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研究成果>成果类型分类 > 时评
时评
沉着冷静应对中美关系新变化
作者:袁征 来源: 时间:2018-05-18

袁征:沉着冷静应对中美关系新变化

——“中美关系再思考”系列解读之六

2018-05-18 07:08:36来源:海外网

自特朗普上台执政以来,中美关系总体稳定,但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始终存在。美方在朝核、贸易、台湾、南海等诸多问题上动作频频,加大对我战略围堵。随着新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防战略报告》和《核态势评估报告》的出台,尤其是两国在贸易领域的剑拔弩张,近期特朗普政府对外传达的信息尤为强硬,颇具对抗性,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值得我方认真研判和应对。

特朗普政府确定“大国竞争”是未来美国国家安全方面的首要关注。从战略定位上,美国公开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者”、“战略竞争对手”,首次明确认定中国为“修正主义国家”,“挑战美国的权势、影响和利益,试图侵蚀美国的安全与繁荣”,指责中国有意重塑世界并“从内部破坏二战后的国际秩序”。与此相呼应,近期特朗普本人及政府高官在国内国际的不同场合多次攻击中国不守国际规则,利用自身实力胁迫其他国家,谋求自身利益。新版《国防战略报告》明确表示,“中国是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中国使用掠夺性的经济手段来恐吓邻国,并且军事化南海地区。”与过去强调合作与竞争并存不同,特朗普政府现今更加强调对华竞争与遏制的一面。与此相对应,特朗普政府从国际舆论上对华施压,宣扬“中国威胁论”。这是从政治外交上围堵中国影响力日益拓展的一种手法。

在军事层面上,特朗普政府推崇“以实力求和平”的理念,大幅提升军费开支,强调军事力量的前沿部署,尤其是在西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制衡中国日益增强的军事力量,维持美国在西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尽管特朗普政府继续在西太地区加大军事部署,彰显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而朝核、南海、台湾和钓鱼岛等热点问题则是美国加大军事部署的抓手,美国以此为由加强在西太地区的军事存在。

不仅如此,美国还从双边和多边层面继续强化亚太同盟体系,有意形成对华合围之势。尽管要求日韩等盟友更多承担自身的防务义务,特朗普政府还是一再强调加强同盟关系,重视盟友间从双边到多边的磋商与协作。在特朗普政府的战略规划中,印太战略取代了亚太战略概念,刻意将印太地区整合起来进行规划。目前,美日印澳四边协调机制已然启动,未来磋商级别提升与协调加强的可能性很大。可以预见,未来美国利用多边同盟体系或协调机制来制衡中国的意图更趋明显。

在经济上,特朗普政府强调“公平和对等贸易”,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并将主要矛头指向中国。特朗普政府抓住市场准入、贸易赤字、知识产权等问题敲打中方,启动《1974年贸易法》301条款调查程序,并据此狮子大开口,对华漫天要价。中美贸易摩擦不可避免,几乎到了贸易战的边缘。目前人们所关注的是这场贸易战到底有多大的规模以及由此造成的影响如何。

特朗普政府之所以在对华问题上变得日益咄咄逼人,对抗性日趋上升,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中美的结构性矛盾、意识形态的分歧和战略互疑日趋凸显,中美战略竞争与博弈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而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情况也值得关注:其一是美方的对华认知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美国国内主张对华强硬的声音明显抬头。一些前政府官员、知名学者认为以往八届美国政府的对华接触政策已然失败,没有实现美国的战略目标,公开主张转变对华战略。中国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地位大幅提升。美国战略学界甚至认为,中国另起炉灶,有意挑战美国的主导地位。其二,美国社会原先维护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力量变得愈加沉默。之前主张发展对华关系的美国工商阶层抱怨中国近年来的商业环境持续恶化,甚至转而支持美国政府对华施压。其三,特朗普政府内部人员更替频繁,反华和对华强硬派充斥期间。其四,共和党传统上偏重国防安全,对外强硬,这和特朗普所强调的“美国优先”、“以实力求和平”理念相契合。其五,国内政治因素影响特朗普政府对华言行。2018年是国会中期选举年,选举结果对特朗普本人至关重要。弱势总统特朗普在对华问题上需要展现出一定的强硬姿态,以迎合一些选民的诉求。

伴随着特朗普政府对华围堵的言行,中美战略竞争与对抗的风险明显上升。最为糟糕的场景就是中美关系日趋恶化,以致于战略稳定局面难以维持,从个别问题引发的局部对抗逐步走上全面战略对抗的道路。目前已两国都有人频频提及中美新冷战的概念,甚至有人认为中美已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一旦美方无视中方的核心利益,在台湾、南海等问题上触及中方红线,那么双方正面碰撞的风险就会大幅上升。

毫不夸张地说,当前中美关系处在十字路口。此时此刻,我们更应冷静应对,沉得住气。应该看到,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的调整还受到多方面的掣肘和牵制。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大幅提升,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中国影响和塑造中美关系发展方向的能力已经明显提升。即使美国有意遏制中国,单单靠美国一家已经力不从心了。如同美方一些人士所指出的,美国已经丧失了遏制中国的最佳时机。况且,特朗普政府奉行的“美国优先”政策和单边主义行为,已经让美国的软实力滑坡。尽管摩擦不断,但中美相互依赖的现状客观存在着,主张发展两国关系的正能量并未完全消逝。实际上,特朗普政府更着重短期收益和国内政治考量,并不一定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当前中美两国政府的主要关注点还是国内议题,外交服务于国内需要。不仅如此,目前贸然判断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已经彻底转为遏制强硬手法尚为时过早,还需要进一步仔细观察。不过,做最坏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是最为稳妥的战略抉择。

第一,以我为主,集中精力搞建设,促发展,大力提升综合国力,这是增强我方抗击美国战略围堵的根本之道。客观上,继续推进改革,有助于凝聚共识。冷静看待当前形势,准确把握发展方向,因势利导,将挑战转化为契机,转化成改革的动力。在改革与发展中理顺多种复杂关系综合治理各种问题,推进社会稳定,还有助于化解来自外部的压力。与此同时,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增强军队实战能力,提升对外威慑能力。这是中国版的以实力求和平。

第二,从战略高度处理好对美关系,努力维护中美战略关系的稳定。时至今日,尽管中美竞争博弈日益加剧,但中美战略合作的需求依旧存在,我们还有很多工作可做。应继续加强对美战略沟通,避免战略误判。强调合作共赢,管控分歧。稳定的中美关系对于两国人民的福祉,乃至地区和全球的战略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策略上,冷静应对,打好“太极组合拳”,软中带硬,以柔克刚。坚持原则,守住国家利益的底线,手法上则机动灵活。既避免中美过早战略对抗,又要形成战略威慑。对美过软,让步过多,会鼓励对方得寸进尺,反而使得我方陷入被动局面,也不利于双边关系健康发展。对美过硬,锋芒毕露,会刺激对方采取更为冒险的举动。

第四,大力推进全方位和平外交,以“一带一路”倡议引领国际合作。广交朋友,构筑中国外交体系,大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为应对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应大力推进三个层面的经济合作:一是从周边做起,加强地区合作,包括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和亚太区域一体化进程。这是我们全球经济合作的基点。二是加强同欧盟的经济关系。三是继续拓展发展中国家市场。

第五,占领道德制高点,倡导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高举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旗帜。我们应坚持和拥护联合国和WTO机制框架下的多边合作,主张通过谈判、对话和协商来解决争端。面对中美经贸摩擦大幅上升的可能性,我们应有力有节,适度反击特朗普政府对华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袁征,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美国外交室主任、研究员,海外网专栏作者)

返回列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