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新经济”的前景
作者:王荣军 来源:《时事》 时间:2001-06-20
“新经济”的前景 从1993年的第三季度到2000年第三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年增长率达4%,比1973年到1993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快46%。同期,以每小时产出表示的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率达2﹒3%,失业率一直低于5%,近两年更是仅为4%左右,而核心通货膨胀率(即不包括能源和食品价格在内的通货膨胀率)一直处于2%-3%之间。这一业绩,不管是纵向与二战后美国几十年来的经济增长相比,还是横向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都十分突出。从最初的意义上来说,由美国新闻媒体提出的“新经济”一词描绘的正是这样一种经济增长图景。后来其含义又扩展到指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主要推动力是由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创新。 然而,也正是从2000年的第三季度开始,美国经济呈现颓象,增长速度大大减缓,第四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降至仅1%。而华尔街股市一路下跌,目前,与其最高点相比,不论是所谓“旧经济”为主的道·琼斯指数还是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跌幅均已超过20%,进入了熊市领域,其中纳斯达克指数的跌幅一度超过60%。这种情况下,被认为是“新经济”先锋的网络公司纷纷倒闭,不少大公司也发出赢利预警,并大批裁员。一时间,原本就遭到不少经济学家反对的“新经济”说受到了广泛的怀疑,“新经济”是否已死亡的疑问开始出现在主流媒体。 小布什政府的上台似乎加剧了人们对“新经济”命运的担心因为这是自“新经济”兴起以来美国政府领导人的第一次更迭。前任的克林顿和戈尔是“新经济”的大力倡导者,推行了不少意在促进其发展的政策。而小布什政府要员的身上则带着更多“旧经济”的影子。布什家族是得克萨斯的石油业富豪,副总统迪克·切尼和商务部长唐·埃文斯就任前经营的都是能源公司,财政部长保罗·奥尼尔原是世界最大的铝业公司美国铝公司的总裁。与“新经济”有直接联系的几位内阁成员与经济决策却没有太大关系。如军人出身的国务卿科林·鲍威尔曾任美国在线公司的董事,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莱斯来自与硅谷关系密切的斯坦福大学,并曾是惠普公司的董事,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则曾领导过一家从事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开发的公司和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因此,尽管在竞选时小布什表示过对高技术发展的支持,人们还是对其政策的走向多少有些疑虑。 要看清“新经济”的走向,首先要确定它从何而来。导致出现“新经济”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有三个:技术创新的促进、企业组织管理的发展和政府政策的支持。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在近几年美国经济的增长中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尽管信息技术部门本身在其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并不很大(2000年时它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为8﹒3%),但它对1995年到1999年间总产出的增长的贡献率却达近三分之一。1999年,美国企业在设备和软件方面的总支出增长了14%,这其中11%以上来自于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支出。企业组织和管理方面的变革包括新的生产方法、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新型关系,新的企业战略(或进行购并以扩展业务,或进行精简以强化核心业务)以及新的融资形式等等。而政府政策的促进作用则主要体现在对财政纪律的强调,鼓励对技术和人才培养的投资,以及致力于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这三大因素是相互联系的。新技术带来了企业组织和管理革新的可能,而企业结构的这些创新则导致了对技术和技术创新更大的需求。新技术带来的经济增长率的提高使政府能增加收入,限制支出的增长,而由此而来的预算赤字的减少和预算盈余的实现则有助于压低利率,进一步促进对新技术的投资。同时,政府鼓励竞争的政策促使企业更多地采用新技术以提高竞争力,国外市场的开拓有利于技术创新部门利润的增长,这又为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动力。这样,三大因素的影响带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局面,最终导致“新经济”图景的出现。 因此,要判断“新经济”的走势,就要确定这些因素的推动力是否已经枯竭。首先,从技术创新方面来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仍然有很大的发展余地。就以人们心目中“新经济”最主要的具体体现即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经济为例。网络技术创新仍处于开拓阶段,其潜力依然巨大。因为上市网络公司在股市上的近期表现不佳就否认网络经济本身的发展前景是片面的。实际上,目前有两种现象是同时存在的。一方面,从事所谓BtoC业务(即主要直接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许多网络公司业绩不佳,而另一方面,从事BtoB业务(即主要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公司情况则好得多。因此,就网络经营而言,问题并不在于是否存在赢利的可能性,而在于如何实现这种可能性。其实,网络公司大批倒闭的同时,许多传统产业公司正纷纷筹建和拓展自己的网络业务,这些新出现的以“旧经济”为依托的网络业务大多经营良好。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所谓新旧经济并非各自独立,分界严格,而是有着紧密的联系。“新经济”最重要的影响并不在于它带来了新的产业,而在于它渗透和改造“旧经济”的巨大能力,不应当将新旧经济对立起来。技术创新其实已经对美国经济的各方面带来了许多永久性的变化,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有了新的规则,同样一种产品,它现在和过去的技术含量已经有重大区别。其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也在进行新的调整。技术创新并未枯竭,企业结构的调整也仍在进行,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新经济”依然生机勃勃。其次,从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来看,小布什政府的“旧经济”色彩不太可能对技术创新带来多少负面影响。如前所述,美国的传统产业公司已经与新技术紧密结合,小布什也了解高技术发展对美国经济的重要性,表示要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虽然难以期望他象克林顿政府那样表现出对高技术的热情,但可以肯定这不会导致有负面影响政策的出台。 人们目前对“新经济”生命力的怀疑主要来自于目前美国经济增长的放慢甚至衰退迹象。而实际上,“新经济”是不能防止衰退出现的,经济周期规律仍将起作用。即使美国经济真正出现衰退,也不能说“新经济”一词所概括的各种变化和影响就不复存在。就此而言,“新经济”仍有发展余地。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