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研究人员>外交研究室 > 洪源
洪源

洪源

  • 职 称:研究员
  • 职务/所在部门:美国外交研究室
  • 学 历:
  • 联系方式:
个人简历

成果不完全统计(按照年份排列):
1,教材:《战略后勤学》,国防大学基本系教材,参与合著,1987年;

2,论文:《“SDI”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中国科技论坛》,1987年5月6日;

3,论文:《对日本军事动向的透视》,《求是》杂志内部文稿,1996年第21期;

4,论文:1996年第5期《世界经济与政治》发表《核扩散引起的新问题》,首次提出“核游击战”(Nuclear Guerrilla Warfare )概念。它针对冷战后核扩散现实发展仅描述过程的弊端,参照未来的演变,提出核扩散的后果即新的核战争形式以及国际冲突方式。从1997年开始该概念被美国科学家联合会(FAS)及大学(如美国乔治亚大学)研究人员在学术研究中接受并开始使用。

5,文章:《世界面临的新危难:核扩散》(作者应署为:洪源),《百科知识》,1996年第11期;

6,文章:《威风犹在的战略核力量》,《21世纪》杂志,1997年第4期;

7,文章:《“皇军”放下军刀了吗?》,《新周刊》,1997年第9期;

8,研究报告:1997年7月20日,在摘要中使用黑体字明确预测印度将要进行核试验:《印度拒签CTBT条约原因及未来核政策走向》,系在国内外较早明确预测:(1) ,印度将恢复核试验;(2),印度将直接进入到氢弹试验阶段;(3),巴基斯坦将首次核爆。中国社科院之《世界经济调研》。     
          
9,研究报告:1997年12月20日,第2次发出印度恢复核试验警告:《军事力量在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作用》中:“预计印度将不惜引起世界各国舆论的强烈反对和放弃进入联合国安理会的机会,较为迅速地恢复核试验,而且将直接进行氢弹试验”。中国社科院之《世界经济调研》。

12,论文:曾参加1998年“6th ISODARCO Beijing Seminar on Arms Control” 
发言题目:《The Implication of TMD System in Japan to China's Security》
中文版发表于香港《亚洲评论》,1998年秋季号。

13,专著:《20世纪世界风云录》,作家出版社,合著,1998年5月;

14,论文:《海湾危机启示录》,《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12月;

15,评论:《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标志》,《解放军报》,1998年12月30日;

16,专著:《单极世界的阴霾---科索沃危机的警示》第3章:“西方新式武器的试验场”,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1999年出版。

17,专著:中国社科院重点课题:《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安全》第12章:《核扩散,人类自毁的顶级危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18,文章:《多极化进程中的台湾问题》,《21世纪》杂志,2000年3月;

19,文章:《从TMD解析美台军事同盟关系》,《光明日报》,2000年6月16日;

21,研究报告:《美导弹防御引发的思考及对我国安全的影响》,《世界经济调研》,2000年10月5日;

22,论文:《中国应建立多层次导弹防御系统》,《中国社会科学季刊》,2000年秋季号;

23,专著:中国社科院重点课题:《大国战略》第12章:《世界大国军备竞赛与军备控制发展方向》,合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25,专著:中国社科院国际政治黄皮书《2001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之《军备与军备控制》部分,合著,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

26,评论:评论员文章:《中美关系五大问题亟待解决》,香港《文汇报》,2001年2月12日;

27,论文:《俄战略核力量与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一种变量分析》,载于《国际经济评论》,2001年9-10期;

28,论文:《NMD:美国的助推器》,《科技中国人》,2002年2月,4千字。

29,文章:“The perspective of the U.S.’s NMD”.  <Beijing Review>,2002年8月1日,3.5千字;

30,专著:《“9&#8226;11”后的大国战略关系》之《“9&#8226;11”后的中美关系展望》章节,福特基金会课题,合著,中国社科出版社,2003年出版;

31,专著:“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 in East Asia”, ”New Northeast Asia Initiatives: Cooperation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Security” 2003. Published By Stockholm University, Sweden. 合著,斯德哥尔摩大学课题;

32,专著:“New Perspectives on Sino-U.S. Relations and Asia-Pacific Security”-<Fiv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Must Be Properly Handled>, Published By Fudan University, China and 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USA. 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课题,合著;2002年出版;

33,论文:《美俄在反恐中的角力》,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之《国际展望》,2003年第8期。

37,文章:《越战能否在伊拉克重演?》,《中国经营报》,2003年4月7日;

38,文章:《核时代的思考》,《中国经营报》,2003年3月31日;

39,文章:《NMD使世界变得更加危险》,香港《紫荆》杂志,2002年第10期;

40,文章:《核材料扩散:世界面临难以想象的核危险》,《紫荆》,2002年第8期;

41,文章:《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谜》,《紫荆》,2002年第9期;

42,文章:《反恐----中国的主张和实践》,《紫荆》,2003年第3期;

43,文章:《中国消除匪患的历史经验可资反恐借鉴》,《紫荆》,2003年第3期;

44,文章:《国际军控危机:多国选择“拥核自重”》,《紫荆》,2003年9期;

45,文章:《俄罗斯军队怎么了?》,《紫荆》,2003年11期;

46,文章:《核武器安全隐患触目惊心》,《紫荆》,2003年第11期;

47,文章:《“退役”核潜艇事故频繁》,《紫荆》,2003年第11期;

48,文章:《美莫向台独发出错误信号》,香港《文汇报》,2002年7月14日;

49,文章:《美“疯狂”发表两报告时机耐人寻味》香港《文汇报》2002年7月17日;

50,文章:《美伊战争使世界格局出现大变化》,香港《文汇报》,2003年3月21日;

51,文章:《伊军寻机进攻薄弱英军》,香港《文汇报》,2003年3月28日;

52,文章:《“SARS”与中国生物武器有关不值一驳》,香港《文汇报》,2003年4月25日;
 
53,文章:《美国构筑“单极世界”代价高》,香港《文汇报》,2003年9月12日;

54,论文:《核武器王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3年第11期;

55,文章:《世界可能提前进入“核游击战”时代》,《军事博览报》,2003年7月16日; 

56,评论:《美国和伊朗是否会冰释前嫌》,《新京报》,2004年1月1日;

57,文章:《反恐中的中国渴望一片净土》,《国防知识报》,2004年1月7日;

58,评论:《美军春季攻势与国内大选》,《新京报》,2004年1月30日;

59,专著:中国社科院课题,《北美大辞典》之“军事部分”章节条目,合著,2004年出版。

60,评论:《萨达姆落网:证明反美领导另有其人》,香港《紫荆》杂志,2004年1月;

61,文章:《美武力插手台海战争可能性多大?》,香港《紫荆》杂志,2004年1月;

62,评论:《俄核演习针对导弹防御》,香港《文汇报》,2004年2月24日;

63,点评:《核扩散乱世中的六方会谈》,《南风窗》,2004年3月;

64,评论:《俄为何进行大规模核演习》,《北京晚报》,2004年2月11日;
(该文被SINA\YAHOO\千龙等国内门户网站置顶导读并转载)

国际专栏评论:在《北京晚报》开设伊拉克战争专栏;
65,《空袭序幕拉开:开战时间并不合适》,2003年3月20日;
66,《伊拉克战争将导致泛欧洲的分裂》,2003年3月22日;
67,《美伊两军今天重兵对阵》,2003年3月23日;
68,《美国陆军麻烦似乎来临》,2003年3月24日;
69,《战争第二阶段即将到来》,2003年3月25日;
70,《美军在战略上并不成熟》,2003年3月26日;
71,《伊军为何突然主动南下出击》,2003年3月27日;
72,《沙暴间歇,美军再强攻》,2003年3月28日;
73,《故伎重演,美军对伊再施贫铀弹》,2003年3月30日;
74,《美英联军是否会面临解体危机?》,2003年4月2日;
75,《伊拉克战争未来五个关注》,2003年4月3日;
76,《战局扑朔迷离,十大悬念解读》,2003年4月6日;
77,《“巴格达悬念”还将持续几天?》,2003年4月10日;
78,《从伊战看美军事理念新变化》、《美军能否“体面”撤出伊拉克?》,2004年3月19日;
79,《美军在伊拉克的七大失误》,同上,2004年3月20日。
 

主要研究领域

军备控制与国际冲突

研究成果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5036911号