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究成果
三个条约都说“不” 美国决意要“光辉孤立”
作者:袁征 来源:《北京青年报》 时间:2001-08-01
7月25日,美国正式表示,将拒绝接受一项旨在加强禁止生物武器国际公约的协议草案。尽管有50多个国家呼吁各方支持这项协议,但布什政府还是拒绝支持该项草案。作为主要的生物武器国家,美国的立场实际上等于扼杀了该项草案,这使得包括美国盟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感到吃惊和失望。   事实上,布什上台以来,其咄咄逼人的立场早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美国先是 要不惜废除1972年的《反弹道导弹条约》,孤注一掷地要部署国家导弹防御体系;接着又以有害于美国经济和条款“不公正”为由,拒绝支持关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令世界为之哗然。此外,出于自身的需要,在建立国际刑事法庭、控制小型武器等问题上布什政府都站在了国际社会的对立面。这次在生物武器问题上,布什政府又以议定书草案关于核查的规定可能会泄露美国的商业和军事机密为由,不顾国际社会的呼吁和作出的巨大努力而采取反对立场,再次表明布什政府决意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而一意孤行。而这种一意孤行是与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理念有着直接的关系。   新政府内部,一批极右保守的人物占据了包括国防外交在内的多个重要职位。由于布什本人对于国防外交事务颇为生疏,所以对于这些人的依赖性很强。在他们当中,不少人民族主义强烈,信奉现实主义原则,根本不相信多边主义,认为多边主义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会束缚美国的手脚,因而主张美国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处理国际事务。不仅如此,在他们看来,冷战早已结束,苏联已经不复存在,而俄罗斯已经不再是一个超级大国,无力同美国抗争,两极世界已经让位于单极架构,美国实际成为一个“巨无霸,因此美国应根据这种形势的变化,对于其对外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按照美国切身利益来调整其全球战略,摆脱所谓过了时的国际条约或义务的约束。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历了历史上最长的经济持续增长期,使其综合实力有了进一步的增长。而苏联的不复存在,使得美国没有了可以与之相抗衡的力量,所有这些都为新上台的布什政府为所欲为增加了底气。那些主张单边主义政策的人力图抓住机会,构筑以美国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为基础、并为美国所完全主导的世界新秩序。   也正是因为如此,布什政府上台以来,其推行的内外政策都非常保守。在对外政策方面,布什政府强调实力原则,力图构筑美国的绝对优势地位,实现“美国治下的和平”。相对于克林顿政府时期对于多边合作的重视,布什政府则将多边协议看成是对美国行动自由的限制,单边主义色彩浓厚,一切以“美国国家利益至上为准绳,漠视国际义务。   一个国家在推行对外政策时维护本国利益本无可厚非,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社会中的所有成员都必须在本国利益和国际社会利益之间实现适当的平衡,而不能一味将极端的民族主义利益置于国际社会利益之上。事实上,国家利益和国际社会利益是相辅相成,并非截然分开的。   布什政府的所作所为,正在与国际社会的主流背道而驰,遭到了包括美国盟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嘲讽和抨击,使得美国处于孤立的境地。在导弹防御问题上,包括欧洲主要盟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一致反对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认为这将引发新一轮大规模的军备竞赛,给国际社会带来灾难。就《京都议定书》而言,在前不久结束的波恩国际气候会议上,尽管美国采取反对的立场,与会的178个国家还是在最后一刻达成了协议,使得美国被孤立在一边。当美国代表侈谈布什政府致力于解决气候变暖问题而不会放弃美国的责任时,引来的是一片嘘声。在生物武器问题上,美国是惟一拒绝实施草案的国家,再次同欧洲等其他国家发生分歧。时至今日,布什本人及其高级官员都已成了不受欢迎的人物,每到一地出访,都会有抗议示威来欢迎他们。   在美国国内,也有人意识到美国所处的尴尬境地。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达施勒公开表示,布什的外交政策导致美国日益孤立,其他国家对美国的重视程度也大不如前。前总统卡特也公开批评布什,对新政府的保守主义倾向,尤其是外交政策表示了深深的失望。前总统公开批评白宫现任主人,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西雅图一家报纸也评论说:“波恩协定是一个生动的证据,即世界不必追随美国的调子。这对于如同这个星球上就只有一个参与者而接二连三自行其是的布什政府来说应当是一个警钟。”   19世纪,当时的霸主英国采取“光辉孤立”政策,不轻易介入欧洲大陆事务,以保持自己的行动自由,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而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布什政府所推行的单边主义政策,也正在将美国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如果布什政府继续一意孤行,必将陷入更加孤立的境地。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