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美国对台政策向何处去?
作者:王缉思 来源:千龙新闻网 时间:2000-08-17
美国对台政策向何处去? --写在《八•一七公报》发表18周年之际 王缉思 美国从未真正履行过《八•一七公报》 18年前的8月17日,中美两国政府发表了《八•一七公报》。公报的中心内容是美国 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中方在1979年两国建交以前提出的建交条件是美国必须断绝同所谓 "中华民国"的"外交"关系,废除同台湾当局签订的共同防御条约,从台湾撤走一切美国 武装力量,即"断交、废约、撤军"三条件。同意这三项条件,是美国做出的重大让步,也 是中国的重大外交胜利。但是,建交时双方没有就美国停止售台武器问题达成协议,而建交 后美国国会通过、经卡特总统签署的《与台湾关系法》,公然承诺美国对台湾的安全负有责任。 此后美国继续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中方则多次愤怒抗议。经过中方严正交涉和施加外交压 力,两国政府进行了长期艰苦的谈判,终于签署了《八•一七公报》。 在公报中,"美国政府声明: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 出售的武器从性能和数量上讲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它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 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 但是,美国一天也没有履行过以上承诺。1992年布什政府决定向台湾出售150架F-16 战斗机,近来又考虑将台湾纳入美国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都表明它根本没有把《八•一 七公报》放在眼里,而是奉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的政策。更为严重而不大引人注 目的,是美国近年来增加了向台湾转让先进军事技术、进行技术合作和情报交换,提高台湾 在军事上对抗大陆的能力,而技术转让并未写入《八•一七公报》。如果美台共同发展TMD, 那就不是违反《八•一七公报》的问题,而是事实上形成一种军事同盟关系,直接挑战中美 建交的基础了。 美国对台湾的战略图谋 美国在签署《八•一七公报》之前和之后,一直向台湾出售武器,以此表示要维护台 湾的安全。这表现了50年来的美国对台战略意图。不过,美国的对台政策一直是以对华政策 和其全球战略为转移的,并没有一项单独的对台政策。或者可以说,美国对华政策是自变量, 对台政策是因变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中美关系背景下,美国对台政策的目标也不 尽相同。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的目标是遏制和孤立中国,台湾于是成为对抗新 中国的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但从70年代到80年代后半期,当美国在同苏联争霸时需要 借助中国的力量和影响时,它必须在台湾问题上做出妥协,以争取中国的战略合作。但是, 美国行政当局以"不能出卖老朋友"和"维护台湾海峡的稳定和军事平衡"为由,做出的让 步是有限的--以它从未认真履行的《八•一七公报》为上限。冷战结束后,中美合作的战 略基础大大削弱,美国对亚太地区政策中防范、牵制中国的意图越来越突出,对台政策也随 之调整,离《八•一七公报》所确定的原则的距离,当然也就越来越远了。 今天美国通过对台军售、技术转让、情报分享来帮助台湾提高其抗拒中国大陆的能力, 除了表现它的霸权意图和满足美国军火商的利益之外,首先是由它的对华政策所决定的。 自从一个世纪之前美国宣布对华"门户开放"政策以来,有两条线索一脉相承。一条 线索是开拓中国的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表现为利用WTO规则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 另一条线索是要中国向美国的价值观和宗教信仰开放。这条线索延续至今,则表现为企图以 政治压力和人权外交促成中国放弃社会主义和共产党领导,"和平演变"到资本主义。除了这 两条线索外,美国对华政策还要服从其国家安全目标。冷战结束后,国际安全因素的重要性 并未下降。一方面,在防止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扩散等全球问题上,在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等地 区安全问题上,美国必须寻求同中国合作;另一方面,它又要防范一个坚决反对美国霸权的 中国作为强国在亚洲大陆崛起。 简言之,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框架,是在合作与摩擦的过程中,力图改变中国大陆的 内外政策,以防其挑战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 当前美国对台政策要在三个方面服务于对华政策。首先,对台政策要着眼于稳定对华 关系。如果中美关系因台湾问题而起伏不定乃至持续恶化,美国的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都要 遭受重大损失。50年代到70年代初,美国确曾策划"两个中国",将两岸分裂状态从国际法 的意义上固定起来。但今天如果试图改变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法律地位,给美国带来 的麻烦大大多于好处。因此,美国不愿看到台湾方面在海峡两岸关系中,制造可能引发军事 对抗的麻烦问题。其次,维持两岸"不战不合"状态,对中国大陆的国力发展和对外影响的 扩大,起着长久的牵制作用,符合美国对华总战略的需要。无论美国人是否公开道出,事实 都是如此。再次,美国要促进中国大陆的"和平演变",必然要利用台湾的所谓"民主经验" 做文章,以影响大陆的政治进程。 美国对台政策向何处去 既要"对台湾的安全承担义务",又要避免被迫卷入一场海峡两岸之间的军事冲突,是 当前美国对台政策的最大困境,而美国政府又不得不在两岸之间,危险地"走钢丝"。 有论者认为,美国在台湾没有生命攸关的利益,为台湾而牺牲美国军人的生命,得不 偿失,因而按照"理性选择"的原理,在海峡两岸爆发军事冲突时,美国会置身局外,避免 直接同人民解放军作战。这种论点的缺陷,在于忽视了美国通过《与台湾关系法》承诺了维 护台湾安全的义务,它使台湾问题不仅成为美国的外交问题,而且成为对任何一届美国政府 都有约束力的法律问题,以及在世界其他国家面前表现美国是否履行所谓"国际义务"的信 誉问题。更何况一些美国议员正努力在国会通过约束力更强、承诺更具体的《加强台湾安全 法》。美国外交一贯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考虑,许多美国人把台湾同大陆的关系说成是"民主" 同"专制"的关系,声称必须"保卫民主"。因此,一旦台海爆发战事,美国肯定不会当旁观 者。中国在下决心以武力打击"台独"势力时,也必须立足于美国的军事介入。 另一方面,就主观意图而言,美国决策者确实不想为台湾而同中国打仗。一些美国战 略家指出,即使在一场"保卫台湾"的战争中美国取得军事胜利,也会是"三败俱伤",因为 就美国全球利益而言,他打的是一场没有必要进行的、被人拖下水的战争,不但要付出沉重 的政治、经济、军事代价,而且战后将同中国人民结下世代冤仇。所以,为台湾同中国大陆 打仗,绝对不是美国愿意做的事情。 同时,在对战争危险作出何种估计的问题上,美国观察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些 同情"台独"的分析家以为,北京对"台独"只限于虚声恫吓,即使台湾公开走上"独立" 的道路,大陆也不致动武。另一些美国专家则强调,大陆对"台独"倾向的忍耐已经接近极 限,"台独"势力的任何挑衅都有可能招致大陆的武力打击,两岸随时可能爆发军事冲突。通 常代表美国决策部门主流观点的人物,对以上两种观点都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只要台湾不 走向法律上的"独立",不公开拒绝统一,不给大陆以动武的"借口",台海和平就有可能维 持;反之,战争危险是确实存在的。 美国政府目前的做法,是继续保持所谓"战略模糊",即不明确说明在两岸发生军事对 抗时以何种方式介入。对两岸的政治对话,美国官方表示乐观其成。一方面,美国人力图劝 阻中国大陆方面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企图证明美国将认真承诺其对台湾安全的承诺;另一 方面,他们又告诫台湾切忌沿"台独"的方向轻举妄动,引火烧身。一些美国人说,华盛顿 决不会给台北开一张随便填写的空白支票,让台湾将美国拉下水。 自1996年台海出现紧张局势之后,美国战略家对台湾问题越来越关注,美国人对两岸 关系的介入越来越深。台湾民进党于今年三月竞选成功后,美国官方与民间人士在两岸间的 活动更为频繁,针对台海形势的战略研讨项目也明显增加。美国人看到,中国领导人和青年 一代同老一代人同样关心祖国的强大和统一,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因此幻想随着时间 推移台湾问题将会在中国人意识中逐渐淡化,是完全不现实的。大陆针对"台独"趋势的军 事部署和武器研制,都明显加快了步伐,更强化了美国人的危机感。 在台湾方面美国人看到的是:从未认同一个中国的民进党上台,并有长久执政的强烈 欲望;台湾各个党派之间,各种政治力量内部,都处在不同程度的混沌状态,理念庞杂,政 出多门。台湾新领导人尽管对大陆作出了所谓"善意"姿态,在一个中国原则问题上却相当 僵硬。美国人担忧的是,即使出现同大陆进行政治对话的机会,岛内各派力量也会将派别利 益置于首位,令机会在派别争吵中转瞬消失。 在进退两难之间,美国官员和学者近年来提出了一些大同小异的"过渡协议"设想, 旨在促成两岸达成"台湾不独立,大陆不动武"的妥协,缓解敌对状态,维持较长时间的和 平。但是,连台湾当局对这些设想的反应都不热烈。台湾当局担心被和平谈判中的一个中国 原则套住,而中国大陆方面则将"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视为和平统一的第一步,决不能赞成 只讲维护和平而不保证这种和平的前景是统一。同时,中国对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战略意图 一直是警惕的,不可能接受美国作为"调停者"出现在两岸谈判之中。 美国的"走钢丝"政策还将维持多久,将取决于中美关系的大局和国际战略对比的变 化。我国的对台方针一贯是明确的,即争取和平统一,但决不放弃武力打击"台独"的选择。 虽然美国一直在行动上破坏《八*一七公报》,但尚不敢公开声言背弃一个中国原则,并且在 中国的压力下不断声明不支持"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这样,我国在台湾问题上同美国 的斗争就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回旋余地。维护中美关系大局的稳定,对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 有利的。一方面为武力遏止"台独"做好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另一方面力争尽早进行和平 统一谈判,是以自己的两手来对付美国的两手、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正确方针。 注:作者为中华美国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 (千龙新闻网)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