府干预几乎肯定会在某些方面滋生浪费 和降低生产效率,但某些市场失灵的情况不能不由政府干预来纠正。同时,自由市场的作 用也是政府不应该也无法替代的。政府对于实施垄断权和授予企业以垄断权必须慎重,应 鼓励在公共部门中的竞争。政府的经济功能应当分散,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社区分 别开展公共经济活动。政府应当考虑社会公平原则,进行适当的再分配,应当将信息视为 公共产品,有责任提供必要的信息,降低组织或个人获得相关信息的费用。   与种族多样化和政治多元化特点相适应的,是美国人对经济资源受到过分垄断和生产 过分集中的担心和防范,并期待政府为此制订法令和政策。美国是最早制订反垄断法的国 家。美国早在1890年就通过了反托拉斯的谢尔曼法,1914年又通过了进一步加强反托拉 斯的克莱顿法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美国司法部的任务之一,是防止垄断的出现。1997- 1998年司法部同微软公司就销售软件中的垄断行为进行的斗争,就是这方面的最新事例。 同时美国又是托拉斯势力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的反托拉斯法,没有也无法制止垄断现象的 出现,而只是打击垄断意图和行为,对反托拉斯法的执行因经济和政治的需要而时紧时 松。尽管如此,反托拉斯行动在限制垄断、保持市场相对公平的竞争和活力方面,一直有 着相当的成效。   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美国经济的国有化程度是最低的,国家也总是想方设法地把国 有企业转变为私营企业,把国有企业纳入市场竞争的轨道。但美国政府仍是一个重要的生 产者,构成自由企业制度的一部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委员会是美国最著名、最有影响的 国营企业。政府作为生产者,还突出地表现在开发核能、核武器的生产、航天活动及其技 术开发上。美国政府又是订购大宗货物(包括军备和武器)和劳务的大买主。   不过,美国政府更为重要的经济角色是管理者,作为超越于市场之上的力量,以完善 和严格的管理为市场经济提供服务,调节经济的运行,维护经济秩序,建立社会保障体 系。例如,在煤气、电力、自来水、铁路、航空、电讯等公用事业上,政府在政策上允许 私人企业谋取合理利润,但限制它们不公平地提高价格。又如,联邦政府通过各种反倾销 法及"301条款"等贸易保护措施削弱某些外国产品的竞争力,保护国内市场;曾经对航 空工业、造船业、公路建设进行经济补助;通过农产品价格补贴使其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 的出口竞争力。联邦政府还在某些情况下对工资与物价提出最低或最高限度,以缓和劳资 关系,抑制通货膨胀。   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是财政政策。美国财政体制是一种由 联邦、州和地方三级财政组成的综合体,各有其征税制度、征收名目(可以重复)和开支 政策。三级财政体制相对独立又有密切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税收是国家预算的主要 来源。当发生通货膨胀时,联邦政府通过提高税收以吸收过剩货币;经济衰退时,政府降 低税收,以使消费者有更为充足的资金,从而扩大市场需求,刺激投资欲望,提供更多的 就业机会。政府通过发行公债和其他形式的借款可以降低购买力,而归还借款则可以提高 购买力。政府扩大或紧缩开支可以刺激经济发展或抑制经济过热。   美国的货币政策主要由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负责。美联储是实际上的中央银 行,具有很高的独立性。美联储主席任期很长(14年)并且同总统的任期错开,可以基本 上不受国内两党斗争和总统推行的经济政策的制约,在决定货币政策上行使着极大的权 力,被称为"美国第二个最有权力的人"或"经济总统"。美联储的高度独立性,使其不 时与政府行政部门的政策相抵触,也使其较容易从长远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角度出发制 订政策,而不是服从、服务于短期的政治考虑。美联储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准备金制度、贴 现制度、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控制货币供应和信贷规模。当经济不景气时,增加货币供 应量,扩大信贷规模;当物价上涨过快时,则减少货币供应量,缩小信贷规模。在美国经 济发展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的物价能够保持基本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美联储的货 币政策。   美国企业分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企业三种法律形式。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是独资 和合伙企业,而垄断企业则采取公司的法律形式。小企业 在美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们具有较强的革新精神、适应能力和服务态度,而且不像日本的小企业那样容易成为大 企业的下属承包企业。在那些形成垄断的行业,少数几家巨型垄断企业就控制和支配了整 个行业的生产和销售。例如,通用汽车公司、福特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三大汽车公司就基 本控制了美国的汽车工业。全国最大的500家公司约占全部非金融企业资产的40%,国内 生产总值的40%,销售总额的一半,企业利润总额的四分之三。今天美国一些最大的跨国 公司,如微软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埃克森石油公司、美国 电话电报公司(AT&T)等,其年产值都高于许多中小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   过去,在一般人印象里,美国大垄断企业甚至整个经济命脉被摩根、福特、洛克菲勒 等八大家族公司所统治。实际上,从50年代起,经理控制式股份公司已经成为美国现代 工商企业的标准形式。大股份公司股份的高度分散化,促进了它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 离,家族统治的企业进一步减少。美国持有股票者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一直比较高。股权分 散化的情况,由于退休基金、互助基金和保险公司在美国股票中的地位上升而更加显著。 新技术革命和生产专业化的迅速发展,企业管理的日益复杂化和精密化,使仅拥有巨额股 票而无专门知识的大股东日益难以胜任企业的董事会成员,而经过专业训练的经理层在企 业决策中的地位增强。   美国的企业制度的重要特点,是产权一般属于私有;决策分散且高度自由,政府很少 干预;雇主和雇员之间自由签订雇佣契约。企业主可以完全自主地决定企业形式或企业的 产权结构形式,企业产权都十分明晰。美国经济史上,除罗斯福新政等个别时期外,企业 基本不受国家机关的行政约束。国家只是通过各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各种"反周期" 的中短期调节措施进行间接干预。即使是对于国家干预程度较深的农业等部门,政府也尽 可能地采取市场调节或法律手段来干预,而不是使用行政措施。美国没有全国性的经济计 划。由于种种原因,美国工会的势力和影响同欧洲发达国家相比较小,使企业的主体行为 能够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外国企业较为容易进入美国并享受国民待遇。为使本国企业增 强竞争力,政府注意保护它们的充分自主权。      (五)对外关系方面       美国国内政局的长期稳定,是同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分不开的。美国历史上同经 过了九次具有全局性影响的战争:独立战争、第二次对英战争、美墨战争、南北战争、美 西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后,在美国大陆本土 上从未爆发过大规模的战争。美国同其他军事大国远隔重洋。从第二次对英战争到珍珠港 事件爆发的120多年里,美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几乎没有受到过威胁。一位美国学者曾就 美国历史上所处的优越安全环境写道:"在有记载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大国能在取得 繁荣发展的如此长时间内,对其国家安全给予如此轻微的关注,投入如此少量的资源。即 使古罗马或中华帝国也无法在如此漫长的一段时间里完全免除安全忧患。" 直至今日, 也只有极少数大国有能力对美国领土安全造成直接威胁。此外,美国有辽阔的国土,丰富 的自然资源和先进的农业和制造业。它对国际经济关系的依存程度也小于其他资本主义发 达国家。得天独厚的国家安全环境,是美国区别于其他大国的又一个重要特征。    建国初期美国国力弱小,无力与英法等欧洲列强抗衡,因此它既不愿意让欧洲各国涉 足北美,也无意卷入欧洲的政治旋涡。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在他著名的《中立宣言》(1793 年)和告别演说(1796年)中,都提出了后来被称为"孤立主义"的原则,即美国应该利 用地理上的隔绝位置保护自身安全利益,避免同欧洲国家订立永久性同盟。但是,美国资 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尽可能广阔的国外市场,而且不久就向美洲大陆的其他地区和亚太地区 大力扩张。美国领土在建国后成倍扩大。19世纪末,随着美国实力的膨胀,一股扩张主义 思潮在美国泛滥。1898年美国同西班牙的战争和1899-1900年对华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标志着美国外交开始从致力于大陆扩张转向了海外扩张。    1941年12月,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美国被迫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珍珠港事件打破 了美国人企图凭借地理屏障置身于欧亚大陆冲突之外的幻想。现代军事技术使浩瀚的海洋 和广阔的空间不足以抵挡外敌入侵,特别是美苏冷战时期核武器和导弹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掌握了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敌国能够直接摧毁美国本土。因此,在当代美国的国家安全 战略中,核战略、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美国把防止核扩散和中远程 导弹技术的扩散视为国家安全的生死攸关问题,把欧亚两大陆和中东地区同时视为对美国 安全利益至关重要的地区。自从二次大战以后,美国的战略利益一直是全球性的。    独特的历史地理条件,使美国的国家安全观念和外交思想同其他大国有很大不同。美 国外交上一个由来已久的争论,就是所谓孤立主义同扩张主义的矛盾。20世纪以来,虽然 不断有美国人提出类似"孤立主义"的主张,美国的实际外交政策却从来没有把势力范围 定在美洲大陆。从根本上说,美国外交是一种扩充实力、扩张影响型的外交。但是每当美 国在对外关系中遇到重大挫折,海外冲突不涉及美国根本利益,或者世界战略格局相对稳 定的时候,所谓"新孤立主义"思潮即会出现,主张置身于其他大国之间争斗之外,缩减 在海外的军事力量,更多地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减少对外国的政治干涉和经济军事援助。    孤立主义在美国外交史中有多次表现。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美国统治集 团认为那是欧洲列强之间的争斗,并未打算卷入,而是采取中立态度。1916年,伍德 罗*威尔逊以其"置身战争之外"的口号再次当选总统。以后美国虽然参加欧洲大战,但 战后威尔逊总统参加国际联盟的计划被国会否决,原因是在1920年前后美国国内孤立主 义思想仍然占上风。又如,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的实力地位相对下降,在越南战争 中元气大伤,要求美国实行战略收缩的国内"新孤立主义"呼声甚高,遂出现了以"尼克 松主义"为标志的战略调整,强调均势外交。在现实政策上,美国缓和对苏关系,实现中 美关系的突破以牵制苏联,强调同西欧和日本的伙伴关系,也调整了对外贸易和国际金融 政策以适应美国实力相对削弱的现实。尼克松主义本身并不是孤立主义,但却是在国内孤 立主义情绪上升的形势下出现的。   在美国实力地位相对上升、海外市场需求扩大时期,扩张主义思潮往往成为外交思想 的主流。所谓"全球主义"、"国际主义"、"世界主义"、"干涉主义"等等说法,实 际上都是扩张主义的代名词。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军事、经济力量无可辩驳 地远居世界之首,在经济上空前依赖海外资源和市场,在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力图压倒社 会主义苏联,其全球扩张的动力极其强大。在美苏冷战初期,美国领导人把共产主义思想 和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视为其全球扩张的主要障碍,制订了"遏制战略"。1947年, 杜鲁门总统声称无论在世界的什么地方,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侵略威胁了和平,都关 系到美国的安全。美国当时通过马歇尔计划和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提供经济援助的 "第四点计划",通过对国际组织的操纵,向全球推行以"自由贸易"为旗帜的经济扩 张,制订了一系列符合美国长远利益的国际经济关系的规范和体制。冷战结束后,美国倚 仗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扩张主义倾向又一次抬头。   上文谈到的美国精神信仰中务实精神同宗教信仰的矛盾交织,反映到美国外交思想 中,即是所谓现实主义同理想主义之争。现实主义外交思想强调外交的主要目标是维护和 平和世界稳定,保护和扩大美国经济利益。现实主义者主张,国家在国际事务中追求本国 利益和权力是正当的,实力是利益的后盾,美国外交的出发点应是具体的国家安全和经济 利益而不是抽象的道义原则。政治家的最高道德准则就是维护本国利益,为此而暂时妥协 以至牺牲其他一些思想原则也应在所不惜。现实主义者把国际关系看成是权力政治、利益 角逐和经济竞争,其主要观察方法是分析国家间的实力对比变化,主张运用均势原则指导 外交实践。他们认为外交权力应当高度集中,决策者有权以秘密外交的方式解决国家间冲 突。在此过程中,应尽量排除国会与舆论的干扰。    当代美国外交中所谓理想主义理论,更多地着眼于世界政治的变革,促进全球经济的 一体化,以及对传统主权观念进行挑战。它强调外交的主要目标是"维护正义",全世界 的"民主化"和"社会进步"。美国理想主义者的深层意识仍然是"上帝选择"美国作为 独一无二的道义之邦,他们用美国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其他国家的国内社会政治制度,并认 为美国有义务将西方式民主推广到全球。他们强调外交公开化,国会对行政部门的制约, 以及舆论对国内外政策的监督作用。他们更多地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去解释国际政治,在很 大程度上视国际斗争为正义与邪恶之争,民主与独裁之争,维护人权与践踏人权之争。   美国外交思想中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这两种思维方式,两套判断标准的斗争无所不 在,而相互之间又常常渗透兼容。实际上,美国领导人需要在意识形态和实际利益两方面 同时找到政策基础,在两者之间寻求某种平衡。一方面,他们用道义原则来掩饰、解释利 益方面的动机,用"美国理想"作为旗帜去争取政治支持;另一方面,也很难说他们只受 权势欲望的驱动而没有任何真正的个人政治信仰,或他们的信仰在指导外交行动方面不起 作用。      简单归纳起来,同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美国国情的突出特色是:   ?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   ? 历史上最大的移民国家,至今仍然相对宽松的移民政策,继续发展的种族多元化趋 势,深刻的种族矛盾;   ? 以白种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为基础的主流文化和其他文化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包 容;   ? 宗教信仰和务实精神的对立统一;   ? 以实现个人价值和追求个人自由为中心的价值观,认为国家是为个人而存在的,而 不是相反;   ? 成文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由宪法保障的长期政治稳定;   ? 政治权力分散的联邦制,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稳固的两党政 治,公开活跃于政坛的利益集团;   ? 标榜独立于政府和党派政治的强大传播媒体和思想库;   ? 强调经济上的自由竞争,而将必要的政府干预减少到最低限度;   ? 巨型垄断企业同灵活而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之间的强烈反差和相互补充;   ? 存在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但社会收益分配方面有着极其悬殊的贫富差距;   ? 相对开放的国内市场和强劲的海外经济扩张;   ? 对外政策方面孤立主义同扩张主义、理想主义同现实主义的矛盾交织。 这些特性作为历史的积淀,对冷战后美国社会发展和外交战略起着重要的投射作用。 显然,美国特性还可以包括许多其他的方面,未能在这里详细论述。    第二节 冷战后世界的冲击    本书使用广义的"冷战后"概念,即指80年代后期以来的一个新的、未被"正式命 名"的历史时代。当人们把以柏林墙被拆除、苏联解体为标志的新时期称为"冷战后时 期"时,容易忽略除国际关系以外人类历史的其他许多层面。实际上,国际关系的变化,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而非其原因。冷战的结束应被视为一段时期内各国社会内部变革进 程加快、观念更新、新技术革命和信息革命、国际力量对比失衡、跨国经济合作加强、跨 国人口大量流动等等历史性变化的结果。在被称为"冷战后"的时代里,全球化加速,国 际局势整体缓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局不稳,东中欧政治经济转轨,欧洲一体化进程加 快,东亚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腾飞后又出现金融动荡,非洲、中东、巴尔干等地区民族纷 争和宗教冲突频繁出现等等,构成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影响着的一系列历史进程。在这层意 义上的"冷战后",泛指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科技等各个方面变化在新 时代的继续。其中的许多变化,如人类对生态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的关注,与美苏冷战结束 并无直接关系。   冷战刚刚结束时,西方世界到处都在议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胜利", 讨论如何建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合主导的世界新秩序;而在反对美国霸权图谋的国 家中,普遍感受到可能出现单极世界的巨大压力,甚至有某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 氛。但是,几年来国际形势的发展表明,美国和西方联盟没有享受到多少"和平红利", 它们干预世界其他地区事务的能力,远远没有原先设想的那样强大。其中原因,不仅在于 两大集团对抗消失后西方各国之间矛盾加深而难以协调行动,也不仅在于西方之外各种独 立政治力量的兴起。西方缺乏干预能力的重要原因,还在于冷战结束后全球化进程的加 速,深深震撼着西方社会,引起发达国家内部政治力量的分化和重组。各国内部的统一意 志和凝聚力,以及领导集团的控制能力,都受到严重削弱。一种可能出现的长期趋势是: 美国、日本、俄罗斯、德国等大国的国内矛盾和问题,大于它们之间的国际矛盾;它们的 领导集团需要更多地从国内考虑出发去处理国际关系,同时也更多地根据国际变化而调整 国内政策。这是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冷战后世界的总趋势是走向有序,进步,缓和。然而旧格局的消失同新秩序的出现之 间,将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其间的无序,失衡,冲突,表现在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和 精神生活的一切层面。如果说在过去一定阶段可以用"东西南北矛盾"来概括国际形势的 话,今天更需要用一种穿越国家和民族界限的全球眼光审时度势。要对今日美国的世界战 略包括对华政策作出客观判断,不能不首先分析冷战后美国所面临的几个方面的外部冲 击。   (一)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速发展。      全球经济系统是比全球政治系统更为活跃、更为开放的系统。全球政治系统由主权国 家组成,是一个相对稳定和相对封闭的系统。从纯粹经济学的角度看,领土疆域的政治划 分,各国关税制度的设立和政治制度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不尽合理。某些国家和国家集团之间的政治对立和军事对抗,更是经济 发展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巨大障碍。于是当冷战结束、世界政治形势走向缓和时,作为经济 全球化主体和动力的跨国公司,迅速抓住机遇,在全球范围组织生产和流通活动。商品、 资本、技术和人才的跨国界流动,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发展,也使全球经济系统愈加发达并 逐渐走向有序。   另一方面,全球经济系统的开放和活跃也有赖于全球政治系统的稳定和调节。从正面 看,世界大战的危险在冷战结束后基本排除,国际组织对跨国经济合作的推动,国家政府 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和推行的社会保障制度,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提供了 有利条件。从反面看,前南斯拉夫、前苏联、黑非洲的部分地区和波斯湾战乱频仍,造成 政治系统的紊乱,也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使有关国家和地区很难汇入经济全球化的浪 潮。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的趋势,使它们对彼此的国内政治采取更为关注的态度。作为 自己重要的经济伙伴,其国内政治变化肯定会影响自己的经济利益。   国际政治中的经济因素大大上升,国际经济竞争和摩擦空前激烈,已成为国际政治斗 争的主要内容之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地区经济集团化的趋势同时并存,初步形成了美 洲、亚太、欧洲三大经济区域集团。日本和德国利用美苏冷战的时机大力发展经济,在冷 战结束前迅速缩小了同美国的经济差距。美日在经贸领域的摩擦由来已久,成为影响两国 的政治和战略关系的长远的、结构性的因素。统一后的德国有近八千万人口,是世界第三 经济大国,是冷战结束和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受益者。欧洲经济的区域一体化进程,在贸 易、金融、科技诸领域都对美国形成有力竞争。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地区集团化的趋势,对国际经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也提出了更高的 客观要求。中国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而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原苏联东欧国家宣布 向市场经济转轨。 世界大多数实行开放政策,世界经济进一步市场化,全球统一大市场 正在形成。各个经济强国的利益不允许他们之间的经济摩擦完全失控,走到政治对抗的地 步。由无数跨国公司、国际金融组织和其他经济协调机制(如一年一度的西方七国首脑会 议)编织成的大网,把发达国家的经济套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越来越紧密地相 互依存。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相互依存程度也在加强。那 些不愿在相当程度上同世界经济接轨的国家,在国内经济发展和对外关系中都处于越来越 困难和孤立的地位。当今经济领域的国际斗争,同引起两次世界大战和美苏冷战的大国争 霸有性质上的区别,不是一方受损、另一方就必然受益的"零和对局"。经济领域里制裁 和反制裁的的斗争,一般来说是以威胁要损害对方利益为筹码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不是 以损害对方为最终目标。国际金融领域里的矛盾,更不宜用损耗对方资本的方式来解决, 因为任何一个大国的金融动荡和经济衰退,都会给其他大国的经济带来消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带来国际政治冲突的解决,或者消除意识形态和文化价 值观的差异。但是,以发动战争、掠夺殖民地或领土、侵占资源、奴役人民的方式来争夺 地区或世界霸权,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毕竟得不偿失,在大多数情况下,甚至无此必要。当 今的国际政治斗争,仍然以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为后盾,仍然时常发生以武力相 威胁的情况,但越来越多地是在谈判桌旁、会议厅里、因特网上、传播媒体中进行的。贸 易争端、知识产权保护、金融稳定、非法移民、跨国犯罪、生态平衡等等,都已列入国家 领导人的会谈日程,成为国际政治的重要内容。它们无一不同经济全球化进程有关。此 外,国际政治已不再仅限于国家政府之间的事务,形形色色的非政府组织应运而生,同跨 国公司一起,成为国际政治中的重要角色。   经过几十年的合作与摩擦,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规则和处理经济冲突的机制已经 基本确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即是全球性的规则和机制。经济一体化给各国带来的长期效 益大于损失。以邻为壑的制裁或相互封闭市场所造成的结果,往往是损人而不利己。在这 种大趋势下,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相继成立,推动了本地区的 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自由化领域正在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领域延伸。国际贸易的增长速 度继续快于世界生产,而外国直接投资又以快于国际贸易的速度增长。1995年1月1日, 世界贸易组织宣布成立,标志着世界经济合作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冷战结束后,国际金融市场急剧膨胀,流速加快,金融全球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先 导,虚拟金融资本超出实际经济交易几十倍,甚至完全脱离实际经济运行。1994年墨西哥 金融危机,1997年6月开始出现的东亚金融危机以及后来更大范围的金融动荡,呼唤新的 全球金融机制和经济协调机制。      (二)世界大战危险减少,然而局部冲突不断,核扩散和武器技术扩散日益严重      苏联从世界政治中消失,使美国的国家安全环境有了根本改变。核大战和大国间直接 武装冲突的可能性大大下降。与此同时,世界性的民族主义浪潮此起彼伏,地区冲突烽烟 四起,虽然一般来说未构成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根本威胁,但足以引起美国战略决策者的高 度重视和强烈反应。   在原苏联东欧地区,许多国家的政权处于不断的更迭和调整之中,成为当今民族主义 浪潮的中心地区。俄罗斯政治前途仍然扑朔迷离,车臣冲突暂时平息后,国内经济形势和 政局变动可能引发新的内乱和民族间纠纷。波黑内战已经造成了几十万人的伤亡。科索 沃、阿尔巴尼亚等地的动荡此起彼伏。非洲一些国家的内乱浩劫之惨烈,令国际社会触目 惊心。在中东地区和南亚地区,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威胁始终存在。这些连绵不断的动乱, 是对美国倡导的"世界新秩序"的严重挑战。   地区冲突的加剧,地区强国的崛起,使一些国家的不安全感上升。许多国家纷纷寻求 购买和制造先进武器,增加军费开支。由于研制核武器所需开支低于开发先进常规武器系 统的费用,而且拥有核武器是国家军事实力和政治地位的重要象征,因此某些国家极力谋 求核武装,作为同其他军事强国相抗衡的一种资本。企图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同时也在谋 求某种导弹等运载手段。1998年5月印度和巴基斯坦相继进行核试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 强烈关注和对防止核扩散机制的重新思考。   这样,美国所面临的地区性核威胁将大大增加。万一像伊朗、伊拉克、朝鲜这样敢于 不惜代价同美国对抗的国家获得核武器和相应的运载手段,将对美国构成巨大的心理威慑 和现实威胁。另外,随着核武器的小型化,国际恐怖组织取得核爆炸装置的可能性也在增 加。生物化学武器的扩散,也是美国国家安全的重大隐患。      (三)国家间力量平衡和国际关系结构出现重大变化      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权势的角度讲,美国是冷战的胜利者。今天美国独一无 二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超级大国地位,在可预见的将来使任何其他大国望尘莫及。 90年代上半叶,美国经济增长的幅度大大高于日本和德国,在高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也无 可争辩,把80年代后期流行一时的"美国衰落论"暂时压制下来。然而发展中国家的经 济速度普遍超过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特别是东亚的经济起飞引人注目。东亚一些国 家虽然在1997 年以后陷入暂时的经济困难,但经济起飞时期积累的基础设施、人才资 源、管理经验,仍然是日后复苏的强大基础。除世界各国经济力量的消长外,政治和文化 影响更是难以衡量的变量。因此,关于美国兴衰的争论仍将继续下去。   冷战后"一超多强"的国家结构对美国有利的一面是,在可预见的将来,既没有哪个 国家能对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提出挑战,或在经济、科技、军事、文化和政治渗透力 等任何一个方面赶上美国,也不存在两个或几个大国结成固定的抗美联盟的可能性。但是 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联盟的内部凝聚力明显减弱。西方其他国家一方面要借助美 国的力量,共同应付来自发展中世界的挑战,另一方面不愿听命于美国。法国公开提出了 针对美国的多极化主张。在贸易、地区安全、外交政策等问题上,西方国家之间越来越难 以协调。日本表面上仍然对美国表示恭敬,但在实际政策和内心深处都滋长着强烈的民族 主义倾向。   美国同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在冷战结束后一直没有真正定位。中国作为一个综合国力 迅速增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对美国的国际地位及其所维护的国际秩序和规范提出了强有力 的挑战。俄罗斯在苏联刚刚解体后,一度做出追随西方的大幅度的外交调整,同美国保持 近似的政策立场。但俄罗斯以其深厚的民族主义传统,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丰富的自然资 源,对独联体其他国家的强大辐射力,将不会对美国俯首称臣,不会甘心于目前的二流大 国地位。俄罗斯出于自身利益和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同美国的政治龃龉将愈发突出。   除了欧、日、中、俄几强之外,巴西、南非、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等新兴地区强 国也不容忽视。这样一种国际格局对美国有利的是,在可预见的将来,既没有哪个国家能 对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提出挑战,或在经济、科技、军事、文化和政治渗透力等任何 一个方面赶上美国,也不存在两个或几个大国结成固定的抗美联盟的可能性。许多国家希 望或者默认美国在本地区扮演某种"平衡者"的角色。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属于"多 强"层次的国家和集团越多,相互间的牵制就越大。诸强不愿当"出头鸟",而愿"搭便 车",给美国"分而治之"的策略提供了空间。 它们一方面希望或者默认美国在本地区 扮演某种"平衡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又不愿美国的政治影响扩大到损害它们利益和地区 强国地位的程度。冷战时期美国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扩大政治影响,是借助于这些国家对苏 联的担心,出于美国同苏联争夺势力范围的需要。事过境迁,这些发展中国家对美国的战 略依赖减少,自主意识增强,而美国干预这些国家内部事务的能力和意愿下降。      (四)在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同时,各国将主要注意力转向国内       当主要国家的政府将解决国计民生问题置于日常工作的首位时,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 也日益加深。在全球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问题面前,内政与外交的传统界限已经越 来越模糊不清。美国如此,其他大国也是如此。同时,由于政府在应付全球性问题时所起 的作用有限,形形色色的非政府组织应运而生。许多跨国的非政府组织的规模和作用非同 小可,同政府间国际组织一起,对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越来越大、不可替代的 作用。这些民间组织既是对政府功能不足的补充,又表现了对政府作用的不信任,形成了 对政府权威的牵制。    苏联集团的瓦解解除了西方阵营在国家安全问题上的一个心头之患,但是也同时使西 方国家的国内矛盾日益突出。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面临着严重的国内政 治和社会问题。传统政党的影响削弱,政府普遍面临信任危机。绿色和平运动等新生政治 力量大量涌现,而极端保守势力、种族主义、法西斯势力也在加紧活动。同这些政治震荡 并发的,是不断揭出的政界丑闻,官员腐败,黑社会猖獗等政治问题,以及经济不景气、 失业严重、社会福利负担沉重、道德观念混乱、犯罪率升高、移民难以融合消化等一系列 复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西方世界人心思变,然而往哪个方向变,却缺乏统一而强有力的 政治意志去引导。发展中国家也普遍存在着国内凝聚力下降、腐败蔓延、地方分离倾向严 重、道德失范、治安恶化的现象。在信息高度发达和跨国交往日益频繁的时代,各国政 治、社会风气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十分明显,各国的社会弊病也相互感染。国计民生问 题,早已不局限于国民经济增长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社会公正、平等权利 和政治参与的要求与日俱增。亚洲金融危机是经济全球化的第一场重大危机,引发了印尼 的政权倾覆、泰国和日本的政权更迭,以及俄罗斯的政治动荡。    全球化的社会和生态环境问题,包括贫富差距加大、人口爆炸、粮食短缺、国际恐怖 活动、吸毒贩毒、艾滋病、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枯竭、能源危机等等,已构成对人 类未来的重大威胁。这些问题对冷战后的美国造成严重的冲击。地区动乱和欠发达国家的 贫困所造成的大批难民,穷国和富国经济差距扩大所造成的越来越多的移民,促使美国的 难民人道主义援助政策和移民政策作出重要调整。层出不穷的国际恐怖活动震惊西方社 会。毒品泛滥带来的危害健康、严重犯罪和吞噬社会财富等种种祸害。生态环境问题已经 超出原有的"保护自然"领域,而膨胀为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所谓"生态恐 怖"已成为重要的全球性焦点。    由于美国的开放性和积累的巨额财富,上述全球性问题对美国社会造成冲击的严重程 度和美国公众的关注程度要高于其他主要国家。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美国政府内外政策的 区别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例如,近年来美国种族矛盾的深化,同新移民和非法移民进入 美国有密切关系。1970年以后入境的新移民,教育水平和技术水平较早期移民要低得多。 他们之中贫困、失业和依靠救济为生者的比例,较先前的移民高得多。他们的到来,增加 了就业压力和社会保障的负担,加剧了原先就存在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许多人将犯罪率 高、就业率低、平均教育水准下降等问题,归咎于新移民和非法移民。洛杉玑、纽约等城 市的种族骚乱,越来越多地发生于黑人与近些年来移居美国的亚裔居民之间。排斥移民的 情绪,在移民增加较快的加利福尼亚州更为高涨。在1994年的美国中期选举中,加州提 出了针对非法移民的187法案,其主要内容是阻止非法移民使用公共的社会与医疗保健服 务,不准他们的子女进入公立学校就学。该法案在加州获得多数公民的支持,也在全美政 治生活中激起层层涟漪。虽然它还未获联邦法院批准而生效,但已经引起墨西哥(来自墨 西哥的新移民约占美国新移民总数的1/5)等拉丁美洲国家和其他国家的抗议或关注。由 此可见,移民政策问题既是内政问题,又是外交问题。 在新的社会矛盾中下,西方各国正在出台新的社会政策措施,企图在政府和市场之 间,资本主义的垄断竞争和社会公正平等之间,寻找一个新的平衡点。西方各国的政策调 整方向不尽相同,但都强调以下内容:关心社会的贫困阶层,特别是在信息产业革命时期 处于竞争劣势的群体,大大增加对教育和培训的投资,以解决再就业问题,保持经济发展 的后劲;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所得,刺激消费;适当改革移民法,控制非法移民,但维护新 移民的权益以缓和社会矛盾;加强环境保护,征收生态税,强调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并 重;适当分散和下放权力,使地方和社区承担更多的责任,加强非政府组织的社会中介功 能,增加政府的"亲民"色彩。这些政策措施,都是企图纠正80年代以美国里根政府和 英国撒切尔政府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政策带来的消极后果,用欧洲左翼政党的话来说,就是 要搞"软心肠的资本主义",或者"给资本主义加上一张人性面孔。"      (五)各个国家和民族都面临价值观的重建    导致东西方对立的两大意识形态的冲突,随着冷战结束而减弱。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 范围内处于空前的低潮,前苏联东欧集团的多数国家朝着资本主义民主和市场经济的方向 转轨。同时,南非建立了多种族联合政府,拉丁美洲一些国家也出现了令美国感到欣慰的 多党制政权。但是,当西方政界为资本主义思想原则在世界各地的蔓延而兴高采烈的时 候,多种形式的非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上升,在很多地区和国际舞台上对西方政治价值观构 成了强烈冲击。    在中东、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伊斯兰主义正在复兴。被西方人称为"伊斯兰 原教旨主义"的宗教势力,要求把伊斯兰教变成一种指导国家内外政策的政治意识形态。 世界上有1/5即十亿多人口信奉伊斯兰教。从海湾战争爆发、伊朗重新崛起、波黑冲突、 伊斯兰组织"哈马斯运动"在加沙地带的活动、原教旨主义势力在阿尔及利亚、苏丹、土 耳其、阿富汗等国崛起等等事件及现象中,都可以看到伊斯兰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对西方价 值观的挑战方兴未艾。    在东亚,许多政治家、舆论界人士和学者抨击欧美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观念,认为 欧美社会以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为中心的价值观已造成家庭的解体,社会冲突的加剧,以 及经济效率的下降;而东亚由于崇尚国家权威,强调集体主义,重视家庭伦理,遵从传统 道德,能保证经济持续发展和政治稳定。东亚各国政治精英中日益增长的一种意识是,亚 洲的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在经济模式、社会规范、政治体制、对外政策取向等方面,不 应一切以西方为楷模,唯美国马首是瞻。他们认为,如果以东亚为中心的亚太地区能在保 持原有文化价值的基础上,赶上或超过欧美的经济发达程度,就能创造史无前例的伟大文 明圈,21世纪就将成为亚太世纪。    在新时期的联合国等国际政治舞台上,发展中国家在人权、裁军、国际经济秩序等问 题上,经常相互协调,提出与西方国家相对立的政治主张。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历史上曾遭 受西方殖民主义压迫,今天仍然感受到来自欧美国家的政治压力和对它们内政的干涉,因 此对美国等发达国家提出的"人权无国界"的观点特别敏感;它们强调国家主权、集体权 利是个人权利的前提,强调生存权、发展权是人权的主要内容或重要组成部分,反对将西 方式的民主人权观作为普世性的价值观。因此,在国际人权斗争领域,常常出现以美国为 代表的西方国家为一方,以许多发展中国家为另一方的激烈争论。在国际安全、军备控 制、核裁军、军品交易等问题上,发展中国家对美国提出的旨在保持西方军事优势的国际 规范进行斗争。在国际经济领域,发展中国家反对将经济援助作为向它们施加政治影响的 工具,要求改变现存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不公平不合理现象。    在西方发达国家,价值观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有的西方人希望,18世纪法国大革命 和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所形成的那套自由、民主、人权的价值体系,能够在冷战后世界上独 领风骚。但是,许多西方思想家对西方社会本身能否继承这套价值体系深表怀疑。他们担 心,极力追求个人物质享受和精神刺激的倾向将把西方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引向分裂、混乱 和崩溃。曾任美国总统安全事务助理的著名政治家布热津斯基指出:"除了原教旨主义政 治倾向十分明显的伊斯兰世界外,在全球政治舞台上占主导地位的,是以竭力追求消费和 强调个人自我满足为政治行动的首要目的的言论和价值观念。像全球电视展示的那样,先 进的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在这方面特别具有决定的意义,它促使全世界范围里的人 都热中于追求物质享受和及时满足道德上不受抑止的个人欲望。" 另一方面,当今世界 多种形式的国家发展模式出现,非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上升,对美国及欧洲的政治价值观构 成了强烈冲击。90年代美国国内种族和文化的多元化趋势,与冷战后全球范围内文化和价 值观的多元化趋势同步发展,相互呼应,引起了美国主流政治精英的忧虑。 在西方政治思潮中,"第三条道路"的提法应运而生,强调市场经济不会自动产生社 会公平,因而需要政府的政策调节。到1998年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这 五个西方大国的主要领导人,在政治思想上都属于中间偏左。他们通过民选而上台,也反 映了西方民意的倾向性。新一代西方领导集团认识到,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中贫富悬殊过 大,会引发国内不稳定和国际冲突。这种思潮从传统的欧洲社会主义思想中吸取了营养, 也正在从俄罗斯经济濒临崩溃和亚洲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 变刚刚发生时,"市场自由化、经济私有化、全球化、信息自由交流将导致经济繁荣和政 治民主"的思想,曾经风光一时,现在已经受到西方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强大挑战。       (六)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创造了信息时代,给世界政治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       从某个角度说,两极格局的解体是新技术革命的一个结果。新技术革命首先带来迅猛 异常的工业技术变革,使粗放型经济加速向集约型经济转变,使大规模生产逐渐被在应用 智能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定格生产所取代。生产的小批量和多品种打破了大规模工业社 会旧有的同一性,引起了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分化,使人们得以更多地认识到自身和小团体 的价值。个人的权利意识和选择余地都在扩大。其次,新技术革命使联络各生产单位的信 息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的关键。而信息与资本、土地、自然资源、劳动力、生产工具等传统 上一直起支配作用的生产要素不同,它较少受到(并最终不可能受到)地缘边界的限制。 这就对传统的主权观念提出了强劲挑战。最后,信息革命带来了管理方式的根本变革。它 要求迅速而有效地利用智能技术带来的一切便利,调查生产过程和市场需求,使生产达到 最优化,从而对上至国际组织、下至生产企业的管理者们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市场经济体 制比苏联东欧那种计划经济体制更能适应信息革命。由此可见,信息时代改变了国际体系 的外部环境和国际竞争的规则,促成了两极秩序的崩溃。    冷战结束了,新技术革命还在继续冲击着传统的国内和国际秩序,推动着新秩序的形 成。在各国和国际组织内,掌握信息和高技术的管理人员和社会集团越来越多地参与经济 和政治决策,对资金、资源的分配和价值观的重塑享有发言权,即享有政治权力。在国家 之间,信息的全球化加深着相互依赖程度。正如中国学者张敏谦所指出的,"相互依赖程 度的加深,必然使相互的制约性加大。这种制约性将体现在本属一国主权范围的各个方 面。从政策制定、法规设立等宏观决策,到金融、财政、贸易、人口等各行各业的微观管 理,每个国家都不能不顾及相关国家及国际社会的反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 不得不相互作出妥协。"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新月异推动了全球化进程。全球信息和交易费用大大降低, 所有产业部门都在运用新技术成果,技术革新和企业创新能力已取代传统的价格竞争力, 成为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之一。在经济信息化、知识化和网络化的同时,政治信息的传 播速度也大大加快,范围越来越大,用控制信息流量来维持政治稳定的传统做法越来越难 以奏效。信息时代的到来削弱了主权的完整性和绝对性。为以美国为代表的信息发达的资 本主义国家向其他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渗透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是,坚持维护主 权的发展中国家也在利用越来越发达的大众传播媒介控制舆论导向,宏扬民族文化,抵制 西方影响。因此,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决不是仅仅有利于西方国家。         对于美国领导集团来说,冷战后世界的上述六个方面的趋势是喜忧交加,既提供了扩 大利益和势力范围的机会,又提出了新的挑战。对美国有利的主要因素是:全球经济、安 全和社会发展中的许多新问题、新趋势,使全球协调机制或全球治理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 的核心问题,而美国作为冷战后唯一超级大国,在塑造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占据着一定 的有利地位;其他大国中不再有对美国构成直接军事威胁的对手;近期内发生核大战的危 险可以基本排除;俄罗斯和前苏联东欧集团中的其他国家在政治上大体认同西方式的民主 模式,在经济上引进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机制;拉丁美洲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南非、 菲律宾)国内政治进程和外交方针同美国的利益并行不悖;社会主义在全世界进入20世 纪以来的最低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美国主导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国际经济秩序和规范 仍然稳固,在理论和实践上没有遇到根本障碍;信息时代传播媒介的高度发达,国家主权 的相对削弱,非政府组织的兴起,为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和美国文化价值观向其他地区的影 响和渗透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对美国不利的国际环境因素主要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内部的政治向心力减弱,政府 普遍面临信任危机,社会问题严重;它们之间的联盟凝聚力下降,经济矛盾突出;地区动 乱增多,民族主义崛起,增加了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扩散的危险,造成国际恐怖活动加剧, 以及大批难民和移民浪潮;伊斯兰主义的复兴形成对西方民主模式和文明价值观的强有力 抵制;随着东亚经济的迅速发展,东亚各国弘扬本民族文明价值观的呼声相互配合,向西 方的人权观和以个人为中心的自由观提出挑战;全球经济中的区域集团化和各国贸易保护 主义的增强,与美国倡导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原则相悖;生态环境恶化和其他全球性问 题加剧,直接影响美国国内社会发展、稳定和平衡。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